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李克強上任10年被批「最弱勢總理」 中國人希望破滅

李克強擔任總理的10年就這樣過去了,沒有政治改革,中國走回集權、個人崇拜,走上開倒車的路途;在經濟方面,「李克強經濟學」也難以實踐。

李克強(右)任內頻傳內鬥習近平(中),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弱勢的總理。(圖/AP/ASSOCIATED PRESS, POOL,BELARUS PRESIDENTIAL OFFICE授權)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27)日突傳出離世消息,央視證實,26日因突發心臟病,緊急搶救仍回天乏術,已於今日0時10分在上海去世,享壽68歲。李克強任內不斷傳出與習近平內鬥,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弱勢的總理,原本應該主掌中國經濟,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10年以來,以往的「集體領導」變成「集權」,外界早已不說「習李體制」,而稱「習核心」。

李克強的角色有些尷尬,因為經濟決策並非他說了算。習近平透過2個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深改委),把傳統上被認為是總理的經濟大權奪去,令國務院僅是一個聽令辦事機構。

在強人政治之下,讓李克強難以實踐中國經濟轉型。在他上任之初,曾一時為人樂道的「李克強經濟學」,即不推出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核心為向市場放權讓利;在方向盤不在他掌握之下,經濟政策顯得有些矛盾。

中國民眾一度認為,這一批與習近平同屬經歷過文革時代的「領導人」,會帶給中國無限希望。因為李克強等黨內較開放的黨員,是恢復高考後的初代大學生,是務實、開明、較為多元的政治菁英。

不過,李克強擔任總理的10年就這樣過去了,沒有政治改革,中國走回集權、個人崇拜,走上開倒車的路途;在經濟方面,「李克強經濟學」也難以實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三立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