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治權

利世民:光復香港就是要奪回治權 不是要挑戰主權
2019-08-21

中英談判初期,英方曾考慮提出以主權換治權,但中方斷然拒絕。可是,雙方透過《中英聯合聲明》,承諾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權。何謂高度自治權?「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以上17個字,載於《聯合聲明》,也是《基本法》的核心框架,更是當年香港人願意接受主權移交的原因。體現真正的治權,特區政府最低限度要在治權範圍可以否決由中央政府提出的要求。

張雪忠:為什麼說在中國「憲法」是最具「奧威爾式」話術色彩的用語?
2019-07-24

現代憲法之所以可以約束政府權力,或者說之所以是有必要的,是在於全體國民是主權者,但卻不親自進行國家的日常治理,因此就制定一部憲法來規定政府權力如何產生,以及它的範圍和行使方式等。也就是說,代議制所體現的主權與治權的分離,使得現代憲法成為必要和可能。全體國民的主權,主要是制定憲法的權力。憲法一經制定,作為主權者的全體國民就隱身了,人們都以公民的身份在憲法之下行使各種權利(全體國民若再次現身制定新憲,那就意味着發生了政治革命)。

為什麼BBC中文網說香港主權移交20周年 不說「回歸」?大有學問 (組圖)
2017-07-03

「回歸」一詞除了民間應用外,主要出現於中方單方面自主的文件與場合,例如主權移交當天凌晨,香港特區臨時立法會通過的《香港回歸條例》。以「回歸」來形容香港從英國移交中國並不合適,還存在着台灣因素——台灣長期強調三份關於香港主權條約的正本都在台灣,重申中華民國合法擁有香港主權。不過,台北政府在1997年6月發佈的《中華民國政府對「九七」香港情勢的立場與政策說帖》指出,英國將香港「交還中華民族」,「對此一結果,中華民國政府表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