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紐時:習近平治下中共外交部 看似戰狼其實弱勢

中共國務委員秦剛被免去外交部長職務,除了未能停止外界眾多疑問,且讓 中共外交部面對問題時左支右絀。美媒認為,秦剛的去職,凸顯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大權獨攬下, 中共外交部失去了政策能力且顯得軟弱。

中共國務委員秦剛被免去外交部長職務,除了未能停止外界眾多疑問,且讓 中共外交部面對問題時左支右絀。(中新社)

中共國務委員秦剛被免去外交部長職務,除了未能停止外界眾多疑問,且讓 中共外交部面對問題時左支右絀。美媒認為,秦剛的去職,凸顯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大權獨攬下, 中共外交部失去了政策能力且顯得軟弱。

紐約時報以「秦剛消失凸顯中共外交機構勢弱」為題發表文章指出,習近平是自毛澤東以來中共最強大的領導人,他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並使一個本已高度不透明體制的保密程度更強化,不管這給中國國際形象帶來什麼代價。

美中問題錯綜複雜美專家:王毅回鍋無濟於事

秦剛出任中共外長半年丟官美專家:凸顯北京識人不明很難堪

文章指出, 中共外交部擔負着與外界溝通的任務,但在面對自家最高官員失蹤問題時的掙扎,凸顯了習近平領導下中共外交機構的軟弱。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費和中共研究講座(Freeman Chair in China Studies)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表示,在習近平時代大部分時間裏, 中共外交部這個官僚機構已失去了影響外交政策的能力,有關台灣或美國等重大問題的決定,都是在黨內由習近平主導做出的。

白明直指,中共外交政策的基本參數相當固定,一次人事變動、尤其是秦剛的變動,不會改變政策方向,畢竟「秦剛不是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前美國國務卿)」。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接替秦剛,回任中國外長。文章認為,王毅雖是24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之一,理應比歷任外長有更多機會接觸習近平。然而,這並不保證他對政策制定有更大的影響力。畢竟,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習近平,不是中共外交官。

文章指出,有時候中共領導層發出的訊息是明確的。 中共外交部近年來採取了被稱為「戰狼」外交的咄咄逼人做法,反映的是「領導人的治國風格」,習近平要求中國在全球舞台上有更「自信」、但有人稱之為「冒險」的表現。但其他時候,中共外交官就不得不猜測領導人的想法。

這篇文章提到,美中關係在習近平領導下,已降到幾十年來的最低點。他一直咄咄逼人地強調中共對台灣的主權主張,並在外界廣泛的批評下繼續堅定地支持俄羅斯,儘管俄羅斯入侵了烏克蘭

文章說,秦剛被免職後,「極其怪誕」的跡象顯現在 中共外交部的官網上。像是「外交部長」頁面一度只有「信息更新中……」的字樣,輸入秦剛的名字也一度搜索不到結果。而例行記者會上有關秦剛的問題,在文字實錄上都被省略。

這篇文章指出,上述事跡讓秦剛去職一事增添了奧威爾式的色彩。這種抹掉一切的做法,讓人想起毛澤東時代,政敵會從照片上和官方文件中消失。而這也暗示,秦剛出乎意料地冒犯了中共領導層,而不是官方宣稱的「健康問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