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磊勒闐:秦剛事件揭示了什麼?

作者:
楊潔篪之女、耶魯校友Alice Yang,耿爽副代表在紐約讀中學的女兒等等,身體力行地拿着外交護照為中美友好勞苦奔波。工薪階層的留美生身負父母舉債而來的財務壓力,蝸居在逼仄的單人間內時,華春瑩副司長已為女兒樊華購置三藩市灣區房產一套,且作居所之途。反觀中國大使館外大排長龍的遞簽隊伍和反美大V及其擁躉的集體高潮,此番人間,可謂別有洞天。

繼2022年10月胡錦濤二十大離場事件之後,今年2023年6月的秦剛事件,再一次以 中共當局極不情願卻又未能控制住的方式,暴露出當代中國政治的種種現實。如果說前者揭示出中國政治的非制度性,後者則揭示出中國政治的不透明性,兩者都是人治國家的真實寫照。

新華社英文推特賬戶對胡錦濤離開會場的解釋是「not feeling well」,而這也是中共官方迄今為止對這起引發國際矚目的離奇事件的唯一解釋。不僅防火長城內的絕大多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無從獲得這一解釋,就連這則解釋都不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用語言」寫成的。向中國政府納稅大概都是外籍人士,而非中國公民。給64億洋人一個解釋,畢竟還是有一點必要的。給14億中國人一個解釋,就確無必要了。不僅沒有提供信息之必要,而且有嚴防信息流入境內之必要,堪稱「兩個必要」。從外交部發言人對秦剛失蹤一無可奉告的表現來看,中國政府這一立場確實是「一以貫之」的。

7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稱,秦剛外長缺席外事活動是出於「健康原因」。「健康原因」和「not feeling well」有異曲同工之妙。遭小三逼宮造成的焦慮不難引發抑鬱症,心理健康問題自然也是健康問題。對二十大人事安排不滿,恐怕很難feelingwell。無論是「健康原因」還是「not feeling well」,都含糊到了無法追究其責的地步。就連新加坡政府控制的亞洲新聞台主播,在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反對「惡意炒作」秦剛失蹤的新聞時,也面露不可思議的神情。一國外長失蹤一個月後被無理由免職,追問更多信息,都是屁民操了不該操的心,真令友邦驚詫。

無論是病重論、叛國說還是政爭談,都不符合駐美大使謝鋒語帶笑意的一句「let’s wait and see」和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反問路透社記者從這起事件中學到了什麼的揶揄,也不符合保留國務委員職務的安排。男女之間的「生活作風問題」倒是符合兩者戲謔的迴避態度。雖說也有風氣開放者如法國,薩科齊總統夫婦雙雙出軌,民眾皆視若無睹,但從世界範圍內看,公職人物感情不忠多被視作政治醜聞。7月2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前召開第四次會議,在不透露原因的情況下決定免去秦剛兼任的外交部長職務,實為「有苦難言」。

常言外交部是清水衙門,錢少事多離家遠。對於基層工作人員而言,並非無中生有。但對於領導幹部,他們既無親身經歷,也無權置喙。生活照中,初為人母的傅曉田抱着嬰兒,從別墅樓庭俯瞰海景,可謂美輪美奐。撇開私生活領域的道德爭議,作為國家公務員的秦剛和作為鳳凰衛視主持人的傅曉田,如何負擔得起這依山傍水的洛杉磯豪宅和往返兩國間的專機,恐怕又成了一筆糊塗賬。

赴美生子本無可非議,中共國高官與美國千絲萬縷的聯繫更是人盡皆知。單外交系統,就有楊潔篪之女、耶魯校友Alice Yang,耿爽副代表在紐約讀中學的女兒等等,身體力行地拿着外交護照為中美友好勞苦奔波。工薪階層的留美生身負父母舉債而來的財務壓力,蝸居在逼仄的單人間內時,華春瑩副司長已為女兒樊華購置三藩市灣區房產一套,且作居所之途。反觀中國大使館外大排長龍的遞簽隊伍和反美大V及其擁躉的集體高潮,此番人間,可謂別有洞天。

說秦國委兼外長「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是罔顧事實。自建交以來,中國外交官曆來主張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反美從來都是屁民文化。外交官雖不一定反美,但愛國當屬應然。說秦國委兼外長「愛國是工作,赴美是生活」,恐非虛言。赴美留學者不乏志在報國者,但赴美生子如果也是一種愛國行為,不知是愛的哪一國。如果愛的是中國,赴美生子大概是為緩解中國人口危機作貢獻吧。

從省委大秘到國務院總理,從省辦副主任到中辦主任,從禮賓司長到國務委員,「服務型人才」如今成了幹部提撥的香餑餑。6月9日國務院會議後新華社發佈的照片中,與會者都認真做筆記,唯有秦剛雙手放在桌子下面,身體後靠,低頭似在用手機。開會用手機的經歷人皆有之,但9人國務院會議用手機卻非同尋常。新華社發佈的照片無一不經精心挑選,唯一合理的解釋恐怕是秦國委全程都在用手機。對此,新華社和國務院的工作人員置若罔聞,連更高級或同級別的總理、副總理和其他國務委員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沒有提出秦剛配合擺拍的要求。在中國官場生態中,想來竟也合情合理。秦國委連國務院會議都顧不上,焦頭爛額處理的問題,必定是「國之大者」。如果秦國委兼外長正在與人民領袖通信,豈非沒事找事?

未婚女精英與已婚中年男高幹之間的情感瓜葛,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2013年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與山西師範大學副教授常艷事件,東窗事發,也緣自小三逼宮。名分問題,向來茲事體大。誠然,副國級的秦國委與副部級的衣局長不可同日而語。此事驚動了洋人,更不可草率了之。遙想秦剛履新之際,外界對他寄予的種種厚望,十年外長、五年外辦主任、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家……如今都成泡影。在「大數據治國」的新時代,究竟是中組部對秦剛與傅曉田的關係在2022年底之前一無所知,還是曲意迎合、「帶病提拔」,只剩外人「妄議中央」的份了。

【議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