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重磅】胖馮:巴以衝突兩千年的困局,得從猶大出賣耶穌說起

作者:
兩千年來呢,猶太人在世界各地流浪,他們有一個祖輩相傳的觀念:一個猶太人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到那堵牆底下去哭一場,表示不忘故國。猶太人互相問候的時候,都會說一句話叫「明年耶路撒冷見」。什麼意思呢?就是有點兒類似於中國抗戰的時候,東北人說「打回老家去」的感覺。猶太人舉行婚禮,要把一隻玻璃杯摔碎在新郎腳底下,意思是提醒他,不要忘了聖殿被毀。你想想,猶太人能流浪兩千年,還一直保持這些風俗習慣,這個復國的意志該有多麼頑強。

威尼斯商人中邪惡的猶太人形象

基本常識的讀者們都很關心巴以衝突的話題。繼俄烏戰爭之後,在巴以衝突之中選邊站成了輿論場上篩選同溫層的最新標準。

我先表個態:

具體到哈馬斯政權和以色列政府之間的衝突,我毫無保留地支持以色列政府,譴責哈馬斯的恐怖主義行徑。

然而,當視角拉到生存戰爭與宗教戰爭的高度,對立的雙方是巴勒斯坦人VS以色列人,阿拉伯人VS猶太人時,我沒有任何的傾向性。

我認為,這場持續兩千年之久的紛爭在可預見的將來是看不到解決希望的,歷史恩怨與宗教派別的糾葛也很難區分正義與邪惡。這是個無解的結。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邀請一位對這個領域研究頗深的朋友寫了一篇萬字長文,爭取一篇文章把巴以衝突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以下是正文,原作者胖馮,前媒體人。

太長不看版:

從目前人類的經驗和智慧來看,這個問題無解。

襲擊和報復都不會改變什麼,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仍然會繼續相持下去。

聲明:本文不保證一切細節正確,也不保證引用的是原話。而且會同時得罪挺以色列和挺巴勒斯坦的兩邊人。

1,耶穌

首先提一個對今天的巴以局勢有決定性影響的人,那就是耶穌

耶穌這個人呢,在歷史上存不存在,其實都不一定,是很有爭議的。但是,耶穌作為一個符號,一個logo,在基督教世界的影響,或者說對整個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實在的。

羅馬帝國在把耶穌釘上十字架幾百年之後,居然把基督教變成了它的國教。然後隨着它在歐洲的統治,把基督教傳播到整個歐洲。全歐洲都知道了,猶太人出賣耶穌、導致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理論上,只要你信基督教,你就應該仇恨猶太人。

油畫《最後的晚餐》

耶穌說「你們中有一個人出賣了我」

基督教的三大教派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無不如此。所以整個歐洲對猶太人肯定沒有好臉色,一直這樣持續了兩千年。

那麼猶太人為什麼要出賣耶穌呢?其實也是正常的。因為耶穌改造了猶太教,創立了一個新宗教。

猶太教本來說我們都信一個上帝,然後上帝有一天會派彌賽亞(救世主)來拯救我們猶太人,幫我們重新建立猶太王國。然後呢,耶穌說我就是彌賽亞,我是上帝之子;不過我建立的不是現代的王國,我建立的是天上的國。你們信我的,死後就可以跟着我上天堂。以前只有猶太人才能信猶太教,這回耶穌說,所有的人都可以信我這個教,只要你信我就行。那這猶太人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是異端。所以猶太人向羅馬帝國舉報了耶穌。一千多年來,整個歐洲一直對猶太人非常歧視、嚴厲迫害。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裏邊,就把猶太商人夏洛克塑造成一個貪得無厭的吸血鬼;法國的文學裏猶太人永遠都是一個異端,外形古怪、性格貪婪,還挺邪惡的。

沙皇俄國就更不用說了,從幾百年來就不停的反猶排猶,對猶太人展開屠殺。猶太人雖然在東歐俄羅斯那兒聚居比較多,但是在俄羅斯那兒的境遇是非常非常悲慘的。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猶太人是一個中東的民族,跑到歐洲去生活。你的人種、宗教、語言、婚喪嫁娶、穿衣打扮,都跟人家不一樣,人家看你肯定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假如說,那個時候是中國人或者阿拉伯人去歐洲生活,待遇一樣的。

2,哭牆

要說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哭牆。

什麼叫哭牆?古代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古猶太王國,首都就在耶路撒冷。後來王國被羅馬人摧毀了,這個聖殿——就是他們的王宮,還剩下最後的一面牆,這個牆正經名稱應該叫西牆。

為什麼它叫哭牆呢?就是因為羅馬人把王宮摧毀以後呢,還剩下一堵牆,然後猶太人懷念故國,就忍不住花錢去賄賂這個羅馬的士兵,說:我給你錢,只要你去讓讓我去那邊兒哭一場就行。所以這個做法呢,當時就被叫做「花錢買眼淚」。

兩千年來呢,猶太人在世界各地流浪,他們有一個祖輩相傳的觀念:一個猶太人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到那堵牆底下去哭一場,表示不忘故國。猶太人互相問候的時候,都會說一句話叫「明年耶路撒冷見」。什麼意思呢?就是有點兒類似於中國抗戰的時候,東北人說「打回老家去」的感覺。猶太人舉行婚禮,要把一隻玻璃杯摔碎在新郎腳底下,意思是提醒他,不要忘了聖殿被毀。你想想,猶太人能流浪兩千年,還一直保持這些風俗習慣,這個復國的意志該有多麼頑強。

但是巴勒斯坦地區到底屬於誰的呢?大家都說自古以來,自古以來,其實自古以來有很多的算法,到底幾百年算自古,還是幾千年算?誰都不是這個地球的原住民。

為什麼猶太人又叫「希伯來人」呢?因為這個希伯來的意思就是「渡河而來」,他們本來就是跨過一條河遷徙而來的,一開始住過好多地方,比如埃及。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所謂的「出埃及記」,逃出埃及人的暴虐統治,過了幾十年來到這個「迦南美地」,就是現在的巴勒斯坦這裏生活。

為什麼這地方叫「迦南美地」呢?因為這個地方本來是另外一個民族迦南人住的,以色列人把迦南人趕跑了或者同化,把這個地方霸佔了,然後建立了猶太王國,才有後來的大衛、所羅門,這些古代的猶太國王。

巴勒斯坦的地理位置比較重要,它屬於歐洲和亞洲交界處,就導致了各個帝國都要在這個地方插一槓子,先後建立統治。猶太人被這些帝國輪番統治,最後被羅馬帝國驅散到世界各地主要是歐洲,流浪了兩千年。

3,復國主義

這兩千年呢,猶太人在歐洲過得不好,但是他們也逐漸習慣了。

很多人已經成了所在國家的國民,甚至還生發出一些理論,安慰自己說:

「上帝讓猶太人分散到各個國家去,當各個國家的公民,這是上帝對猶太人最好的安排。因為這樣的話,猶太人最安全。任何一個國家被滅了,猶太人都不可能被滅,整體還會生存下去。」

當然也有很多人,他們想回到巴勒斯坦去建立自己的國家,這些人的思想就被叫做猶太復國主義。猶太人講的語言叫意第緒語,是德語的一種方言,它混合了很多語言,比如俄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等的很多單詞。但是,這個語言裏沒有國防、步槍、大炮這樣的名詞,因為猶太人從來沒有建立過自己的國家,所以他們的語言裏邊也沒有這些單詞。

現代以色列之父——赫茨爾

一直到近代,出現一個奧地利的猶太記者叫赫茨爾。他在20世紀初提出了一種理想,叫近代猶太復國主義。他說:我作為奧地利人,受過高等教育,只因為是猶太人,再優秀也不能進入國家機關任職。奧地利、法國這些國家都發生了嚴重的排猶事件,可見猶太人永遠不可能融入其他國家,哪怕它再文明也不行。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必須回到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以色列國。

從此以後,猶太復國主義從一種思想變成了切實的行動,各國的猶太人開始行動起來。赫茨爾就被稱為現代以色列之父。現在耶路撒冷最高的一座山叫赫茨爾山,是專門埋葬以色列各種國家烈士的山,就是以他命名。

但是,猶太復國主義有一個非常明確、非常突出的缺點。

所謂的民族主義,是18-19世紀歐洲發明的一種理論,說我們生活在國界內的都是同一個民族的人,我們要團結起來一起抵禦外敵。後來大家很快就發現它是個雙刃劍,因為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阻止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也不可能只有一個民族存在。比如說新加坡就有三大民族:華人、印度人、馬來人,新加坡就有三種國語。

以色列呢,恰恰是反其道行之。他們在20世紀中期建立了一個19世紀的民族國家,而且這個國家還是以信不信猶太教來劃分公民,以宗教立國的。換句話說,它建立了一個中世紀的神權國家,這明顯就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

所以現在很多美國的知識分子尤其猶太知識分子就批評以色列,說在這種宗教立國的建國思想主導下,以色列境內的很多阿拉伯人怎麼辦呢?你給不給他們公民權?

你要麼是不給他們公民權,延續你的高壓軍事獨裁統治,這樣你就不是一個民主共和的國家,而是以前的南非那樣的種族主義國家;要麼呢,你就得不斷的毆打他們、搶劫他們,把他們驅趕出去,這樣來保持你們猶太國家的特性。

這確實是一個以色列在建國初期就埋下致命隱患的問題,到現在也無法解決。

4,聖地的衝突

巴勒斯坦呢,猶太人被趕走以後,慢慢地這個地方歸了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是後來崛起的一個民族,跟猶太人在血統上、文化上都有很近的親緣關係。

比如說見面,阿拉伯人說「色倆目」,猶太人說「肖洛姆」,都是「安寧」的意思;這兩個民族都拜同一個祖先,阿拉伯人叫他易卜拉欣,猶太人叫他亞伯拉罕。一聽就是同一個人。

從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以後,阿拉伯人就從阿拉伯半島開始一路擴張,把周圍的好多地方都伊斯蘭教化了。公元1000年的時候,世界上四個最繁華的大城市,有三個都是穆斯林的。唯一剩下那個是中國的開封。

但是阿拉伯這個民族有個特性,特別突出的特性,就是內鬥。這個內鬥激烈到什麼程度呢?中國有句老話叫「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但是在中東呢,「敵人的敵人也是敵人」。穆罕默德生前的四個大弟子,或者說四個接班人,就是所謂的伊斯蘭教四大正統哈里發(統治者),裏邊有三個都被刺殺,死於非命。

這樣內鬥下來,阿拉伯帝國就被新崛起的一支力量取代了,這支力量呢,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祖先,叫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統治了整個中東、西亞很久很久時間,一度成為跟歐洲抗衡的重要勢力,所以土耳其現在你看在國際舞台上這麼能表現,特別有招兒,其實都是那個時候他們老祖宗遺留下來的,人家也是非常牛逼過的。

奧斯曼土耳其時期的宗教建築

後來奧斯曼土耳其也衰落了,一度被稱為「亞洲病夫」,主要是俄羅斯一直啃它,它被啃的不行了,就向英國法國求援,一起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了俄羅斯。

一戰爆發的時候,奧斯曼土耳其跟德國是一夥兒的。英國就開始鼓動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中東這些阿拉伯民族搞獨立,掙脫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有一個電影叫《阿拉伯的勞倫斯》,說的就是這個事兒。勞倫斯是英國的一個軍官,他就是英國派到中東去,跟阿拉伯人吃住在一起,然後鼓動阿拉伯人起來反抗奧斯曼土耳其的一個傳奇人物。

這個時候猶太人加快了獨立建國的步伐。他們很聰明,一方面英國國內的猶太人努力的在幫助英國,有好多有影響力的猶太科學家,幫助英國打贏戰爭出了很大的力;然後就向英國提出說,我們猶太人要在巴勒斯坦建立國家,請你們支持我們;英國就出了一個東西,叫《貝爾福宣言》。貝爾福是當時英國的外交大臣,他的宣言說:英國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但是前提是你們不能妨礙其他民族的權利。

另外一方面呢,已經有一部分猶太人從世界各地移民到巴勒斯坦。他們一邊向當地的農民買地,向奧斯曼土耳其人、阿拉伯人買土地,開墾定居。但是這時候他們人很少,也不成氣候,雙方沒有什麼衝突。一方面呢,這些猶太人又加入英軍,成為英軍的後勤部隊和戰鬥部隊,開始給自己培養武裝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這麼結束了,英國贏了,德國和奧斯曼土耳其都輸了。土耳其從一個大帝國分崩離析,變成了今天領土很小的土耳其。巴勒斯坦改歸英國委任統治。委任統治就是說奧斯曼土耳其已經撤了,這個地方由國聯——就是當時的國際聯盟,類似於今天聯合國的前身,委託英國在這兒統治,這個時候就出問題了。

為什麼呢?因為猶太人回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呢,阿拉伯人已經把耶路撒冷這個地方看作幾百年的聖地了。猶太人說這也是我的聖地。那兩個民族共用一個聖地,這肯定早晚會發生衝突,比如一旦雙方都有宗教活動的話,誰給誰讓路?誰遵守誰的禮儀?所以很快就打起來了,從打架發展到打群架,又發展到互相屠殺。英國就開始不停的維穩。

其實基督教也把耶路撒冷看作聖地,但是猶太人比較克制,就是他們對基督教這方面呢,是比較尊重的,所以基督教基本上就沒有摻雜到這個宗教衝突裏面去,只剩下猶太教和伊斯蘭教衝突了。

英國早就料到猶太人回到這個地方以後會發生劇烈衝突,因為不僅有宗教的衝突,還有生存的競爭。當時美國的作家馬克·吐溫曾經來過巴勒斯坦考察,他發現這裏地方的人口密度已經遠遠超過美國,巴勒斯坦這個地方的水資源都不夠,更沒有石油;很多土地都是沙漠,根本養不了很多人口。

所以英國就提出一個折中方案。它說:猶太人,我支持你們建國,但你們不要回巴勒斯坦了,我給你很多地方選擇。我在非洲有好多殖民地,比如今天的烏干達,你可以去那建立你們的猶太國家,這樣大家都不發生衝突,你們還可以建國。

很多猶太人就開大會投票,準備接受這個方案,但是很多俄羅斯來的猶太人代表堅決反對,在地上打着滾兒哭,說:祖先啊,原諒我們這些不孝子孫吧,我們居然想背叛你,想忘記耶路撒冷……這事就被攪黃了。

今天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爺爺當時就投了反對票。他後來解釋說:我毫不懷疑英國人會履行承諾,但正是這樣,我才要堅決投票反對這個方案。如果我們不回到祖先的耶路撒冷,跑到世界其他地方建國,那樣猶太人兩千年來的全部歷史就變得毫無意義。

4,希特拉

促使以色列復國的最大事件,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本來猶太復國主義一直不太成氣候,好多在主流國家生活的猶太人,尤其是很有錢的那種說:我願意給猶太同胞人道主義援助,但是我們不要回到巴勒斯坦生活。結果這下希特拉殺了六百萬猶太人,國際社會震驚了。

猶太人這兩千年來一直被歧視,沒法從事別的行業,很多人只能去金融行業,也有很多猶太人經商。所以在歐洲的文學作品裏,猶太人普遍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奸商形象。所以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輸了以後,老百姓情緒一上來,很容易把這個鍋甩到猶太人頭上,說猶太人在背後捅刀子才導致我們輸了。

實際上猶太人對德國的戰爭貢獻很大,德國用的毒氣就是一個叫哈伯的猶太科學家發明的。希特拉擴軍備戰也需要錢,所以他就一邊迫害猶太人,沒收猶太人的錢;一邊宣傳反猶主義,逐漸修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屠殺猶太人,最後殺了整整六百萬。

奧斯維辛集中營

這個事情可以說是人類近代以來最大的惡。這些反對復國的猶太人啞口無言了,復國主義思想一下子深入人心:我們沒有自己的國家,就是我們被屠殺的原因。我們一定要回到耶路撒冷去建立猶太國。所以二戰之後很多從集中營逃出來的猶太人大批移民巴勒斯坦,當地的猶太人人口直線上升,跟當地的阿拉伯人矛盾也開始急劇加深。

阿拉伯人本身都是沾親帶故的,對於猶太人回來占他們的聖地就很不滿。有一個阿拉伯國王說得很好:我們也很同情猶太人,猶太人很可憐,但是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德國人屠殺了你們,你們為啥不讓德國給你們一塊土地在那兒建國呢?為什麼跑回來跟我們搶地盤兒?

但是這些話都沒有用。這些猶太人跟英國說:你不讓我建國,我就跟你拼命,所以巴勒斯坦就天天發生爆炸、縱火、槍擊,猶太恐怖分子搞得英國人焦頭爛額,而且英國本身剛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被打的奄奄一息,實在扛不住了。最後英國忍無可忍的說:這個事兒我管不了了,交給聯合國來裁決。

交給聯合國裁決呢,就又出了一件大事,這個事情就是蘇聯的介入。

5,斯大林

大家知道,蘇聯這個國家本身的建立,猶太人起了很大的作用。為什麼呢?

因為猶太人本身在沙皇俄國那麼多年受壓迫、受屠殺,他們特別想改變這個社會秩序。所以共產主義搞起來的時候,好多猶太人一下就參與進來了,像托洛茨基、捷爾任斯基都是猶太人,而且猶太人本身也很聰明,迅速佔據了蘇聯的領導層。但是等斯大林上台以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斯大林經過幾十年的權鬥,已經變成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把那些老革命像托洛茨基他們都殺的殺,趕的趕,清理的差不多了。大家記住一個道理,就是斯大林乾的所有的事,都不是為了所謂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些信仰,都是為了蘇聯的實際利益。所以這個時候呢,他瞄上了中東。

本來斯大林對於猶太人是沒什麼好感的,他也一直不支持以色列建國。但是二戰打完以後,蘇聯跟英美的關係很快就惡化了。蘇聯跟美國英國簽了雅爾塔協議,劃分了勢力範圍,但是這個世界不是你簽個協議就可以把勢力劃分的明明白白的,雙方還是有很多交界的地區,有不同的衝突。

衝突一起來以後,蘇聯很快發現美國英國非常強硬,而且他們實力很強,蘇聯被迫撤退,不敢發生正面衝突。因為蘇聯打完二戰足足死了兩千多萬人,實力也不行了,不敢打大仗。那麼,怎麼能找到一個西方的軟肋,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呢?斯大林就瞄上了中東,瞄上了以色列。

他認為:讓以色列在那兒建國,中東以後肯定會亂;他一亂,就需要依賴我們,到時候我們只要給以色列點兒錢,給他們點兒槍,這個地方就得聽我們的。我們就可以卡住美國英國的石油供應,多了一張牌。

當時美國的總統是杜魯門,杜魯門本身也非常同情猶太人。美國其實一直很對猶太人很有感情,因為美國是一個宗教立國的國家,聖經里也記載了,說猶太人由摩西領着出埃及,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美國人也把自己的國家的建立過程神化為一個出埃及記。你看我們的祖先,從英國出來擺脫那種暴虐的宗教統治,到新大陸建立我們獨立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白宮現在還掛着一個出埃及記的浮雕。

杜魯門的想法在現實利益面前,受到了美國外交部門、軍方的強烈反對。因為你支持以色列一建國的話呢,中東就亂了,到時候美國需要的石油就很難保證,還會得罪很多阿拉伯人。同樣,斯大林這個決定也遭到了蘇聯的外交和軍方的反對,道理是跟美國那邊一模一樣的,說這個地方亂了以後,我們只會出錢出槍,得不到任何好處。

但是斯大林畢竟是領袖,大手一揮說別廢話,都聽我的。這個事兒就通過了。1947年5月14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蘇聯的外交部副部長葛羅米柯就做了一個義正辭嚴的演講,說:猶太人被殺了六百萬,這是近代以來人類最大的慘禍,聯合國不能對這些視而不見,麻木不仁;我們一定要尊重猶太人獨立建國的權利,等等。

這一下把蘇聯之前不支持猶太人的態度完全來了個180度的大迴轉。蘇聯還主動跟猶太人要材料,跟紐約的猶太代表處說:你們趕緊給我們郵來一批材料,證明巴勒斯坦這個地方是你們的。猶太人當天就郵了好多材料。

斯大林真的是一個權謀大師。他底下有人反對,說我們支持以色列建國,可以色列跟美國關係很好,它將來倒向美國怎麼辦?斯大林說如果以色列倒向美國就讓它去,那麼我們就反過來支持阿拉伯國家,給錢給槍。這樣的話,中東還是有我們插手的空間。兩面兒吃。

這個思路,其實跟另外一件事是一樣的。這就是朝鮮戰爭。但是斯大林這個兩面兒吃的策略,在中東和朝鮮其實都被人看穿了。

在中東,以色列也明白斯大林這個想法,建國以後很快就倒向了美國;斯大林也沒想到蘇聯國內的猶太人——而且都是有知識有文化地位很高的,他們對以色列的感情那麼深厚,說:這回我們終於有自己的祖國了,很多人湧向以色列使館,說我們要移民以色列,我們要向以色列捐錢,幫助我們自己的祖國。

斯大林震驚了,馬上就開始鎮壓猶太人,跟以色列翻臉。然後開始支持阿拉伯國家,給錢給槍。美國那邊發現了蘇聯的居心,為了保住自己和西方世界的地緣利益,也出錢出槍支持以色列。兩邊進入了國際強權的代理人戰爭模式。

6,建國

說回中東這邊,有了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強大國家的支持,聯合國就通過決議,說我們去組織個調查團調查一下,看到底這個地方的亂局該怎麼辦。

調查團來了以後,以色列特別配合,領着他們到處看:你看,我們建設了很多土地,我們在這兒和平的生活,我們很希望跟鄰居和睦相處。

結果阿拉伯人那邊就非常僵硬,拒絕聯合國調查團,說這個地方本來就是我們的,我們不認為聯合國在這個事情上有什麼話語權來劃分我們,基本上不予接待。

這樣一來聯合國只能向着猶太人說話了。但是它也沒有特別偏頗,最後出的決議是就所謂的181號決議,說各建立一個國家,一個以色列國,一個巴勒斯坦國。兩邊各自分了一些領土。以色列國的領土多一點,但大部分都是沙漠。所以也談不上很不公平。

1948年5月14日,就是英國在巴勒斯坦委任統治的最後一天。當天以色列當時的總理本古里安就宣佈以色列國成立。美國很快就宣佈承認,然後蘇聯第一個正式通過外交決議承認。

同一天,周圍五個阿拉伯國家派了聯軍,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埃及等等就打過來了。以色列很快就面臨滅國的危機。這個時候,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紛紛來支持以色列,很多美國猶太百萬富翁的兒子坐飛機回到以色列參戰,戰死在這場戰爭裏邊了。

大家不要忘了,阿拉伯人有一個特性,就是內鬥。像一盤散沙一樣,特別不團結。大敵當前,每個國家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比如約旦,它想的就是把這個地方的領土一口吞下,我來當這個地方的主人。所以儘管幾個國家事先都聯繫好了,誰打哪兒,誰打哪兒;結果打到半路的時候,大家就開始停滯不前,各自為戰。以色列就抓住這個機會,向歐洲買軍火,同時拼命的補充兵力。

軍火和兵力從哪裏來呢?從蘇聯。

首先是軍火。蘇聯也很鬼,它不自己直接支援,而是告訴手下小弟捷克說:你這有好多軍火,二戰打完之後沒用完,你可以賣給以色列。這樣,以色列買到了足夠的武器,甚至包括一批納粹德國的戰鬥機,不然一開始就被滅了。第二,東歐有很多猶太人想往以色列移民,蘇聯說你們隨便去。但是蘇聯自己的猶太人想移民過去的,都被鐵拳嚴厲鎮壓了。

這就導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勝利了,大批的巴勒斯坦人向各地逃難。用現在阿拉伯世界的話說,這一次就叫大災難或者大流散。剩下一些沒有走的阿拉伯人,就成了以色列的阿拉伯裔公民。

本來聯合國有一個提案,讓因為這次戰亂逃亡的巴勒斯坦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去,結果被蘇聯一票否決了,說這個地方以後就歸以色列所有,不許巴斯坦人回去。這場戰爭還導致了事實上的人口交換。中東的阿拉伯國家本來也有幾十萬猶太人,這回都開始排猶,沒收猶太人的財產,強行把他們驅趕到以色列。

7,戰爭

後來就是幾次中東戰爭,每一次以色列都是勝利者。為什麼?

阿拉伯人在每一個層面上都不團結。不僅是國家之間不團結,國家內部也不團結,爭鬥不休。

阿拉伯國家大多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國家,它們的文明其實還處在部落的層面上。換句話說,我只服我部落的命令,部落酋長只按照我們部落的利益考慮,我不認為你這個所謂的國家政府有權利管我。

結果就變成了大家都喊着口號去打以色列,吵吵嚷嚷的覺得這是個很容易的事情。領導人想管也管不住,最後腦子發熱一起去打以色列,把打仗當兒戲。這樣怎麼可能打得過以色列呢?所以連續五次戰爭,儘管蘇聯出錢出槍,但是阿拉伯人全敗了,而且敗的都很慘。再也沒有阿拉伯國家說會認真的考慮出兵滅掉以色列了,太不現實了。

但是呢,五次戰敗,這個屈辱和仇恨越來越深,很多阿拉伯平民死於戰爭,導致每個阿拉伯國家都大喊滅掉以色列的口號,成了政治正確。換句話說,以色列成了這些阿拉伯國家轉移國內壓力的靶子。這也沒辦法,誰讓你跑到這麼一個周圍全是敵人的地方去建國呢,而且還佔人家的聖地。

這五次戰爭有什麼後果?好處是對以色列來說,極大的增強了猶太人的自信心,覺得我們可以在這兒生存下去了。以色列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科技也非常發達,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大國。

缺點呢,也很多。以色列在戰爭中不可能單純的禦敵於國門之外,你來打我,想滅我的國,那我自然要自衛。但我自衛反擊成功之後,我不可能守着原來這個領土了,我也得占你的一些戰略要地,省得你下回打我這麼方便。以色列就這麼佔了好多阿拉伯國家的領土,和聯合國決議中並沒有劃給以色列的地方。

打個比方,比如說猶太人的哭牆,他在耶路撒冷的東邊老城裏。聯合國的決議本來是耶路撒冷一半兒一半兒,西邊歸以色列,東邊歸約旦。結果約旦跟着阿拉伯國家來打以色列,被以色列一個反擊,把整個耶路撒冷拿到了手裏。哭牆就成了以色列的國家財產。

千百年來,猶太人的哭牆為什麼沒有被拆呢?因為一千多年前阿拉伯人在它的上邊修了個清真寺,就是阿克薩清真寺。這回哈馬斯襲擊以色列的行動叫「阿克薩洪水」,就是以這個清真寺命名的。因為他們認為以色列褻瀆了我的聖地,褻瀆了我們神聖的清真寺。

當時以色列有人想把阿克薩清真寺炸掉,如果那樣的話,這個仇恨就更大了。但以色列政府沒聽。它也允許穆斯林繼續去寺里做禮拜,當然要在以色列軍警嚴密控制下。

還有一個叫戈蘭高地的小高原。這個地方在以色列的北部,本來是敘利亞的領土。這個地方不光地形高、離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維夫很近,而且還有豐富的水源。敘利亞軍隊從這個地方一旦居高臨下衝下來,幾個小時就能打到以色列的首都。所以以色列把敘利亞打敗以後就把戈蘭高地佔了,不予歸還。不僅是保障首都的安全,還保障水源。

這麼多地方都被以色列通過武力佔領,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當然不可能承認。所以現在很多人罵以色列是強盜,就是這個意思。

最後以色列還佔了以色列跟埃及邊境的一個半島,叫西奈半島。這個半島非常大,裏邊有石油不說,以色列一下把領土擴大了三倍。這下就徹底給埃及打臉了。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是唯一一個相對於有點兒接近現代化的國家。丟掉這裏,導致了埃及總統納賽爾沒幾年就心臟病發作死了。

納賽爾的繼任者叫薩達特。他當了總統以後,一邊臥薪嘗膽,苦心積慮要打敗以色列。終於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也就是贖罪日戰爭,以色列一開始被打得很慘,薩達特也算爭回來一點兒面子。後來雖然又被以色列打敗,但薩達特也算出了口氣,他開始跟以色列秘密談判。

最後兩國達成了一個震動世界的協議: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把國家的2/3的新領土都還給埃及;然後埃及跟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關係,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但是這個地方呢,要由國際社會派人監督,埃及你不能再通過這個地方去進攻以色列了。

作為帶頭大哥,埃及一下從這個阿拉伯世界聯盟里叛逃了,這個事情給阿拉伯國家的震動可想而知。聯盟把埃及開除了。以色列付出這麼大代價也是值得的,因為沒有了帶頭大哥,阿拉伯世界以後再也不可能聯合起來打以色列,以色列再也沒有滅國的風險。沙特開始崛起,想當這個帶頭大哥。

薩達特因為簽了這個協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在一次閱兵的時候,被幾個埃及士兵開槍打死了。

8,巴勒斯坦人

從這件事以後,就沒有「阿以衝突」,只有「巴以衝突」了。巴勒斯坦人開始登上歷史舞台,成為主角。

因為巴勒斯坦一直沒建國成功,幾百萬難民在這個國家住一些,那個國家住一些,以色列境內有一些。這樣,巴勒斯坦就有了分散在很多國家的抵抗組織。

其中最大的幫派叫法塔赫,處於一個盟主的位置,也就是阿拉法特控制的組織,它一開始搞了很多恐怖襲擊,槍殺國外遊客,甚至把嬰兒當場摔死。但後來變得比較溫和。

但是呢,阿拉伯人「一團散沙」這個特性特別突出。即使在阿拉法特威望最高的時候,他也只能控制手下的70%的人。阿拉法特說:我們跟以色列談判,看看能不能一起和平過日子。底下有30%的人就是不聽他的,天天照樣沖以色列搞恐怖襲擊,必須讓以色列讓出所有地方,把聖地、把領土完全還給我們不可。

而且這些人還不止殺以色列人。他們認為:我們要殺外國人,殺到外國人不得不注意到我們巴勒斯坦人的訴求,共同向以色列施壓,把權利還給我們為止。我們殺的這些人,都應該算在以色列的賬上。

七八十年代以來,以色列發生了很多有名的恐怖事件,損失慘重,都是這些人搞的。這些事情里最有名的一次就是恩德培行動。1976年,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法航的飛機,飛到非洲國家烏干達去,就是當年英國想讓猶太人建國但被拒絕的那個國家。恩德培就是烏干達的首都機場。他們說:「以色列,你必須釋放我們幾十個戰友,不然我們就把飛機上100多個猶太人都殺了。」

然後以色列就派出了突擊隊,整整飛了七個半小時,從以色列一直飛到烏干達,用51分鐘把所有恐怖分子和看守的烏干達士兵全部打死,把人質都救了回去。這個事情被稱為世界軍事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特種部隊作戰行動。

以色列也死了一個人,死了誰呢?死了突擊隊的隊長,一個非常優秀的軍官。救援人質的時候,這個隊長沖在最前面身先士卒,被一槍打死了。他的死改變了歷史,他的弟弟從美國的大公司辭職不幹了,回國繼承哥哥的遺志從政。這個弟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內塔尼亞胡送兒子參軍

內塔尼亞胡為什麼一直比較鷹派,但是總能當選呢?除了他自己也是精英之外,還因為他有國讎家恨的悲情。我哥哥是被恐怖分子打死的,是為了救以色列的老百姓付出了生命。所以他這個從政之後就參加了利庫德集團,就是所謂的右翼強硬派;以色列的老百姓呢,也特別懷念他的哥哥。他哥哥的事跡曾經被編進以色列的課本,每一個以色列孩子都知道他的英雄哥哥。所以內塔尼亞胡當了以色列有史以來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

後來經過美國從中說合,以色列也讓巴勒斯坦建國了。為此,簽署協議的以色列總理拉賓還被一個猶太人開槍打死了,認為他出賣了以色列的利益。猶太人也是爭吵不休,這是他們跟阿拉伯人很像的一個特徵。區別就是一旦打仗,猶太人能立即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而阿拉伯人始終在窩裏鬥。

巴勒斯坦建國以後,慢慢形成了如今東西分裂的局面:一塊兒就是西邊那一小塊,叫加沙地帶;這個地方是比較激進的組織,也就是哈馬斯控制的;因為這個地方總是出恐怖分子,以色列就把它封鎖起來了,保持有限的交流。一部分呢,在以色列的東邊,這塊兒比較大,就是所謂的約旦河西岸,是法塔赫控制的,這個地方相對比較平和。

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這兩塊地方每天都有好多阿拉伯的老百姓去以色列打工,這些人就拉低了以色列的工資水平,導致說以色列的經濟發展還不錯。以色列一來需要這些低端人口支撐國家經濟,降低勞動力成本;另外他們也想跟巴勒斯坦老百姓多交流,用經濟聯繫來消除仇恨。

現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其實都是靠以色列的經濟養着,連公務員的工資,都得靠以色列去替他們收稅,再把錢給他們。沒有以色列提供的自來水和電,這兩個地方都活不下去。但是,你讓以色列直接控制兩個地方可不可以呢?那也不行,因為佔領成本實在太高了。

以色列一共才900萬人,其中還有近200萬是阿拉伯裔。加沙有將近400萬巴勒斯坦人,你讓以色列這個國家去佔領加沙?光花錢都花不起。

更不用說這些人裏邊兒好多是哈馬斯的人,天天要跟以色列玩命。所以以色列就修了很多隔離牆,就跟當年納粹封鎖猶太人的居住區一樣。所以很多歐美的知識分子也批評內塔尼亞胡,說你修牆很像川普之類的話。這些也確實是存在。

以色列的阿拉伯裔公民在歷次中東戰爭里從來沒有鬧過裏應外合。他們的人均壽命、人均生活水平是所有阿拉伯國家中最好的。這些人對以色列雖然也不是很喜歡,但是都不願意去接受巴勒斯坦的統治,寧可在以色列生活。

但他們畢竟是阿拉伯人。以色列是全民兵役制,卻基本不敢讓他們當兵,怕泄露軍事機密,在關鍵時刻給你來一下。所以這些人也享受不到以色列對退役軍人的待遇,比如房租補貼、免費上大學等等。這也成為以色列被批評的一個原因。

9,共生

這些年,以色列跟內外的阿拉伯人其實形成了一種共生的關係。

巴勒斯坦人也是阿拉伯人,也是一盤散沙。他們從來就沒有一個能令行禁止的領袖,一聲令下:所有人都跟以色列作戰,或者所有人都跟以色列搞和平。阿拉法特去世以後,這種趨勢就更明顯了。比較溫和的法塔赫佔多數選票,比較鐵血的哈馬斯佔少數選票。但是哈馬斯卻曾經有一段時間也通過選票上了台,成了巴勒斯坦的合法政府。

這個事情搞的以色列和美國都非常尷尬,你說承不承認他的這個所謂民選政府呢?你說不承認吧,他確實是靠選票上台的;你說承認吧,他確實是恐怖分子,幹了好多這種恐怖襲擊,你能繼續把稅收交給他們?最後就搞成現在這個僵持的局面。加沙成了一座被封鎖的大監獄,破破爛爛沒有什麼產業,失業率非常高。大部分老百姓靠國際救濟活着。

巴勒斯坦人的生育率非常高,不發達國家都這樣。以色列因為比較富裕發達,所以生育率反而比較低。以色列人於是惶惶不安,因為每天都有無數的阿拉伯嬰兒降生,早晚有一天以色列就會成為自己國家裏的少數人口。

這樣,就導致以色列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內部矛盾,我們中國人都很難理解。

比如有一個派別叫極端正統派,這些人留着大鬍子,穿着黑衣服黑帽子,跟古代的猶太人一模一樣。他們不工作不納稅不當兵,不遵守以色列的國家義務,幹嘛呢?每天就研究以猶太教的這些經典。這些人還有一個特點:拼命多生孩子,認為多生一個猶太人都是功德,每家恨不得都有十個八個。

以色列國內有很多人反對這些人,說你們這些人等於國家的寄生蟲。但是以色列又是一個以宗教、以猶太教立國的國家。如果沒有猶太教了,那這個國家存在的意義在哪裏呢?何況還得靠他們的高生育率。所以國家始終還得養着這些人。

這麼多年過來,中東發生了好多事情比如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美國打伊拉克的戰爭等等,阿拉伯國家已經分崩離析,不可能形成一個合力去打以色列了。埃及、沙特這些國家的軍隊事實上都在美國的掌控之下。美國說我給你錢給你槍,給你先進的戰鬥機,但是你這些軍隊必須在我的武力監督之下。以色列是不可能再有滅國的危機了。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有錢人有什麼大病,其實都去以色列看病。他們也知道以色列的科技發達。

以色列也在跟美國幫助下跟這些國家搞關係,比如跟沙特都快要建交了。如果以色列跟沙特這個阿拉伯世界事實上的帶頭大哥都建交,那麼巴勒斯坦人以後就再也沒有國際援助的希望,至少沒有官方援助的希望了,所以哈馬斯才搞這麼一出恐怖襲擊。反以色列畢竟是阿拉伯國家的政治正確,哈馬斯這麼一搞,沙特只能宣佈說:我們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權利,跟以色列的談判全部停止。

有意思的是,以色列還能解決一些阿拉伯國家的矛盾,有了自己的盟友。比如約旦吧,統治這個國家的哈西姆家族其實是穆罕默德家族的後裔,叫「聖裔」。好多地方包括聖地麥加本來都是這個家族的。但是近代以來呢,沙特家族崛起以後,就把哈西姆家族趕出了聖地,趕到約旦那么小的地方去了。經過幾次戰爭,以色列跟約旦事實上形成了一種非常好的共生關係。

以色列宣佈說,約旦的全部領土都是以色列的軍事保護區,任何國家只要派軍隊去約旦都等於對以色列宣戰。對這種話,約旦國王從來不怎麼抗議,因為他很清楚以色列這樣做等於保護他,不然他的國家很可能被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一口吞掉。拉賓被刺殺以後,約旦的國王侯賽因還親自去弔唁。

中國人如果去以色列旅遊,會發現旅遊團往往會安排另外一個國家,約旦。你從以色列玩兒了一圈兒以後,還可以去約旦逛一逛佩特拉古城這些地方。之前柳傳志等等名人去以色列旅遊的時候,都是這種兩國游。

但是,儘管這些國家表面上跟以色列都沒什麼衝突,不打大仗了。但是別忘了,阿拉伯人是一團散沙。他們這些國家的政府從來控制不了底下的部落酋長,部落酋長也控制不了其他的有錢人甚至自己的兒子。就像沙特出了本拉登一樣。以色列曾經也有領導人想把戈蘭高地還給敘利亞,像跟埃及一樣「土地換和平」。後來發現敘利亞根本沒有一個人能保證做到和平,這事就黃了。

從沙特、伊朗卡塔爾、伊拉克、科威特,這麼多石油的富國都有無數的人願意出錢,出大錢,支持跟以色列對着幹的巴勒斯坦人。你去以色列搞恐怖襲擊,當人肉炸彈炸死了,好,你是烈士,我出錢養你的家屬。這麼多有錢的境外勢力慫恿這些人天天跟以色列干,以色列還有個消停嗎?

所以,這些年這些人不斷從黎巴嫩、加沙這些地方往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或者偷越邊境去殺以色列人。就像這回一樣。

以色列實力強大的空軍

戰場上以色列從來沒輸過,實際生活中以色列從來沒太平過,不斷有小股的恐怖分子來製造恐怖襲擊,不斷有以色列的平民傷亡。這麼多敵人,你不僅跟他們說不通理,這些人自己還不團結,控制不了自己,談都不知道找誰談。除非你把阿拉伯人都變成現代國家,變成一個令行禁止的民族,就是有一個人說了算,我跟你談,咱們互讓多少利益,這就好談了。問題恰恰就在於,我談完了之後,不管讓出多少利益,還是有恐怖襲擊。以色列是叫天天不應。

另外,以色列是民主國家,比較文明,它不敢像俄羅斯那麼下狠手搞三光政策,留地不留人。就是把某個地方佔了以後,當地人殺掉一半攆走一半,再把俄羅斯人一遷進來。就沒有這個問題了。說實話以色列如果是這個水平,那也沒有巴以問題了。現在以色列的議會裏還有阿拉伯的議員,為阿拉伯人的利益說話。議員里還有女性,而阿拉伯國家的議會裏卻從來沒有女性議員,導致外界批評。阿拉伯國家最後也不得不選出了女議員。從這個意義上講,以色列等於在對阿拉伯國家反向影響。

這些年,以色列在轟炸哈馬斯之前還得研究:殺死一個恐怖分子,肯定要傷害平民,這個事兒我們干不干?一次殺多少平民是可以接受的?最後他們還找了數學家,確定這個係數是3.14。也就是說,殺死一個恐怖分子可以允許3.14個平民陪葬。但如果有兒童,這個係數還要相應減小。

恐怖分子如果在三樓開會,我們用什麼樣的炸彈能把他們炸死,不炸到一樓的平民?用500公斤的炸彈還是250公斤的炸彈?以色列的空軍還得仔細選擇。有一次殺死哈馬斯領導人的時候,以色列使用飛機投下一噸重的炸彈,炸死15個人,其中包括幾歲的孩子甚至幾個月的嬰兒。外界和內部都有批評聲音說:這是謀殺。有27個飛行員聯合起來抗議,但以色列軍方組織了其他幾百個飛行員,指責他們對國家不忠。這27個飛行員後來都被禁飛了。

網傳以色列近期在加沙使用白磷彈系不實信息

以色列的內部黨派和媒體也會監督:哎,你怎麼殺了阿拉伯的平民?我們這樣老搞仇恨的話,以色列還有和平嗎?然後美國和歐洲的知識分子尤其猶太知識分子也在批評以色列。甚至巴勒斯坦人自己的政治抗議,也得依靠以色列內部的反對派來支持,靠以色列的媒體來幫助他們說話。

這一次哈馬斯鬧這麼一出,故意大規模屠殺平民和外國人,故意顯示我有多殘忍,把事情搞大,其實是跟之前巴勒斯坦那麼多抵抗組織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

他們想的就是把全世界都拉進來,讓全世界意識到我們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權,意識到我們的這個痛苦。這樣的話呢,等全世界給以色列施加壓力,他才會被迫給予巴勒斯坦人自由。

所以你再怎麼罵哈馬斯殘忍屠殺非人類,他還挺高興的。反正你把我炸死了,按我的宗教信仰,我死了之後上天堂,上真主的天堂。

10,結論

所以說吧,巴以衝突這件事,從目前人類的經驗和智慧來看,無解。

它是人類兩千年來尤其最近幾百年來最大的利益、最大的欲望、最大的爭奪、最大的惡的綜合體,是個死結。

這次就算以色列把哈馬斯全部斬草除根,但是加沙的幾百萬巴勒斯坦人還在,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幾億人還在,你不可能把這些人都殺光吧?

如果非要解決巴以衝突的話,可以有以下幾種辦法:

1,以色列整體搬走,把地方讓給巴勒斯坦。然後阿拉伯人還是一盤散沙殺來殺去,那就跟以色列無關了;

2,讓幾億阿拉伯人的宗教聖地情結或者仇恨變淡,說聖地咱們共用,我也不追究你占我的聖地了,咱們兩個宗教和平相處;同時讓阿拉伯國家都變成現代文明國家,提高政治修養,不同的國家都能有一個令行禁止的人說了算,這樣以色列就可以談判,說咱們簽個和平協議,井水不犯河水;

3,美國出兵中東,把沙特、埃及、伊朗、卡塔爾、科威特、伊拉克……這些國家全佔了,然後每天派兵巡邏,防止出現恐怖分子,露頭就抓;然後讓以色列把佔領的領土還給其他阿拉伯國家,恢復巴勒斯坦的合法權益;

4,等到人類科技進步,不再依靠石油為工業動力,阿拉伯國家沒錢了,就沒那麼多錢支持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了;

5,以色列被打急了,下狠手把周圍一圈阿拉伯國家全滅了……

停,這個夢該醒了。

這幾天,讓人觸目驚心的消息不斷傳來。我們只能慶幸,自己沒有生在那個地方。

如今是全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發生了恐怖襲擊這樣的事情,也都有自己想做的。可以譴責,可以幫助,可以仇恨。

雖然這些做法都無助於解決巴以衝突,不過要是說這個矛盾要到人類滅亡那天才能解決,那人類作為一個智慧生命,也未免太悲哀了。

人類製造的難題,一定要靠人類自己來解決。

《基督山伯爵》的最後一句話,送給大家:

「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裏面的:等待與希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安達

來源:基本常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