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給江蘇的家長們:就是累死也要把孩子送去海外讀書

作者:

這篇文章特別想定向發給江蘇的家長們,就像昨晚江蘇移動、江蘇聯通的群發短訊那樣。其實現在我最想知道的是,昨天那些遭遇不幸的家長今天怎麼樣了?當然這也算天問,沒人知道答案。但毫無疑問的是,高考,這個在中國勉強還算公平的唯一的階層上升通道,如今變得並不那麼公平。

從5月13日晚上開始到15日上午,我的微信朋友圈被這個話題刷屏,我所在的上百個微信群,無一例外都在討論。從我的觀察看,在傳播範圍上,這件事顯然要比雷洋事件廣闊多了。家長們用新工具組成了新的聯合體,此前的蘇北蘇南之爭消弭於無形,空前的團結,顯示出了空前的力量。不過用處看上去不大,因為今天早上北京西路開始封閉維修。

在一個微信群里,一位朋友遺憾地說,這樣搞下去,看來我家孩子以後考上南大希望渺茫了。我非常不理解的問她:你從南大畢業,為什麼不讓孩子去哈佛?南大有什麼死磕的?按照《美國新聞》的大學排行,這個地球上有179家大學排在南大前面。也有群友就說,你孩子小,現在做準備上哈佛,完全來得及。

指標外調問題,對這屆學生及其家長來說是現實問題,但卻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沉疴,可以追溯到1952年的高校院系調整。計劃經濟時代,江蘇省內的部屬院校很多,但面向江蘇省的指標很少,後來多數高校劃歸教育部後,情況有所改善,但仍無法應付學生基數上漲。最近幾年,江蘇報考學生數量下降,但錄取率一直徘徊在十個百分點左右。相比經濟水平相當的北京上海,這是非常低的。

江蘇省高等教育資源全國可以排到三四名,但錄取率卻只排到全國二十一名,就是分省的指標劃撥並不科學。這裏面涉及地方與中央的關係。江蘇的家長向江蘇交稅,孩子考江蘇的一流大學,卻比別的省份要難。許多江蘇的二本學生,只要戶口是北京的,分分鐘可以上北大清華。這種‌‌「同分不同命‌‌」的直觀印象,加重了學生和家長對‌‌「不公平‌‌」的焦慮感。江蘇是不是江蘇人的江蘇?

有清一代共計112科狀元,江蘇49位,冠巨全國。萬惡的滿清政府沒有做過名額配給制。有學者的建議,解決這種地區差異的不公平,要打破分省計劃錄取的舊制,可以擴大高校自主招生,學生同卷比拼。但自主招生引發的生源比拼、農村生源無緣、招生腐敗等負面效果已經顯露出來。短期看,不可能開放自主招生,所以在相當一段時間之內,分省計劃錄取制度無法改善。

作為中國人改變階層通道之一的高考,越來越蒙上‌‌「不公平‌‌」的陰影。子女教育問題成為家長的心頭難題。就在過去的短短半個月之內,魏則西、陳仲偉、雷洋、指標外調等幾個公眾事件,顯示出在教育、醫療、安全等關係人生命運的緊要方面,都有不如人意之處。

我想說的是,不妨換一種思路。面對短期無法解決的體制性難題,作為普通群眾來說,很難有解決方案。但是,錄取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假如趁早把孩子送去國外讀書,這些問題都可以基本避免。很多人問,哪有那麼容易?可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確有很多學生拿到全獎半獎出去讀書。假如從現在開始做準備,並非完全不可能。

把孩子放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這才是愛孩子。這個道理並不難懂,只是在我的觀察中,很多家長是因為條件夠,但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去美國讀高中,每年約25萬元,對很多中產家庭並不是什麼難題。孩子也可以高中畢業前直接申請美國的本科院校。許多家長,因為接觸的信息有限,並不知道這個途徑,孩子就只能過高考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獨木橋了。

我對海外讀書的理解很簡單。在一個家族或家庭內,一代有一代之責任。這個責任是什麼?在我看來,就是努力讓自己比上一代過得好,比父母好。然後努力創造條件讓下一代比自己好。我的一個朋友曾跟我講過,父母能送他進中國的西北大學,他就有信心讓孩子進美國的西北大學。說白了,就是一代要比一代好,不能更差。

作為家長,眼界寬一些,信息多一些,孩子少受很多苦。如果錢再多一點,那就更好了。假如你有這種條件,那不妨可以試試看。很多時候,你只是缺相應的信息以及一個決定而已。我有個同事,孩子初二就去美國讀書,每年大約18萬元,夫妻倆定期輪流或者一起去看看孩子,權當旅遊了。今年這孩子在美國高考,挑了幾個她自己中意的高校,很開心。

這孩子是江蘇人。我腦補了一下畫面,假如她在國內參加高考,我這同事兩口子今天肯定會舉着標語出現在北京西路,而且一定會不停地給我發現場視頻。而我只能勸他們小心安全,此外什麼都做不了。事實上,這兩口子昨天除了不斷轉發南京的情況外,基本上在家看美劇練英語。不是說他們不關心,只是這煩心事兒跟他們無關了。他們在我轉發的消息下留言說:心有餘悸。

全球化、信息化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對土地的眷戀是農耕社會不能離開土地而被馴化出的感情,並非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而遷徙才是人類社會的常態。想想看,你從姜堰、金壇、射陽、句容這些小城市到了南京、蘇州上大學,然後工作、生育,你的孩子為什麼不能從南京、蘇州到外國去上大學呢?為什麼不能?這個根本說不通。

也許你自己有很多這樣那樣的顧慮,但那並不是個緊要問題。你回想一下你上大學的時候,你想過去很多高校,想過北京、上海、南京、廣州這些地方,看起來好像有很多選擇,但其實你只是在中國的高等教育系統之內選擇。北大,南大,復旦,中山各擅勝場,但說到底其實只是一種選擇:都是中國高校。

而你的孩子所處的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你那個時代了。孩子們可以有在中國高校之外的選擇。感謝市場經濟讓這一代孩子的家長不必像他們的父輩那樣辛苦,也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了一些條件。所以我的終極之問是:孩子必須上中國高校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命運麼?這是誰決定的?

這決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命運。我想你應該和孩子做一次或者幾次深層次的溝通,你應該聽聽他們的意見。讓他們自己決定他們的未來。如果決定在國內讀大學,那就暫時不要抱怨,因為現實短期無法改變,只能把自己變成學霸,即使學校周圍的土地有毒,也要在昏迷之前把自己變成學霸。如果孩子要在國外讀大學或者中學,那你就應該努力地為他們創造條件。

我沒有孩子,有時候無法想像面對孩子時的那種無力感。我在一個朋友家裏做客,兩歲的孩子對他說:爸爸你在牆上走一圈。我們都笑。但朋友對孩子說,這個真做不來,但只要我能做的,我都願意做。我想,為人父母者,對孩子最大的愛,恐怕就是願意為他們做一切事情,哪怕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我想這個家長們應該不會不同意,否則何至於走上南京西路呢?

趙薇主演的電影《親愛的》,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故事不一樣,手法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主角為孩子歷盡千辛萬苦。而你為孩子賺幾個錢留學,方式不一樣,但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沒有什麼高下之分。辛辛苦苦養大,無非是為了孩子過得更好,不是嗎?讓孩子去到更廣闊、更安全的世界讀書,甚至留下來生活,這就是為了他們更好。如果有條件,那就不要再猶豫了。

我想強調的另外一點是,全球化始於麥哲倫和哥倫布。世界進入這個進程已經500年了。我們一直在這個進程之中。你現在用着美國的手機、日本的相機、德國的汽車去上街,你有沒有想過其實自己已經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了,只不過是讓孩子去接受不同體系的教育而已。你的生活及活動範圍肯定遠遠超過你的父母一代,而你們的孩子,其生活和活動範圍也必將遠遠超過你們這一代。也許他們的孩子還會去火星旅遊呢。這是過去多年來的代際規律。

我把這個道理講給微信群里的一堆為人父母者,有個朋友說:就是累死也要把孩子送去海外讀書。我只能衷心地說:加油,你可以的。

流傳兩千年的《詩經》早就唱過: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微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517/73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