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學霸」是如何養成的?——成長型思維釋放無限潛能

你是否曾經幻想過自己成為一位「學霸」?你是否曾因為期末考試而徹夜難眠?你是否曾因為教師資格證的面試而緊張到語無倫次?你是否曾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自暴自棄?今天讓我送你一件可以成為「學霸」的禮物——成長型思維。

#01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又稱成長心態,是對人生成就和幸福起到關鍵作用的一種性格品質。教育學家稱之為非認知能力,而心理學家則把它稱作非智力因素。史丹福大學教授Dweck團隊研究發現,成長型思維能夠讓學生更加努力,課堂參與更積極,從而獲得更好的學業成績。

那麼,到底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呢?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相對應,它是一種相信智力等能力因素可塑的思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相信智力以及其他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得到不斷提高。例如,小學時大家都喜歡舉手發言,不害怕出錯,反而認為自己能在出錯中學到知識——這就是一種成長型思維。相反,固定型思維則相信智力等能力因素是天生的,是不可能發生顯著改變的。例如,長大後大家都害怕舉手發言,因為一旦答錯便會成為笑柄,十分在意自己是否能夠回答對問題——這就是一種固定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的人能夠沉着冷靜的面對挑戰,他們不畏懼挫折或困境,而是專注於自身成長發展的過程。在面對挫折或困境時,他們會把錯誤歸因於自我缺乏努力,積極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固定型思維的人傾向於逃避挫折和困境,但又渴望獲得別人的積極評價。在面對挫折或困境時,他們會把錯誤歸因於自身能力的缺乏,於是停滯不前。

#02

成長型思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呢?

事實上,成長型思維在人的學業成績、情緒、態度、人際關係乃至健康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在美國,研究者對65所公立學校的12490名九年級青少年進行了40分鐘的在線成長型思維課程的干預。結果發現,在線成長型思維的課程干預提高了目標群體的學業成績。此前學業成績較差的學生,其數學課程的參與度明顯上升,而數學課程的參與度預示着日後良好的教育成就。

不僅如此,成長型思維也同樣影響個體的社會適應性。Kaufman等人為探究青少年同伴欺凌與心理健康的關係,調查了美國16個洲25所中學的6237名學生。結果發現,持固定型思維的青少年比持成長型思維的青少年更容易產生抑鬱症狀。不利的社會環境使受害者處於一種不可逃避的現實環境,而這種固定思維遭到周圍環境的支持和強化,從而產生更多的絕望。因此,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個體更能適應學校生活。

#03

來自認知神經科學的證據

部分心理學家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對成長型思維進行了研究。研究者招募了139名5-8歲的兒童,通過電腦屏幕讓孩子們完成一項持續注意力的動物抓捕任務,以探索兩種思維模式下,孩子注意力之間的差別。

結果發現,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兒童在完成任務時,Pe波(一種與注意力分配相關的腦電波)增強,並且犯錯後完成任務的準確率更高。這種腦電波調節了成長型思維與錯誤後準確率之間的關係,即在成長型思維模式下,當孩子們意識到自己做錯後,他們會通過調整自己的行為來提高下一個任務的準確率。研究者們還發現,與固定型思維的孩子相比,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傾向於將注意力集中在錯誤上。成長型思維彌補了孩子對錯誤的注意力分配不足:儘管對錯誤的注意較少,但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在完成任務時仍然表現良好。

該研究結果也為家長和學校提供了一些實際意義。當孩子犯錯時,安慰似乎是我們一種自然的反應。然而,那些為了安慰處於痛苦狀態下學生的語言暗示,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適得其反。成人試圖安慰孩子的做法可能會影響孩子注意和理解錯誤的程度,從而阻礙學習過程。也就是說,父母可能會在無意中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04

怎樣培養我們的成長型思維?

回過來說,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學霸」,但是面對失敗如何擺脫固定型思維,利用成長型思維提升自我的內在動力,解決問題才是生活的關鍵。那麼怎樣培養我們的成長型思維呢?

1、接受固定型思維,樹立合理信念。

我們每個人都會存在固定型思維,所以要接受這個事實,不要感到羞愧。其次,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改變的。我們的大腦和肌肉一樣,可塑性很強,不斷的挑戰自己才能變得更加聰明。

2、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成敗。

天賦不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也不是失敗的原因。同樣,成敗也不能檢驗個體的天賦和才能。如果你想要達成某個成就,先努力練習,再看看結果如何。別人成功並不意味着你比他差。同樣,別人做的不夠好,也不意味着你比他聰明。只要你願意努力,刻苦的練習,運用更好的策略,你也能實現目標。

3、拋開他人眼光,主動接受挑戰。

專注於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務和目標,不要以他人的評價或言論為出發點。積極主動地去迎接挑戰,即使挑戰失敗了損失也只是一時的,學會在失敗中反思,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4、正確的對待反饋,學會鼓勵自己。

對待他人的反饋要批判性的傾聽,肯定自己的進步,正確看待不足。遇到挫折或困境時,不妨多鼓勵鼓勵自己。多對自己說一些積極的話語,比如,「這次雖然做錯了,吸取教訓下次就不會再錯了。」、「沒關係的,多試試我下次能做得更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 心理顧問趙一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