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為什麼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的紅旗渠工程質量如此不堪?

——紅旗渠建設者的原因

作者:
在中國紅旗渠被譽為是世界第八奇蹟,但是其工程質量與世界奇蹟實在不相配。紅旗渠工程質量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紅旗渠建設者不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當一個工程建造者的生命和人身安全得不到重視,那麼這個工程的質量也不可能得到建造者的重視。

在中國紅旗渠被譽為是世界第八奇蹟,但是其工程質量與世界奇蹟實在不相配。1965年4月5日,河南林縣紅旗渠總乾渠建成通水。但在總乾渠通水不到一年的時間後,1966年4月紅旗渠總乾渠就因質量問題開始了加高加固工程。之後修補工程一直不斷。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距紅旗渠工程全面竣工僅二十多年,工程就被認定是年久失修,老化極為嚴重。因為紅旗渠是中共的紅色圖騰,中央和地方政府幾次投入巨資進行技術改造,但都成為豆腐渣工程。1992年,解放軍兩個工兵團直接參加紅旗渠的技術改造。2008年12月由國家投資3200萬元、地方配套400萬元,再次啟動了紅旗渠修復技改工程,最終投資打了水漂。2011年林州市啟動了總投資9.7億元的重修紅旗渠水利大會戰,投資數額是當初紅旗渠總造價的十倍以上,工程持續了三年。2014年紅旗渠部分渠道因地質問題發生垮塌造成洪災。到如今有人還在呼籲:救救紅旗渠,希望中央政府再出巨資,認為保紅旗渠就是保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什麼紅旗渠的工程質量如此不堪?作為世界第八奇蹟,建造者和工程質量有什麼關係?筆者在中國接受的教育是:埃及金字塔是奴隸建造的。為什麼幾千年前的「奴隸」能造成如此高質量的世界奇蹟?而當家作主的紅旗渠建設者卻不能?。

筆者認為:紅旗渠工程質量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紅旗渠建設者不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當一個工程建造者的生命和人身安全得不到重視,那麼這個工程的質量也不可能得到建造者的重視。

圖1:紅旗渠決口處,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一、紅旗渠工程質量問題

1965年4月5日,河南林縣在分水嶺舉行慶祝紅旗渠總乾渠通水典禮,1969年7月紅旗渠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1]。紅旗渠在中國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可惜其工程質量實在與世界奇蹟不相配,將來很可能不能與時俱進,隱入歷史的塵煙。。

就在紅旗渠總乾渠通水典禮之後不到一年時間,紅旗渠總乾渠就開始加高加固工程。在中國對於水利工程設施出現的工程質量問題、工程安全風險所採取的工程補救措施,多用加高加固工程一詞,如某某水庫大壩的加高加固工程,某某河堤的加高加固工程。從那一刻開始,紅旗渠就像一個身患慢性病的老人,大病小病不斷。下面是筆者整理的不完整的紅旗渠「治病」記錄,主要資料來自林州市政府編纂的《紅旗渠志》與《紅旗渠大事記》。。

1.119664月開始總乾渠加高加固工程,至196810月宣佈完工

1965年4月5日,河南省林州在分水嶺召開慶祝紅旗渠總乾渠通水典禮大會,安陽地委第一書記崔光華到場剪綵。第二天中共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劉建勛到紅旗渠視察通水情況。4月18日《河南日報》發表有關紅旗渠通水消息,並發表《賀紅旗渠通水》的社論,據說結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鈾」的苦難歷史。1965年7月21日中共林縣第三屆代表大會確定每年4月5日為紅旗渠通水紀念日。。

其實紅旗渠並沒有按照1960年2月10日發佈的《總動員令》所描述的那樣,乾渠的斷面按照渠底寬8米渠牆高4.3米建造,而是偷工減料,至1965年渠牆高只有2.5米,矮了1.8米。所以必須在「完工」之後,趕緊將渠牆加高到4.3米,達到原規劃設計標準。此外還要針對總乾渠已經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補救,即全線加固。紅旗渠的建設充分體現了大躍進「多快好省」精神的內在矛盾,「快」了就不能「好」。。

從1966年4月開始的總乾渠加高加固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2]:。

1、加高渠牆:從河口至分水嶺,全長51385米,內外渠牆各加高1.8米,達到原設計高4.3米,收頂1.2米,外邊坡1:0.35。。

2、對原有渠牆的再處理:渠牆基礎不好,或者壘砌較差,中間有空隙,採取渠線向里移;渠牆基礎好但質量差,臨水面用的是塊石,又沒分層壘砌,縫口太大的,採取剝皮壘砌;渠牆基礎好,壘砌質量也好,則用水泥沙漿深勾縫。。

3、渠底處理:渠底是沙卵石或風化石的渠段,採取渠底全部襯砌;隧洞及渡槽底砌得好的,用的又是大塊石頭,採取將縫口掏深10厘米,用水泥沙漿勾縫;砌的不好徹底翻修,挖深0.5米,再用水泥、石灰、沙混合漿砌;渠底為較好的岩石,但有個別縫口漏水,採取清好底,找完縫,挖深、挖透,用水泥沙漿勾縫。。

此外還有新建改建部分防洪橋、路橋,襯砌隧洞等工程內容。。

總乾渠加高加固工程以青年洞入口為界,分兩段施工:第一段從渠首至青年洞,長27446米,由城關、合澗、原康、小店、河順、東崗、任村、姚村9個公社承建,於1966年10月15日開工,至1967年6月竣工。第二段從青年洞到分水嶺止,長43189米,在上述參加承建9個公社的基礎上增加橫水公社,共10個公社。總乾渠加高加固工程拖至1968年10月宣佈完工。。

1.2197010月起紅旗渠總乾渠又開始分段維修加固工程,至19748月完成

十分可惜,從1966年4月開始、1968年10月完工的總乾渠加高加固工程的施工質量依然很差,不得不在1970年又開始了分段維修加固工程。。

1970年10月紅旗渠總乾渠林英洞至通天溝維修加固工程動工,1971年4月完工。。

1972年10月,紅旗渠總乾渠陽耳莊至分水嶺維修加固開工,次年6月完成。。

1973年10月紅旗渠總乾渠河口至陽耳莊維修加固工程,包括總乾渠寺溝洞改線工程動工,均於1974年8月完成。。

1.3紅旗渠水毀工程的修復

經過兩次後續工程的補救,紅旗渠還是在洪水面前暴露出質量差的弱點。。

1976年8月21日,濁漳河發生洪水,最大洪水流量達3200立方米/秒,紅旗渠總乾渠渠首段有200米受到河水衝擊受損。據天橋斷水文站數據,此段濁漳河歷史上的最大洪水流量為7000立方米/秒,總乾渠渠首壩體安全設計的依據就是這個洪水流量[3]。按理說,渠首工程應該能夠抵禦7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實際上卻敗下陣來,再次說明工程質量很差。。

1982年3月20日,紅旗渠總乾渠山西省境內王家莊村東250米處決口後改線工程動工,7月1日完工。。

1982年8月上旬大汛。紅旗渠總乾渠里岸倒塌淤塞嚴重,停水45天,國家投資46萬元,進行抗洪搶險和水毀修復。。

1988年2月22日5時10分,位於紅旗渠總乾渠晉、豫交界處的北坪溝渡槽頂部,因人破壞被炸塌,渠牆酥鬆漏水,整個渠岸下沉,損失嚴重。。

1988年5月17日,《人民政協報》登載河南省郾城縣政協顧明《紅旗渠面臨報廢的危險》的文章,呼籲有關部門應注重紅旗渠工程管理投資。。

1988年7月8日,紅旗渠總乾渠石界南溝段,因渠道老化,基礎岩層風化嚴重,發生決口46米,22日搶修恢復。。

1.41990年後,紅旗渠工程年久失修老化極為嚴重

1990年7月13日下午3時,總乾渠平順縣豆口段受人為破壞,被炸藥包炸出一個直徑1.3米的洞口,渠牆基30餘米麵臨坍塌。經及時搶修,25日通水。。

1990年9月30日,林州人大常委會組成調查組,由副主任郭新林帶隊,對紅旗渠及其它乾渠老化狀況進行全面考察後,作出《關於加強紅旗渠管理的決定》。。

1991年1月2日,新華通訊社發揚《紅旗渠工程老化,需加固改造》一文,省委書記侯宗賓、副省長宋照肅等作了批示。。

1991年10月25日,紅旗渠技改工程紅英北分乾渠翻砌鋪底動工。該工程從小店鄉油村到採桑鄉南峪白甘嶺,全長13.8公里,由合澗、採桑兩鄉承擔施工。。

1.51992年解放軍兩個工兵團直接參加紅旗渠技術改造工程

1992年初,林州縣委、縣政府決定,將紅旗渠技術改造列為全縣要辦成的「十件大事」之首,當時紅旗渠的狀態是:水蝕風化,危坍淤積,滲漏嚴重,影響正常通水,急需除險加固,防滲治漏,消除淤積,渠底水泥硬化等,急需進行技術改造。一向標榜自力更生的林州縣委、縣政府負責人多次赴北京、赴鄭州找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國家資金扶持。1月10日至13日,水利部副部長嚴克強到冀、豫、晉三省沿濁漳河察看水利工程及水源利用情況,對紅旗渠水源減少及工程老化極為關注。4月5日,在北京參加全國人大七屆五次會議的河南省代表團32位代表聯名提出紅旗渠急需更新改造,要求國家給予扶持的議案,向國家水利部施壓。4月8日,河南省計委、安陽市、林州市有關負責人赴京,到國家計委匯報紅旗渠老化狀況,要求把紅旗渠更新改造項目列入國家計劃。。

4月15日,紅英南分乾渠第一期翻砌鋪底技改工程動工。該工程從小店鄉油村起,到採桑鄉大石嶺止,全長18公里。。

1992年7月6日凌晨4時,紅旗渠總乾渠青年洞上游蠶溝渠段被炸,紅旗渠灌區管理局組織復修。。

1992年7月9日,河南省計委下文批覆,同意紅旗渠進行技術改造,國家給於一定資金扶持。整個工程工期5年,總投資7224萬元,乾渠以上列為國家計劃投資2999萬元,其中國家補助1000萬元,河南省補800萬元,市縣自籌1199萬元,乾渠以下列為地方自籌4225萬元。。

1992年8月22日凌晨4時28分,紅旗渠總乾渠盤陽段兩處渠牆同時破炸,炸毀長度33米,60米嚴重裂縫,盤陽村遭到渠水襲擊,損失慘重。。

1992年10月24日,紅旗渠桃園分乾渠(桃園一曲山響嶺洞)14.3公里,技改翻砌鋪底工程開工。11月30日竣工。。

1993年2月13日,林州縣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紅旗渠灌區管理局《關於紅旗渠總乾渠(河口至南谷洞渡槽33公里)一期技改施工方案》,並決定縣政府撥款100萬元予以扶持。4月1日,縣委、縣政府召開紅旗渠總乾渠技改施工總指揮部全體成員會議。2日上午召開動員大會。4月15日,總乾渠停水,全線施工。5月5日,紅旗渠總乾渠技改一期工程竣工通水暨表彰大會在任村鎮河口村舉行。共完成總乾渠33公里和水泥硬化鋪底清淤,工程總投資960萬元。。

1994年3月15日,紅旗渠總乾渠第二期(渠首至河口段)技改工程開工誓師大會在渠首召開,時任中共河南省委副書記任克禮,省軍區副司令員王英洲,安陽市委書記劉振歧,原林州市委書記毛萬春、市長李慶瑞等黨政領導,山西省長治軍分區、平順縣有關方面來賓出席會議。這次技改工程的特點是由解放軍部隊直接參加施工,20軍、50軍調遣54639、54776兩個工兵團1620名官兵,由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王英洲少將親自指揮。紅旗渠總乾渠第二期技改工程稱軍民共建,是為了避免在山西省境內施工與當地民眾發生衝突。林州市11個鄉鎮的1.5萬名民兵、民工參加施工。該期工程共投資1550萬元,投工71.7萬個[4]。經過35天的施工,共完成清淤14.47萬立方米,澆灌混凝土13604立方米,砌石3200立方米,完成投資786.3萬元,投工62.7萬個。4月2日,總乾渠二期技改工程軍民共建紀念碑揭碑暨竣工通水典禮在紅旗渠渠首舉行。國務委員陳俊生題寫了「紅旗渠技改工程軍民共建紀念碑」碑名,國務院總理李鵬、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為軍民共建紅旗渠技改工程題詞。李鵬的題詞是:「軍民情誼深,紅旗渠流長。」李長春的題詞是「軍民情溢紅旗渠」。。

1.6200812月又正式啟動了紅旗渠修復技改工程,成為豆腐渣工程

日轉星移,時間到了2008年,14年前完成第二期技改工程的紅旗渠如今又是遍體鱗傷、滿目瘡痍。已經習慣向中央政府要錢的林州市委和市政府再次伸手要錢。2008年12月再次啟動了紅旗渠修復技改工程,中央財政投資3200萬元,地方配套400萬元。為了防止與山西省再次正面衝突,紅旗渠山西境內主幹渠段的技改工程由解放軍武警水電二總隊承包。林州境內渠道的技術改造工程由中央、河南省、安陽市總計投入1700萬元人民幣,分三個年度完成。技改工程的主要內容是對總乾渠12公里內的渠底清淤、外渠牆鋼筋砼襯砌和部分內渠牆翻砌等,分3個標段進行施工。紅旗渠技改工程由紅旗渠管理局負責,採用公開招投標方法[5]。一切都顯得那麼合理合法。。

沒有想到,最終揭發此次紅旗渠技改工程是豆腐渣工程、是腐敗工程竟然是當年建設紅旗渠的幾位英雄:紅旗渠特等勞模任羊成、張買江、建渠老民工王天全、退休老教師莫全民、原紅旗渠工地黨委副書記彭士俊。他們六次親臨工地調查,發現工程並未按照招標合同規定實施,比如排水、清淤、鑿毛、清洗渠牆、渠底是工程的必要步驟和重要內容。而施工隊卻一樣都沒有干,直接用渠底混濁的污水將沙石、水泥和淤泥一起攪拌成混凝土,用於施工。直接的結果就是混凝土混入大量泥土後,凝結度大幅度下降,渠底形成夾層,渠底與渠岸之間出現空隙,不能形成整體結構,留下滲水、漏水、甚至渠牆坍塌造成洪水決牆的隱患。減去鑿毛、清洗兩項工序,造成渠岸兩張皮,必毀於年長日久的渠水沖刷。該工程由河南省水利廳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巡檢組鑑定:工程多項未完成合同規定指標,屬於不合格工程。該工程從招標、施工、驗收到結算,存在嚴重違規、違紀、違法問題[6]。。

全國納稅人付錢,在不知不覺之中又為林州市委、市政府付了一次學費。。

1.72011年林州市啟動了總投資9.7億元的重修紅旗渠大會戰

2011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的一號文件出台,文件提出要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力爭通過5年至10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基本完成大型灌區、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未來10年,投資4萬億建設水利[7]。。

2011年7月12日,林州召開題為「珍愛生命線,重修紅旗渠」的動員大會,宣佈投資9.7億元,分三年時間重修紅旗渠及其配套工程。為此林州將拿出5%的市財政收入、10%的土地出讓金和不低於10%的鄉級財力作為這一計劃的資金來源[8]。重修紅旗渠工程的內容依然是:修築毀損的渠岸、清淤、用水泥將渠底「硬化」,徹底解決滲漏……據說這一天林州的私營企業和外出打工人以及市民共捐款1100餘萬元。林州市委和市政府這次是改變了以往先向中央伸手要錢的做法,這次是自己先掏腰包,先行動起來,然後再爭取中央更多的資金。。

據說林州重修紅旗渠與河南省委根據高層精神重扛紅旗渠和焦裕祿兩面紅旗以及省委書記盧展工兩次觀看紅旗渠劇有關[9]。。

早在2010年1月候任河南省委書記的盧展工來到林州紅旗渠滿懷深情地回憶道:「1970年我插隊農村時,曾走了十五里夜路去公社看電影《紅旗渠》,林縣人民戰天鬥地、創造人間奇蹟的英雄壯舉使我深感震撼、深受鼓舞。紅旗渠的建成不僅福澤一方,也為中華民族築起了一座精神豐碑。」盧展工是插隊黑龍江省富錦縣的知識青年,一同赴富錦縣插隊的還有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原中石化董事長陳同海。大寨和紅旗渠在中國、特別在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心中,那是一個紅色圖騰。。

圖2:2011年7月23日紅旗渠重修工程全面開工,工程總體規劃為三年會戰,圖片來源: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1.82014年紅旗渠發生坍塌事故

2011年開啟的重修紅旗渠工程到底進行了多少,效果如何,沒有後續詳實的報道。。

據林州市委宣傳部通報,2014年6月26日3時許,紅旗渠總乾渠趙所管理段出現坍塌,坍塌處長40多米,滑坡高度20多米,渠水將附近趙所村淹沒,大部分房子進水,大量農田被淹。由於事發凌晨,渠水衝進村莊時,村民們都在熟睡。初步統計,受災的農田有400多畝,舊的土坯房大概有76間損壞。有14戶30多人受災,目前受災群眾全部臨時安置到村委會,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記者在現場看到,部分村莊道路塌陷,村子西北部的房屋幾乎都已經垮塌,一些樹木被連根拔起。豫北水利勘測設計院專家對現場進行了勘驗,初步認定是軟弱坡積物滑動造成的渠體坍塌。據介紹,該渠段當年修渠時就是軟弱地帶,是國土局和紅管處長期以來的地質災害觀測點,是紅旗渠重點隱患之一。林州紅旗渠灌區管理處葛新衛副處長說,隨後要開展搶修加固工作。由於全長70.6公里的紅旗渠已不再作為當地飲水水源,主要用於林州的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因此對飲用水安全影響不大[10]。。

圖3:2014年6月23日凌晨,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的總乾渠趙所段發生40米決口,下沖的洪水將附近的趙所村淹沒,大量民房被沖毀,農田被淹。圖片來源:大紀元資料室。

此次紅旗渠發生渠體坍塌的地方是地質軟弱地帶,紅旗渠工程本應該避免經過這種地質軟弱地帶。但是紅旗渠工程是在1960年2月11日開工建設的,而工程前期準備工作應該完成的地質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是在開工之後的1963年6月才初步完成。《河南省引漳入林紅旗渠灌溉工程查勘報告》指出,紅旗渠總乾渠線地質條件總計20公里,佔總長的29%[11]。。

此外這個報道無意還透露了當年為解決林州人吃水難而上馬的紅旗渠已不再作為當地飲水水源,筆者認為這與作為紅旗渠水源的濁漳河河水污染嚴重有關。。

1.92016年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16年2月17日在安陽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紅旗渠申遺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申報保護範圍是從渠首到分水嶺站的70公里長的總乾渠,而官方媒體一直宣稱的是紅旗渠全長1500公里。。

據紅旗渠申遺第一建議人、安陽市政協常委趙河銘介紹,紅旗渠最大的危機在於水源,早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水源就是一個致命的威脅。因為漳河水對紅旗渠的供水越來越少,導致的水源爭端不斷,付出的代價也比較沉重。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有望更好地保護紅旗渠。。

筆者認為,紅旗渠申遺這是一個向中央政府、向中國全體納稅人要資金的新辦法,屢敗須屢戰。只保70公里長的總乾渠,放棄其餘的14300公里長的紅旗渠,說明已經放棄全面重修紅旗渠的計劃。。

2016年7月19日林州地區降暴雨。紅旗渠多處渠道被沖毀、發生塌方。據統計,整段渠道沖毀4處133米,衝倒渠牆165處89050米,滑坡和淤積81處34.2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6877.6萬元。災後又開始大規模維修[12]。。

2017年林州市紅旗渠管理處委託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對紅旗渠進行全面安全評估[13]。紅旗渠管理指出:紅旗渠修建於上世紀60年代,經過50多年運行,老化導致渠道事故頻發,運行風險增大,影響正常輸水,嚴重影響林州市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為掌握紅旗渠各建築物及渠系安全現狀,所以要全面評估紅旗渠安全性態。。

1.10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林州供水

2018年4月安陽市政府南水北調安陽市西部調水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成立。工程從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39號口門配套工程處取水,將水送至林州市第三水廠,新建輸水管道50.8公里,設計年引水量7000萬立方米,通水後將為安陽市龍安區、殷都區和林州市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水源,工程估算總投資15.95億元。引水口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39號口門的高程要比終點林州市第三水廠的高程低275米,水需要通過三座加壓泵站來克服275米的高程差。這個工程在2022年11月15日已經進入掃尾工作,單等一個黃道吉日來宣佈工程的完成[14]。。

《河南日報》指出:「60年前,為解決吃水難問題,林縣人民歷時近10年,絕壁穿石,挖渠千里,將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巔;60年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一渠丹江水直送林州,潤澤紅旗渠故鄉。」《河南日報》在這裏給廣大讀者留下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為解決吃水難問題,林州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建造了紅旗渠工程,解決了吃水難的問題。為什麼林州又缺水了呢?又需要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引水呢?1960年因為濁漳河流經林州處的高程比分水嶺低了14.7米,所以到山西省平順縣引水,在太行山山壁上開鑿人工天河,而如今為什麼要把水提高275米,去解決已經解決了吃水難問題的林州人?這不是直接否定紅旗渠嗎?。

1965年林州人民就慶祝過一次勝利,解決了吃水難問題;2022年林州人民又要慶祝過一次勝利,解決了吃水難問題。用中共的話說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用知青版的《智取威虎山》,座山雕問楊子榮:「怎麼臉紅了?」楊子榮答「精神煥發!」「怎麼又黃了?」「防冷塗的蠟!」此時演員座山雕出錯,再問一句:「怎麼又黃了?」楊子榮急中生智回答說:「又塗了一層蠟!」。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成功向林州市供水,宣告紅旗渠作為引水工程的徹底失敗!紅旗渠失去了工程的功能,剩下的只有精神了。。

圖4:紅旗渠勞動模範任羊成指着家後變成了臭水溝的紅旗渠支渠,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紅旗渠:一個紅色圖騰的現實困境》。

圖5:垃圾帶已侵入紅旗渠,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page]二、導致紅旗渠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

2.1時值國民經濟困難時期

河南省水利廳副廳長王璋和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環境工程系主任王季震在《紅旗渠的新說——論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性》一文中認為:「(紅旗渠)灌區興建時,正值國民經濟困難時期,資金物料短缺,渠道工程均使用白灰、粘土漿砌築,水泥砂漿勾縫,施工技術力量薄弱,致使工程質量差,滲漏嚴重,加之工程已運行30多年,在原技改工程項目之外,部分渠牆滲蝕淘空,建築物損壞失修,甚至整段坍塌變形,直接影響過流。致使渠系近年實測水的利用係數僅為0.496,灌溉水的利用係數為0.422,工業、人畜用水的利用係數為0.6,使有限的水源不能充分發揮效益,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15]。。

王璋和王季震對紅旗渠工程質量的陳述是十分專業和到位的,特別指出紅旗渠渠系利用係數僅為0.496,灌溉水的利用係數僅為0.422和人畜用水的利用係數僅為0.6這些人們從外表中看到的工程質量問題,這是一個深層次的工程質量問題,是灌溉工程關鍵的水資源利用效率問題。實際的渠系利用係數僅為0.496,就是一半以上引來的水沒有得到利用。而最終批准的紅旗渠工程設計在參照幾個大型灌區數據後確下來的紅旗渠工程渠系有效利用係數為0.83[16]。0.496與0.83,相差甚遠。。

但是王璋和王季震只是籠統地把紅旗渠工程質量歸之於「灌區興建時正值國民經濟困難時期」。。

漳河上游局在分析紅旗渠問題時,將原因歸之於歷史原因[17]。。

這種把責任推給時間、推給歷史,是中共經常使用的一種辦法。1975年河南板橋等62座水庫潰壩造成24萬人死亡,被認定為人類歷史上由於人為技術錯誤造成的最大災難,比原蘇聯發生的切爾諾貝爾核事故更為慘烈。1987年板橋水庫大壩開始重建,1993年建成並立碑。由水利部長錢正英題寫碑文,碑文中刻有:時值十年動亂,救護不力,捲走以萬計人民的生命財產,為禍慘烈。錢正英潰壩原因歸之於「時值十年動亂」[18]。。

2.2.紅旗渠工程是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時期多快好省政策的產物

筆者以為,紅旗渠工程是一個錯誤的工程,又建造在一個錯誤的年代。紅旗渠工程質量差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紅旗渠工程是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時期多快好省政策的產物,注重多快省,而忽視工程質量,無法做到好。。

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是大躍進的口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也得到全面貫徹。人們沒有注意到,多快好省作為四個平行追求的工程目標,是互相矛盾的。多是數量上的目標,好是質量上的目標,快是時間上的目標,省是經濟效益上的目標。快了自然質量不能好。。

去年河南鄭州發生大洪水,水庫無預警泄洪是造成重大災害的最主要原因,國務院調查組在調查報告中多次提到的常莊和郭家嘴水庫大壩工程在暴雨過程中多發生大壩發生管涌和滑坡的險情,而這兩個水庫大壩工程都是大躍進年代的產物。1975年河南省板橋、石漫灘等62座水庫大壩工程發生潰壩,造成24萬人死亡,板橋、石漫灘等水庫大壩工程也是大躍進年代的產物。。

第二,紅旗渠建設程序的錯誤,為工程留下了致命後患。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11日正式開工,當時沒有經過審查批准的工程設計,也沒有屬於工程設計的基礎文件如水文調查報告和地質調查報告等,只有林州縣委的《引漳入林動員令》。直到1965年8月紅旗渠灌溉工程設計書才得以完成,而紅旗渠總乾渠工程在1965年4月5日已經通水。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在1963年6月15日才完成《濁漳河上游水文調查報告》和《引漳入林灌溉工程紅旗渠總乾渠工程地質勘測報告》。此時紅旗渠總乾渠的走向已經完全確定,部分渠段已經完工。《工程地質勘測報告》只能十分無奈地指出:總乾渠線的主要問題是渠道穩定性和滲漏問題。不良地段和惡劣地段總計20公里,佔29%。如果紅旗渠是在地質調查之後再進行總乾渠線路的選擇,再開工,是完全可以避免經過惡劣地段和不良地段,可以避免渠道穩定性和滲漏問題。而紅旗渠投入運行之後,渠道穩定性和滲漏問題展現得十分充分,幾次技術修整,投入大量資金,也無法解決問題[19]。。

圖6:紅旗渠渠道基礎問題,圖片來源: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如圖所示。

第三,野蠻施工,大規模地使用炸藥,造成山體鬆動,使得原有的地質問題更加嚴重。。

很多報道都說,紅旗渠是一釺一錘鑿出來的,其實紅旗渠是用炸藥炸出來的。根據《紅旗渠志》,1959年11月6日中共林縣委員會向新鄉地委並河南省委請示建設引漳入林工程時估計建造總乾渠需要炸藥455噸。而實際上,從1960年2月到1966年4月,總乾渠和三條乾渠共耗用炸藥2740噸。林州縣委聽說洛陽故縣水庫停修,留存一些炸藥,請示省里給了500噸。各部門的汽車和一部分平車自出經費往回運,隨炸藥又運來200萬個雷管。200萬個雷管可以引爆200次。根據林州縣委書記林貴的文章:「先打成小炮眼,再炮里套炮,打成12個直徑1米多,18米深,能裝藥一千公斤的連環炮,一齊爆發,半架山應聲而倒,這才在懸崖絕壁上崩出來渠基。[20]」由於大量使用炸藥,有時一次使用1000公斤炸藥,岩層被炸藥炸酥了,岩石被震鬆了,對處於地質條件惡劣地段的紅旗渠渠基危害很大,對紅旗渠的施工人員威脅也很大。。

圖7:紅旗渠建設者在挖埋炸藥的洞,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圖8:紅旗渠工地爆炸現場,圖片來源: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如圖所示。

第四,自力更生生產的水泥和石灰質量差,導致紅旗渠滲漏嚴重,水資源利用係數低。。

石灰是建渠砌體的主要粘合材料,林州縣委組織民工就地取材燒制,當時創造了所謂「明窯堆石燒灰法」。這種方法不需要建造固定的石灰窯,可依據本工段需要量,任意定規模,就地取材,就地燒制,隨用隨燒,縮短運距,保證工程需要。每次可燒幾百噸,甚至上干噸,紅旗渠施工中最多一次曾燒灰達2000噸。這種燒灰法,就是在露天中堆放一層地煤炭或者木材,然後在上面堆放一層石灰岩。然後一層燃料一層石灰岩這樣堆放上去,象一座小山一樣。由於是在露天堆放,很難將溫度燒至900度以上並保持溫度不變。由於溫度難以控制,所以燒出來的石灰質量差。這種「明窯堆石燒灰法」是模仿太行山區利用山溝「大煉鋼鐵」,在山溝溝里一層煤炭或者木材,一層收繳來的鐵鍋鐵盆鐵刀,一層層地疊到山頂,就成立一個大高爐。一把火起來,煉出一堆廢鐵,把太行山坡上的植被全部毀壞,長時間難以恢復。。

圖9:明窯堆石燒灰法,紅旗渠建設者在堆料,圖片來源: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如圖所示。

[page]紅旗渠修渠砌石頭不但需要大量石灰,而且需要大量水泥。自製水泥也是一樣,溫度控制不好,水泥質量很差。。

王璋和王季震指出紅旗渠渠系利用係數僅為0.496,灌溉水的利用係數僅為0.422,原因之一就是石灰與水泥質量很差,渠牆和渠底漏水、滲水。。

所以在後來的技術整改中,一個重點就是把渠牆和渠底縫口中原來勾縫的水泥、石灰都摳出來,再用合格的水泥、石灰、沙混合漿砌。。

下面談談工程建造者和工程質量的關係,在中國這是一個不容討論也不曾討論過的問題。紅旗渠工程質量差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紅旗渠建設者不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當一個工程建造者的生命和人身安全得不到重視,那麼這個工程的質量也不可能得到建造者的重視。。

三、建造者和工程質量的關係

3.1金字塔的建造者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

誰建造了世界第一奇蹟金字塔?。

筆者在中國接受的教育是:埃及金字塔是奴隸建造的,因為幾千年前的埃及正處於奴隸社會,奴隸社會的特點是奴隸主殘酷地剝削、殘害奴隸。。

後來筆者到埃及旅遊,參觀金字塔,爬到埃及金字塔的墓穴中,在墓道中爬行的時候,想到埃及朋友告知的一個故事:1560年,瑞士鐘錶匠布克在遊覽金字塔時說:「金字塔的建造者,絕不會是奴隸,定是一批歡快的自由人。」布克認為:「金字塔這麼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麼精細,各個環節被銜接得那麼天衣無縫,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如果是一群有懈怠行為和對抗思想的奴隸,絕不可能讓金字塔的巨石之間連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在美國網站《Open Culture》上發佈的報告中,作者喬什·瓊斯喬納森·肖在《哈佛雜誌》(Harvard Magazine)發文稱,新的考古和科學證據證實,金字塔是由享有食品和住房特權的精英建築工人在工作期間建造的[21]。。

2010年1月12日《中國新聞網》發表題為《埃及發現金字塔建築工人墓穴稱他們不是非奴隸造》的報道[22]:「從考古遺址發現的證據可以看出,修建金字塔的大約一萬名工人,由於體力消耗大,每天可以領到21頭牛、23隻羊的待遇。工人受僱的合同期限是三個月。新出土的墓穴屬於「因公殉職」的工人。1990年代,埃及曾經首次發現此類墓穴。」。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建造的,而且工作條件和收入待遇都是相當好。建築是無聲的,但是建築很實事求是的,來不得半點虛假。如果建造者不是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如果建造者不是用心去工作,建築是不可能經得住年復一年的風吹雨打、日曬水蝕。如果建造者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抱着敷衍了事的態度,特別又受到政治暴力的威脅,那麼這樣的建築是經不起自然和時間的考驗,必然是人們常說的豆腐渣工程。。

3.2紅旗渠工程建造者的勞動條件

3.2.1半軍事化管理

1960年2月10日林州縣委發佈《動員令》指明了建設紅旗渠的5個條件,其中第五個就是:「有總路線、人民公社,不僅政治上有了保證,而且在經濟上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只要我們依靠群眾,依靠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再加上虛心學習外地先進經驗,漳河水一定會服服貼貼的聽人呼喚與使用。[23]」。

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始於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1958年至1959年「大躍進」時期的「人民公社化」的特徵是「大刮共產風」,在物資相當短缺的情況下實行基本生活資料供給制。「公社化」運動本身依靠的是政府的強制力而非農民的意願。在公社化的前期,各地政府大力推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將農村勞動力編組成班、排、連、營,採取「大兵團作戰」的方式從事工農業生產,動輒夜以繼日、連續作戰,人們幾乎喪失了家庭生活和行動自由[24]。。

毛澤東一直認為,「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25]。用人民公社將農民組織起來,實現「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是毛澤東夢寐以求的事情。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徐振華在《「人民公社」:中國農村的地獄之旅》一文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幾乎喪失了家庭生活和行動自由。人民公社社員不是一個自由人,更不是一個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這是紅旗渠工程質量不好的一個關鍵。。

根據《紅旗渠志》,紅旗渠建設採用部隊編制,以公社編為營,以大隊編為連,設連長、工程技術員和司務長、保管員各一人。以生產隊成立作業組,同時,在各營、連中成立了黨團組織。。

根據林州副市長李蕾的文章,修建紅旗渠採用戰鬥化管理,一切向部隊看齊,排隊喊口號,統一吃飯,統一睡覺,統一上工。。

圖10:紅旗渠工程建造者的一天,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3.2.2.一天勞動學習時間超過16個小時

還是停留在林州市副市長李蕾提供的上面這張圖中,看看紅旗渠工程建造者江雙晶的一天:早上3點起床。排隊吃飯。然後上工地幹活,中飯在工地吃。中飯後繼續幹活。晚飯應該是回到工棚吃。晚飯後還要學習,學習毛主席語錄,學前先是匯報白天幹活的成績,互相擺比。學習到9點才能休息。第二天3點又起來。一天就休息6小時左右[26]。。

圖11:紅旗渠建設者在燈下學習毛澤東著作,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從江雙晶體的一天生活勞動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一天勞動學習的時間起碼超過16個小時。。

3.2.3缺少住房

林州市政府編纂的《紅旗渠志》中有一段文字是描寫紅旗渠建設者的勞動條件:「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立界,全部分配到15個公社。3.7萬名民工擠在峽谷、山村,一是缺少住房,二是道路不暢,天氣寒冷,困難重重,儘管山西省平順縣沿渠社隊群眾騰出230間房子,但隊伍壓境,房子遠不夠用。在這種情況下,誰也毫無怨言,自己動手,戰勝困難,幾個布蓬撐起來,就是指揮千軍萬馬的總營帳,三個石頭支起來,就是燒鍋煮飯的伙房。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到山上割草,夜裏鋪在石板上便是「床」。有的村莊優先照顧婦女,搭起席棚先讓她們棲身。有人賦詩曰:「藍天白雲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絨氈,高山為咱站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城北大隊40多名婦女擠着坐在一個席棚里,被子潮濕,不能挨身,好天到陽光下曬曬還好過,就怕陰天曬不成。[27]」。

3.2.4缺少食物

關於紅旗渠建設者一天吃多少糧食,有不同的說法:

一人一天一市斤或一市斤半

根據林州縣委書記楊貴1960年2月6日日記記載:「吃糧食每人暫定一市斤或一市斤半,民工自帶口糧,不足部分由集體儲備糧補足,蔬菜由生產隊統一送到工地。[28]」。

紅旗渠一線的農工保證每天一斤糧食(成糧還是毛糧,比如麵粉還是小麥暫不知)三斤蔬菜[29]。。

一人一天八兩。

工地上,男女都分開幹活,也分開住在山洞,所有人都是打地鋪。住的簡單,吃的更是簡單,「一人一天8兩糧食,一碗稀湯都能照見月亮」[30]。。

一人一天六兩。

當時去修造紅旗渠的人們,一人一天只有六兩的糧食[31]。。

一人一天6兩糧食[32]。。

仿佛又看到每人每天僅六兩糧食的300名突擊隊員,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青年洞」[33]。。

紅旗渠是在我國國民經濟暫時困難時期上馬修建的,當時參加建渠的共產黨員、幹部和群眾,每人每天的口糧僅能吃到0.3—0.5公斤糧食(多為粗糧)和1.5公斤蔬菜(包括少量野菜),生活十分清苦[34]。。

條件最差時群眾一人一天1斤2兩,黨員8兩,條件最差時群眾一人一天2斤,黨員1斤半。

根據根據林州副市長李蕾的文章,在領取糧食補助時,紅旗渠上卻發生過幾次變化,條件最好時,群眾每人每天領取2斤,黨員幹部只有1斤半,條件最差時,群眾每人每天是1斤2兩,而黨員幹部只有8兩。群眾說,跟着這樣的人干,再苦再累我們也無怨無悔[35]。。

圖12:紅旗渠工程建造者的糧食補助,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圖中的標語口號十分有意思:黨員幹部流汗水,群眾流血水;黨員幹部搬石頭,群眾搬山頭。這就把共產黨員與群眾的分工,以及需要付出的代價說得非常清楚。。

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飢。

當時幹部民工口糧很低,為了填飽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飢,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鬥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36]。。

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他們就去採集樹皮、樹根、樹葉和野草充飢。由於每人每天的糧食都是定量有限,誰也不夠吃,甚至有人搶着去刷鍋,只為了喝那刷鍋的水[37]。。

3.2.5紅旗渠建造者的收入

林州市副市長李蕾曾採訪紅旗渠建造者江雙晶,下面是李蕾的記錄:我當時就問到:「這麼苦,當時修渠一天能掙多少錢?」他說:「當時在工地不發工資,就是給大隊掙工分,干滿一天就是10分,大約年底每天能夠一毛五。可是,當時去工地沒有誰是為這去的,都是聽命令,說去就去,至於去了能給什麼、不給什麼,從來沒有人計較過。因為壓根就沒有人是為了工分才去干那活兒的,幹部讓幹啥就幹啥,大家都在干,也從不會有誰去動一動討價還價的念頭。[38]」。

紅旗渠不給建造者發工資,紅旗渠建造者是為生產大隊出民工,生產大隊給紅旗渠建造者記工分,干滿一天就是10分,大約年底每天能夠一毛五。紅旗渠建造者勞動一天的收入是0.15元人民幣。。

而林州縣委在報紅旗渠造價時,是按一個民工一天的工資是1.00元人民幣。根據《紅旗渠志》記載:「整個總乾渠、三條乾渠及支渠配套工程,共投工3740.17萬個,投資6865.64萬元,其中國家補助1025.98萬元,佔總投資的14.94%,自籌資金5839.66萬元,佔86.06%(其中含投工折款,一工一元錢)。這些數字中包含了廣大人民群眾為社會主義建設修渠付出的不講報酬、忘我勞動精神的結晶。。

《紅旗渠志》中記載得十分清楚,一工一元錢!而紅旗渠建造者江雙晶一天得到的收入只有0.15元人民幣,而且這個0.15元錢還不是林州縣委或者縣政府支付的,是所在生產大隊支出的。。

幾千年來,普天之下莫非黃土,中國的治水是皇帝和朝廷的事,皇帝和朝廷制定治水治河計劃。老百姓出力,就是無償地出民工,工程所需材料費由朝廷出。工程完成之後,老百姓用水或者從工程獲利,是不需要付費的,就是無償使用。或者說老百姓先出力後獲利,是一種交換。老百姓又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組織中,老百姓甲的出民工,與老百姓乙的不出民工,需要經濟上平衡,這就由社會組織的各自規定來解決,比如每家每年必須出100人天的民工,多少再由金錢或者實物找補。。

雖然紅旗渠是在共產黨統治下進行的,在紅旗渠開始建設時,還是按照中國傳統模式進行。紅旗渠的工程量是按是根據紅旗渠建成後灌溉農田的比例來確定的[39]。就是說,紅旗渠建造後,各公社按照原定的比例用水灌溉農田,是不用付錢的。但是紅旗渠建造者對中共林州縣委的承諾並不是十分相信的,畢竟人民公社本身就是一個全新的組織形式,而且共產黨把分給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又都收了回去。之後發生的事實也證明了,中共林州縣委並沒有遵守之前的承諾,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使用紅旗渠水灌溉就要付費。最後到了紅旗渠建造者和他們的後代付不起水費,或者說,不到萬不得已不使用紅旗渠引來的水[40]。。

3.2.6大閨女小媳婦在工地勞動時一律脫光上下里外衣服,只准穿一條小褲衩

林輝在題為《被稱為20世紀兩大奇蹟之一不過是一場不顧死活的血腥工程》一文中指出:據旅居海外的醫學專家張育明教授撰文披露,按照縣委指示,無論男女老少,不分大閨女小媳婦,一到現場,一律脫光上下里外衣服,只准穿一條小褲衩。如果有女子不脫者,幹部一發話,幾個青年就立即圍住她,把其按到地上強行將里外衣服扒光,再去抬大筐運石頭。很多女人不得不忍受這樣的屈辱。而且,即便寒冬臘月也是如此,誰不跑着干就只好凍死。對於那些身體贏弱、勞動效率不高的人則罰跪罰站罰餓。當時每個農民工每天口糧八兩,紅薯干玉米面各四兩是由生產隊從農民家中收集起來交給工地大夥房的,早晚每人吃二兩紅薯干沾辣椒鹽水吃,中午吃二兩玉米面饃喝二兩黃麵糊糊加一小塊兒咸蘿蔔。罰餓就是連自己的口糧都不讓吃,還跪在天寒地凍或酷暑的陽光下,故此有很多民工或死於低血糖、心力衰竭和多種營養不良,或凍死或中暑。有青年民工對此提出意見,當場就被逮捕,並被判處十年八年徒刑送監獄「改造」,其結果不是累死就是餓死。中共官方資料顯示,修紅旗渠參與者有10多萬人,直接死亡為60多人,砸傷300多人[41]。。

3.2.7.紅旗渠工地上的右派分子

根據楊桐的《紅旗渠政治史》一文,一批被打成右派的知識分子被驅趕上工地修渠,批鬥會和施工同時進行。過於慘烈的傷亡和政治掛帥,埋下了無法癒合的創傷。護渠人郭換朝講述,城關公社的槐樹池大隊有10餘人在修渠時死亡,村民遷怒於指揮他們幹活的城關公社社長史丙福,史在文革中下放到槐樹池接受「再教育」,羞愧之下跳入水庫自盡[42]。。

3.2.8.勞動效率不高也要受到批評

根據江雙晶的講述,在工地上具體是打鋼釺和放炮。鋼釺最多的時候能打下一米多石頭。誰幹得多誰就是模範,誰幹得少就會被點名,當場批評。晚上學習毛主席語錄前先是白天幹活得業績展覽,誰都有臉啊[43]。。

3.2.9.紅旗渠工地上的童工

紅旗渠建設者最小年紀為13歲,他的名字叫張買江。張買江的父親張運仁是修渠大軍中的一員,任南山村施工排排長。在工地上,無論是掄錘打釺、下嶄除險,還是生爐捻鑽、掄斧修車,樣樣活兒都幹得很出色。在1960年5月13日傍晚收工放炮時,因通知工友躲炮而被飛石擊中頭部,不幸犧牲,終年38歲[44]。第二年,13歲的張買江上了工地,成為最小的修渠者[45]。。

3.2.10.紅旗渠的死亡和傷殘人數

根據《紅旗渠志》記載,10年間,共有81位優秀兒女為紅旗渠建設獻出了寶貴生命,年齡最小的僅17歲。。

根據華夏旅遊撰寫的《一擔水何以要了新媳婦命?犧牲189條命、近億元投資竟無一貪污》,(紅旗渠)犧牲189條命,256人重傷致殘[46]。。

楊桐在《紅旗渠政治史》一文中指出,紅旗渠的死者遠遠超出189人的數字。原文如下:在「人工天河」的施工難度背後,是官方統計的死亡189人,重傷致殘256人的代價。然後又指出,死者人數可能遠遠超出189人的數字:「1961年,紅旗渠開工不久,就被舉報不顧群眾死活大搞建設,是「大躍進」造成的「左偏差」。時值三年饑荒,即使是打通咽喉地帶的突擊隊口糧亦只有一天六兩。不少人得浮腫病在工地上倒斃。岩崩、爆炸事故、墜崖亦奪去了大量人命。一種說法是紅旗渠的死者遠遠超出189人的數字[47]。。

圖13:野蠻施工的紅旗渠工地現場,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在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參觀時說:「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於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沒有老一輩人拼命地干,沒有他們付出的鮮血乃至生命,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永遠銘記他們。」社會主義是拿命換來的這句話,道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也道出了紅旗渠工程的本質。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發佈《關於水利工作的指示》,擬定1959年擴大灌溉面積4.9億畝。1958年10月14日農業部發表數據,該年增加灌溉面積4.8億畝[48]。1958年增加灌溉面積4.8億畝,加上1959年要增加灌溉面積4.9億畝,一共9.7億畝。當時《人民日報》說,近二十年全世界擴大灌溉面積只有4億多畝。按紅旗渠灌溉農田47.2萬畝(經河南省水利廳批准的《紅旗渠灌溉工程規劃設計書》數字),紅旗渠犧牲189條命,256人重傷致殘計算,擴大灌溉面積9.7億畝,要用38.8萬條命與52.6萬人重傷致殘來換。

紅旗渠建設者不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當一個工程建造者的生命和人身安全得不到重視,那麼這個工程的質量也不可能得到建造者的重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議報首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