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快閃兵變爆普京敗象 中共會軍援俄嗎?

——快閃兵變爆普京敗象,中國不可能軍援俄?

資料照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主持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會議

俄羅斯僱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發動的兵變雖不到一日就落幕,但觀察人士分析,此「快閃兵變」暴露了「俄國最高政界和軍界內部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將俄軍指揮鏈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領導統御問題浮上枱面,因此,俄軍在烏克蘭一役的敗象已現。他們說,一旦普京戰敗,中國絕不可能軍援俄國,因為代價太高,所以,中國此時應會保持中立,靜觀其變。

2023年6月24日,瓦格納戰鬥人員開始從頓河畔羅斯托夫撤出。

俄烏戰爭進入第17個月,俄軍在烏克蘭的輔助兵力瓦格納集團竟發動兵變,一度抵近兵臨莫斯科城下,經白俄羅總統盧卡申科成功協調後,瓦格納首領葉夫根尼·普里戈津才放棄進軍莫斯科,並命令他的僱傭兵重返烏克蘭駐地,暫時化解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內戰危機。

不過,分析人士說,俄羅斯局勢詭譎多變,橫在普京眼前的分裂危機並未完全根除。

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現任香港博源基金會學術委員的丁學良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這次兵變,意味着普京主政下的俄羅斯,最高政界和軍界決裂的程度非常嚴重。

丁學良說:「俄羅斯最高的政界和軍界內部如此不可調合的矛盾和衝突,這次是第一次大爆發,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大爆發。」

成本太高中國軍援俄羅斯無望

他說,雖然中國和俄羅斯有着「無上限」的戰略夥伴關係,但若普京在烏克蘭一役上吃下戰敗的苦果,中國絕不可能跟着搭進去,軍援俄羅斯。

丁學良說:「因為陷進去的成本太大,而且烏克蘭戰爭,嚴格講起來,它並不涉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當然俄羅斯戰敗是件不好的一件事,因為少了一個重要的盟友,但是你(中國)要想挽救這個盟友(俄羅斯)的話,你要花的力量可不得了。第一,你要把你自己最最好的武器要給俄羅斯,你把這些武器給了俄羅斯的話,那你自己的部隊就受到嚴重的損傷,而且下一步就受到(國際)制裁。」

他還說,俄軍兵力弱、兵源和武備都不足,也不是中共解放軍有能力挽救的。

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因端午假期休會,官方暫未對俄羅斯局勢做出任何回應。

除了俄羅斯內部的政軍矛盾,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形容,瓦格納發動的「快閃兵變」除犯了兵家大忌外,也凸顯了俄軍指揮鏈以及普京個人在領導統御上的大問題,尤其瓦格納揮軍莫斯科,受到的抵抗不多,就連撤退時,還得到俄國民眾的擁護,顯示俄軍內部士氣低落,這對普京政權而言,都不是好的訊號,再加上,普京和瓦格納集團簽下的城下之盟,恐只能化解暫時的危機,不代表內部分裂就此彌合。

蘇紫云:俄軍若戰敗中共可能間接援助

他說,早於入侵烏克蘭前,西方研究就指出,俄軍貪腐嚴重,基層待遇差、還爆出暴力霸凌行為,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本就不強,現在俄軍兵弱、士氣低的跡象更加嚴重,而快閃兵變還減損俄軍在前線的兵力布署,因此,烏克蘭軍心受到鼓舞,近期反守為攻,取得局部成功,對未來戰事前景樂觀,也絕非空穴來風。

如果普京最後真的戰敗,蘇紫雲認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會軍援俄羅斯,但也不會認為自己戰略選擇錯誤,因為結盟俄羅斯還是符合中國地緣戰略的利益,尤其俄軍曾派太平洋艦隊、空軍協同中國的海空兵力入侵日本和韓國的防空識別區,或中俄軍艦聯合繞行津輕海峽和東中國海周邊,來軍事威嚇日韓,這對中國仍是一大助力。

蘇紫雲說:「習近平是超級現實主義者,他可能不會覺得自己站錯邊,因為他地緣戰略上面所需,但是他應該不會太過地協助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之下,要中國解放軍出兵協助俄羅斯,去打烏克蘭,我想,這機率非常小,可是其他方面的協助,包括間接地提供一些原材料或是裝備給俄軍去使用,這倒是非常有可能的。」

蘇紫雲表示,根據美軍發現的證據,中國公司用私人名義出售自動步槍、無人機給俄軍,再加上,中俄經濟掛鈎,中國進口俄羅斯的能源、天然氣和石油,又出口野戰口糧、軍需品給俄軍,都是一種間接援助。

英媒《金融時報》5月中分析海關申報單後發現,瓦格納集團旗下子公司去年底曾透過一家中國公司,自中國購得2萬頂頭盔,但該公司澄清其製造的是遊戲用頭盔。

瓦格納傷害中企海外利益

不過,《金融時報》也曾引述美國的情報報道指出,瓦格納今年初曾向中國尋求採購武器彈藥和裝備,但遭到中國的拒絕。

香港學者丁學良說,中國知識分子和學界其實都不認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中共官方更從未對瓦格納集團有過正面評價,其部分恐怖行徑不僅中國、就連俄羅斯也不願意買單,尤其該集團在中東、非洲等地為礦產等公司提供保安服務,與當地提供保安服務的中企常有摩擦。

丁學良說:「中國的這些保安公司和瓦格納一定會發生摩擦,因為瓦格納在海外做了很多的事情,也是威脅中國在海外的一些投資項目。」

台灣軍事專家蘇紫雲則說,瓦格納「窩裏反」的兵變應會給習近平一個警訊,因為,中國內部矛盾也不少,除了經濟硬着陸、失業率高、人口紅利隨著老齡化漸失,生產力恐漸被印度給取代,在此前提下,習近平若在台海輕啟戰事,也將面臨政權不穩的威脅。

瓦格納教訓台海戰事的啟示

蘇紫雲說:「這給習近平(上了)很大的一課,也就是烏克蘭是個地面作戰,俄羅斯都已經打得這麼不順利,如果他要再跨海攻擊台灣,要兩棲登陸的話,那風險更高。同時,如果中國共產黨攻擊台灣不順利的話,這對於他的政權也將會是一個政治災難,這都是給習近平帶來的啟示。」

雖然中共官方、官媒對於俄國局勢尚未明顯表態,但中國網民不乏偏向支持普京的論調,狂酸西方和烏克蘭的一日慶祝行情。

一位來自重慶的微博網民留言說:「普京確實牛掰,現代版杯酒釋軍權。」

另一位來自北京的微博網民則寫道:「槍口要一致對外嘛!」

不過,仍有中國網民呼籲理性,以中國的利益為準。這位網民說:「作為局外人仍然保持理性吃瓜觀望,還是那句話:真正的中國人始終是以國家利益為重,誰對中國有利,什麼事對中國有利,中國人就支持誰。」

位於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戴炳然說,他雖然也不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他堅信俄國不可能戰敗。他說,美國和北約慫恿烏克蘭,挑起戰火,要為此戰爭悲劇負起責任,而中國維持中立的立場堅定。

戴炳然告訴美國之音:「俄國那麼大的國家,二次大戰時,德國打到莫斯科的城下都沒辦法把它打敗,這次,美國、歐洲不可能直接出兵,它憑武器、憑烏克蘭的這些軍力,它能把俄國打敗嗎?我覺得是不可能的。但是戰爭總是兩敗具傷,沒有勝的一方,中國是不希望,哪一方是徹底敗掉了。我們的立場是很清楚的,第一個,不在這上面火上加油,第二個,希望雙方能夠坐下來談判,看看在戰爭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應該在談判桌上去尋求解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