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科技和基建交易被擋 中國去年對歐投資降至十年來谷底

全球最大的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落腳德國東部的第一座歐洲工廠今年開始投產。(路透

中國去年對歐洲的直接投資下降逾20%,創十年最低,其中併購交易大幅下降,只有電動車電池領域的新創投資(green field investment)強勁上升。

總部位於柏林的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和紐約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周二發佈報告說,中國去年對歐洲的直接投資降至79億歐元(87億美元),較上年下降22%。其中新創投資成長53%,首度超過併購交易。

報告指出,投資下降的原因很多,包括利率上升、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相關的策略風險、中國限制資本外流以及北京去年大部分實施新冠清零政策。就全球來說,中國投資也下降23%。

研究發現,中國去年推動的16筆投資交易,其中在科技和基礎設施領域至少有10筆無法完成,主要是因為英國德國、意大利和丹麥當局表態反對。

報告指出,其中一些告吹的交易,像是在德國和英國半導體業的收購案,是在審查未過關。還有已經達成的交易遭到監管當局依法強制取消。

報告中說:「未來幾年,對於外來投資可能會繼續加強審查。」歐洲監管機關封鎖的交易,包括德國禁止賽微電子收購Elmos Semiconductor的車用晶片事業、英國阻止香港的超橙控股收購電子設計公司Pulsic、意大利撤銷向中國國營企業出售軍用無人機集團Alpi Aviation的交易。

報告說:「在2023年,比利時、愛沙尼亞和愛爾蘭將落實審查機制,後續的法令也具有追溯效力。」「荷蘭計劃推出更廣泛的審查系統,允許審查敏感技術和能源,也會具有追溯效力。」

去年中國對歐洲的投資中,近90%的投資流向四個國家:英國,法國,德國和匈牙利。這四個國家均獲得中國電池製造商的新創投資。

榮鼎集團的Agatha Kratz表示,中企在歐洲的投資方式出現「重大轉變」。

「多年來,(中國對歐洲的)投資由併購主導,現在則由新創投資主導,最矚目的是電池廠。」Kratz說,「陸業正向歐洲的電動車供應鏈投入數十億美元。他們已經成為歐洲綠色轉型的主要參與者。」

全球最大的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落腳德國東部的第一座歐洲工廠今年開始投產,寧德時代還在匈牙利投資73億歐元建設電池廠,客戶包括奔馳和福斯汽車。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10/189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