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國對全球清潔能源產業鏈的壟斷更趨嚴重

中國安徽合肥一家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工廠工人在生產線上。(2021年3月30日)

美國總統拜登在星期二晚上發表的國情咨文中強調,一定要贏得跟中國的經濟競爭,尤其是在清潔能源方面,美國不但要確保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而且要加倍提高美國在太陽能和風能領域的生產力,為美國人創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

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儘管美國等國家過去一年來一直竭力推動本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可實際情況是全球對中國的依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重。尤其是在烏克蘭局勢驟然升級給國際能源市場造成巨大衝擊的背景之下,中國加劇對可再生能源產業鏈的壟斷特別令人感到擔憂。

能源商業情報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稱,2021年,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製造業規模繼續擴大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競爭力,中國太陽能組件產能迅速飆升,甚至超過了全球預估需求,中國除了穩居全球太陽能組件最大供應商,佔據近70%的產能之外,中國鋰離子電池的製造能力佔據了全球近90%的產能,其風力渦輪機組件和動力電池未來兩年的產能將分別增長42%和150%。

此外,美國能源部最近的兩份報告也披露了一系列令人倍感擔憂的數據。能源部二月份發佈的確保供應鏈安全以實現清潔能源轉型報告是美國建立能源部門工業基地的第一個全面計劃。在鋰離子電池供應鏈上,報告說,美國負極材料的市場佔有率為0.60%,而中國的佔有率高達84%;中國佔全球鋰離子電池回收量的80%以上;中國去年生產了全球約82%的天然石墨容量;用於製造鋰離子陰極的高純硫酸錳幾乎全部(95%)為中國所壟斷。報告還說,美國的石墨活性炭100%依賴國外資源,主要是中國,來滿足國內需求。金屬釔是製造長壽命、特別是可快充電的釔鐵鋰電池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美國目前100%的釔依賴進口,94%的來自中國。

在太陽能方面,能源部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EERE)在上星期發佈的《太陽能光伏供應鏈審查報告》中也指出,截至2021年,中國擁有全球72%的多晶矽產能、98%的矽錠、97%的矽片、81%的電池片和77%的組件產能。

隨着全球變暖加劇以及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重視,可再生清潔能源產業日漸成為世界各國的重點關注。早在特朗普政府執政初期,美國就意識到了中國主導太陽能板供應鏈對美國技術主導地位甚至是國家安全的威脅,努力將產業鏈移出中國。

在2011年到2017年特朗普政府準備對中國進行貿易戰之前的六年裏,美國有十多家太陽能電池公司倒閉。作為這場貿易戰的第一起衝突,美國於2018年1月對中國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徵收開徵高達30%的關稅,以保護美國本土產業,促進產業回流。

「我們可以明確地說這些政策已經失敗。」伍德麥肯茲電力新能源市場研究總監李義善(Alex Whitworth)在上海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實際上中國產品和中國設備反而增加了。」

拜登總統就任後不久就堅決表示,要在全球範圍的清潔能源行業與中國競爭,並爭取奪得全球領導地位,其中包括大力提高太陽能電池板和動力電池本地產能,其高達2萬億美元、長達8年的基礎建設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大規模增加美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

美國目前的目標是到2035年建立起完全無碳污染的電力能源供應,最晚不遲於2050在整個經濟範圍內實現淨零排放。但在另一方面,美國民間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美國2021可再生能源增長遠遠落後於拜登政府的宏偉目標所需水平。報告說,美國風能和太陽能行業倍受供應鏈中斷、大宗商品價格和運輸成本上漲、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影響,與2020年相比,去年的年度總安裝量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3%。

伍德麥肯茲常駐中國的分析師李義善說,中國不斷強化的主導地位給其他雄心勃勃地致力於向新能源轉型的國家帶來政治上的麻煩。他對美國之音說,對拜登總統和其他很多西方國家領導人來說,隨着中國產能進一步迅速擴大,要想在不更加依靠中國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清潔能源目標看上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困難。

拜登總統最近還批准把特朗普任內對進口光伏設備加征高額關稅的做法延長四年。這項關稅原計劃在今年2月初到期,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對光伏產業狀況進行全面調查之後認為,為了使美國光伏產業不至進一步趨向衰落,有必要維持這一關稅。

俄羅斯是全球能源供應中的關鍵一環,歐洲在能源領域高度依賴俄羅斯,早在烏克蘭危機之前,美國和歐洲就已經飽受石油價格上漲之苦。

白宮最近多次表示,美國需要通過向可再生能源轉型而不是增加國內原油產量來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針對有國會議員提出重啟准基石輸油管線項目(Keystone Pipeline)來應對油價上漲的呼籲,白宮發言人莎琪最近強調,美國必須減少依賴外國石油,並且全面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開發其他包括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獨立。

新能源獨立或為「幻覺」?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尼斯·貝理雅海軍上將(Dennis C. Blair)和前美軍參聯會主席約瑟夫·鄧福德(Joseph Dunford)上星期聯合撰文稱,西方國家所追求的能源獨立不過為「妄想」。

他們指出,十多年前,中國做出了壟斷電氣化世界的戰略決策,在電池製造以及對電動汽車至關重要的礦物的開採和加工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這篇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文章指出,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的一份報告說,截至2020年,中國企業控制了全球60%以上的鋰和精煉鎳,70%以上精煉鈷,相比之下,美國公司僅占鋰的4%,鎳的1%,精煉鈷的0%,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電池正負極領域,美國基本上沒有任何產品。

這兩位美軍前高級將領警告說,美國現在嚴重依賴來自與我們利益和價值觀不同的國家的供應鏈。

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從事太陽能熱發電相關產業鏈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多達近550家。中國本月發佈的《2021中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藍皮書》還稱,中國已經建立了數條太陽能熱發電專用的部件和裝備生產線,具備了支撐太陽能熱發電大規模發展的供應能力,年供貨量可滿足2~3GW太陽能熱發電項目裝機。該藍皮書稱,截至2021年底,全球太陽能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不過為6.8GW。

在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之下,韓國的LG電子上星期(23日)表示,公司董事會前一天開會決定退出太陽能電池板市場。韓聯社報道說,從2010年就開始經營太陽能電池板業務的LG電子曾致力於打造與中國企業不同的高效能產品群,但疲於激烈的銷量競爭,國際市場環境惡化,而且今後的市場形勢也不容樂觀。

在動力電池方面,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本月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名排名中,中國企業據6席,其中寧德時代穩居第一。

美國能源部的報告指出,美國勞動力成本高於中國影響了自身的競爭力。報告舉例說,對於太陽能製造行業,美國一線主管平均工資是23.3-38.8美元一小時,外加35%的福利費用。而在中國,每小時的費用約為6.2至7.5美元。

美國「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EERE)在上星期中指出,2020年美國製造矽組件的成本比中國高出30-40%。勞動力成本佔美國製造總成本的22%,而中國則僅為8%。

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托馬斯·杜斯特伯格(Thomas Duesterberg)說,在今後的幾十年裏世界將大量依靠可再生能源,美國必須現在就着手確保美國的能源安全。他對美國之音說:「如果我們、和美國在歐洲和東亞的盟友不努力提高我們的產能,我們就會遇到真正的麻煩。」

他說,美國和盟國並沒有放棄,韓國的LG雖然放棄了太陽能板業務,但是LG在電動電池領域的技術仍然處於先進水平,目前正在美國合資建廠。此外,在這一新興產業,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沒人知道有什麼突破性的技術可以與鋰離子電池競爭,也沒人知道各企業還在尋找什麼新興技術,」杜斯特伯格說。

非黨派政策研究機構「美國進步中心」的高級研究員邁克·威廉姆斯(Mike Williams)最近撰文說,中國去年發佈的「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的目標是與外國公司競爭並排擠競爭。中國已經制定了到2025年在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的總支出超過2.6萬億美元的龐大計劃,其研發總支出將在未來五年內還要每年增長7%以上。

威廉姆斯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烏克蘭的局勢在很多層面上都令人擔憂,特別是戰爭令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然而,他說,問題在於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致力於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國內供應鏈可以打破這種依賴,並有助於使人們免受地緣政治事件的連鎖反應。他說,中國在清潔能源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雖然毋庸置疑,但是,美國仍然可以決定供應鏈中的絕大部分是否依賴中國。他說:「我們可以生產這些供應鏈不可或缺的大量零部件,這需要專門的投資和戰略決策。此外,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國會採取行動。」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03/171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