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鄧英士:比干挖心的意義

作者:

古代講忠信,今天啊,世界各國都不是帝制,即便是有國王,也是君主立憲制,絕大多數國家都是民主制。民主國家是不講禮義治國,忠孝仁義的。

民主亂忠

有人說,民主國家也有忠啊。民主國家的政府首腦是由選票選舉的。即便有國王,都是象徵意義的,不具有實權。忠於誰呢?忠於選票?選票就是一張紙,幾天之後,就是一摞摞的垃圾。

人民的選票,選舉官員,人民需要忠於官員嗎?人民只要忠於自己的那一點點的個人利益,很多時候,都是極度的自私自利。填寫的選票只不過妄圖保護好切身的利益而已,很多是帶有罪惡的目的。

官員、總統需要忠於誰呢?忠於選票,忠於人民?底層的人民需要福利,可是福利是需要有來源的,不是憑空產生的,而且社會的總財富是有限的。中上層富裕的人民需要保護自己的勞動所得不要被別人或政府奪去。資本家都是要賺錢的。官員們要忠於誰?忠於底層,還是中上層,還是資本家?

有些人品德高尚,自覺的約束自己的欲望;有的人浸泡在黃賭毒中,魔性大發,慾壑難填。需要官員們怎麼盡忠?

國民人數太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人與人之間的欲求是不一致的,很對是尖銳對立的,層層疊疊的衝突。誰也無法盡忠。

也許有人說,要忠於憲法,忠於神。民眾的信仰五花八門,忠於哪個神呢?有人信上帝,有人信撒旦,怎麼忠?在民主的國家,信仰撒旦和信仰上帝一樣是受到憲法保護的。憲法是沒有道德基準的,黃賭毒同性戀在大多數民主國家都是合法化的。

現代社會,嚴重的拜物主義盛行,都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忠,可能連忠有什麼實際意義都不知道了。把從中國偷一點中藥、族譜、家族基因分佈,贏了中國足球,就當作為國盡忠了。

比干挖心

中國的古代有很多的忠君愛國的故事,其中最古老的之一,就是比干挖心。比干挖心是真人真事。在《封神演義》中進行了非常生動的描敘。殷商末年,妲己為了禍亂朝綱,企圖誅滅忠臣比干,設計讓比干挖心,致死。

據史載,比干姓殷,是殷商王朝商王文丁的兒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紂王帝辛的叔叔,殷商王室的重臣。

比干自幼就非常聰慧,讀書刻苦,勤奮好學。成年後被授以少師的職位,輔佐商王帝乙。帝乙臨終時,比干接受託孤之重,輔佐商紂王帝辛。歷經帝乙和帝辛兩個朝代。比干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從政四十多年,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成為「亘古忠臣」。唐太宗時期,追贈比干為太師,諡號忠烈。

愛民

比乾死於帝辛二十九年,世壽六十四歲。身居高位四、五十年,反對酷刑摧殘老百姓;主張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

這都是比干愛民的表現。

民是社稷的根本,愛護老百姓,體恤民眾的疾苦,通過自己的才智,減輕民眾的負擔,藏與富於民,堅固國家的根基,才是忠臣的重要因素。

如果比干不愛民,會受民眾的尊敬和厚愛嗎?

比干是極其聰明之人,據說,他有七竅玲瓏心,是史上少有的。他用他的聰明才智,鞏固國家的根基,造福人民。而不是像後來所謂的聰明人,篡權奪位,禍亂朝綱,謀取私利,中飽私囊。

世上聰明之人,有的是,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真心為民的少見。世上為人民服務的多的是,為了一張選票,挨家挨戶的求告,也願意,提出一些愚蠢透頂的議案,把整個社會,搞得烏煙瘴氣。雖不說罪惡滔天,實在是談不上聰明。

今天的城管不顧民眾疾苦,生活艱難,也不管小攤小販年老身弱,暴力驅逐,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甚至釀造種種慘案,這樣的行為,怎麼能說忠呢?

愛民也是有標準的,歷來儒家講,愛民如子。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對待老百姓。這一點,好像美國的醜聞總統拜登幹得不錯,美國黃賭毒泛濫,他的愛子真是性亂亂倫吸毒的美國人。就是有點奇怪,一個資深的政客,幾十年沒有任何經營,有限的工資,怎麼就有了豪宅別墅,億萬的財富?

忠於君

比干忠於君,在帝乙在位之時,忠於帝乙。任少師,相當於宰相,肯定表現極為優異,深受帝乙的賞識和器重。帝乙去世之前,囑託比干,輔佐新君,帝辛。

比干忠於帝辛紂王。紂王登王位的時候,比干已經35歲了。各個方面都是非常有資歷的。但是紂王,都朝哥,興酷刑,好大喜功,多次征伐。

紂王初期,君雖不正,但臣忠,也取得兩次大型征伐的勝利,比干忠心護君,維護了國內的安定。

紂王在後期,越加的荒淫無度,比干深知艱難,卻堅持一心勸諫,毫無悖逆之舉。即便是,紂王要挖比乾的心臟,比干也依然從之。

比干為什麼要如此作死呢?不可以逃嗎?那麼聰明的比干,隨便找一個藉口,也許還可以試試拖延時間,聯絡群臣保命呢?或者組織百姓,發動民眾,遊行示威,搞社會運動?以他在民眾中的威信,不能保命嗎?以天下之亂,謀一己之私,不是聖賢之所為。

忠於國家社稷

比干輔佐紂王二十九年,紂王無道,比干是深知的。但是他沒有逃跑,也沒有另立新君,更沒有造反。王無道,有忠臣守護,於國家社稷都是有益的。

忠臣在,說明朝廷還能留的下人才,就不會亡國。也是為人臣的本分,同時恪守了對先王託孤的承諾。殷商王朝,是成湯順天意,滅夏桀之亂而開創,廣施仁政,德化天下,遵循天道王道,恩澤四方。忠臣不絕,王道猶在,不可輕廢。

紂王懲罰比干,比干甘願以死明志。這是個巨大的悲情。畢竟比干是重臣,功勳赫赫,也是紂王的叔叔,先王的託孤重臣。然而朝堂之上,再也沒有比幹這樣重量型的人物。如果紂王有一絲親情惻隱之心,也許他不會死;如果有一念的感恩老臣之心,也許他也不會死;如果有一絲的成湯的王道,有一念的擔心社稷安危,敬畏之心,也許他也不會死。

痛苦可以換的別人的同情,災難往往可以喚醒人心。即便是比乾死之後,如果紂王能夠悔悟,內心有一絲的悔恨,有一份感傷,今後也會觸景生情,也許還會迷途知返。那麼國家就有希望,社稷尚能保全。

比干,不顧身家性命,盡到的所有身為臣子能夠盡的赤誠之忠,用心良苦,為國家社稷,耗盡心智。

也許有人說,比幹當時沒有想的那麼長遠。歷史雖然悠久,但是帝王是有痛改前非的。商朝的先祖,太甲被伊尹流放,不是很好的案例嗎?伊尹輔佐太甲,太甲初次執政無道,伊尹流放太甲三年。太甲悔過自責,伊尹重新歸政於太甲,之後太甲重修王道,諸侯歸順,百姓得以安寧。

忠於天地正義

比干剮心,紂王沒有阻止,也沒有挽救。比乾死了,紂王也沒有懺悔,繼續酒池肉林。

比乾死了,死的光明磊落,死的乾脆利落,死的無私無悔,沒有一毫的私心私利。

可是啊,比干挖心,可不僅僅是死,這麼簡單。

首先比干捍衛了自己的忠信,捍衛了自己對先王的承諾。

由於比干是國之重臣,幾十年的愛護民眾,維護國家,功勳赫赫。他的死,必然廣播天下。朝野震驚,天下色變。

如此聰明智慧的忠臣重臣,死於妖孽之奸計,紂王沒有挽救,忠誠的重臣死後紂王也不反悔。這就是亡國之照。比乾死後,紂王毫無悔恨之意,不改昏君本色,貪戀酒池肉林,徹底背棄天道,殷商氣數喪失殆盡。此時,天下人,再去幫襯紂王,那就是助紂為虐了。所以微子離開朝哥,箕子假裝顛狂,扮成奴隸。隨着殷商三仁的離去,真正賢良的正義之士也逐漸遠離紂王,紂王的朝堂之上,再無忠義賢良。

比干之死,將紂王無道,昭告天下。天意將亡殷商,遵循天道者可以效仿成湯起兵。

周文王,周武王父子,相繼,順應天時,積極備戰,打着「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旗號,結盟八百諸侯,以有道伐無道,共同發動消滅無道昏君的戰爭,一舉成功,建立周朝。

比干挖心之死,絕不是愚忠,無愧於君王,維護天道正統,忠於天地正義。

歷史上有很多的官員遭受屈死。比如最近的,劉少奇,作為國家主席,被文革鬥死。他雖然死的冤,但是,他曾經製造了多少災難呢?國內的三反五反等很多殘酷的政策,都是出自他之手。所以他的死不能算真正的冤,只能算惡報臨頭。

這幾年,中國抓捕了幾十萬各級官員,各級黨政幹部,甚至最高領導層的幹部,被黨內嚴厲懲處,是不是也怨?畢竟她們為黨服務了很多年,甚至一輩子。但是他們算忠於黨忠於國家嗎?他們被抓了,老百姓都拍手叫好,因為他們平時欺壓百姓,貪污受賄,很多是罪惡極大的,劣跡斑斑,鬼神俱驚。當證據擺在他們面前,他們自己都覺得無地自容,不覺得無辜。怎麼能不受到懲罰呢?自作自受,又有何怨?

當今世界的霸主,世界民主國家的標杆,美國,選舉作弊的醜聞接二連三。選舉公正是美國的立國之本,是民主國家,最根本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出現如此重大的紕漏,幾年了,整個政府似乎悄無聲息一般,龐大的司法系統也毫無主張,他們是在為國盡忠嗎?

所有的民主國家,幾乎都黃賭毒泛濫,同性戀愛滋病泛濫,很多所謂的人權和社會福利,變成壞人的庇護港灣,整個社會環境,十惡俱全。她們真的愛民嗎?她們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子孫孫,生活在這樣的道德敗壞的社會環境中?他們認為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子子孫孫沉浸在污穢之中,才是幸福?

民主國家,多數政府都已經完全被資本控制了。一些人還沉浸在其中,津津樂道,那不是助紂為虐嗎?

末法亂世,十惡俱全,泱泱世界,禮樂崩壞,妖孽縱橫,八十億民眾,哪有忠臣?

一代忠臣,殷比干,聰慧賢良,忠君愛民;光明正大,不謀私利;忠於社稷,敢於直諫;不畏生死,挺身而出。被譽為天下第一仁,受到歷代聖賢的讚賞,尊為國神。

殷比干莫

比干挖心盡忠臣,皓史千古第一仁。

幼年一心學賢聖,少師輔孤感王恩。

七竅玲瓏愛民正,亞相護衛社稷根。

紂王無道天長恨,奮勇直諫不顧身。

妖狐亂政朝野憤,從容就死非私恨。

周王封墓謝國神,太宗追勛慰忠魂,

獨闕斯文托孔聖,詎惟四字正義存。

銅盤銘刻三千載,神州再現繼周人。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213/184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