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經濟

三中全會幾點討論
2024-06-28

三中全會幾點討論:放低期待1、當前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不是具體領域的幾個具體政策就能解決的,而是道路性、理論性的問題亟需撥亂反正和糾偏,體現在,如何看待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係。 其中,最核心的應該是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但這裏卻讓位於經濟...

杜耀明:三料政治夾擊香港經濟 國安法換繁榮不攻自破
2024-06-28

2017年,中共外交部鄭重宣佈《中英聯合聲明》已成歷史文件,再無現實意義,代表北京可按政治需要制定對港政策。兩年後,反修例運動的出現,北京認定是改變現狀的時機。北京視之為「顏色革命」、「黑暴」等,遂採取行動,繞過香港立法機關,由全國人大直接頒佈《香港國安法》,及後更改變行政長官、立法會、區議會的選舉制度,美其名為「完善選舉制度」,其實是要結束九七以來行之有效的自由、法治和民主體制。

名家專欄: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損害經濟(圖)
2024-06-26

2021年3月12日,江蘇省南京市,一名工人在一家生產電動汽車和其它用途鋰電池的工廠工作。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信宇編譯近年來,中國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對經濟造成嚴重拖累,普通消費者萎靡不振,廣大私營企業主心灰意冷。有鑑於此,中共政府將國家規劃的重心轉向制...

習下發文件:鄧開放時代已經讓位給他的「新時代」(圖)
2024-06-23

中共20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召開,而每屆三中全會基本聚焦經濟及改革開放等政策走向。但日經亞洲(Nikkei Asia)日前刊登署名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的文章,文章分析說,在新時代的中國,政治時常優先於經濟,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11年前的三中全會上強調市場的作用,但最終以發動反腐來集中權力。

名家專欄:美國正在與中共國脫鈎嗎?(圖)
2024-06-19

2018年6月20日,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的奧克蘭港,來自中國的集裝箱從船上卸下。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Christopher Balding撰文/原泉編譯自川普(特朗普)政府首次對中國徵收關稅以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這些關稅將如何改變國際貿易格局。關稅只是提高了美國消費者的價格,還...

雲禧:欠安的中國 唯有重建
2024-06-17

當今,中國最缺乏安全感的階層當屬政治家,職位越高,安全感越低。當我們看到諸如周永康、徐才厚等家藏成噸的美鈔、數十支槍支時,你會認為他們僅僅是貪婪嗎?其實,他們最主要的是缺乏安全感。那麼多人把孩子移民到美國,僅僅是崇洋媚外嗎?其主要原因仍然是缺乏安全感。因為中國缺乏正當且安全的政治邏輯、經濟邏輯和社會邏輯。

「整個市場人人都身處地獄」!香港跌入深淵(圖)
2024-06-15

港媒最近屢報道多個鋪王江河日下,包括銅鑼灣利園山道一地鋪,由風光時賣瑞士浪琴(LONGINES)名表改為手機殼,租金從230萬元(港幣,下同)劈至12.8萬元,暴挫94%。另正陷財困的香港鋪王鄧成波家族繼割喉式沽鋪,單計過去1個月共4項物業料已損手約2億元,更有尖沙咀旺區物業半價...

朝鮮配給制度已完全崩潰!民眾出現新變化(組圖)
2024-06-15

韓國統一部長金暎浩說,朝鮮社會主義配給制度已完全崩潰。隨着市場化和信息化,朝鮮居民的思維也從接受集體主義轉變為個人主義,對體制的不信任也越來越大。

法選民不滿經濟、移民政策 盼極右派年輕黨魁出線(圖)
2024-06-13

法國選民示意圖。(路透)法國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在歐洲議會選舉獲得超過執政黨2倍的票數,拿下全國93%選區。調查指出,不滿執政黨經濟、移民政策,以及國民聯盟年輕黨魁巴德拉的高人氣,都是選民想「換人做做看」的原因。歐洲議會選舉落幕,極右翼黨派在許多歐盟會員國都是贏家,在法國、意大利與...

大破產時代:怎麼折騰,都是死路一條 今日中國翻版?(圖)
2024-06-09

隨便你怎麼折騰,那一條路都是死路!1萬曆躺平萬曆十五年是明朝歷史上一個平平無奇的年份,但六位歷史人物的命運卻已經註定。這一年,萬曆皇帝剛剛24歲,卻已經當了15年皇帝,他受益於制度也受制於制度!他之所以能以幼年之身坐穩皇位相當明顯是受益於制度,但立儲問題卻又引發了萬曆與制度的對抗...

何清漣:台灣對外出口的經濟版圖正在變化
2024-06-08

全球正由單極世界變為兩極,國際社會頻頻使用經濟制裁成為政治競爭手段。儘管這種制裁殺敵1000自傷800的功效,但經濟實力強的國家經常使用且不計後果。賴清德在5月就任總統之後,內遇立法院提出「國會改革法案」,外遭北京軍事經濟雙重壓力,擔負極其困難的政權運作和經濟決策。11月,賴清德倚為干城的美國將迎來總統選舉,選舉結果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將影響到全球供應鏈的重組

丁學良:資源最豐富的蘇聯,為何經濟卻大失敗?(組圖)
2024-06-01

他們回答時都說:不敢講話,私下都不敢講,因為所有人都被監聽,包括決策層。即使斯大林死後肉體消滅得到控制,但黨內官員還是不敢講真話,還是所有人被監聽。政治極端主義到了這種情況。 從克格勃誕生(即「契卡」)到最後,賦予他們的任務就是這樣:契卡是復仇之劍,其特權是不經法律程序就可以處死怠工者、投機倒把分子、叛徒內奸特務。

吳惠林:聊一聊「諾貝爾獎」
2024-05-31

真正的經濟學家,起碼應有以下的認知:必須了解其所關心的「人」,與生物學或動物學家心目中的「人」不一樣。經濟學家雖也知道「人」具有一般動物的欲望、衝動和本能的反應,但更重要的是,「人」還具有異於禽獸的意志、理念和邏輯思考。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大特徵。人的欲望會自我繁殖不斷增多,而其滿足卻要受到外在種種限制。於是在要求滿足的過程中,他不得不有所選擇。選擇,是出於不得已;選擇什麼,則又力求自由。這就是說:人,並非生而自由的,但具有爭取自由的本能。

人物真相:最年輕北京副市長落馬之謎
2024-05-08

北京兩會雖然已經過去,但是中南海皇城外依然戒備森嚴。2024年3月10日凌晨,正值北京兩會敏感期間,長安街頭,華燈通明,明崗暗哨比白天少了些。一輛黑色轎車衝到中南海正門——新華門前,被高起的門檻擋在門外。一眾安保人員衝到車子四周,迅速將一個男駕駛拖拽出來,...

戰略顧問:股票價格高企 無視經濟疲軟
2024-05-03

隨着美國政府在未來幾個月內花掉這一大筆現金,將為金融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將使黃金、加密貨幣、石油和其它大宗商品等抗通脹資產的價格繼續得到支撐,同時成長型股票也能跑贏價格上漲。

美媒:米萊改革初顯成效,阿根廷與中國交往時的戰略地位得到改善(圖)
2024-05-02

阿根廷外長戴安娜·蒙迪諾(Diana Mondino)剛剛結束對中國訪問。公開資料顯示,雙方都強調以和為貴,但都未提及外界所關注的兩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阿根廷新任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自上台以來一直採取各種措施提振經濟,以期重振阿根廷,擺脫對中...

「親華」政策對菲經濟毫無起色 親美、日後前景亮麗(圖)
2024-04-24

雖然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自從在2022年獲選成為菲律賓現任總統,其外交立場向美國傾斜,有別於前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的親中態度,但是當地的經濟並未受到外交政策轉變而動搖,反而受位於中美摩擦下產生的貿易轉移效應,菲律賓當地的兩大支柱產業迅速發展。其中,日本、南韓和台灣廠商跟隨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趨勢,轉移部分供應鏈到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