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看中共:「又一個試探性氣球」飛來了

在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近日做出極具爭議的發言後,中共官方迅速與其言論做切割,表示盧沙野言論為「個人觀點」。圖為盧沙野的資料圖片

摘要:德國《日報》近日發表專欄文章,聚焦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質疑前蘇聯國家主權的事件,表示這是中方「又一個試探性的氣球」;德國《焦點》則關注德國哲學家普雷希特公開貶損德國外長一事,刊登客座分析,指出這位德國哲學家「並不了解中國」。

德國《日報》(taz)在4月30日發表專欄文章《對西方的警告》,透過盧沙野事件,聚焦中國與西方的關係。文章寫道:「三十年前,蘇聯軍隊進攻維爾紐斯的電視塔。立陶宛人想捍衛他們的主權,而俄方則試圖阻止他們這樣做。十四人喪生。最近幾天,當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的採訪被媒體報道時,人們又想起了這一切。在採訪中,他表示,克里米亞問題並不像烏克蘭及其盟友想的那樣簡單。這位外交官說,根據國際法,前蘇聯國家並不擁有全部主權。」

作者Jaroslaw Kuisz和Karolina Wigura隨後指出,北京很快發表聲明,否定了盧沙野的說法,但對於中歐和東歐國家而言,「這一事件不會這麼快就被忘記」,這裏面有三點原因。

「首先,這是因為中國的外交官並不以『亂講話』而聞名。而且,講話的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駐法大使屬於中國外交的第一梯隊。……其次,這位中國大使的表態顯然更接近普京的立場,而不是任何歐洲政治家的立場。……第三,這位中國大使否定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主權的行為,是一種甩開現有國際秩序的政策。因此,人們不應被(中共官方)隨後的否認所迷惑。這是又一個試探性的氣球被放飛了,就像最近『意外』飛過北美的中國氣球一樣。」

文章在最後寫道,這位中國外交官讓中歐和東歐國家憤怒、「血壓升高」。「而對於西歐來說,這是一個明確的警告,即在專制的東方和民主的西方之間尋求『第三條道路』的努力可能會如何結束。」

在德國電視二台(ZDF)4月21日的一款播客節目中,德國哲學家普雷希特(圖)和主持人討論了德國的對華政策。節目中,普雷希特對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充滿貶損的措辭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位德國哲學家「並不了解中國」

德國《焦點》(Focus)網站4月28日刊登客座分析,聚焦德國哲學家普雷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近日在播客節目中公開貶損、抨擊外長貝爾博克一事。文章表示「哲學家普雷希特對貝爾博克的嘲諷,表明他(普雷希特)並不了解中國」。

普雷希特對不久前訪華的綠黨政治家貝爾博克提出尖銳批評,稱像德國這樣的國家,不應以西方價值觀對中國進行「說教」,並指責貝爾博克對外交政策一無所知。

客座作者Alexander Görlach就普雷希特對貝爾博克的三點實質性批評進行了逐一分析。

第一點是普雷希特說,中國人只有在德國經濟成功的情況下才會認真對待德國的一切,如果通往中國的橋樑被拆毀,德國經濟就會一落千丈,「然後就不會有人再認真對待我們的西方價值觀了」。普雷希特說,這些價值觀不能被用來「作為一種鬥爭手段,用來告訴別人我們是道德上更好的人」。

Alexander Görlach表示,他眼中的事實是:「沒有人打算燒掉與中國的所有橋樑。(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與北京打交道時提出、得到柏林認同的『去風險化』,是希望關鍵行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性。同時,在不存在可能通過經濟依賴進行政治訛詐的領域,與中國繼續合作。而且,這位德國外長也沒有(向普雷希特所聲稱的那樣)灌輸西方價值觀,而是提醒中國其所承擔的國際義務……」。

第二點和第三點是針對普雷希特所表示的,中國人有一種長者智慧,這位德國哲學家認為,當一個自身沒有什麼成就的人(這裏指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和他們對話時,這是有影響的。另外,普雷希特抨擊貝爾博克的「價值觀主導的外交政策」實際上是一種「對抗主導的外交政策」。

Alexander Görlach則反駁,「在習近平的中國,只有對黨的忠誠度才算數,而不是一個人的任職表現。」他寫道,「貝爾博克的年齡(比較年輕)並沒有實質影響,中國也禁止那些比她年長、比她從政時間更長的政治家針對中國侵犯人權發表言論」。

這篇分析文章還寫道:「毫無疑問,北京的獨裁政權並不認同自由世界的價值觀。此外,對習近平來說,在中國境內以及境外發生的一切與他的觀點不一致的事情都是對他的一種冒犯。因此,北京肯定不會對貝爾博克的批評感到高興。貝爾博克的中國同事——中國外長秦剛,歸根結底以禁止干涉中國內政為由禁止一切針對中國情況的評論。」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02/189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