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對中國中產來說 這是奔赴海外新生活的最後機會

南華早報報道說,對於富裕的中產階級中國人來說,2024年可能是他們最傾向於採取移民行動的一年,他們把這看作是搭乘「輕鬆列車」前往海外開始新生活的最後機會。 有些人擔心,海外移民前景,可能會因他們無法控制的因素而脫軌。

南華早報報道說,對於富裕的中產階級中國人來說,2024年可能是他們最傾向於採取移民行動的一年,他們把這看作是搭乘「輕鬆列車」前往海外開始新生活的最後機會。

有些人擔心,海外移民前景,可能會因他們無法控制的因素而脫軌。

托馬斯·沈醫生(音,Dr Thomas Shen)就是其中一位,他看到隧道盡頭的光亮,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暗淡。這位中國南方深圳一家頂級醫院的副主任醫生,最近決定申請美國夢寐以求的EB-1A專業簽證,他的女兒正在美國讀高中最後一年。

如果申請EB-1A專業簽證失敗,他還將嘗試利用投資計劃移民希臘。無論如何,他的家人都想努力拿到發達國家的永久居留權。

但據專門從事移民事務的人士稱,許多國家和地區一直被視為對中國中產階級具有吸引力的移民政策,預計將在未來一年開始收緊。

「許多國家的移民政策正處於轉折點,」廣東省移民中介譚先生表示,她幫助富裕的中國公民移民海外併購買房產。「今年時機正好,而且費用仍在他們的經濟能力範圍內,許多中產階級願意嘗試一下。」

與此同時,中國城市富裕家庭的財富正在縮水,這主要是由於多年來被視為最明智的避險投資,房地產價格暴跌的影響。因此,他們的預算縮水,錢包收緊,這實際上為他們獲得海外公民身份的道路設置了新的障礙。

過去,中國以房地產為主導的國家發展戰略造成了巨大的收入和財富差距,但最近中國房價和收入普遍且迅速下跌,給中上層階級的財富帶來了風險。

歐盟的投資居留和公民身份計劃一直對中國投資者來說是個誘人的選擇,但今年被普遍視為他們的最後機會,因為歐洲議會已確認明年將關閉所有購房移民項目。

譚先生表示:「業內同行估計,到2024年,將有2000個中國家庭嘗試馬耳他的項目。」

他指的是馬耳他通過直接投資獲得特殊服務入籍計劃,並指出還有2000個家庭將考慮希臘,約1000個家庭將考慮葡萄牙。

根據業內人士和產品包,獲得第二國籍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費用在25萬美元到100萬美元之間。

譚先生解釋說,預計今年將有4000多個中國家庭申請美國EB-1A(傑出人才)和NIW(國家利益豁免)簽證,因為明年通過率預計會大幅降低,審查也會更加嚴格。他同時解釋了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預計將於8月對這些簽證的處理規則和證據提交要求提出修改

行業專家猜測,川普明年可能重返白宮,屆時移民法可能會更加嚴格。

沈醫生表示,EB-1A或NIW簽證的市場價格約為6萬美元,如果移民申請未獲批准,則可退還3.5萬美元。這位醫生觀察到:「大量社交媒體帖子也在小紅書等熱門平台上瘋狂推廣移民項目。通過我的專長,我的三口之家獲得美國綠卡的機會成本是很有吸引力和值得的。」

沈醫生說,「與深圳目前的房價相比,希臘黃金簽證計劃通過25萬歐元(27.2萬美元)的房地產投資,目前仍然負擔得起。」

直到今年,移民才真正進入沈的視野。他表示,當看到從醫生到銀行家再到公務員,人們的財富和收入急劇下降時,他的想法就變了。

他說:「我的女兒需要獲得海外公民身份,如果未來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環境進一步惡化,她希望留在海外。此外,即使我繼續持有目前擁有的房產,這些房產在未來一年或未來幾年內繼續貶值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賣掉國內的一些房產,換取一套公寓和全家人的歐洲公民身份,這聽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划算。」

資深翻譯蘇女士表示,目前有更多內地年輕人才來港求職,而香港特區政府也通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TTPS)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QMAS)等人才移民計劃,大力吸引各類人才。

去年,這些計劃的大多數成功申請者都來自中國內地,當局表示,截至去年年底,近5萬份TTPS申請中有95%獲得了批准。

蘇女士說:「移民顧問告訴我,今年晚些時候會有超過3萬人提交申請。我和許多三十多歲和四十多歲的朋友都想在計劃名額用完之前抓住這個機會。」

蘇女士向移民中介支付了15000元人民幣,以幫助她通過QMAS申請,但她仍然擔心,僅憑她的資歷,被拒的可能性很高,「但今年不嘗試的話,明年的門檻肯定會更高。」

她說,在香港生活和工作對於像她這樣的年輕中國中產階級來說仍然很有吸引力,「在香港,孩子們可以接受更國際化的教育,而且在這裏,你可以更自由地投資黃金和外匯,利率也比國內銀行高。」

根據諮詢公司Henley& Partners發佈的《2024年Henley公民計劃指數行業洞察報告》,預計2024年將成為創紀錄的一年,屆時將有史上最大規模的百萬富翁移民潮,預計人數約為128,000人。

亨利的報告稱,富裕的中產階級中國人熱衷於獲得第二本優質護照,因為公民身份是決定一個人在全球等級體系中的地位的關鍵身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不承認任何中國公民的雙重國籍。

報告補充道,在當今全球化的世界中,旅行自由變得尤為重要,因為跨越國界的能力在決定個人的經濟機會、消費習慣和社會地位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有時甚至關係到他們的安全。

根據胡潤研究院3月發佈的《2024胡潤中國奢華消費報告》,在接受調查的中國高淨值人群中,僅有36%的人表示其家人正在考慮移民海外。這一比例較2023年增長了近6個百分點。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國仍然是富裕的中國人最青睞的移民目的地。

與此同時,有人擔心今年有能力移民的中國人數量將達到峰值,並從2025年起減少。

長江三角洲的一位民間企業家蔡先生,通過投資計劃獲得了歐洲公民身份,他表示:「過去人們普遍認為,賣掉深圳或上海的一套兩居室公寓,就足夠一個三口之家移民海外了。現在這變得越來越不切實際,因為我們所有人都覺得中國整體財富增長的勢頭正在減弱。」

蔡先生說,中國城市居民終於接受了房價不再永遠上漲的事實,個人財富的大幅縮水可能會導致房產資產貶值。

「去年,許多有能力和意願移民的人很可能不會認為明年移民是可行的選擇,」他說。

上個月,胡潤發佈的另一份財富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月,中國富裕家庭的數量較前一年下降了0.8%。報告顯示,高淨值家庭(資產價值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數量也下降了1.3%,降至208萬戶。

根據吳曉波頻道發佈的《2023新中產階級白皮書》,在接受調查的中產階級群體中,近一半的受訪者稅前個人年收入在2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之間,家庭資產在300萬至1000萬元人民幣之間。11.4%的中產階級家庭表示,去年他們的財富縮水了30%以上,28.9%的家庭表示財富縮水了10%至30%。

白皮書顯示,只有24.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財富在2023年有所增長,而一年前這一比例為29%,2021年為55%。

因此,來自廣東的經紀人譚女士向那些希望移民海外的人強調了形勢的緊迫性。

「可以說,今年可能是搭乘移民這趟輕鬆列車最後的機會,所以大家都擔心錯過機會而變得有些瘋狂,」她說,「諮詢數量大幅增加,客戶必須全力以赴。」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FX168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