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聊聊怎麼合法的把資金轉出境

所有規避金融外匯監管的手段,究其本質,只有四種。

內容概述

所有規避金融外匯監管的手段,究其本質,只有四種。

一、化整為零

二、對敲

三、虛假貿易

四、虛假投資

請注意,咱們今天着重討論的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哦~

化整為零

根據國家規定,每人每年有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那讓家人朋友幫忙,搖來10個人,50萬美元不就有了……

合法,但有風險。

小範圍的,偶爾幾次還行,但是如果陸陸續續頻繁給同一人匯款,又沒有合理解釋,那顯然這個人就是在螞蟻搬家一樣轉移資產,有意規避監管,賬戶是有被封的風險的。

根據國家另外一個規定,出境時可攜帶等值5000美元以下的現金。所以人頭戰術又來了。

前些年很多人都是通過基建工程上出去幹活的人帶錢出去,大一點的工程,前後能過去上百個工人。當然,這對於普通人操作性其實不大,畢竟除非跟老闆很熟,不然人家憑啥幫你呢,這對人家不但多一事,也是風險。

接着前幾年香港代購比較盛行的時候,很多代購也會幫忙帶錢出去,最近去香港代購的少了,一些黑機構盯上了跨境學童,孩子在香港讀書的一定要提前聲明,絕對不要被不良用心的人利用。

對敲

其實所有的錢莊和金融機構用的都是對敲的邏輯。比如你從A國往B國匯5萬,錢莊可不是真的直接幫你把5萬匯過去的。

本質上,他們的網絡里有別的客戶需要在A取錢,你存的5萬就給人家了,而你在B國取的錢,是別的客戶在當地存的,這就是對敲。

示意圖

這個業務在很多國家是合法的,特們的錢莊有當地正規金融牌照,合法意味着是受監管的,所以你無論是匯款還是收款,都有當地監管備案,意味着你是有保障的。

然而,這事放在中國就不一樣,因為國內的錢莊都不合法,所以風險就很大。你匯錢過去之後錢莊跑路了咋整?

還有,你的錢可能是合法收入所得,但錢莊別的對手盤的可未必。你把錢打給指定賬戶,或者收了指定賬戶打給你的錢,萬一哪天警察叔叔發現對方涉及違法犯罪呢?你怎麼證明你和對方的違法行為沒有關係?

虛假貿易

真實的貿易,是你拿人民幣在國內進貨一堆商品,然後運到美國賣掉,從美國那邊賺回美金。你的資產就從中國到了美國,錢就從¥變成$了。

而所謂虛假貿易,跟上面說的一樣的把?換成東西運出去。

通過比特幣轉移資產,本質上和上面說的一樣。只不過上面是把錢換成商品運出國,他們是把錢換成比特幣運出去罷了。

這種手段,無論是真實貿易還是虛假貿易,其實難點都一樣,難點從來不在標的本身,而是在貿易渠道,尤其是銷售渠道上。

如果你在圈子裏,如果你有渠道,那這事其實超簡單,毫無風險。比如很多富豪,沒事買一堆收藏級寶石,買一堆高端奢侈品,你以為他們真是有錢沒地方花?人家都是有專業顧問的,買的都是貶值少,甚至還有可能升值的。真需要變現,人家一個包上百萬,一塊表幾百萬,一套首飾上千萬,穿在身上就上飛機了,落地直奔中古店就能瞬間出手,說不定和當年買入價比還能賺。

而對於普通人,無論是義烏小商品,高端奢侈品,還是比特幣,本質問題都是,你到了國外賣給誰?

你如果不是圈子裏的人,你就不怕被忽悠啦?到了國外,人生地不熟,搶了你你都不敢報警。或者,萬一賣不上價,你不賠了嗎?萬一買不出去,你不砸手裏了嗎?

不要總是聽一堆大佬的故事,大佬和你的情況根本不一樣。很多大佬的錢壓根就不clean,到了海外,他就算打骨折大甩賣,就算到手只剩60萬,人家也不心疼。可你的錢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你一個波動,一轉手100變60了,不得抓心撓肝?

虛假投資

最後說下,技術含量最高的虛假投資了。

說白了,國內的?不是不能出海,只是審批難度很大,而且限制很多。

比如內存外貸,找個有海外分行的銀行,國內銀行存人民幣,海外分行給你放等額的海外貸款,這錢不就出去了嗎?或者內保外貸,國內錢也不存,而是用房子股票之類的資產做抵質押擔保,讓銀行的海外分行放款。聽上去是不特簡單?

但實際上,你以為銀行是你家開的呢?你以為國內有錢有資產銀行就一定給你海外放款?銀行也是有審批的,也是要審查你海外貸款用途的。

另外,這類業務本質是貸款,貸款都是要還的,而且要原路還,不還是算違約的。

很多人根本不懂銀行業務,就在那扯什麼拿房子擔保貸出錢來,錢就不還了,銀行也就把房子收走,就兩清了。誰跟你說的兩清了?海外放的貸款,就得海外還,不還是貸款違約,就立刻影響信用啦。

國內銀行把資產收走,那這貸款就徹底算不良,就是不良處置了,銀行涉及你這筆業務的相關人員都是有可能被問責的。

你想把錢搞出去,你能搞定銀行甘願替你擔這麼大的責嗎?

再比如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很多地方都有試點政策,可以簡易審批,投向境外項目。但這原則上是私募基金投資,也是要審核項目的。而且投資也是要退出的,退出後資金原則上也是要原路返回境內的。

說點乾貨

有沒有操作空間?有,我就經手過。接下來的內容仔細看,有點意思的,尤其是資產厚實的大佬們!

搞個符合規定的管理人,發起一個有限合夥企業制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海外有個確實很好的項目,地方監管審核也沒問題,那按QDLP的要求,境內資金出境,投向境外優質項目,看着就幾行字,其實審批起來累死個人。

接下來就是騷操作了!

咳咳咳,過幾年,項目出了問題,無法退出,這也很正常的吧,尤其是現在的經濟環境下,畢竟投資總不能不讓出風險……項目無法退出,但基金又到期了,那直接把基金清算了,基金雖然清算了,但也不能讓投資人血本無歸啊,為了安撫投資人,對投資標的進行現狀分配,投資人就從境內基金的投資人變成境外項目的股東了,這也是常規操作。

過了幾個月,嘿嘿!!市場風雲突變,項目突然又值錢了,畢竟一級市場就是總會這麼大起大落的啊。

項目好了,那作為項目股東的投資人把項目賣了,退出也是合理的。投資人都是以個人名義作為項目股東直接賣的項目,跟基金無關,況且基金已經清算,也沒有原路返回的路徑了,那錢自然就留在境外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完美!!

這一波操作下來,明面上就是合法合規的。

但問題是,監管也不傻,偶爾搞一次兩次,監管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你如果天天搞,你覺得監管會饒了你?既然不能天天搞,那這就是個稀缺的機會,所以……

總結

今天的內容很乾,這事就跟稅很像,國家其實本質上不反對避稅,甚至國家自己就出台了很多稅收減免政策。你有本事套上這些政策,那你就是合理避稅。你套不上還硬避,那抓到了就罰死你。

所以,你要先想好,你是想用有難度的方法,還是有風險的方法。

你願意承擔風險,那就要做好本金損失甚至受到監管處罰的準備。

而如果你願意上難度,那你就得想想,你要花費多少費用和精力來上這個難度,花費這麼多時間金錢精力搞這些,到底值不值。

最後,一定要牢記,任何跟你說他有又簡單又方便,低成本還零風險的手段的,都是騙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vivi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