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推特上的中國:美駐華大使罕見嚴詞指責北京,顯示雙邊關係有多麼的差

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在近日的一次採訪中稱北京正試圖破壞美中公民之間的接觸,恐嚇參加使館活動中的中國人,並在網上煽動反美情緒。伯恩斯的有關講話引起了一些中國網民的不滿。

觀察人士認為,伯恩斯反映的情況是美中關係有多麼差的一個跡象,也反應了中國近年在外交上的強硬姿態。

在星期二(6月25日)刊登於《華爾街日報》上的一篇採訪中,伯恩斯稱中方對參加美使館活動的中國公民進行了騷擾。他說,自從去年11月以來,有61次這樣的活動的中國參與者受到了中國國家安全部等部門的施壓,包括不讓他們參加,或對參加的人實施恐嚇。

「他們告訴我們,也告訴全世界,他們希望促進民間交流,但這種事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常態。幾乎每一次公共活動都是如此,」伯恩斯對《華爾街日報》說。「這是嚴重的背信行為,我們希望中國三思。」

他指責北京使美中普通民眾之間的聯繫「不可能」得到加強。

「他們說他們支持讓我們兩國民間重新聯繫,但他們正在採取誇張措施使之不可能,」伯恩斯在採訪中說。

去年11月,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加州三藩市附近的伍德賽德舉行會面後,美中關係出現了緩和的跡象。習近平當時表示希望邀請五萬名美國青少年到中國交流。中國還通過新簽署的協議將多隻大熊貓送往美國的動物園。

2024年4月26日,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握手。

一些美國的專家認為,伯恩斯在採訪中所透露的情況顯示美中關係實際上並不樂觀。

「安息吧,三藩市願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在前身為推特的X上表示。

「又一個顯示雙邊關係有多麼差的跡象,」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也寫道。

伯恩斯在採訪中還表示,美使館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賬號過去幾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制和審查;一些帖文和連結遭到刪除;帖文下的部分評論也被屏蔽。

「我來到這裏兩年多,對中國政府竭力詆毀美國,歪曲美國的社會、歷史和政策感到擔憂。這種事每天都在政府掌控的所有網絡上發生,網上的反美情緒很強,」他對《華爾街日報》說。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美國使館的遭遇反應的是中國近年在外交上的強硬姿態。

前駐中國美國商會會長吉莫曼(James Zimmerman)寫道:「北京的方式就是『這是我的球,我的場子,我的規矩』---只要問問菲律賓、日本以及任何一個中國與之有矛盾的國家(就知道了)。這是不幸的。」

「伯恩斯真的對此感到意外嗎?」中國事務專家利明璋(Bill Bishop)反問道。

在中國的社媒上,伯恩斯在採訪中說的話引起了一些網民的不滿。他們認為,美國才是破壞美中關係的國家。

「也不想想自己作的孽有多深,」一位叫做「書劍舞」的微博博主寫道。「中國才開始反擊而已,伯恩斯就一臉的苦大仇深,你踏馬堪稱史上最差駐華大使。」

「因果倒置,這樣看中國的大使能做溝通的橋樑作用?」博主「領事閒談」問道。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提到,中國政府近年來多次抱怨美國限制來自中國的外交官的行動,並聲稱中國公民常常在美國遭到種族歧視。

伯恩斯則在採訪中表示,是中方在阻礙美中交流。他透露,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允許美國使館僱傭任何中國僱員了,這意味着能夠處理大量增加的簽證申請的中國本地僱員正在減少。伯恩斯認為,在普通中國人心中,美國的吸引力並未減弱。

他還表示,中國就不久前四名美國人遭到一持刀中國男子襲擊的事件所給的理由並不讓他滿意。

中國警方稱,這名男子是因為和這四名美國人中的一人產生了碰撞而行兇。

伯恩斯對《華爾街日報》說:「我們得到的有關犯罪動機的信息不夠充分,我對此不滿意。」

儘管美中關係摩擦不斷,華盛頓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的中國研究主任王亞秋還是表示,她希望美國依然能夠對中國民眾敞開大門。

「保持自由和開放是美國的力量和吸引力,200多年來美國一直從中受益良多,」她寫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