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國師發抖!中國銀行將有倒閉;停貸潮排山倒海!北上廣深津渝全淪陷

哭了,一圖勝千言;上半年財政赤字5萬億;俄欠中資銀行500億美元外資嚇逃;南京銀行風險受關注央行急滅火

中國的「爛尾樓斷供潮」正席捲全國,四大直轄市加上廣州和深圳全部淪陷。儘管房地產企業接二連三的債務違約,但這隻灰犀牛卻並未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那麼這次業主的斷供潮會引發金融危機嗎?會出現銀行倒閉嗎?政府、地產商、業主三者中誰是罪魁禍首?

現在樓市風聲鶴唳,再加上動態清零政策,造成上半年全國財政赤字5萬億,銀行斷供風險高達2萬億。

現在中國不僅人民幣貸款出現壞賬,美元貸款出現壞賬的風險也在飆漲。一帶一路國家之外,有消息指,俄羅斯欠中資銀行500億美元,俄羅斯會還帳嗎?

美國6月批發價格飆升11.3%,接近創紀錄水平,通脹仍未緩解。

習國師發抖!金融風暴來襲中國銀行首當其衝將有倒閉

中國房地產業的整體爆雷似乎越來越難控制,不可控的鏈式反應已經在進行中了。台灣前國民黨黨管會主委劉泰英指出,中共長期貿易順差,照理說外匯充足,國內資金充裕,為什麼最近河南會有銀行擠兌?

7月13日,台灣前國民黨黨管會主委劉泰英接受台媒採訪指出,最近美國為抗通膨一連串升息,全球資金將大量移回美國,導致全球股市匯市重挫,金融風暴已經來襲,尤其是中共國更是首當其衝,再加上房地產價格下跌,劉泰英斷言,中國的銀行一定會倒。

劉泰英還披露,曾嘗試詢問曾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的林毅夫,林毅夫發抖不敢回答,只指指上面。劉泰英認為,中共權貴與富商把大量資金匯往海外,才導致中共空有大量外匯存底,但國內卻資金異常的緊張。

劉泰英還提醒,不要輕忽美國升息帶來的資金移動所造成的衝擊,國際間資金的移動,只有5%是因為貿易產生,其它95%都是投機性熱錢,現在美國升息,國際熱錢都會湧向美國,對美國以外國家的股市匯市都會造成衝擊,尤其美國現在面臨的是40年來最嚴重的通膨,升息的步伐暫時不會停止。

有分析指出,其實,不只是河南地方銀行,近期,中國多家銀行異常狀況頻頻出現,而更讓中共高層擔心的是與銀行息息相關的房地產的現狀,債務違約、爛尾樓、斷供潮正在襲來。

財新網2021年就曾報道,恆大800多個項目中,有500多個處於停工狀態。陸媒《每日頭條》的報道說,恆大在全國目前尚有778個在建未竣工的房地產項目,約70萬戶已售房未竣工交付,覆蓋範圍超過200個城市。那500多個停工的工程現狀如何不得而知。若以50萬業主收不到樓來算,每戶200萬人民幣,涉及到的資金將達整整1萬億人民幣,而這只是恆大一家公司而已。中國到底有多少爛尾樓?外界看不到官方的數字,在「保預期」的政府政策下,所有的真實數據都被刻意隱藏起來。

郝平:上半年財政赤字5萬億,銀行斷供風險2萬億

據中共財政部7月14日2022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佈會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221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7,968億元,廣義財政收入為133,189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8,887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54,826億元,廣義財政支出為183,713億元。上半年財政超支50,534億元,去年上半年全國財政超支約7,181億元,今年超支同比去年增加703%。難怪李克強一會兒召開10萬人穩經濟大盤會議,一會兒又找珠三角、長三角五省領導攤牌要求五省挑大樑穩經濟。

地產爆煲!疑有地產商買通房管局轉走資金,「真正資金決定劃撥權在房管局」

中國各大地產商資金鍊斷裂,各地樓盤紛傳出爛尾消息,准業主威脅斷供。

在社交平台,流傳一段准業主和銀行代表開會的影片,片中銀行向購買了爛尾樓的准業主透露,真正資金決定劃撥權不在銀行,而在房管局。因此,有網民懷疑,有地產商買通了房管局領導,把資金暗中轉走。

在中國產行業,本來有一個監管賬戶制度防止樓宇爛尾,樓房未建成之前,准業主所供的款項,理應都在監管賬戶裏邊,相關資金只能用於起樓;所以准業主在和銀行開會時,都關心監管賬戶內現金的流向。最詭異的是,當準業主提出這個問題時,銀行的答覆竟然是「不確定」。

准業主:如果樓房沒封頂的話,監管賬戶里的錢,應不應該還在監管賬戶?

銀行代表:不確定。

准業主:為什麼?我問一個問題⋯⋯監管資金是不是只能用於建設?這個項目的房屋建設?

銀行代表:我回答你一個問題。我回答你,很簡單的理解:你如果在這存錢了,你是我們的儲戶,我是一個⋯⋯(普通銀行),對吧⋯⋯

准業主:不,你們是監管賬戶!你們不是⋯⋯(普通銀行),你們是監管銀行!

銀行代表:是監管賬戶。你如果向第三方轉款了,你如果向第三方轉款了,我還要核對你到底是買菜了,買面還是買汽車,還是買房還是買毒品嗎?

准業主:預售監管的錢就是用於房屋建設的!你這是偷換概念!

在准業主的追問之下,銀行代表終於承認真正資金決定劃撥權不在銀行,而在房管局。

銀行代表:最終批准的權力在房管局。房管局有專門監督,監管資金使用的一個科室,他們說可以,我們就轉。

准業主:你們是沒有監管這個資金的權力,是嗎?

銀行代表:我們沒有這個權力啊!他們的錢放這兒,我們咋控制他的錢花到哪兒呢?

對於銀行代表的回覆,有準業主直:那你們何必要叫監管銀行呢?銀行代表則說:對不起,我們也不想!這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

哭了,一圖勝千言

截至7月13日下午,據鳳凰網房產的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8個省47個城市101個爛尾樓盤的業主公開宣佈「強制停貸」:

僅7月數據,13日當天統計不完全,增速非常快,各地開始有樣學樣,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估計很快停貸規模會非常大:

《日經新聞》報道說,僅雲南一省,就有80多處鬼城,已經建好,不是爛尾樓。這樣的鬼城全中國有多少?沒有人知道。

曾經的房地產老大融創地產(已經暴雷)的孫宏斌曾公開說過像段子一樣的話:

後來我在監獄呆4年後,出來幹什麼呢?衣食住行哪個都挺貴的,干不起,後來我就幹了房地產,因為房地產不要錢。

房地產這麼暴利的行業,竟然不要錢就可以干,那本錢哪裏來?有時是借貸,有時是腐敗,很多時候是都有,就像前面雲南那20個爛尾樓一樣。先通過(賄賂)官員搞定政府關係,一些是拍了地先不給政府錢,抵押土地給銀行,借貸還給政府地錢。再蓋個售樓處,就可以賣房了,從房奴那裏吸取源源不斷的資金。

賣房買房主要牽涉到4方:業主、房地產商、地方政府、銀行,後面3個都是去賺業主錢的,三吃一。

業主買房花出去的100萬,都去了哪裏?主要有三個流向,買地給了政府,(未來)利息給了銀行,剩下流向開發商。開發商這塊包括蓋樓建築成本、稅收、利潤等。

有個簡表,雖然因為地價差異太大導致不是很準確,但也能清楚的說明問題:

從中可見土地成本佔了約30-50%,全部給地方政府了;而主體建築工程成本只佔15-20%。

還有數據可以算出來地方政府從中拿了多少錢。據財政部數據,2020年地方政府與房地產相關收入總額:10.4萬億,其中土地出讓金8.4萬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商品房銷售額17.4萬億。由此可以算出來:地方政府吃掉了業主買房錢的60%,土地出讓金佔總銷售額的48%。

也就是說業主買房100萬元,地方政府先拿走了48萬(賣地),剩下的52萬才是留給房地產商蓋樓、繳稅費、利潤,其中稅費12萬,蓋樓成本可能又佔了30萬,利潤可能只有10萬。

現在還沒封頂,爛尾了,銀行就把錢全部劃給開發商了,到底是業主的責任大、還是銀行的責任大

無論從法律上,還是從金錢流向上,還是從道德義務上,都支持「爛尾停貸」。即使從全球其他各國來看,也沒見過爛尾了,業主還要繼續還貸的。

[page]

「爛尾樓斷供潮」席捲全國,北上廣深加上重慶和天津全部淪陷

中國爛尾樓斷供潮繼續蔓延。14日,大陸和香港股市的中國地產和銀行股一起大跌。

業主集體聲明斷供的爛尾樓盤13日暴增逾百個。14日一份名單顯示增至227個,分佈在北京上海、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山西、遼寧、安徽、福建、江蘇、雲南等省份。其中河南省最多。還有不少業主組織其它維權活動。

清零衝擊!上半年中國46萬家公司倒閉

在中共的清零政策下,多地出現倒閉潮。清華大學教授鄭毓煌在一段視頻中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註銷的個體工商戶達到300多萬。

清華大學教授鄭毓煌說,:「截至6月底,我國倒閉的企業共有46萬家,註銷的個體工商戶有310萬。4月份,全國企業清算同比飆升超過23%。」

居住在北京的自由撰稿人彭定鼎告訴新唐人,對這樣的數據並不意外。他有朋友在河北經營服裝廠和食品業,都面臨倒閉。北京朋友開餐廳的,兩年欠了2000萬。

驚曝!中國射頻晶片龍頭市值已蒸發1234億

近日,中國射頻晶片龍頭江蘇「卓勝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卓勝微」)發佈2022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7月13日,卓勝微盤中跌超10%,收盤跌8.71%,總市值為581億元。同花順顯示,在2021年6月30日的高點時,卓勝微總市值高達1,815億元。近一年來,卓勝微的總市值已蒸發約1,234億元。

據卓勝微披露,其射頻產品客戶覆蓋了主流的安卓手機廠商,2016、2017、2018年,三星是卓勝微的第一大客戶,此外亦覆蓋了華為、小米、OPPO、vivo等。

俄羅斯欠中資銀行500億美元,外資嚇逃

中國正在承受一帶一路苦果,除了斯里蘭卡等多個國家財政崩塌外,俄羅斯也被爆出積欠中國國有銀行500億美元債務未還,還加碼借給普京更多錢,外資憂心中國銀行遭二級制裁,大舉債券,今年2月以來已砍了270億美元的債券部位。

根據統計,自今年2月以來,全球投資者已拋售270億美元的中國政策性銀行債券,相當於外國投資者持有此類債券總額的6分之1。

AidData的統計顯示,從2000年到2017年,國開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向俄國企和金融機構放出了超過730億美元的貸款,其中約500億美元仍未償還。而且,這2家銀行還向俄羅斯提供了更多貸款,2021年底,這兩家銀行為北極液化天然氣2企業的借款人共計提供了25億歐元的「信貸」。

美6月批發價格飆升11.3%,接近創紀錄水平

美國勞工統計局周四(7月14日)報告,衡量最終需求產品價格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長了11.3%,是3月份創下11.6%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結算行」風波令南京銀行風險受關注央行急滅火

周三(7月13日),中國媒體「紅星新聞」報導稱,河南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的儲戶李航(化名)早前曾把多筆錢款從個人的招商銀行戶口轉至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戶口,現在這些錢款已無法取出。

情急之下,儲戶李航欲向招商銀行提起訴訟,而招商銀行為了證明款項已經轉出,向該儲戶出示了相關的「查覆函」。李航卻意外發現,當初招商銀行轉出錢款的接受行竟然是南京銀行,追問之下被告知,南京銀行是河南禹州新民生銀行的結算銀行。李航質疑,南京銀行或許在河南那幾家村鎮銀行爆雷事件中扮演了某種重要角色。

14日早間,人民銀行的南京分行也針對上述事件作出回應,強調南京銀行代理村鎮銀行資金清算業務是按照相關規定辦理的,「與有關村鎮銀行案件沒有任何關聯」。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