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長期吃阿司匹林,會有哪些副作用?能不能停一段時間再吃?

「中老年人最好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專家說了,還能防癌!」老李又在朋友圈裏宣揚他的阿司匹林「神藥論」了。

67歲的老李是十幾年的高血壓患者了,剛開始確診時不注意,有一段時間頻繁胸悶胸痛,去醫院一查,結果冠脈造影CT顯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狹窄達到了60%,已經是冠心病的程度了。醫生提醒他要當心心梗風險,老李這才重視起來,謹遵醫囑服藥。

其中,阿司匹林是醫生開具的藥物之一,老李每天都要服用一片,久而久之,冠心病也控制住了,也沒有發生過心梗。

因此,老李一直覺得是阿司匹林是「神藥」,動不動就勸身邊朋友吃藥防病。他最近在網上看了幾篇文章,勸人吃阿司匹林的理由又多了「防癌」一條。

作為一款百年老藥,阿司匹林在醫療界一直頗具「威名」,近年來在抗癌領域也是不斷「煥發新機」。然而,阿司匹林真的是毫無禁忌的「萬能神藥」嗎?看完文章,你心裏就有數了。

一、最新研究:中國專家揭示阿司匹林防癌機制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員蔣暉等人在 Cell Research期刊發表了研究論文,表明除了其廣為人知的抗炎作用外,阿司匹林還具有良好的對抗輻射的作用。通過對組蛋白H4K16的乙酰化,增強了染色質解壓縮,從而增強DNA損傷部位招募修復因子進行同源重組(HR)修復。而這也能夠解釋其許多備受讚譽的健康益處,包括預防癌症。

DNA雙鏈斷裂(DSB)對健康有害,除了可能引發細胞死亡外,還可能導致染色體缺失和易位,造成長期危害,包括癌症和遺傳性疾病。

此外,DSB也是炎症的原因,而炎症是輻射/化療誘導的組織損傷的關鍵驅動因素。除了加速DSB的修復外,阿司匹林還可能通過抑制炎症誘導的DNA損傷間接促進基因組保護。

需要提醒的是,對於評估阿司匹林的長期獲益或風險,特別是與癌症相關的影響,還需要更多深入性研究。上述研究結論也並非提倡人人都去通過服用阿司匹林來達到防癌效果,阿司匹林畢竟是藥物,不能忽視其濫用所帶來的健康風險。

二、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對身體是好是壞?

阿司匹林在臨床的應用已有100餘年的歷史,適應症廣泛,包括鎮痛、解熱、抗炎、抗關節炎、抗風濕、抗血栓等,因此被戲稱為「萬金油」、「萬能神藥」。

目前,阿司匹林臨床廣泛應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一級預防:沒病的人預防疾病發生;二級預防:有病的人預防疾病變重,降低死亡率)

2018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推薦:高血壓伴糖尿病;慢性腎病;50~69歲心血管風險者(10年心血管總風險≥10%或高血壓合併3項及以上其他危險因素)可以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75~100 mg/d)進行一級預防。

但需要注意,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也有健康風險,所以,要嚴格把握適應證,不是每個人都隨隨便便使用

心血管內科主任胡桃紅教授建議,七類人群最好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①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硬化腦溢血者應禁用;

②近期內做過眼科、內臟、顱內手術者禁用;

③平時有牙齦或皮膚經常出血者應慎用;

④有哮喘病史,對阿司匹林過敏者不宜服用;

⑤患有動脈硬化伴高血壓者,不宜長期服用;

⑥70歲以上老年人多有凝血功能障礙,容易發生出血,不宜服用;

⑦腎功能衰竭患者如服用阿司匹林會加重腎臟毒性的危險,不宜服用。

三、服藥期間,出現4個異常,及時就醫

1、胃腸道損傷

胃腸道反應是阿司匹林最常見的副作用,因為阿司匹林會再胃內分解成乙酰水楊酸,對胃部有較強的刺激,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等問題。

如果患者出現消化不良、腹痛、黑便等症狀,可能是胃腸道損傷的信號。可以先停掉阿司匹林,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抽血或者化驗大便檢查。

另外,建議服用阿司匹林前,先進行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等,評估用藥風險。如過去有消化道出血者,也需同時服用質子泵抑制劑以防發生嚴重出血。

2、異常出血

包括皮膚紫癜、瘀斑、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統出血,嚴重者可出現顱內出血。若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3、過敏

臨床觀察表明,少數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後悔出現皮疹、哮喘、血管神經性水腫或黏膜充血等過敏反應。其中的哮喘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致死,特稱為「阿司匹林哮喘」。因此患者需要在服用阿司匹林前做好過敏試驗,並且注意觀察身體變化。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應停藥就醫。

4、水楊酸反應

水楊酸反應,也就是水楊酸中毒,是一種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主要是因為阿司匹林在體內代謝為水楊酸,而高濃度水楊酸會對多個器官和系統產生毒性作用,導致人體出現呼吸困難、低血壓、休克、頭痛、抽搐、昏迷的症狀。

預防水楊酸中毒的最好方法是按照醫囑或者說明書正確使用阿司匹林。如果出現任何不良症狀,如噁心、嘔吐、出血、皮疹等,要及時停藥並就醫。

四、服用阿司匹林,注意「三不要」

1、不要大劑量服用

發生消化道出血與所用的阿司匹林劑量有很大關係。隨着劑量增大,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增加,尤其是年齡偏大,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消化道疾病史的患者更加明顯。大量臨床試驗證實,小劑量阿司匹林的療效和安全性最佳,推薦使用劑量為50~100毫克/天。

2、不要隨意停藥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不按醫囑擅自停藥,會增加健康風險,尤其是血栓風險高的二級預防患者。研究表明,停用10~30天與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險風險增加有關,因此,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若要停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採取相應措施。

3、不要與其他解熱鎮痛藥合用

阿司匹林與抗凝藥雙香豆素合用,易致出血;與降糖藥甲苯磺丁脲片同用,易致低血糖反應;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合用,易誘發潰瘍;與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強其毒性;與呋塞米(速尿)同用,容易造成水楊酸中毒。

另外要注意,阿司匹林不同劑型服藥時間有講究。廣醫三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黃兆琦建議,如果服用的是普通片,應飯後服用,以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傷腸溶片一般應在餐前30分鐘~1小時服用,若選擇餐後服用,食物會延緩藥物的吸收,同時若與食物中的鹼性物質混合可能導致腸溶片提前釋放反而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