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西方「剩餘食品」在中國成美味佳肴

  德國《萊茵郵報》7月18日文章,原題:養殖者受益於中國的兔頭熱 燕窩、魚翅、甲魚、海蜇甚至雞蛋胎,中國人餐桌上的一些食物,令即便勇於嘗試新鮮事物的一些歐洲人也望而卻步。其中包括兔子頭。在以辛辣食物著名的四川,這尤其是一道受歡迎的美食。由於兔頭在中國供不應求,進口商頻繁地從法國大型兔子養殖場和其他歐洲國家進口。

  「中國從法國進口兔頭其實並非新鮮事」,法國皮里奧特兔子養殖場負責人伯尼特說,「我們通過香港向中國大陸出口兔頭已超過10年。」對於兔子養殖場來說,這是相當有利可圖的生意。因為在歐洲,兔頭被當成廢料,廉價賣給動物飼料生產商用於狗糧和貓糧生產。光是這家位於法國小鎮圖阿爾的百年家族企業,去年就對華出口了15個集裝箱的兔頭。

  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法國總共向香港出口74噸兔頭,而前一年僅為4噸,金額從1.6萬歐元上升到7.1萬歐元,對中國大陸的金額則從16.8萬歐元增至44.3萬歐元。法國並非唯一受益的國家,西班牙、意大利這樣的肉兔消費量高的國家也都得益於中國美食愛好者的胃口。

  還有許多被大多數西方消費者唾棄的「剩餘食品」,在中國成了美味佳肴,比如豬耳朵和雞爪。德國家禽飼養業聯合會的發言人說:「中國人太喜歡吃雞爪子了,恨不得一隻雞多長几只腳!」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萊茵郵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720/41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