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鍾原

鍾原:李強第一把火要燒垮國務院?(下)
2023-03-27

中共新的《國務院工作規則》,結束了國務院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角色,中共中共赤膊上陣、掌管一切。李強的第一把大火,眼看要把中共國務院燒塌,中共對政府機構的附體完全公開化,外行領導全面掌權,中國社會在中共治下面臨着大倒退。

鍾原:什麼人敢投票不贊成李強當總理?
2023-03-13

李強最慘,3票反對、8票棄權;應勇次之,3票反對、7票棄權。他們二人的反對或棄權票明顯偏多,看上去不像提前安排的。1票、2票的反對或棄權,大概是可接受的;但10票、11票不贊成,似乎超出了心理預期。假如1票、2票的反對或棄權是有意安排的,那麼10票、11票不贊成,大概算有些失控了,這成了2023年中共兩會的最大看點之一。

鍾原:中共兩會開幕現四大尷尬
2023-03-06

參會代表們被封閉在賓館和人民大會堂的兩線之間,估計不許隨便與外界接觸,更不准隨便透露任何信息。他們只能鼓掌、舉手,煩悶冗長的會議實在難熬,但不許他們打瞌睡。中共兩會的尷尬,是中共為了獲取合法性,不得不對外展示的一種尷尬,尷尬之下實際更凸顯了中共政權的非法性。

鍾原:李希報告揭中共官場醜陋百態
2023-02-27

習近平已經連任,習陣營人馬全面掌權,卻仍然到處不「放心」。李希報告透露的種種問題,早就積重難返,中共已經病入膏肓,怎麼折騰都只剩最後一口氣。三年「清零」防疫導致中國經濟千瘡百孔、百姓生計困難,中共還在忙於保黨、保權力。然而,無論誰連任、紀委如何監督,或者怎麼機構改革,都保不了中共的命。中共官員、黨員們跳船的機會越來越有限,再不跳就只能一同跌下深淵了。

鍾原:習近平再稱疫情仍處「吃勁」之時
2023-01-20

習近平說,「要進一步擴充醫療資源,增加醫療服務供給,增加藥品配備,特別要做好重症救治的應對準備,保障正常醫療秩序」。這一連串的指示,把醫院人滿為患的真相和盤托出,也證實了醫療系統崩潰後的混亂狀態,同時暗示了大量重症患者難以救治的事實。連醫院都缺醫少藥,老百姓自己更毫無辦法,農村地區染疫就只能自生自滅了。習近平也稱,「農村醫療條件相對薄弱」,要「補齊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短板」。

鍾原:中共編疫情死亡人數露了哪些馬腳
2023-01-16

在中共高層的授意下,中共專家配合中共黨媒,還企圖愚弄老百姓,卻露出了太多馬腳。中共再度把老百姓的眾多喪事當喜事辦,只能增添中國人心中的怒火,這把火早晚會燒向中共政權。上天有眼,還在為中共站台的人,更多的報應恐怕還會來臨。

鍾原:習近平的新年賀詞突現新說法
2023-01-02

12月1日,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北京與習近平會晤,參與會談的歐盟高級官員表示,習近平解釋稱,「發生抗議事件是因為在3年疫情後,人們對嚴格『清零』政策感到沮喪,抗議的主體是學生,或大學裏的青少年。」這算一種間接表態,中共黨媒並未公開報導。新年賀詞裏的回應,算是正式的一種回應,只是沒有直接與疫情掛鈎,表明中共仍然試圖掩蓋「白紙革命」,但也透露了中共高層對「共產黨下台」口號的恐懼。

鍾原:2022中共加速自殘的四大「鬥爭」(上)
2022-12-30

一場「清零」鬧劇折騰了三年,2022年還成了中共內部「鬥爭」的一大關鍵議題;但「清零」在「共產黨下台」的口號中很快瓦解。中共一直在利用「清零」封閉控制中國老百姓,中共內鬥以老百姓為代價,沒想到卻將中共倒台推向了臨界點。中共高層忽然躺平,各級官員跟着躺平,黨員、幹部們大面積躺倒。中共極力掩蓋大量死亡病例,包括大量官員死亡的事實。中共不斷自殘的「鬥爭」沒有鬥過病毒,中共政權忽然陷入了脆弱時刻。

鍾原:江澤民死訊幫中共高層解脫還是加壓?
2022-12-02

新華社用《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當作江魔的訃告,但對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江魔早就是一個將死的軀殼,只是什麼時間宣佈死亡的事了。這則訃告真正的對象應該是中共「全黨全軍」,相當於高調宣佈江、曾派的總頭子沒了,習陣營最大的死對頭灰飛煙滅,江、曾派算解體了。

鍾原:反「清零」浪潮起 中共再遇「灰犀牛」
2022-11-29

各地出現的種種維權事件,以及鐵鏈女、唐山打人、村鎮銀行爆雷、青少年失蹤等,也獲得過民眾的共鳴,但都沒有像反「清零」一樣帶有普遍性。「清零」的受害者遍佈各地、各階層,包括警察、武警的家人們很可能也深受其害,中共掌控的國家暴力機器有可能失靈。

鍾原:中共發佈APEC宣言「摘要」摘掉了啥
2022-11-21

中共發佈的「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摘要)」與英文版本差異巨大,中共領導人此行不但沒有什麼收穫,反倒等於遭遇了不少奚落。中共黨媒的宣傳明顯提不起勁,中共領導人走馬燈式的雙邊會晤,更多是在補課、寒暄,一場精心安排的政治秀沒能如願,卻進一步暴露了中共孤立的窘境。

鍾原:習近平G20峰會說實話「日子不好過」(圖)
2022-11-16

11月15日,習近平在G20峰會上發言,新華社公佈的講話稿中有一句蹊蹺的話,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新華社隨後宣傳習近平講話引領全球發展方向,但美國及其盟友在G20峰會期間主導全球基礎設施投資,一帶一路卻從中共領導人的講話稿中消失了。2022年11月15日,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的G20峰...

鍾原:二十大後元首來訪慘澹 凸顯中共孤立
2022-11-07

二十大後中共安排的政治外交秀草草收場,與「民族復興」的口號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共的無知、貪婪、邪惡正在斷送中華民族的聲望。中共領導人可能覺得對內已經大權在握,但在國際上的反響卻更加負面,大多數國家在冷眼旁觀。中共被孤立的狀態實難改變。

鍾原:李強坐上火山口 反習勢力恐增大
2022-10-24

李強的名字比李克強少了一個「克」字,似乎預示了他無法像李克強那樣不時透露些實情;李強恐怕也難以堅持自己的主見,甚至於不能有自己的主見。李強即將入主中南海北院的國務院,但很可能時時要聽從來自南園的中共中央指示,甚至南北院被一舉合併都未可知。不知李強是否要繼續李克強的「穩經濟大盤」策略,或者換點新的口號、名詞,但不會質疑「清零」防疫政策。下一步的經濟如何推動,一系列難題如何解決,他可能不得不諮詢即將卸任的李克強,但李克強的建議大概率會被南園否決。

鍾原:二十大常委之爭 一人或成焦點(圖)
2022-09-07

8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稱,二十大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中共高層們也頻頻亮相,對外顯示內部爭鬥已經平息、各派似乎達成了妥協;然而,唯有趙樂際一直沒有露面,他或許正在成為二十大政治局常委爭奪戰的最大焦點。趙樂際一個多月不見蹤影按照中共黨媒公佈的信息,趙樂際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是7月3...

鍾原:北戴河會議是否結束 誰佔了上風?
2022-08-15

習陣營應該希望中紀委副書記楊曉渡、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留任政治局委員,但都已經69歲。習陣營估計會設法頂掉68歲的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王小洪似乎已經躍躍欲試了。江、曾派會試圖阻止,但習陣營恐難以妥協;若以年齡為由卡掉郭聲琨,楊曉渡和陳希也無法留任。6至9個政治局委員會退休;還有3-4名政治局委員可能升任政治局常委,總計可能空出9到13個政治局委員的位置。

鍾原:北戴河會議從未遇到的三大難題
2022-08-09

李克強、汪洋都有理由留任,或許還會得到各派的支持;江、曾派應該會全力支持趙樂際留任。胡春華若被選定接替李克強出任總理,將成為第一個確定升任常委的人選。剩下的位置,習陣營是否能全拿,各方應該會激烈角逐,包括習陣營內部也會角逐。政治局的人選也是一樣。誰能上位,業績、才能當然並非真正的衡量標準,到底對誰忠心才是最關鍵的考量。

鍾原:北戴河會議前習近平亮連任綱領?
2022-07-29

習近平講話也稱,10年來,「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其複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這句話印證了中共高層當前面臨的真實處境。中共內部看來沒人能真正阻擋習近平連任,但各種攪局也令習陣營難以應付,不得不為了爭取不同派別而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