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吃過生活的苦,才知讀書並不苦

曾看過一個節目,節目中的許多男孩和女孩,年紀輕輕的就放棄了讀書,進入工廠工作。

每天做着重複不斷的工作,悶熱的廠房,讓他們汗水不斷地流,將近11個小時的工作,卻頓頓吃食堂那沒什麼油水的飯菜,睡覺擠在八人一間的宿舍里,想要洗澡還得排隊。

採訪中,有一個男孩說:

「以前覺得上學辛苦,沒想到打工的生活更苦。」

可早早離開校門的少男少女們,沒有學歷,沒有背景,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從一家工廠換到另一家工廠,生活不穩定,就連收入也跟着廠子的效益波動,一旦工廠破產,還有可能拿不到工資。

等遭遇過生活的困頓,被命運的鞭子抽得遍體鱗傷的時候,才真正讀懂了那句話:

吃過生活的苦,才知讀書並不苦。

不讀書,會喪失生活的選擇權,想要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就必須要多讀書。

讀書的意義,不在於讓自己取得多麼偉大而卓越的成就,而是在畢業的那一刻,多一些選擇,在生活備受挫折的時候,內心不會決堤,自己給自己一種內在的力量。

也正是因為讀了書,才能讓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擁有更高的思想維度,讓自己在無所依靠的時候,明白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然後推動着自己不斷地前行。

曾有人問張桂梅老師:「為什麼一定要讀書?這個書就非讀不可嗎?」

在張桂梅老師的教學生涯里,有一個女孩子跟她說,家裏條件一般,讀書也沒有用,她自願選擇輟學打工。

這樣的選擇或許能解決家裏的經濟狀況,但同時也帶點無奈和遺憾。

因為當你生活在井底的時候,你只能看到頭頂的一方天空,你就以為那是唯一的選擇,但其實,天空是如此的遼闊,還有那麼多的選項,你還沒有見過。

關於「如何度過這一生」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最好的答案,一定是來自那些勤於讀書的人的心中。

想起一位在北大讀書的博主分享的一個視頻,視頻的題目是「在北大讀書,我好痛苦」,乍一看以為博主是在吐槽,看了以後才明白,原來她是在誇讚北大的食堂又大又漂亮,不怎麼排隊,飯菜種類多,還特別經濟實惠。

禮堂電影10元隨便看,圖書館9萬平,想坐哪就坐哪,不用搶座,博主用一種詼諧幽默的方式在告訴我們,讀書的好處。

想起一句話: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冊書籍,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

那些真正努力讀書的人,能讓原本單調的生活因為讀書變得五彩斑斕,能去看更大的世界,能提升自己的眼界,給自己的世界添磚加瓦。

「十年寒窗,百鍊成鋼。」

大家都說讀書苦,讀書也確實很苦,但不讀書的人生不僅苦,還很殘酷。

想起一個叫徐夢楠的男生,2008年他參加高考的時候,交了白卷,在當年很多孩子的心中,他就像是一個英雄。

可如今的徐夢楠,因為沒有學歷,只能輾轉於各個工廠,幹着最髒最累的活,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後悔了!」

他說:「如果當年有人勸我,我一定不會考0分。」

我相信當年一定有人勸過他,但他沒有聽,一意孤行地選擇了自認為很棒的壯舉。

很喜歡一句話:

「沒有吃過生活的苦,所有的勸都是耳邊風。」

並不是說體力工作不好,所有的勞動者都值得被尊敬,只不過,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高學歷,能在窗明几淨的辦公室里工作,拿着穩定的薪水,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生。

人活着,註定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苦,生活的苦是讓人心力交瘁的,而讀書的苦,雖苦,卻能迎來個人的成長,叫人有能力選擇未來的生活。

讀書,是需要花費一輩子去做的事情,不僅能讓你收穫物質,更能收穫內心的豐盈。

苦難會將人折磨得苦不堪言,但書讀得多了,就擁有了更多的智慧,去解決生活的難題,去應對突如其來的難題,讓人生擁有更多的可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綠茵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