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2018 中國經濟面臨三大困境 打破真正障礙總叫停

—2018中國經濟 英學者:三大困境 大陸分析師:面臨不確定性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了,這次會議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概念,分析指這突出了習近平對經濟工作的主導。經濟學者胡少江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三個困境。英媒刊文認為,中國經濟面臨不確定性。有分析認為,中共的調控經濟,其目的不是要遵循市場經濟原則,而是為了維護中共統治。

江蘇省連雲港港口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了,這次會議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概念,分析指這突出了習近平對經濟工作的主導。經濟學者胡少江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三個困境。英媒刊文認為,中國經濟面臨不確定性。有分析認為,中共的調控經濟,其目的不是要遵循市場經濟原則,而是為了維護中共統治。

12月25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刊登張一近日撰寫的文章。文章表示,2018年,中國經濟仍有如下一些不確定性。

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製造業投資佔了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75%以上。

目前持續三年的房地產繁榮期有可能面臨調整,進而帶動房地產投資增速的下滑;目前,基建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已經達到27%,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控制地方債務,對基建投資資金來源構成制約。

而要彌補基建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帶來的空缺,2018年製造業總投資要超過20萬億。投資會不會帶來新一輪的產能過剩等成為限制製造業投資擴張的重要因素。

二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是否一定會導致市場利率攀升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目前,貨幣政策中性偏緊的態勢不會改變,但如果貨幣需求的放緩速度快於貨幣供給的緊縮,即使在中性偏緊貨幣政策環境下,市場利率也不一定會出現上漲。

三是通脹前景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CPI(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將成為通脹走勢的關鍵指標,2017年進口農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導致國內食品類CPI持續下跌。考慮到食品類CPI在CPI總盤子中佔比接近20%,食品類CPI的下跌拉低了整個CPI增速。

2018年,國際糧價對國內農產品及相關產品的價格壓力仍在。但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表述顯示,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可能推動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國際糧價和國內糧價相反而動,增加了食品類CPI的不確定性,進而增加了2018年CPI走勢的不確定性。

文章最後指,2018年,除經濟外,還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更深遠。

中國經濟發展的真正障礙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了,這次會議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概念。與前些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今年的會議除了突出習近平對經濟工作的主導。

經濟學者、時政評論員胡少江在自由亞洲電台刊文表示,這次經濟工作會議基本上沒有在宏觀經濟管理上提出整體有效的對策,而且力圖用非經濟的方式應對經濟問題,

總體上看,中共政府基本上放棄了通過經濟體制改革轉變發展路徑的承諾,正在返回到黨主導政府、政府主導經濟的發展舊思路上。

胡少江分析了中國經濟面臨的三個困境。

中國經濟的發展面臨的真正障礙首先來自中國的執政黨,這個執政黨愚蠢地試圖用意識形態管制經濟,以黨的空洞說教來干擾國家的宏觀政策和企業的微觀運營。所謂的「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個概念,本來在過去四十年的市場化改革中已經逐漸被拋棄,但是它最近又重新變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一個基本理念。黨強勢回歸經濟領域,試圖成為中國經濟的指導者和組織者,黨務工作者重新成為所有類型的經濟形態和經濟組織的太上皇,這一做法毒化了政策環境,一定會阻礙經濟發展。

第二大障礙來自於中共政府對經濟資源的強勢控制。政府對資源的壟斷性支配一直是中國經濟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通過其控制的金融機構和大量國有企業,各級政府控制了各類稀缺資源,限制了私人經濟的活動空間和扼殺了他們的發展活力。習近平上台之後,這種狀況進一步惡化。這種體製造成了最具效益的私人經濟投資意願下滑的,一些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外國企業也開始退出中國大陸,而那些享有特權的國有企業不是財富的創造者,只是資源的浪費者。在這種情況下,縱使國家投資能在短期上刺激經濟,但從長遠看只是浪費資源,積累矛盾。

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三大障礙在於法治環境的不斷惡化。在經濟發展困難的時候,中國曾經不得不對私有企業採取較為寬鬆的政策,但是一旦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共產黨便恢復了本來面目,重新尋找藉口對私人經濟和私有財產進行肆意掠奪。無論是薄熙來還是習近平,他們在踐踏法治,對私營企業進行壓制和掠奪方面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不僅對私有企業家投資決策進行干涉和控制,甚至不通過法律程序任意關押企業家,剝奪他們的資產。這種惡化法制環境的做法增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是對長期經濟增長形成巨大損害。

胡少江指出,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者和市場秩序的維護者,中國政府本來應該在嚴格界定和保護私有產權、保障企業在市場中公正競爭,同時通過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市場進行調節。

但是中共政府沒有這樣做,而是對國有企業進行特殊保護,將政府及其官員降格為與民爭利、與私營企業爭利的一個特殊的既得利益集團,並且不放棄用僵化的意識形態說教和超經濟的壓制手段來取代市場對資源的調配作用,這些落後於時代的陳舊理念在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所發表的文件中表現得十分突出。

法國中國問題網站10月2日發表文章認為,中共隨時都在調控經濟,但其目的不是要遵循市場經濟原則,而是為了維護中共統治。只要市場化推進觸犯到共產黨以及中共權貴階層的經濟利益,中共就會立即叫停。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226/104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