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鯨吞中共頂層3萬億;中國投資人開始送外賣!新特色?中國車展驚人一幕

中共推五千億基建基金拉經濟;上海上熱搜,「割韭菜」又有新招; 「不能這麼幹」:李克強對5大省下防疫令;

「明天系」創辦人肖建華4日傳出在上海受審,旗下10家金融機構全數歸黨。成立43年的新華信託也進入破產程序。

中國長三角與珠三角近期再度出現本土疫情,李克強7日主持召開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對中國5省下防疫指令。

隨著電動汽車銷量不斷增加,新能源智能電動汽車成為了車展維權重災區,單靠遮羞布,恐怕難以遮羞。

地方財政缺錢,地方社保也缺錢,上海也不例外。日前上海出台「割韭菜」新招,引發網絡熱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官司,卻在美國申請執行,美國法院會照單全收嗎?

中國裁員風颳到創投圈,昔日的投資人也變成了外賣騎手。

中國明天系10金融機構全歸黨,新華信託被破產

「明天系」創辦人肖建華5年前被抓後,4日傳出在上海受審。明天系旗下10家金融機構也在2020年7月全數歸黨,其中,包商銀行已經宣佈破產,中國銀保監會6日再宣佈,成立43年的新華信託也進入破產程序,成為明天系第2家退出歷史舞台的核心金融機構。

2020年7月17日,明天系旗下10家金融機構全數被接管,包括肖建華的提款機包商銀行以及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這些金融機構分別被中國銀保監會及證監會接管。

其中,包商銀行於接管當年的11月,就被銀保監會宣佈進入破產程序。時隔2年,銀保監會7月6日發佈公告稱,已同意新華信託依法進入破產程序,成為明天系第2家退出歷史舞台的核心金融機構。

肖建華據傳是江澤民家族、曾慶紅家族、鄧小平家族、陳雲家族等中共權貴家族的白手套,根據2021年末資料,其所創辦的明天系在巔峰時刻,參股的金融機構高達44家,上市公司9家,資產峰值達3兆人民幣。

中國穩房市,推五千億基建基金拉抬經濟

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廣東中山和福建平潭等地近日相繼出台"限跌令",限制房價每次降幅不得高於百分之五;廣東東莞也推出第三次樓市鬆綁政策,大部分區域不再限購。

中國1-5月份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跌幅都在2-3成之間。

台灣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明澤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分析,過去中國房企先拿地、貸款蓋房、預售、再把房子拿去借錢,槓桿比例非常高。當恆大等房企違約,造成外溢效果,金融業首當其衝。他提到,資金斷鏈,對中國房產衝擊非常大。

根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包括近期發佈限跌令的福建平潭在內,近一年內,至少有24城發佈了房價限跌令,其中以三、四線城市為主。

路透社5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規劃設立5千億元人民幣的國家級別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來刺激經濟。據中國國務院5月底公佈的經濟重點政策--共33項的「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當中表示要加快水利、交通基建項目的規劃與支持;也提到如3千億鐵路建設債等措施,但並未提及類似國家基建基金等項目。市場關注中國在經濟復甦力度不如預期之際,是否會再有加碼政策。

新特色?中國車展上驚現大量「遮羞布」

自去年有一名中國特斯拉女車主於站在特斯拉攤位的 Model3車頂上大聲抗議後,新能源智能電動汽車成為了車展維權重災區,原本在車展常見的現象也開始受到外界注意。

最近閉幕的重慶車展也迎來了接二連三的抗議事件。於6月25日,重慶車展開幕當天,一位女士高舉一張帶有零跑新車當天黑屏,維修半個月,換兩大部件,承諾退車又反悔的字樣紙張,出現在零跑汽車展台抗議。但這位女士隨即被工作人員拿出的巨大黑布完全遮擋起來。

中國車展近來很多維權事件,車展工作人員都會事先準備「遮羞布」來掩蓋圖:翻攝自買車寶典

重慶汽車展,維權車主與現場保全人員發生推擠。圖:翻攝自微博

車展工作人員為掩蓋維權車主而事先準備好「遮羞布」。圖:翻攝自買車寶典

中國電動車狀況多,車主氣憤在座車上貼上抗議字樣。圖:翻攝自微博

重慶汽車展,車商用黑布來遮擋抗議的維權車主。圖:翻攝自微博

在重慶車展第二天在現場,又一起維權事件出現在廣汽埃安汽車展台。這次維權車主帶來的是一條重慶高九路埃安汽車4S店將做過鈑金噴漆的事故車當新車銷售的紅色橫幅。同樣橫幅拉起沒多久,就被現場的保全人員扯下,同時,早就準備好的黑布也及時出現,將維權的車主包圍。

展台現場迅速出現的黑布被中國網友們戲稱為「遮羞布」,且從現場廠商的統一行徑來看,車展工作人員似乎都早有準備,不禁讓人懷疑到底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黑幕。

對此有行業專家認為,隨著電動汽車銷量不斷增加,未來的消費者投訴和維權等問題更會進一步凸顯。單靠遮羞布,恐怕難以遮羞。

[page]

「不能這麼幹」:李克強對中國5大省下防疫指令

中國長三角與珠三角近期再度出現本土疫情,據央視新聞報道,李克強7日特別在福建主持召開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他要求東南五省要「防止單打一、簡單化,避免一刀切、層層加碼」。

報道稱,7日這場座談會共有福建省委和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五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參加。從新聞畫面來看,出席的東南五省主要官員有福建省委書記尹力、上海市長龔正、江蘇省長許昆林、廣東省長王偉中、浙江省長王浩。

李克強指出,東南沿海五省市經濟佔中國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財政收入占近四成,在地方對中央財政淨上繳中貢獻近八成,有力支撐了中國國家財力和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要繼續挑起國家發展、穩經濟、保障國家財力大梁。加強助企紓困政策配套,挖掘潛力實施更多支持政策。

他表示,中國東南五省吸納了全國七成跨省農民工就業,打工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要努力穩住本地和外來務工人員就業。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破解多難問題,防止單打一、簡單化,避免一刀切、層層加碼。

李克強強調,對外開放事關發展全局。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堅定擴大開放。東南沿海是改革開放前沿,長三角、珠三角進出口佔中國全國近60%。要繼續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穩外貿穩外資,更好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裁員風颳到創投圈!這屆投資人開始送外賣了

失業兩個月後,翟遠終於決定和17萬本科生、6萬研究生一樣,成為外賣騎手。

他此前供職於一家腰部投資機構,主要看互聯網賽道。兩個月前,他所在的小組「全軍覆沒」。公司還算厚道,給了他們「N+1」的補償。

他沒有給自己放個假喘口氣,而是馬不停蹄踏開始找工作。「連大廠都縮減了HC(人員編制),投資機構肯定沒有大廠有錢,養不了閒人」,翟遠這樣解釋自己如此着急找工作。

投資人天生對風險警覺,但翟遠沒有預想到會這麼困難——幾乎所有還在招人的投資機構他都投遞了簡歷,但未收到回復;他想着要不去大廠做商業分析師吧,可是大廠也沒有「坑」;要不回老家考公務員吧,但一想到公務員的收入,他還是放棄了。

他失望地告訴Tech星球,「除了做投資,我什麼都不會。」

TikTok行政總裁周受資的經歷,簡直是所有投資經理夢幻的職業路徑。在DST投中了小米,隨後去小米任CFO,再後來跳去TikTok。

只是現在,互聯網「低垂的果實」幾乎被摘完了,曾火得一塌糊塗的消費行業正在降溫,越來越多投資人發現,想要復刻周受資的神話已經不太現實。

好項目少了,LP(有限合伙人投資者)的錢包癟了,一個月投四五個項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大部分投資經理現在面對的現實是,1年也完不成1個項目。

昔日的投資精英們也不得不送起了外賣。

上海上熱搜,「割韭菜」又有新招了

最近,地方很缺錢,防疫硬支出,地還賣不掉。

差一點的地方直接流拍,好一點的地方國企城投托底,維持一下面子。

之前一直流傳體制內降福利的小道消息,最近也看到有正式的媒體報道了。

地方財政缺錢,地方社保也缺錢。

昨天,上海社保基數上調上了熱搜:

最低基數上調到6520,最高基數上調到34188。

也就是說,不管你工資有沒有達到6520,都要按照這個基數來繳納,比起調整前,按照24%的比例要多交130元,一年要多交1569元。

其實最近不止上調保費,還有上調繳費年限。

河北、山東、遼寧和廣東等部分省市調整了醫保最低繳費年限要求,大部分都是要求男性繳費30年,女性繳費25年。

也就是說,很多人退休之後無法立即享受醫保政策,退休之後還得接着繳納,估計也不允許一次性繳納。

總之一句話就是:缺錢。

中國人跨國追債新招,找美國法院追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中國公司在紐約的民事法庭提交申請,要求紐約法庭承認並執行中國法院的判決,具體而言,就是中國原被告之間的金錢給付之債,要在紐約追討。

大紀元記者翻查法院記錄,發現這類申請最近冒出很多,例如白長春花船務公司和重慶紅蜻蜓油脂公司的海運合同糾紛案,原告今年3月申請在紐約承認和執行中國法院判決。

上周二(6月28日)就有一例,深圳一瓢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向紐約曼哈頓的民事法庭申請,確認由上海市第二中級法院2014年所做的某個編號的判決。

該案金額為3.98億元人民幣,被告是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李某某。

為什麼中國人官司要來紐約申請執行?顯然,紐約是世界中心,許多資產在這裏,在中國高淨值(有錢人)群體海外移民和資產境外轉移的趨勢下,許多傳票接收者在這裏。幾乎每家大銀行和金融公司在紐約都有分行,這顯然是開始資產追蹤的最佳地點。

一旦將中國判決書轉換為紐約的「即決判決」,原告方就可利用州允許的「判決後發現」程序(Post-judgment Discovery)向債務人施壓,傳喚銀行獲取銀行記錄,傳喚第三方,接受證詞等。以及執行判決債務人的銀行賬戶、證券賬戶和房地產。

不過美國法院並不認為中國的判決是公平的。

2021年4月30日,紐約曼哈頓區法院(一審法院)拒絕承認和執行北京高級法院有關上海雍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訴喀什星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徐某某一案,原因也和中國司法系統的程序正當性有關,中國法院在涉及到政治敏感的案件中缺乏司法獨立性。

「沒下跌風險」蓋茨巴菲特都愛買…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雖因科技致富,但他投注大量興趣在農地。上周他獲法律批准,購買2100英畝的馬鈴薯田。無獨有偶,億萬富豪巴菲特也舍比特幣,對農地情有獨鍾。

財經新聞網站MoneyWise今天報導,這不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第一次投資農地,他在全美數十州累積將近27萬英畝農田的資產,成為全美私人農地最大擁有者。

儘管市場上上下下波動,人們總是需要飲食,這讓農地本身具有價值;比爾蓋茲的好友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喜歡農地。

巴菲特早在1986年購買了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400英畝農地,日後他寫道:「我不需要特殊知識或智慧就能結論,這項農地投資不會有下跌風險,且可能有很大的漲幅」。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