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名家專欄:就業機會是否在減少?

求職者現在遇到的是一個似乎越來越陷入泥潭的市場。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Jeffrey A.Tucker撰文/信宇編譯

解讀經濟統計數據以判斷當前經濟周期所處階段的難點之一,是2020年,全球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導致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這樣全面的封鎖是史無前例的。所有的數據都變得異常,忽上忽下,變化劇烈。人們都在關注這一現象,試圖解讀其深遠影響。

過去的商業周期雖有其規律可循,理論可以用來解釋這些模式,政策也能擬定以避免重蹈覆轍。然而,當一場幾乎影響到所有領域的全球性強制性衰退突然襲來時,一切都變得迥異。我們只能對此驚訝不已地進行觀察。

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面對一個似乎是全新的問題,那就是出於政治原因公然操縱數據。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就業、再到通脹,我們在所有重要的數據發佈中都能看到這種現象。政府新聞稿中的說法往往與基本數據相矛盾。華爾街只會跟風,真正細究究竟發生了什麼的人寥寥無幾。

公眾看到的就業數據就存在這些問題。每個月,我們都能聽到創造就業崗位的輝煌成就,然而後來卻發現,這些崗位大多是兼職崗位,大多由外來人口佔據,而全職崗位卻在不斷萎縮,因為實際收入持續下降,現在已經連續三年下降了。解析這一切並將其與2020年新冠疫情封控前的世界進行比較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新的就業報告就強調了這一點。在深入研究就業崗位本身之前,標題數字似乎很驚人。從更準確的家庭調查而不是機構調查來看,我們發現全職工作崗位大幅減少了62.5萬個,而兼職工作崗位增加了28.6萬個。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一個強勁而充滿活力的市場。而新聞稿卻把(全職)就業崗位減少說成是就業崗位增加。

正是因為所有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我才堅持認為,我們從未真正擺脫2020年3月以來的消極衰退。其餘的一切都只是幻覺。我們迷失方向的程度如此嚴重,以至於在理智和心理上都很難處理。儘管白宮一直在為民眾打氣,然而事實卻是,今天整個國家和整個世界都比五年前要窮得多。

到了某個時候,除非政府採取新的政策來大幅扭轉這個局面,否則這個問題終將會影響到就業市場。到目前為止,這還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許多企業失去了員工。現在酒店業已經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復甦,而那兒對勞動力的需求曾一直被壓抑着。我們已經看到一些人從白領行業轉向服務業,從全職轉向兼職。

我們尚未經歷的大規模事件是工作場所的嚴重短缺。然而隨着通貨膨脹導致包括勞動力在內的一切成本上升,這種情況現在可能開始發生變化。現在,僱主們發現自己非常不願意招聘新員工。相反,他們正在壓榨現有的工資單上的每一份勞動力的成果。

因此,職位空缺正在減少,而且幅度很大。即使是現在,勞動參與率仍未恢復到新冠全球疫情前的水平。

非農就業崗位與私人企業就業崗位走勢示意圖。數據來源:聯邦儲備經濟數據(FRED),聖路易斯聯儲(St. Louis Fed)。圖表製作:Jeffrey A.Tucker。

對於許多年輕人而言,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變化了。就在幾年前,工作機會還很多,也許不是全職的,也許不是高薪的,但它們就在那裏,找一份工作並不難。然而現在已經不再是這樣了。求職者現在遇到的是一個似乎越來越陷入泥潭的市場,提供的職位越來越少,而就業標準越來越高。

那些職位穩定的人緊緊抓住自己的職位不放,他們越來越意識到現在不是換工作或冒險的時候了。然而,被困在一份不盡如人意的工作中,意味着生活將更加要勒緊腰帶。如果你過去以較低的利率持有抵押貸款,但又害怕以更高的利率承擔新貸款,那麼情況就更是如此。因此,人們不僅感到被目前的職位所束縛,而且還被自己的房子這座膠合板宮殿所困住。

坦率地講,這不是一個充滿活力和蓬勃發展的經濟應該有的運作方式。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經常否認出了任何問題,然而這只會讓人感到羞辱。媒體和專家每天都告訴我們,經濟表現良好,我們經歷了強勁的復甦。然而,大街上沒有一個人相信這一點。

目前,家庭的基本財務狀況正朝着災難的方向發展,儘管利率很高,然而信用卡債務仍在增加,儲蓄率遠遠低於新冠疫情封鎖前的水平。這種情況根本無法持續下去。

消費者貸款與個人存款利率走勢示意圖。數據來源:聯邦儲備經濟數據(FRED),聖路易斯聯儲(St. Louis Fed)。圖表製作:Jeffrey A.Tucker。

新聞媒體總是不厭其煩地猜測我們的經濟是否會軟着陸。然而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飛機從一開始就沒有起飛。無論看向哪裏,只要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停滯加通脹的退化經濟結構。對於未來的經濟而言,這根本不是什麼好兆頭。

作者簡介:

傑弗里‧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創始人兼總裁。他在學術界和大眾媒體上發表了數千篇文章,並以五種語言出版了10本書,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鎖》(Liberty or Lockdown,2020)。他也是《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文集》(The Best of Ludwig von Mises,2019)一書的編輯。他還定期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經濟學專欄,就經濟、技術、社會哲學和文化等主題廣泛發聲。

原文:Are the Jobs Drying Up?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