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一代北影校花方舒,如何毀於一場婚姻?

人生通向的,是一趟未知的旅程,短如剎那,長似永恆。在阡陌縱橫與九曲迴腸之中,似乎埋藏着命運環環相扣的伏筆。多年後再回首,才發現,如今的鋪陳陡轉,都是曾經的自己寫下的腳本。

綿密延宕的註解,勾連起的,是一唱三嘆的際遇。

蘇子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生旦淨末丑,百態殊異,但將獨立的個體織進這人生局中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01

2018年的秋天,北京電影學院舉辦了「78級本科班入學40周年再回首」的慶祝活動,著名演員方舒也應邀參加了。

● 方舒(右一)

從螢屏消失多年的一代女神得以重回大眾視野。

昔日的北影校花,一顰一笑間,依稀雖有美人模樣,但灰白的頭髮、滄桑的面容,難掩被生活凌迫的痕跡。

她的同學沈丹萍在回憶昔日的校園時光時,曾說:「方舒是名副其實的班花,全班23個男生,有一半在暗戀方舒。」

去年病故的老戲骨謝園也曾在年輕時愛慕過方舒:「一見到方舒的笑容,就會覺得天氣那麼晴朗,你的心情馬上就會很好。」

那時,全班男生都不惜犧牲形象,耍寶搞怪,只為博美人一笑。

美,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從來都是備受矚目與享有禮遇的,但這不代表以此獲得的幸福也遠高於常人。

有時,恰恰相反,「擁兵自重」的人,往往因為錯估了對他人的影響,以及對人生的駕馭能力,而導致折戟沉沙,甚至一敗塗地。

作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十大著名演員之一,方舒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難忘的藝術形象,但最後,她風光無限的事業卻終結於一場婚姻。

1965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烈火中永生》在全國上映,這部改編自小說《紅岩》的影片是新中國紅色電影的代表作,更是 大陸電影的經典之作。

江姐、許雲峰、華子良、雙槍老太婆等角色深入人心,被永遠載入了電影的史冊。其中年齡最小的「小蘿蔔頭」,因其瘦小單薄、又可愛勇敢的形象,成為了該部電影最大的亮點之一。

原著中的小蘿蔔頭,出生8個月就隨母親入獄,因營養不良,加之陰暗潮濕的環境,使得小小的他頭大身小,8歲時在重慶歌樂山下的松林坡被殺害,是戰爭年代最小的烈士。

據說導演水華在物色演員時,「小蘿蔔頭」這個人選最令他傷腦筋,他曾從北京各大幼兒園找來了上百個孩子前來試鏡,都不夠理想,直到他收到了中央音樂學院一位老師寄來的一張照片,才看到了活生生的「小蘿蔔頭」。

照片中,一個瓜皮帽下,撲閃着一雙幼稚童真的大眼睛的「男孩子」,讓水華導演眼前一亮——這正是他心中的「小蘿蔔頭」人選!

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北影一代校花,也是後來橫跨60——90四個年代的影壇傳奇女星方舒。

方舒和「小蘿蔔頭」的一場奇遇,便是她與電影結緣的開始。

一夜成名的那年,她只有8歲。

1957年出生於北京的方舒家境顯赫。她的外祖父曾任民國時期東北軍的高級將領,後又在南京任要職。父親是新中國文化部的局級幹部,母親是中央音樂學院的聲樂教師。

從小就被視為掌上明珠的方舒,備受父母的呵護寵愛,如按父母對她的人生規劃,長大後的方舒,不是去當教師,就是從事科研事業。

在她高中畢業之際,正逢時代的大潮洶湧而來,她和其他青年人一樣,本來要下鄉插隊,但當時北京電影製片廠正在招收演員,因長相秀麗,加之童年時參演過《烈火中永生》的經歷,方舒便被借調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

後來,全國高考制度恢復,方舒於1978年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與張豐毅、張鐵林、周里京等人成為了同班同學。

02

1979年,還在上大二的方舒就搭檔張鐵林,出演了中央電視台的第一部實景拍攝的單本電視劇《有一個青年》。

在劇中,丰神俊逸的張鐵林、明眸皓齒的方舒,讓時代的青春氣息撲面而來,而劇中的插曲《青春啊青春》,則成為夜幕降臨時,家家戶戶的窗口飄出的歡快旋律。

1981年,這部電視劇榮獲了第一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隨着電視劇的熱播,方舒和張鐵林迅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此後,她又因在《勿忘我》、《赤橙黃綠青藍紫》裏樸實大方的表演而廣受好評。

● 方舒與姜黎黎

1983年,方舒在《真情假意》中一人分飾兩角,獲得了北影優秀青年演員進步獎。

其後,無論是《花園街五號》,還是《清水灣,淡水灣》,都讓人們見識到了方舒不事雕琢,卻自出機杼的演技。

而真正讓方舒迎來高光時刻的則是影片《日出》。

● 《日出》劇照

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要將曹禺先生的《日出》搬上銀屏,為選出曹禺筆下既有女性的虛榮心,又不乏人性光輝的高級「交際花」——陳白露,在全國進行了海選。

那時的方舒已聲名遠播,但戲路狹窄,扮演的多是溫柔嫻雅、自然淳樸的角色。

編劇曹禺先生也認為方舒身材修長柔弱,不適合飾演珠圓玉潤、風情萬種的陳白露。

但方舒想要突破自己,於是向劇組投出了橄欖枝。為了貼近陳白露的形象,她搜集了三十年代一百多張電影海報和演員的照片,在其中苦苦尋找人物曾經生活過的蛛絲馬跡。

在和多位知名女演員競演之後,方舒憑藉對人物深度的理解和張力十足的呈現,令導演組心悅誠服,最終獲得了出演陳白露的契機。

但電影開拍時,方舒始終找不到表演狀態,百般躊躇之下,甚至產生了中途放棄的想法。

直到一場醉酒戲,才讓方舒發掘到了與陳白露息息相通的心靈「密碼」。

於是,「醍醐灌頂」後的方舒,在電影裏盡情釋放着陳白露悲喜交加的人生:抽煙,喝酒,打麻將,跳踢踏舞,強顏歡笑,長歌當哭……十里洋場的燈紅酒綠,舊時代女性被侮辱、被損害的命運,都在一場場逢場作戲和醉生夢死中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電影上映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有人稱《日出》猶如浮世繪般精緻地重現了當年上海這座城市輝煌盛況及其衰敗緣由。

在電影裏出色完成了陳白露塑造任務的方舒,不僅奪得了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還榮膺了全國十大電視劇明星的稱號,並收穫了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最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

為此,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還專門為方舒拍攝了一部專題片——《從童星到影星》。

一部適逢其時的《日出》,讓方舒的事業如日中天。

她成功轉型,和劉曉慶、斯琴高娃、潘虹、龔雪等女演員一起,成為閃耀在那個時代最璀璨的巨星之一。

03

到了九十年代,方舒在《三個女人一個夢》《呂后傳奇》等影視劇中,更是奉獻了不少令人驚艷的形象。

有了多部優秀代表作加諸的名氣,頗有主持天賦的方舒乘勝追擊,進軍主持界,和妹妹方卉共同主持了當時大火的《正大綜藝》。

1986年的除夕,方舒和趙忠祥、王剛、姜昆等人共同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成為了第一個在央視春晚用英語主持的女主持人。

事業全面開花,人生春風得意。那時的方舒似乎是被整個世界嬌寵的女子。

● 1986年,方舒主持春晚

(第一位在春晚用英語主持的女主持人)

陳寅恪的最後20年》裏說:「人生的魅力就在於結局呈現之前,前方總有不少希望的誘惑。」

如果不是被愛情蒙蔽了雙眼,陷入到一場婚姻的泥淖之中,後來的方舒會繼續創造事業的華彩,直至現在的她仍能永葆藝術的青春。

可是現實里沒有「如果」,它的悲劇往往在於,容錯率並不高的人生,有時會將人導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年輕時的方舒天姿國色,人人傾慕,但在眾多追求者中,方舒最終選擇了陳國星。

● 陳國星與方舒

陳國星導演的傳記片《孔繁森》曾榮獲1995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後因執導過多部主旋律的影片,他獲獎無數。

陳國星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是建築工程師,他少時就讀於清華附中。

高中畢業後,陳國星響應國家號召,下鄉鍛煉。他放過羊,當過獸醫,回到北京後,還做過火車司爐、副司機等工作。

但他自幼對拍電影十分感興趣,自學導演課程,還自己創作劇本,陳國星後來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

在大學校園裏,他遇見了讓他怦然心動的方舒。

陳國星才華斐然,溫潤仁厚,也讓方舒芳心暗許。

很快,兩人便走到了一起。

畢業後,方舒留在北京,陳國星被分配到了長沙的瀟湘電影製片廠。一北一南,千山萬水相隔,但愛情不減。

1987年,兩人在眾人的祝福聲中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不久,女兒出生。但因兩地分居,照顧女兒的重擔就落在了方舒的肩上。

陳國星深知妻子的辛勞,於是千方百計調回北京,兩人終於團聚。

當初南北遙相望時,思念跨越了漫長的距離,可是當朝夕相處終於成為現實時,他們的相處卻出現了問題。

曾經浪漫的愛情漸漸被日常的瑣碎所消磨,這段從校服到婚紗的感情,也迎來了動盪期。

那時的陳國星通過執導《山魂霹靂》《城市的腳步》《一家兩制》等影視劇,已成為業內頗有名氣的年輕導演。

兩人都敬於藝術,忙於事業。兩地分居時,方舒毫無怨言地兼顧家庭與工作;如今同在一個屋檐下,方舒不滿丈夫對家庭的疏忽,陳國星也悵然於方舒不再像從前那般善解人意。

兩人的溝通從親密無間,到無話可談;矛盾從齟齬不斷,逐漸升級成分居。

在兩人的關係最脆弱也是最敏感之時,屠洪剛的出現,讓這段婚姻更是岌岌可危。

04

在一場酒宴上,方舒遇見了小她十歲的著名歌手屠洪剛。彼時,屠洪剛在美國結束了他的第一場婚姻,帶着和前妻的兒子回國發展。

方舒當時雖然已過而立之年,但依然散發着迷人的魅力。於屠洪剛而言,作為一代偶像的方舒,是他生命中朗月高懸般的存在。

自那場酒會後,兩人便漸漸熟絡了起來。屠洪剛的噓寒問暖和體貼入微,讓正在和陳國星陷入冷戰的方舒再次感受到了暌違已久的溫暖。

但礙於世俗的眼光和年紀的懸殊,以及兩人身份地位的差異,方舒和屠洪剛互生的好感,初始被包裹在了友誼的外殼之下。

然而一場車禍的到來,讓掙扎在陳國星和屠洪剛之間的方舒做出了決斷。

有一次,方舒在出行時,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導致肋骨和鎖骨骨折,直插肺部,險些喪命。當身負重傷的她在病床上醒來時,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陳國星,而是屠洪剛。

這讓方舒十分感動,而屠洪剛此時也向方舒表達了久蟄於心的仰慕之情。因看到方舒的車被撞毀,屠洪剛還向好友那英借了四萬塊錢,買了輛新車送給了方舒。

世人只看到他一擲千金的慷慨,她感受到的則是誠意至篤的體恤與慰藉。

誰知方舒傷愈不久,屠洪剛就被診斷出骨瘤。只有開刀後,才能確定是良性與惡性。

據說,當時屠洪剛的母親不敢在手術單上簽字,是方舒以家屬代表的身份,雙手顫抖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幸好,手術後的屠洪剛大病痊癒。

彼時,她感情的天平已傾斜於屠洪剛。作為紅遍大江南北的知名演員,她做好了被流言蜚語包圍的準備,如飛蛾撲火般,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儘管陳國星屢次挽留,方舒的母親甚至不惜以斷絕母女關係來威脅女兒,命其斬斷情緣。

但已情根深種的方舒,再難回頭。

1994年,方舒帶着女兒離開了和陳國星的小家,與屠洪剛組建了新的家庭。

婚後第二年,屠洪剛發行了歌曲《霸王別姬》,並藉助該歌曲的MTV獲得了「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金獎,令其事業躍上了巔峰。

之後的幾年,他又陸續推出了《孔雀東南飛》《藏龍臥虎》《精忠報國》《你》系列中國風歌曲,開啟了流行樂壇「中國風」潮流,被稱為「新古典主義」領軍人物。

● 《霸王別姬》專輯封面

他為事業的畫卷,揮毫潑墨;她在演藝的舞台,大放光芒;但他們婚後的生活,並無預期那般甜蜜。

方舒曾經和陳國星之間芥蒂叢生的一幕,又重新出現在她和屠洪剛的婚姻之中。

為了讓這段婚姻更加長久,兩人曾到普陀山求神拜佛,後得到一位高僧點化:若想讓感情的「江山」永固,兩人應該生個孩子。

● 身懷六甲的方舒和屠洪剛

當時的方舒已38歲,但為了維持這段來之不易的婚姻,她冒着高齡之險生下了女兒乖乖。

如「神人」預言,兩人的關係逐漸好轉。

不久,他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事業漸入佳境。

為了照顧好家庭,方舒從演藝界退隱,專心輔助丈夫,因為還要撫養屠洪剛與前妻所生的兒子,所以,三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關注,於是,曾經養尊處優的她開啟了全職主婦的生涯。

1996年,屠洪剛在朋友的遊說下,開始做生意,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2000年時,他又拿出家中的百萬積蓄,與朋友合夥投資影視公司、房地產、酒店……

這次他不但賠得血本無歸,還背上了巨額債務。

那時的方舒早已遠離演藝界,丈夫事業遭受重挫,兩人性格上的差異和年齡懸殊暴露出來的問題,讓爭端再次成為家常便飯。

從前的你儂我儂,逐漸變成「干戈」相向。

在著名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的書中,他談到了「親密關係」要經歷的四個階段:月暈現象、幻滅、內省、啟示。

「月暈現象」不代表真實的光彩,而是我們投射到對方身上的期待;而緊隨其後的「幻滅」,則是期待破滅後的結果;至於「內省」與「啟示」,是我們將目光從對方那裏適時收回,去認真省視在這段關係中,我們自己存在的問題,以及對親密關係的切實改善。

這讓我們從外及內,去了解真正的自己和彼此的關係,只有穿越了重重迷霧,我們才能發現愛的真諦。

但多少親密關係止步於幻滅。

畢竟,愛不是一個人的獨舞,而是兩個人共同眺望的方向。

05

2002年,兩人結束了8年的婚姻。彼時,方舒已45歲。

流動性極強的演藝界大浪淘沙,新舊更迭,她昔日的位置,早已被迅速取代。

● 左起:方舒、劉曉慶、李羚

過去輝煌的事業在落日餘暉下謝幕,而對鏡理雲鬢時,更是徒嘆一朝春盡紅顏老。

對於一個不想循規蹈矩,而意欲活得酣暢淋漓的人而言,他們的人生很可能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就像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裏說的那樣:

「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和屠洪剛的這場婚姻,徹底擊碎了方舒對婚姻的美好暢想。

開始美好,結局潦草的感情,不僅內耗了她的生命能量,更是攪亂了她本來的錦繡人生,讓她一度陷入兵荒馬亂的惶恐之中。

為了生存下去,更為了撫養兩個女兒,她重整旗鼓,再次出山。可是外面的世界,早已將她遺忘。

久負盛名時,花團錦簇;如今時過境遷,再難覓昔日的榮光。

即便如此,她仍然努力給兩個女兒更好的生活,她降貴紆尊,寧願去出演配角,寧願去跑龍套。

● 《呂后傳奇》劇照

片場一隅,有人時常看到她一手拿着劇本,一邊檢查着女兒的作業。

一次,拍戲結束後,方舒發現女兒不見了。急哭了的方舒,最後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了已高燒到昏迷不醒的乖乖。

她十分愧疚,卻又難以改變現狀。

後來,方舒再極少露面。更多的時間裏,她悉心陪伴兩個女兒成長。

大女兒後來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現就職於一家知名媒體公司。小女兒從小就極具藝術天賦,如今在北京的一家文化單位工作。

和屠洪剛離婚後,她的情感世界裏再無他念。有人劫波度盡,春暖花開;有人則是塵緣已了,我心泯然。

如今,她在家做飯看書,養花種草,一個普通老太太的晚年生活,讓方舒看起來十分知足。

雪小禪曾在她的文中寫道:

「我知道,對於女子,我有一種天生的體恤。

只因,她們是女子。又詩意,又破碎,又無力,又脆弱…..似一朵花兒,貪圖這世上一點點的愛,於是努力地開呀,開呀。」

其實,於這茫茫紅塵,每個人都受困於自己的那點「貪念」:名韁利鎖、愛恨痴纏、以及那些遙遙看上去雲蒸霞蔚,使得我們對其充滿幸福憧憬的諸多美好。

在人類普遍存在的這種「囚徒」困境中,欲望與現實博弈,理性與感性各執一端,不能以理性克之者,常常被感性所掌控。

而後者,在帶來情感的沛然勃發、藝術的豐富創造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時,也流於覆水難收的不堪。

故,命運的A面與B面往往相伴而生,說到底,人生就是一場願賭服輸、禍福自承的修行。

忽而想起一句偈語:「五湖明月在,漁歌總有時」,不覺釋然。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遇見薺麥青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15/165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