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剛剛發行!中國超長期特別國債劇烈震盪;高盛:中國還有近1億套「影子供應」【阿波羅網報道】

今非昔比,中國金融行業也開始降薪了。 中國新發行的30年期國債在上市後的兩個交易日裏,經歷了劇烈的價格波動,如同坐上了過山車。 中國寫字樓市場空置率近年來不斷攀升,5年內暴增3倍。一家稅務師事務所的老闆直言,「寫字樓市場崩了」。 高盛上周估計,中國未售出的住房庫存高達30萬億元人民幣,此外,中國還有9000萬至1億套「影子供應」。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三期股份公司近日成立,以落實習近平推動的實現半導體產業自給自足的戰略,已突破美國圍堵,但效果難料。

今非昔比,中國金融行業也開始降薪了。

中國新發行的30年期國債在上市後的兩個交易日裏,經歷了劇烈的價格波動,如同坐上了過山車。

中國寫字樓市場空置率近年來不斷攀升,5年內暴增3倍。一家稅務師事務所的老闆直言,「寫字樓市場崩了」。

高盛上周估計,中國未售出的住房庫存高達30萬億元人民幣,此外,中國還有9000萬至1億套「影子供應」。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三期股份公司近日成立,以落實習近平推動的實現半導體產業自給自足的戰略,已突破美國圍堵,但效果難料。

金融圈降薪潮,才剛剛開始

最近據說在金融圈有一個這樣的轉行趨勢:

理工科的金融人轉回老本行,繼續干生化環材機械半導體計算機醫藥;

能說會道的文科金融人,轉行財經博主+帶貨;

高考成績亮眼的金融人,直接轉行教培;

搞競賽保送的基金經理,轉行競賽輔導降維打擊;

博士畢業來金融圈的,繼續去找找高校教職;

年輕沒什麼學歷的金融人,可以往所有行業找找機會,大不了送外賣開滴滴;

博主「金融八卦女」表示,今年不僅是年終獎靜悄悄,還總有人和八妹求證,聽說基金公司限薪最高120萬到150萬,是不是真的?八妹經過多方打探,金融圈最後一片沒被降薪的領土——公募基金也沒頂住,開始限薪、降薪了。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的稅前收入150萬-250萬這個區間,是基金經理的「中位數」,面對降薪,基金經理確實得削減開支。

「聽說我前老闆,把孩子賽艇課都停了。」

除了基金經理以外,還有一個業務分支在金融圈裏工資公認的高,適合小鎮做題家「逆襲」,那就是投行。

今年已經有投行部員工還不起房貸了,因為工資下調幅度太大。現在三中一華剛入職的base從稅後3w+變成稅前不到3w,老員工的獎金大縮水,如果現在開一個帖子讓沒有發獎金的投行員工開始吐槽,可能95%的人都被砍成了原來的十分之一到一半。

都說金融行業不說數字的降薪都是「耍流氓」,可能打完五折可能還有3萬多,降薪也不過是從1000萬到100萬,從100萬到50萬,還是和普通人不是一個薪酬等級。

這波降薪,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金融人被「優勝劣汰」了,外界也成功對金融精英「祛魅」,畢竟金融人再買豪宅也供不起了,但是金融行業的降薪也引發了一些「負效應」。

以基金行業為例,降薪後許多基金經理可能會開始「擺爛」,一些優秀的基金經理被限薪會出現去私募的情況。

一個「兩財一貿」的研究生對八妹說,18年高考,用隨便可以挑985的分數(除了清北)進了財經類院校,考研又用400多分(數三滿分)才堪堪上岸,眼看着學長學姐被投行、基金、券商悔了offer,那是氣得直咬後槽牙啊!現在已經開始課外兼職輔導考研數三了。

你還真別說,金融人已經從學校開始考慮轉行了。

剛剛發行!中國超長期特別國債劇烈震盪

中國新發行的30年期國債在上市後的兩個交易日裏經歷了劇烈的價格波動,交易數據顯示,在房地產危機和股市動盪不安的經濟大環境下,小投資者紛紛湧入這種被認為相對更安全的資產。

中國財政部近日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了這批國債,上個周三開始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

金融數據提供商Wind的交易記錄顯示,30年期國債在上海證交所開盤後的第一分鐘內就飆升超過13%,觸發臨時停牌。上午恢復交易後,價格繼續攀升,漲幅最高達到25%,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一系列小額交易推動價格上漲,交易金額從16,571美元到230,000美元以上不等,這波上漲觸發了第二次停牌,並幾乎持續了整個交易日。

收盤前幾分鐘,這批國債短暫恢復交易,此時有兩筆各超過280萬美元的大賣單掛出,將國債價格拉回到接近面值。

當天收盤時,這批國債上漲1.3%,報人民幣101.32元,周四則進一步跌向面值。最高點時,該國債隱含收益率為1.53%,低於1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和中國國內銀行2年期存款利率。

在深圳交易的30年期國債也呈現類似走勢,兩天內大起大落,周三收漲近20%,周四回落,收於人民幣100.65元。

歷來最大投資!死磕拜登,習近平大撒幣

為落實習近平推動的實現半導體產業自給自足的戰略,扶持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由國家主導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三期股份公司近日成立,註冊資本高達3440億元人民幣,約475億美元。

路透社星期一報道說,被稱為「大基金」的這個第三期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5月24日成立,在北京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註冊,中國的財政部是最大股東,持有17%的股份,國家開發銀行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0.5%,其他五大國有銀行分別出資約6%,一共有19個股東。

最新成立的第三期基金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推出的三個基金中規模最大的。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於2014年,大基金的第一期註冊資本為1387億元,集成電路製造上的投資佔67%,設計佔17%,封裝測試佔10%,裝備材料佔6%。

大基金的第二期成立於2019年,這期的資本達2040億元,在持續支撐半導體產業的同時,強化對產業鏈的上下游的投資,包括設計、製造、封測和相關設備及材料的研發。

有分析表示,第三期基金除延續對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支持外,可能將高寬帶存儲器(HBM)等高附加值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晶片列為重點投資對象。

大基金已向中國最大的兩家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以及閃存製造商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和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和基金提供了融資。

路透社去年9月曾報道說,中國將設立大基金的第三期基金,投資的一個重點領域是晶片製造設備。此外,大基金也在考慮從第三期基金開始,聘請至少兩家投資機構進行投資。

全球主要經濟體因對驅動人工智能計算的尖端晶片需求高漲以及對晶片供應鏈中斷的擔憂,都出台了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持措施。

美國上個月為三星電子和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分別提供了高達64億和66億美元的資助,作為美國資本高達53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的一部分。

韓國上周推出了190億美元的支持其晶片產業的計劃。

北京寫字樓市場,崩了?

中國寫字樓市場空置率近年來不斷攀升,5年內暴增3倍。一家稅務師事務所的老闆,近幾年在北京商務中心區(CBD)開公司,目睹了北京寫字樓市場的興衰,直言「寫字樓市場崩了」。

公眾號「壹地產」5月27日發文,從一位在北京開公司拼事業的稅務師事務所老闆的視角,講述了北京商業中心區最近5年從繁榮到衰敗的變遷。

據文中所述,在稅務師事務所老闆李堯的記憶中,2018年北京商務中心區(CBD)的國貿寫字樓即使到了後半夜也依然燈火通明。

從事寫字樓租賃服務的業內人士介紹,2018年的北京CBD甲級寫字樓,聚集全國「金字塔尖的企業」,整個北京寫字樓市場空置率只有7.6%,平均租金報價為每月每平米427.5元,這是北京有統計以來最高的租金。而當時,在國貿、金融街、中關村等核心區域的寫字樓,「幾乎不存在空置期」,好的樓層還會出現買家競價的情況。

「CBD更是金字塔尖的塔尖」,文中寫道,「北京最高樓是國貿三期,每月每平米的最高租金是1,500元(每月每平米)。

然而,從2019年開始,北京寫字樓市場供應量迅速增加,與此同時,「資本寒冬降臨」,許多依賴融資的創業公司因資金短缺而陷入困境,北京寫字樓市場也從這一年開始出現退租潮。

緊接着新冠疫情(中共病毒疫情)爆發。疫情前期,在騰訊、字節跳動、華為、美團、阿里巴巴為代表的TMT企業的支撐下,北京寫字樓還曾「曇花一現」,但很快就步入了衰退期。

到2022年,號稱「教育高地」和「創新高地」的中關村,以及曾經門庭若市的望京寫字樓,空置率都大幅飆升。在這一年,「字節跳動集體撤離中關村,整合退租10萬平米;愛奇藝搬出鴻城拓展大廈;美團在望京提前解約了櫻輝大廈;每日優鮮破產,望京萬科時代人去樓空……」

從2023年開始,北京的很多公司寧願毀約損失押金,也要退租。金融街最高檔的寫字樓「英藍國際」的租金,從每天每平米28元,降到了19元;望京SOHO的空置率則接近50%,租金從每天每平米7元跌到了3.5元。

文章援引世邦魏理仕統計數據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的空置率為22%,是2018年空置率的3倍;平均租金為每月每平米283.3元,比2018年下降超過30%。曾經位於金字塔尖的「國貿三期」,如今的最高租金報價為每月每平米780元,與2018年相比也接近「腰斬」。

文章表示,「肉眼可見地,十幾萬個崗位從寫字樓被擠壓出來」。

文章最後寫道:前幾天,李堯又回到北京CBD請客戶吃飯。當晚上9點宴請結束回家時,一眼看去,此時的國貿大樓「有點黑壓壓的,沒什麼亮燈」。

高盛:除住房存量外,中國還有近1億套「影子供應」

中共政府上周宣佈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合410億美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專項資金,似乎終於釋放出強大火力。

高盛上周估計,按照成本計算,中國未售出的住房庫存(包括土地和已建成的公寓)高達30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去年銷售量的10倍。

除了未售出的住房存量外,中國還有9000萬至1億套「影子供應」,這些住房通常被作為投資性房產購買,並未有人入住。

瑞銀估計,根據35個大城市的庫存情況,政府需要花費高達2.4萬億元人民幣才能將已竣工但未售出的房屋庫存降至正常水平。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儘管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字低於這一數字,但政策方向令人鼓舞。「我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起點,我們認為可能需要更多,但具體需要多少尚不清楚。」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Loading...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Loading...

 

Loading...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