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周恩來檢討致金日成父子覬覦東北 打破中朝生死兄弟情的謊言

作者:
毛澤東經常提出東北在戰時就是朝鮮的後方;周恩來在檢討大國沙文主義時,強調中國在古代侵略了朝鮮,朝鮮民族很長時間以來就在遼河、松花江流域居住,鏡泊湖附近還有渤海國的古蹟,結果給金日成父子覬覦東北留下話柄。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當年中朝關係帶有傳統社會及國際共運「家庭關係」的許多特徵

長期以來,在中國流傳着一個關於中朝關係的「歷史神話」,即朝鮮是中國的兄弟國家,與中國有着用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今天,朝鮮的行為和變局是中國要應對的最重要的國際問題之一。中國要走出朝鮮問題的困境,要掌握在朝鮮問題上的話語權,就必須對中朝關係的演變過程有一個真實的了解,在戰略決策和社會輿論兩個層面破除那個在中國長久流傳的「歷史神話」。本文作者沈志華,本文2013年5月31日發表於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簡報。

1954年10月1日,赫魯曉夫毛澤東金日成周恩來(從右至左)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中國國慶五周年閱兵式

縱觀歷史的演變,二戰後的中朝關係具有兩個明顯特徵。一是朝鮮歷史上曾長期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和保護對象,置於中國封建王朝的管制之下。這種朝貢體系及「天朝」與「外藩」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在當時中共領導人的觀念中。二是中朝國家關係是從中朝兩黨關係演變而來的。這兩個特徵決定了當年中朝關係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兄弟」關係,而不是正常的現代國家關係。

實際上,中朝關係從一開始就存在種種矛盾並經常處於動盪起伏之中。朝鮮長期搖擺於中蘇之間,並非始終如一地尊重和維護中朝「友誼」。從冷戰開端、新中國建立到蘇聯解體、中韓建交,這種曲折變動的趨勢大體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5-1949年。朝鮮共產黨人與中共的關係可以追溯到20年代,但兩黨正式關係的建立則很晚。二戰後朝鮮政權的建立由蘇聯主導,中共中央並不熟悉金日成等朝鮮政權的主要領導人,面對的是一個斯大林安排的既成的「中朝關係」。在莫斯科的支持下,金日成穩固了其對朝鮮北方的統治,並整合了朝鮮南方的共產黨。中共奪取政權後完全接受蘇聯對亞洲地區的政治安排,與朝鮮勞動黨攜手合作,雙雙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中朝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在傳統的地緣因素中,又注入了國際共運結構中的「兄弟」元素。

第二階段,1950-1956年。在韓戰時期,由於雙方對戰爭目標和作戰方式的想法不同,中朝領導層之間衝突迭起,關係十分緊張,絕非表面顯現出來的那樣親密友好。在如何解決朝鮮統一、何時需要中國援助、志願軍由誰指揮、中朝聯軍越過三八線後是否繼續南進、朝鮮鐵路管理權的歸屬、停戰時機的掌握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中朝之間都存在嚴重分歧。

儘管此前朝鮮一直仰仗蘇聯的支持,但在戰爭期間中國往往起到主導作用,所以,面對中朝之間的重大分歧,斯大林都支持了毛澤東,從而在金日成的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中國人在朝鮮流了很多血,卻並未在中朝領導人和兩國之間凝成深厚友誼。毛澤東對此心知肚明,為了戰後繼續保持在朝鮮問題上的發言權和主導作用,決定給予朝鮮大規模經濟援助。朝鮮的戰後重建工作,主要是在中國、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援助下完成的。中國雖然經濟實力遠不如蘇聯,且自身亦在戰爭中遭受嚴重損失,但援助朝鮮的力度大大超過蘇聯。金日成對此十分滿意,而在公開場合強調的卻是「自力更生」,很少談及中國和蘇聯的援助。

早在戰爭後期,金日成便排擠和打壓國內各派異己力量,樹立其個人統治權威。朝鮮勞動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全面改組領導結構,引起各派反對。蘇共二十大以後,金日成不願接受莫斯科的新方針。延安派和蘇聯派聯合起來,在1956年8月召開的中央全會上,試圖利用蘇共對金的不滿展開對金日成的批判,迫其下台。金日成控制局面後,將反對派打成反黨集團,延安派部分幹部逃亡中國。毛澤東對此十分惱怒,與蘇共代表團商量後派米高揚和彭德懷率團赴平壤,強迫金日成收回成命。金日成在北京和莫斯科的高壓下被迫承認錯誤,但內心並不接受。中朝關係由此陷入嚴重危機。

第三階段,1957-1965年。蘇共二十大以後,特別是波匈事件後,中共和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地位和威望日盛,逐漸成為在國際共運中與蘇共平起平坐的領導者。為了建立和擴大與蘇聯競爭的優勢,1957年底毛澤東改變對金日成態度,主動承認1956年干預朝鮮政局的錯誤,並表示贊同其國內政策,甚至答應全部撤回在朝志願軍。於是中朝關係得以恢復。隨着中蘇分歧不斷加深,雙方都有意拉攏朝鮮。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向朝鮮提供了大量糧食;赫魯曉夫則向金日成出示了毛澤東1956年嚴厲批評金日成的談話記錄。金日成在北京與莫斯科之間搞外交平衡,兩邊討好,取得了眾多援助和好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朝鮮在1961年與蘇聯和中國分別簽訂了同盟條約。由於赫魯曉夫堅持的和平共處對外方針有違朝鮮的外交取向,加上蘇聯對外援助大大減少,朝鮮在中蘇爭鬥的過程中,倒向毛澤東,積極加入對「修正主義」的批判。

為了拉住平壤,在無力繼續提供大量經濟援助的情況下,中國從政治利益出發,在處理朝鮮僑民和東北韓族邊民跨境流動的問題時,往往依從朝鮮的主張,甚至在中朝邊界糾紛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把歷史上一直處於中國境內的長白山主峰和天池的大部劃給了朝鮮。此外,毛澤東還一再表示,中國東北就是朝鮮的後方,一旦發生戰爭便交給朝鮮管理。中朝關係由此漸入佳境並達到最高峰。此期間韓國政權頻繁更迭,無力向北方發起武裝挑釁,美國則專注於推動韓國經濟復興。這一切在客觀上為朝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安全環境。

第四階段,1966-1969年。勃列日涅夫執政以後,調整了赫魯曉夫的內外政策,加大對朝經濟和軍事援助力度,金日成對蘇聯的態度隨之緩和。接着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極「左」路線把朝鮮勞動黨也作為修正主義加以批判,紅衛兵又在中朝邊界製造了一系列麻煩,引起金日成極大不滿,曾向蘇聯表示決不會屈從「中國路線」。朝鮮迅速倒向蘇聯,加入反華大合唱。中朝關係由此一落千丈,很快便跌入谷底。

第五階段,1970-1992年。此期間美朝關係趨向緊張,朝鮮開始尋求中國的支持。1968-1969年,朝鮮派突擊隊員前往青瓦台企圖刺殺韓國總統朴正熙,扣押美國「普韋布洛」號間諜船及其船員,擊落美國EC-121大型偵察機,半島局勢驟然緊張,美國對朝鮮政策趨於強硬。為此,朝鮮需要得到中國支持,因而主動提出緩和對華關係。與此同時,珍寶島衝突導致中蘇關係進入冰點,迫使中國消除與其他邊境國家關係緊張的狀態,中朝之間遂又逐漸恢復友好關係。

1985年以後,中蘇關係走向正常化,雙方又同時加強了對朝援助,而朝鮮則繼續在中蘇之間搞平衡。同時,蘇聯和東歐國家與韓國的關係迅速發展,引起朝鮮的不滿。中韓民間貿易也開始升溫,但中國始終堅持在政治上以照顧朝鮮利益為主。不過,對於中國在改革開放中的一系列理念和做法,金日成難以接受,強調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此期間中朝關係顯示出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1989年蘇東政治風波迭起,中朝兩國出於共同的危機感,互相支持。面對東歐巨變,金日成憂心忡忡,多次向中國尋求幫助。中國發生六四風波後,一時遭受西方孤立,朝鮮則堅定地對中國表示支持,兩國相互鼓勵,交往頻繁,中國還提供了一度中斷的對朝軍事援助。

第六階段,1992年以後。中朝關係再次出現轉折。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入,金日成日益感到不滿,特別是1992年中韓建交,更使得朝鮮有一種「被出賣」的感覺。此後中朝關係再次陷入冷淡。儘管表面還保持着政治一致性,但已是同床異夢,面合心不合。在這一背景下,朝鮮在國際政治中的種種作為不再顧及中國的利益和態度,而是利用大國矛盾及中朝同盟關係為其政權的生存和安全服務,其中最大的舉動就是製造「核危機」。尤其是金正日執政以來,在核危機等事關中國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朝鮮沒有尊重中國的立場,甚至一再破壞中國倡導的「六方會談」機制,悍然進行了兩次核試驗,同時又不放棄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想方設法從中國獲取維持生存的援助。朝鮮這種行為在金正恩繼位後並未改變,而是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繼續在「核危機」賭博中利用中國的援助,挑戰中國的外交底線。

縱觀半個多世紀中朝關係變遷過程,可以歸納出如下幾個特徵:

第一,中朝關係在國家和領導人層面並非表現為牢不可破的「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所謂「唇齒相依」的聯盟也是形式大於內容。韓戰期間的矛盾自不必言,即使在關係最好的1962-65年和1989-92年,朝鮮也沒有真正做到對中國以誠相待,而是始終以自己政權的利益至上。朝鮮並非像外界估計那樣在中國的控制之下,除了韓戰後短短几年裏中國曾試圖通過政治干預影響朝鮮外,長時間執行的都是安撫政策。

第二,很長一段時間,中朝關係籠罩在中蘇矛盾和分裂的陰影下。金日成在中蘇之間朝秦暮楚,左右逢源,巧妙地利用兩個大國的分歧,撈取好處。從朝鮮的歷史和民族特性看,在某一時段依附和追隨某一大國的「事大主義」始終是朝鮮對外交往的特徵。儘管金日成提出「主體思想」,宣揚自力更生的對外方針和發展路線,但金日成時而針對蘇聯,時而針對中國,利用這一口號取得其統治的合法性,掩蓋了兩面討好獲取利益的真相。

第三,面對中朝關係,毛澤東既有一種傳統的中央大國的統治者心態——對周邊小國都要寬容並給以保護,又有一種社會主義陣營的領導者心態——對亞洲社會主義國家有責任給予幫助和支援。這一點特別表現在處理邊界和移民等問題上。

第四,正是出於大國領袖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主觀意識,中共領導人,特別是毛澤東,在對外發表言論時,往往隨心所欲,沒有認真考慮後果,以至陷入被動。如毛澤東經常提出東北在戰時就是朝鮮的後方;周恩來在檢討大國沙文主義時,強調中國在古代侵略了朝鮮,朝鮮民族很長時間以來就在遼河、松花江流域居住,鏡泊湖附近還有渤海國的古蹟,結果給金日成父子覬覦東北留下話柄。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當年中朝關係帶有傳統社會及國際共運「家庭關係」的許多特徵。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2013年5月31日發表於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簡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110/67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