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馬克龍

「四馬訪華」 習近平為何重捧過去被批的人物(組圖)
2023-04-12

2023年4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右)訪華,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在一起。四位馬姓明星大佬密集現身中國,恰好代表中共當前的政經政策方向,提振民企信心(馬雲)、緩和國際關係(馬克龍)、拉攏兩岸關係(馬英九)、吸引外來投資(馬斯克)。「四馬」中的兩人是政治人物,兩人是經濟人物,...

馬克宏媚共錯錯錯!法媒直批:台灣有事歐洲也有事(圖)
2023-04-12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迎合中國稱歐洲不該捲入台灣議題言論,持續發酵。法國《世界報》(Le Monde)連續2篇社論直批,馬克宏繼2019年底發表所謂的北約「腦死」論後,自己再跑去與俄羅斯建立戰略對話後,再次引起盟國與法國國內廣泛的憤怒,無論是在美國或他的歐洲鄰國之間,當誤解如此頻繁地發生時,他的外交政策就會受到質疑。

馬克龍遭揭:遮掩根本問題(圖)
2023-04-12

法國世界報的社論表示,如此發言,馬克龍遮掩了歐洲人迄今為止避免共同解決的根本問題,而提出這些問題是有道理的:如何防止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中美緊張局勢的升級和中美競爭破壞台灣海峽的現狀?面對衝突加劇的前景,如何確定歐盟共同的立場?中美對話的缺乏以及圍繞台灣島命運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緊張關係的結晶化,可能需要歐洲人更快地在這個棘手的問題上採取共同立場。

陶傑:馬克龍的邏輯很奇怪 益證當初川普一眼看穿(圖)
2023-04-12

好笑的是,歐盟中最反川普的,就是法國的馬克龍與德國的麥克來夫人。時間就是最佳的照妖鏡。我一早預言,反川普的人,無論在西方還是跟尾的華人世界,有許多在裝扮有知識分子,充有品味,完全不懂政治,思維幼稚不堪。我又說中了。難怪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很尷尬。

批評排山倒海 法國官員急圓場
2023-04-12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後表示,歐洲應避免在台灣問題上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避免陷入不屬於歐洲的危機,也需減少依賴美國。這些言論惹惱諸多歐洲國家。法國官員周二(4月11日)處於損害控制模式,試圖遏制這些言論所引發的憤怒。2023年4月7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廣州故居...

15國議員聯署批馬克龍對台言論:馬克龍不代表歐洲(圖)
2023-04-12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國會議員發出聯合聲明批評馬克龍的對台政策說法。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訪華受到高規格接待並與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密會6小時,更獲得中方160架空客飛...

梁京:馬克龍與習近平的交易與世界秩序的機會主義均衡
2023-04-12

馬克龍與習近平做了什麼重大交易?比較明顯的是,馬克龍用不完全支持美國的對台政策換來了習近平不支持普京在烏克蘭打下去的某種承諾。如何評價這個交易?至少有兩個重要的層面,即策略的層面和道義的層面。在策略上,我以為馬克龍的決定是不難理解,因為如果習近平不再給普京實質性援助,意味着俄烏戰...

顏純鈎:法國不配充當國際政治中堅力量
2023-04-12

德法面對俄國的表現,甚至不如東歐小國立陶苑﹑波蘭﹑捷克等,至少這些小國家還有自己的道義立場,不必大事當前,不問是非只問得失,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碑坊。 在牽涉到普世價值的原則問題上,德法兩國幾曾站在道義立場,為全世界受壓迫和踐踏的國家和人民發過聲?法國曾經為香港發過聲嗎?曾經為中國大陸的維權人士﹑普羅市民﹑律師記者發過聲嗎?在立陶苑等小國與台灣站在一起時,德法還粒聲唔敢出,與中共眉來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