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金門群相:多重邊緣化的「中華民國福建省人」,不是「可歌可泣」,就是「可割可棄」?(圖)

作者:

我最後還問了一個金門年輕人:隨着年輕人成長,老一輩逐漸退出歷史,台灣本土意識的發展在金門是不是機會很大?他說,一代人的民族意識需要時間慢慢建立,只是不知道歷史留給金門的時間還多不多。

原文刊載於歪腦

文|上官亂

原文發佈時間|11/16/2023

我曾經問一位金門人,他到底屬於外省人還是本省人。他意味深長地說:我既不是外省人,也不是本省人,甚至不是台灣人,我是福建人,因為他們的身份證上寫着"中華民國福建省"。那麼,台灣本島人又怎麼看金門呢?他頗無奈地說:"可歌可泣,可割可棄。"他並非不認同台灣,相反,他還曾是民進黨籍金門民意代表參選人。可是他深知,金門在整個台澎金馬共同體裏,充滿着多重邊緣性:過去是可歌可泣的前線,如今是背負"親中"標籤的"背離者",而且每到選舉臨近,這種疑慮就會驟然加強。

九月初,中國國務院頒佈新的統戰政策文件,宣佈福建作為"示範區",其中還尤其提到把金門、馬祖分別和廈門與福州接軌,包括在金門通電、通氣、通金廈大橋,並共享機場,這與習近平這幾年在深港區域策劃"大灣區",並將香港劃入的作法一樣。在台灣媒體的報導中,金門人似乎對此表示廣泛的支持與歡迎。

而對於對岸的"糖衣炮彈",台灣的幾位非民進黨籍候選人則頻頻拋出積極回應。比如,8月22日,郭台銘到金門發表"金門和平倡議",希望創設"兩岸和平協商辦公室"、建立"兩岸和平戰略研究院"等八大事項。柯文哲則在媒體採訪中表示支持通商、通水、通電、通郵、通氣和金廈大橋公投,甚至不反對金門作為政治、社會制度的試驗區。侯友宜則是提出"推動金門與對岸的通電通氣"、"兩岸醫療專區"、"金廈大橋公投"等金門政策六大主張。於是在台灣的本土派看來,雖然金門無論在地理上,還是主流敘事上,都處於台灣的邊緣,但是,在地理和感情上都距離中國很近,近到敵友難分。

那麼,金門人自己怎麼想呢?前段時間,我去金門實地走訪了一圈,訪問了很多本地的年輕人和年長者、外地遊客和中轉台商,發現金門人的立場似乎沒那麼簡單。

年長者:渴望跟廈門通電通橋,但孩子都送到台灣

在金門知名景點模範街開雜貨店二十幾年的張先生,應該就是大家印象中的典型金門生意人,他的店裏既有一條根、金門高粱等金門特產,也有來自大陸的網紅食品螺螄粉、素毛肚——這些東西今年一月份在台灣本島禁止進口了,但是在金門卻處處可見。回想起疫情三年的生意狀況,他連呼"好慘",因為他的客源中陸客佔了一大半。他希望金門能儘快跟對岸通電、通氣、通橋和共用機場,但比這更迫切的事情,就是"下架民進黨"。我問他,在情感上對台灣還是中國大陸更親近時,他稍加思索後,回答說:"中國大陸"。

而在金沙鎮上,周阿嬤開雜貨店40年多了。她的店裏既有大陸的螺螄粉,金門的一條根,也有台灣各地的特產,比如新竹米粉。她一再給我們強調金門本地食材的妙處,包括金門蚵仔干、金門面線,因為這裏遠離核心觀光區,所以她的客源主要是本地人。她和很多金門人一樣,經歷過戰地年代,早年的客人都是阿兵哥,自小三通開通以後,陸客越來越多,比阿兵哥的消費力強多了。她也希望儘快跟對岸通電、通氣、通橋和共用機場,但是,她的兒孫全部都在台灣本島生活、上學。

其實金門人的"生意"很多。金門民眾多福利多,比如金門高粱酒廠每年會在重大節日給全體金門人發金門高粱,很多人便會把酒倒賣給台灣客人或者大陸客人。在小三通口岸水頭碼頭,每天都有做代購奶粉和免稅商品的本地人,他們會抓住每個疑似廈門來的遊客介紹生意。金門人早已習慣在每一次歷史浪潮中尋找紅利。

比他們更年長一些的老人,大多都有這樣的共同記憶:過去,金門跟廈門就是鄰居和親戚,東南亞是他們的廣闊腹地,但是突然有一天,這個僑鄉突然就變成了戰地,他們不光再也去不了近在咫尺的廈門,由於戰地管制,去台灣都要重重審批。

那時候,金門的發展具有非凡的示範和意識形態對抗意義。金門被稱為"三民主義示範縣",幾十年間,與廈門互相廣播喊話,互相投擲氣球、漂浮物、傳單。就連漁民出海捕魚,也帶着刺探情報和政治宣傳的任務。他們也經歷過無數的動員,除了戰爭動員,還有全民滅麻雀、滅老鼠的運動。

他們的一切吃穿住行都受軍方管轄。島上開挖出無數的坑道,海灘上築上無數阻止坦克登陸的軌條砦。居民要建新房也必須跟軍官申請,因為屋頂必須避開射擊線,住宅里必須挖地下室。就連釀酒,都成了軍方的專賣事業,至今,島上仍然遍地高粱田,源源不斷地提供給聞名兩岸的金門酒廠。

島上駐紮着數萬名官兵,最多時號稱十萬。這些官兵既是金門人的鄰居,也是金門商家最大的客源。本地人跟軍人之間形成了微妙的關係,既融洽,又衝突。阿兵哥們會到熟識的本地店家中偷看電視,店主還會幫他們望風,躲避長官。同時,也有一些習性不好的阿兵哥會有大量賒帳,鬧出矛盾。但總的來說,這種阿兵哥生意為金門人的錢包做出巨大貢獻,本地人的錢基本只進不出,積蓄很多,至今在全台都排名前列。於是當金門解嚴後,金門人迅速在廈門和台灣本島大量置產,出手闊綽。

在兩岸對峙的幾十年裏,金門既是向廈門展示優越性的"三民主義模範縣",更是反攻大陸的前線和跳板,國軍敘事中的"英雄島",它先後經歷了古寧頭戰役、九三炮戰、八二三炮戰、六一九炮戰等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

但同時,它也失去了跟台灣本島一樣的發展機會。兩岸結束對峙後,這裏卻仍然是前線;台灣本島1987年就解嚴,這裏卻一直戒嚴到1992年。而且,改革開放後的廈門很快超越了金門,本島的台灣人紛紛去了中國投資設廠,唯獨他們卻沒有機會,金門軍隊大幅裁員,商家生意也一落千丈。於是2001年,金門和廈門開啟小三通,大陸遊客開始踏上這片土地,2008年開始的自由行,更讓金門觀光業達到巔峰。可是這種好日子沒幾年:因為兩岸又變緊張,中國大陸停止批准陸客自由行;隨後疫情席捲一切,小三通也暫停。金門繁華不再,幾十年的剝奪感再次從他們身上碾壓過去。

年輕人:台灣意識漸強,更重視自由,但經濟和民生仍仰賴大陸

對於老一輩人的複雜情結,金門的年輕一代很難共情。他們沒有見過那遮天蔽日的炮彈雨和滿街的阿兵哥,也從沒躲過坑道,但從小學習的是1997年開始的新課綱,整個歷史地理敘事體系慢慢從黨國時代的大中國本位變成了台灣本位。他們覺得,自己跟200里以外的台灣本島才是一家人。

在金城鎮開飲料店的男孩小張告訴我,他和長輩的政治立場分歧巨大,一談政治就吵架。而且,他的店主要針對本地客人,對陸客也沒有什麼需求,他無法理解長輩對大陸的親近。雖然從民生的角度,他贊成和廈門通電通氣,但是要通機場,他卻並不放心。他說,他周圍的年輕人都是他這樣的立場。

[page]

不過,年輕人中也有親大陸的人,在小三通的入口水頭碼頭,我還遇見一位20歲出頭的金門導遊,他堅定地說:"趕快通橋,通機場,最好明年就通!"但是我問到金門是否也可以嘗試一國兩制時,他也同樣堅定地回答:"這就不要了。"

他們似乎都有高度的共識:在經濟和民生上,金門的確沒有什麼選擇,但是在制度上,誰優誰劣一清二楚。關鍵是,他們知道,對岸向金門拋來橄欖枝,並不是因為金門對大陸的親近感,而是因為,他們作為"台灣人"的統戰價值。

在金門深耕基層的某位年輕民進黨員告訴我,其實金門的年輕人大多是都是這種想法,只不過,大家平日裏不常表達,只有在關鍵時刻才用選票表達立場。2020年的大選,強烈的"亡國感"讓很多金門年輕人回家投票,最終,蔡英文在"深藍色"的金門獲得了一萬多票,這是史無前例的高票。要知道,總投票數才四萬多。而且,這幾年,民進黨、民眾黨都在金門擴展版圖,雙方在籍黨員都有1000多名。

綜合大陸委員會、海峽交流基金會、天下雜誌、台灣民意基金會等機構從2000年到現在的民意調查,這麼二十多年來,金門人的自我認同感有很大的變化。在"自認台灣人,自認中國人,兩者兼認"的三個選項里,其中自認為台灣人的比例,從2000年的42%,已經上升到2020年的83%。

年輕人認為金門有很多問題,沒有經歷過戰地特殊歲月的他們,不喜歡老一輩的人對大陸的依賴,以及總是等待政府解決問題的習性。但是比起跟老一輩的分歧,最讓他們難過的,是台灣本島人的排斥。每次看到台灣網友因為金門"親中"的形象而嗆聲"滾回中國""割給中國好啦"時,他們有種被自己人拋棄的傷感。

中生代:努力尋求各方的最大共識,可對岸經常"已讀不回"

比起老一輩的失落、失措,和年輕一代的"台灣化",40-50歲之間的中生代似乎更加特別。今年52歲的王老闆是金門本地一個知名的企業主,他在中國大陸的重點大學讀過碩士,在廈門經商多年,回金門後,又先後在國民黨和民眾黨的金門黨部擔任過要職,他一直在努力尋求各方的最大共識。

他認為中國有着巨大的潛在市場。儘管小三通開通後,金門一年最多的陸客紀錄只有不到200萬,但是他堅信,只要金門跟對岸加強聯繫,進一步通橋通電通氣,引進大陸投資,就一定能吸引來更多遊客。畢竟,單是福建一個省的人口就過億,哪怕只吸引十分之一的人,那也是1000多萬。他對此充滿信心。

他一直強調,金門的領導人一直在努力跟廈門溝通和合作,但是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台灣單方面努力似乎並不奏效。比如疫情結束後,金門早都恢復了小三通,但是廈門那邊遲遲不做任何回應,因此這小三通也形同虛設。被問到這到底是哪邊的責任時,他低聲無奈地說:"雙方都要真誠溝通嘛,(對岸)不要對我們已讀不回。"

近年來,大陸為了打擊民進黨當局的支持度,常常採取各種懲罰性的措施,比如不時停止進口台灣的農產品,停止批准陸客自由行,並且對台灣這邊的溝通努力習慣性地"已讀不回"。

"懲罰"二字,老一輩的金門人並不陌生。早在八二三炮戰的時候,毛澤東就起草了《告台灣同胞書》,並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佈,其中直言:"我們都是中國人。金門戰鬥屬於懲罰性質。"從"萬發炮彈",到"掐斷客源",予取予奪,本質上都是懲罰。

這一點,王老闆未嘗不知道。疫情三年中,他一直在努力尋找新的生路。期間,他開了新的茶飲店,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營銷產品,和網紅深度合作,但仍然損失上千萬。他知道,這是因為治標不治本。金門不應該只依賴大陸這個單一的客源,這是過去三年金門很多商家最大的感慨之一。只是,像他這樣努力找出路的人並不多,大多是人只是坐等恢復小三通。

但是,要讓金門走出去,擺脫對大陸的依賴,成為世界的金門,談何容易?台灣幾大離島地區都有過設立合法博弈觀光區的想法,金門、馬祖、澎湖都嘗試過。馬祖通過了公投,但是一直沒有付諸實現,澎湖則一直連公投都沒有通過。

"金門最大的訴求就是和平。"王老闆一直在強調,他的奶奶就在金門炮戰中失去生命。在他父親8個月的時候,一次,對岸的炮彈又如下雨般落在房頂上,他奶奶抱着孩子,躲避不及,被埋在了斷壁殘瓦中。大家從瓦礫中把她找到時,發現她把8個月大的孩子緊緊護在身下。後來他父親長大後,成為了救死扶傷的醫生。他不希望再次在戰爭中失去親人。

意外的金門,在多重邊緣中的疏離

台灣本島人怎麼看金門呢?一位從台灣本島來金門工作的年輕人力圖用數據向我證明:金門雖然經歷數次戰爭,但是死傷最多的是外省兵和台灣本省兵,是台灣人保護了金門,而不是金門保護了台灣。還有從金門退伍20年後,再次回來旅行的新北市老兵也困惑地反問我:金門我們當時保衛的國門第一線啊,才20年,怎麼這麼親大陸了呢?

也有人告訴筆者,我一個外人在金門做訪問,可能得不到真實的答案,因為金門人太"精明"和"謹慎"了,他們既不敢得罪大陸,也不敢得罪台灣。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見過了太多政治口號的幻滅。

現在的台灣主流民意當然是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營,但是在金門人的印象里,美國曾不止一次要求蔣介石政權放棄金馬。後來台灣退出聯合國,也主要是因為美國的"背叛"。上世紀60年代末期,金門曾一度突然加強戒備,擴充兵員,並放出傳言說中共會趁八二三十周年再犯金門。但是中共最終並沒有進攻金門,那是因為,當時的台灣已經逐漸在國際上被孤立,2年後即將退出聯合國,台灣當局試圖製造戰事緊張的假象,來再次喚起美國的關注,可是卻失敗了,歷史大潮沒有站在台灣這邊。隨後,一切驟然變化。金門人困惑了:過去幾十年,金門一直是反共前線,反攻大陸橋頭堡,可是突然就不反攻了,兩岸突然就開始經濟往來了。過去跟廈門打了那麼多宣傳戰,他們深信中國水深火熱,可近幾十年,他們卻眼睜睜看着廈門高樓林立,而金門,直到2023年7月才有了第一家麥當勞。

當然,金門人也很難和台灣共情。金門沒有經歷過日治時代,是國共內戰和隨後到來的冷戰,才將他們納入台澎金馬的一體化版圖。國民黨政權說金門人是中華民國國民,金門是英雄島,保衛台灣第一線,他們身份證上的"中華民國福建省",有着巨大的象徵意義——中華民國不止有台灣,還有福建,那是"中華民國依然統治觸達大陸"的關鍵性證據。但是很多時候,他們似乎沒法和台灣本島共情。因為長期的戰地管轄,他們沒有產生出一個龐大、穩定、有權利訴求的中產階級,沒機會經歷黨外運動浪潮和民主化轉型,在台灣本島民主轉型時期,他們還是只做阿兵哥生意的前線。所以,他們也更難理解黨外運動中成長壯大起來的民進黨。

一位朋友告訴我,她的一位女性長輩朋友,過去曾在金門前線做醫務人員,在大陸"單打雙不打"中,她見到了無數硝煙和生離死別。可一回到台灣,發現大家歌舞昇平,甚至很多人不知道金門還在被炮彈轟炸。她一個台灣人都感到自己被遺忘和忽視,更何況金門人?

金門人的現實,或許只是一次次的理想幻滅與近在咫尺的危機感中的無奈自保。如今這詭譎的時局,在老一輩金門人看來,可能不過又是一場歷史的輪迴,所謂價值觀和認同感,沒那麼重要。但是年輕人不一樣,他們沒有經歷過哪些政治動員時代,也沒有在阿兵哥經濟時代掙得盆滿缽滿,他們在新課綱時代和新媒體洗禮下,不斷強化自己台灣人的認同感,但是,也面臨着台灣的質疑和排斥。他們覺得自己是多重的邊緣人。

我最後還問了一個金門年輕人:隨着年輕人成長,老一輩逐漸退出歷史,台灣本土意識的發展在金門是不是機會很大?他說,一代人的民族意識需要時間慢慢建立,只是不知道歷史留給金門的時間還多不多。

台灣何嘗又不是這樣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Matter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