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體育老師熬出頭了 中國雙減教育 運動升級「主科」

過去的舞蹈班是學生放學後到培訓才藝班學習,在中國落實「雙減」政策,改由學校自己的老師帶領學生們練習舞蹈。(中新社)

上海名校復旦大學附屬小學上周開學前召開家長會,一名體育老師也參加了,他說:「我從教20年,第一次有機會參加家長會…」,因為新學期的課表中,一周有他任教的五節體育課。

不僅全上海,中國整個中小學教育體制正在大變革,體育課超過主科的英語課、數學課時數,逼近語文課(國語)時數,成了「主科」。一名體育老師給微信家長群里留言:「以後學生若要請假,請提供正規病、事假單,謝謝大家配合」。

「體育老師終於熬出頭了…」,過去體育老師由數學或英語老師兼代,體育課總被語文(國語)、英語、數學等主科拿來佔用,尤其各種大小考試前,體育課學生不去操場,待在教室里複習功課早司空見慣。

體育課會鹹魚大翻生,是因近期中共中央對教育政策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即「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

簡單說就是,學校今後要承擔更多公共教育的責任,學校要回到「快樂教育」的初衷,為家長減輕教育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

過去20多年來,中國各行各業高度競爭,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點,日後能考上好學校、有好出路,從小學開始就參加各種課後培訓班(安親班、補習班、才藝班)。加上頻繁的考試、各種學習的攀比,很多家庭都曾痛苦的走過中小學階段。

中國教育專家分析稱,這項政策主要在調試三方面的關係:家庭與學校、親子之間、同學之間。過去學校三點半或四點放學,讓許多家長疲於奔命接送,家長要嘛只能把孩子送到培訓班,或者自己帶回家教育,無形中增加家長們的經濟負擔與精神壓力;且同學們參加各類型培訓班,相互比較,不參加就落伍,形成緊張競爭關係。

新政策後,學生有更多時間留在學校,由老師提供專業指導,提供更多普遍性公平教育,減輕家長經濟與精神負擔(有利提高生育率);同時學生們利用在校時間可進行各種校園活動,一起學習、一起表演,可培養合作團結與集體榮譽感。

增加體育課(包括健身、足球、武術課)只是大教改中的一項,其他包括減少作業,增加興趣課(例如:唱遊、圍棋、魔術方塊),提供課後服務等都是,讓學生們能多參與各種不同課程並從中潛移默化、提升學習能力並了解社會,「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

以體育課來說,中國高中生近視率已經80%,先別說體育強身強國的大道理,絕大多數人在學生時代沒有參加過一場完整的集體對抗性比賽(籃球、足球、大隊接力等),成長過程中自然也少了合作協調的機會,不利日後的社會化融入。

中國這項「雙減政策」是近年中國最重大的教育變革,影響數以萬計的培訓班生計,也有人批評這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且部分培訓班走向地下化、私人化,有錢的家長,依然可以找一對一的家教等。

新政策是否真能達到「教育公平」猶未可知,但讓弱勢家長與孩子們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以及讓孩子們有更多快樂校園時光的用心,是獲得多數人贊同的。而更深層的目的是要減少因貧富差距引起的仇恨心態、和緩群體緊張關係,讓中國社會更穩定。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06/164294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