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關停

因為「複雜的監管環境」,JCI 關停在中國的業務(組圖)
2023-04-14

JCI關停在中國的業務,即刻生效。這是一張近期流傳在醫療圈的郵件截圖。根據這封郵件,JCI認證(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在與中國醫療保健機構合作超20年後,將於近期關閉在中國的業務。而本次關停的主要原因,是國內複雜的監管環境。另外,郵件也指出...

世界最大物理實驗室關停 歐洲最先進科學難捱寒冬(組圖)
2022-10-27

LHC隧道內一隅。這個秋天,荷蘭射電天文學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Radio Astronomy,ASTRON)面臨着科學之外的挑戰。該機構運行的低頻陣列射電望遠鏡(Low-Frequency Array, LOFAR)能夠觀測宇宙中光學儀器無...

敲警鐘!亞馬遜突然關停無人配送車項目Scout(圖)
2022-10-19

近期,亞馬遜的無人配送車項目Scout突然宣佈關停。而僅在4個月前,作為亞馬遜無人交付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明星項目,Scout剛剛舉行了一場社區推介活動。從Scout正式上路測試至今的3年時間,亞馬遜不斷傾斜資源。目前,該項目在全球發展至約400名員工,團隊解散後,員工將面臨調崗。早...

「黃金時代」不再 英相特拉斯強硬對中共 英中合作敏感科研機構接連關停(圖)
2022-10-07

以對中共強硬見稱的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又譯卓慧思)上台後,外界形容英中兩國的「黃金時代」正式告終,而種種跡像也顯示,英中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陸續受阻。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和一家中國國企合作的實驗室,據報將於明年底前逐步關閉,而此前已有兩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中國企業合作的研究中心,宣告將於今年底前關閉。

湘雅事件背後:數千醫院關停 公立醫院醫生失業(圖)
2022-08-21

據第一財經報道,截至今年7月初,企查查數據顯示2022年民營醫療企業破產重整案件達到46件,涉及醫院近30家。2021年全年,相關破產重整案件達到100件,同比增長25%,自2020年以來,破產重整的醫院數量也可能至少達到上百家。而財經大健康的消息更觸目驚心,據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副會長余小寶在今年5月表示,疫情以來,已有2000多家民營醫院破產倒閉。

傳天眼查旗下平台天眼企服將於7月關停(圖)
2022-06-11

對於天眼企服將關停的消息,引發大陸網民關注:「天眼企服終於要掛了。」「天眼企服是天眼查下面一個做代理記賬等服務企業的子業務,不知道為啥關了。天眼查好好的呢。」「查出那麼多保供企業的黑幕。」「天眼查還活着啊,這個更厲害啊。」「希望不是糟糕的信號,無言以對。」

中國疫情來勢兇猛 西安秦始皇陵關停(組圖)
2021-07-31

7月30日,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因疫情暫時關閉。中國疫情來勢兇猛,傳播範圍不斷擴大。7月30日,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清宮景區因防疫要求暫時關閉。據悉,重慶一對確診的情侶幾天前曾到西安旅遊,目前西安多處景區都已關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30日發佈通告,根據疫...

中國網絡健保平台「水滴互助」宣佈關停 會員超過一億人(圖)
2021-03-26

據路透社3月26日報道,中國第二大網絡健保互助平台水滴互助當天向會員發佈公告,宣佈其互助計劃將於今年3月31日18時正式終止關停。據悉,僅次於螞蟻集團旗下相互寶的水滴互助會員人數超過1億,其關聯公司水滴籌曾獲得瑞士再保險和騰訊公司等2.3億美元的融資,並准...

阿里收縮網絡業務 蝦米音樂宣佈將關停(圖)
2021-01-08

蝦米音樂的付費用戶王在新當晚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他收到了蝦米將停止服務的通知。他認為,這是阿里巴巴縮小其規模的一個動作:就在今天下午,因為我是付費會員,我每一個月繳費的。蝦米做得不錯。我估計,阿里巴巴下屬的企業可能會被以各種方式處理(關停),蝦米不具...

中國關停18000多個網絡營銷賬號 稱將繼續嚴打(圖)
2020-04-26

據國際媒體星期六(4月25日)報道,自今年3月份以來,官方已經刪除了涉及惡意營銷的6000多篇文章,關停18576個賬戶。中國稱將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並將在未來兩個月繼續嚴厲打擊網絡惡意營銷賬號

轉載境外時政新聞 上海網企遭罰(圖)
2019-07-17

中共對境外資訊的監控愈趨嚴厲。近日再有上海資訊網絡平台,因轉載境外時政新聞而遭上海網信辦約談,被責令整改並遭罰款。

陸媒《華爾街見聞》遭關停 疑因一文章 網友:北京反應過度(組圖)
2019-06-11

知名大陸財經自媒體《華爾街見聞》周一(6月10日)起已無法登陸,有民眾指出,該網站疑似因上周一篇文章獲罪。不少讀者對該媒體的關停表示震驚,有民眾表示,《華爾街見聞》的文章大多與北京當局統一口徑,關閉網站顯得有些反應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