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民怨沸騰!上海、遼寧多家銀行爆發擠兌;反霸凌!他提台灣殺招,中共意外不敢回嘴;

內外夾擊,中共財政要更惡化;中國房票重出江湖;河南銀行曝雷黑幕重重:塞浦路斯人控股?

中國河南村鎮銀行暴雷後,儲戶仍無法提款,更多黑幕被曝光。此外,上海、遼寧多家銀行爆發擠兌,民怨沸騰。

中國不斷對台經濟霸凌,禁鳳梨、釋迦、石斑魚、白帶魚等。台灣行政院提出反制措施,中共意外不敢回嘴。

人口紅利終結、城鎮化人口增量減速、中共開徵房地產稅等不利因素疊加,中國房地產低迷不振,最近中國多地威力巨大的「房票」重出江湖,真能挽救中國房市嗎?

互聯網大廠縮減招聘需求,考公考研競爭激烈,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加劇,不過集成電路專業炙手可熱,竟出現了工程師比老闆貴的怪現象。

中國上海、遼寧多家銀行爆發擠兌,民怨沸騰

中國河南村鎮銀行暴雷後,當局不僅關閉提款管道,還將存戶健康碼變更為紅碼。其他省市民眾憂心自家存款「被歸零」,導致遼寧丹東銀行擠兌,上海多家銀行也擠滿提款民眾,卻被銀行以防疫控制人數為由打回票,有人凌晨2點排隊依舊沒領到錢,存戶氣炸,對中國地方金融的質疑聲浪四起。

中國河南從4月中旬起,爆發多家村鎮銀行透過假系統,非法吸金395億人民幣,銀行緊急凍結全部存款,存戶不能提現,上街抗議。涉及銀行有許昌農商行旗下的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上蔡惠民村鎮銀行、柘城黃淮村鎮銀行、固鎮新淮河村鎮銀行,以及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

人民日報等官媒出面幫忙解釋,將這起銀行暴雷事件全部歸咎於河南新財富集團,該集團背後實控人指向商人呂奕,目前已經逃往「美國」。並強調,2011年起,呂奕為首的犯罪集團涉嫌利用村鎮銀行吸金。

消息一出,中國網友開嗆官媒及銀保監會,直指呂嫌犯罪期間長達10餘年,至今才查出?「這是監管部門與銀行有問題,快點兌付存戶的錢」、「大家還相信的銀行嗎?」,有人無奈地說「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河南村鎮銀行難善了,直接引爆中國民眾恐慌,遼寧丹東銀行爆發擠兌,財經時評帳號「財經冷眼」在推特PO出影片顯示,民眾在丹東銀行門口等候提款,長長人龍看不到盡頭。

無獨有偶,上海多家銀行也出現民眾排隊領錢的現象,一群老人家領取養老金,卻被銀行以防疫為由,控制人數,許多老人家被逼到凌晨2點去排隊取號碼牌,還不一定領得到錢。有人凌晨5點去,連號碼牌都拿不到,紛紛抱怨「太不像樣了」。

河南村鎮銀行黑幕重重:塞浦路斯人控股?

河南村鎮銀行案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涉案河南新財富集團被省許昌市公安局立案調查,但集團實控人據報國籍已遷往塞浦路斯。

據第一財經網報道,新財富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呂奕,其國籍已遷往塞浦路斯,他通過旗下遍佈全國的上百家公司,先後參股、控股中國國內多家城商行、農商行及村鎮銀行。

據「大貓財經」報道,現在有400億的存款取不出來,是靠着真銀行的手續做了個假系統,欺騙了儲戶。報道也提出了疑問。

1、用真銀行的手續做個假系統,這真是呂某手段高超還是有人合謀?

2、這400億到底去哪了?

3、紅碼事件背後,到底是誰在害怕?能用出這樣的手段,一般臨時工幹不了。

4、按警方調查結果,這個河南新財富的嚴重犯罪居然持續了11年,之前咋能做到不露痕跡的呢?要知道,金融可是監管最嚴格的行業。

反霸凌!他提台灣殺招,中國意外不敢回嘴

中國不斷對台經濟霸凌,禁鳳梨、釋迦、石斑魚、白帶魚等。該怎麼反制中國鴨霸行為,日前赴日內瓦出席WTO部長會議(MC12)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接受外媒專訪提出反制絕招,希望台灣對中國晶片出口大砍40%。

鄧振中日前接受《路透》訪問提到,如果中國攻擊台灣,隨之而來的潛在性破壞將會更糟,原因在於全球電動車和手機均依賴台灣晶片,中國攻台會對國際供應鏈、國際經濟秩序產生破壞,將出現全球供應短缺。

由於台灣在全球晶片生產市場中佔主導地位,去年的出口總值高達1180億美元。面對中國的威脅,鄧振中提及,希望對中國的晶片出口能減少40%。

鄧振中的談話,正逢中國再度對台灣石斑魚及白帶魚連下禁令,奇怪的是,中共外交部及官媒都沒有回應台灣砍晶片供應的訊息。

內外夾擊,今年餘下時間大陸財政恐惡化

俄烏戰爭疊加疫情持續爆發,大陸低於預期的經濟增長正對其財政狀況施加壓力,與此同時,隨着企業面臨更嚴峻的形勢,稅基亦受侵蝕。

法國外貿銀行發表報告指,去年全年大陸基礎設施投資按年僅增0.4%,但今年初至4月已狂飆6.5%,卻仍遠不足以實現官方的5.5%經濟增長目標,意味當局需投放大量資金進一步推動基建谷經濟。然而,「動態清零」政策明顯加大醫療衛生等開支,同時促消費一系列新政包括補貼家庭購買汽車,亦將增加財政支出負擔。

不過,財政收入增長步伐卻大幅落後,今年首5個月大陸財政一般收入約8.67萬億元,其中最核心的全國稅收收入佔7.24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分別增2.9%及1.4%,而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在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更下降0.6%。

低迷的內地房地產市場亦拖累政府收入,今年首5個月土地出讓及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按年下降28.1%。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表示,去年內地境外違約金額為2020年的4.2倍,違約率激增至3.3%。而今年債券到期規模高達1,030億美元,超出過去兩年的870億美元及960億美元,意味內企或持續面臨違約壓力。

威力巨大的「房票」,重出江湖,中國房地產路在何方?

最近第一財經等媒體報道了「房票」重出江湖的消息。

「房票」是貨幣拆遷、貨幣棚改中出現的,給拆遷戶發放的,帶有補償性質的購置房屋的結算憑證。

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比如你家所在的舊小區被政府列入棚改,你的房子和下面的土地將被政府徵收。政府需要給你的補償,是100萬元。但政府不給你現金,而是開具了一張購房資格的票證,上面寫上價值是100萬。

房票實行實名制,不得轉讓、贈與、抵押、質押、套現。使用房票購房,不計入限購套數。

至於「房票」本身,也不是新鮮事情,之前也出現過。

據報道,目前推行房票安置政策的城市,鄭州、信陽、常熟、紹興、寧波奉化區等地。

圖:鄭州市6月初發佈的「房票安置辦法」的截屏:

一般來說,房票的使用期限是12個月到18個月不等,使用範圍限制在當地。

出台「貨幣拆遷+房票安置」的城市,其住房庫存量都比較大。以鄭州為例,據貝殼研究院2022年2月的數據,鄭州各區房地產庫存均超過了18個月;其中庫存量最大的是金水區,庫存23992套,去化周期達35.4個月。

[page]

剛剛過去的5月,樓市數據依然不理想,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繼續下滑。

圖: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繼續下滑

圖:2016年以來每月全國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和同比增長狀況,

全國賣地收入也持續下滑,最近幾個月均出現了同比超過20%的跌幅。

以鄭州為代表,越來越多的城市重啟了「貨幣棚改+房票安置」。

在溫州,最近推出了「安居貸」,貸款期限在10年(含)以上的首套住房按揭人員,前3年僅需按月支付貸款利息,第4年再開始分期還本付息。

這是試圖解決潛在購房者的痛點:疫情尚未結束,不敢輕易加槓桿。如果從第四年才開始還本付息,會有更多的人買房。

在珠海,推出了「一人購房全家幫」的新政,直系親屬可用公積金幫付首付和還貸。這其實是一種新的加槓桿方式,真正實現了「六個錢包供一套房」。

大家越來越認識到,人口紅利終結、城鎮化人口增量減速,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而國家開徵房地產稅,最終將不可避免。擁有多套房子,如果不能順利出租的話,將是未來的沉重負擔,而不再是收益。

未來能順利出租的房子,只存在於有顯著人口增量的、高級別城市裏。普通的三四五線城市,房屋已經過剩了。

所以樓市全面回暖很難,各地救市政策還會不斷地出台。最終,強二線城市保留一個限購的象徵性門檻,普通二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限售,將是大趨勢。

裁員潮未息,字節跳動再揮刀,一次砍掉三千人

大陸科技互聯網企業裁員潮未息,科技大廠字節跳動近日再度裁員。字節跳動的教育、遊戲業務最近都啟動新一輪大幅裁員。其中,教育業務在去年「雙減」政策實施後,總員工從2萬多人一直縮減至目前約5,500人,這次預計再裁掉最少3,000人。

中國教育機構又爆財務危機,「小音咖」積欠數億人民幣

中國又有大型教育培訓機構出現財務危機。音樂教育機構「小音咖」拖欠學員學費和教師薪水可能約人民幣1億元(約1499萬美元)。目前其在上海及廣州的門市都已關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小音咖教師維權群、家長維權群已經超過8個,每個群500人,被拖欠費用少則2萬元,多則10萬元,即使按照每人2萬元計算,小音咖拖欠的學員學費、教師工資可能已超過8000萬元。

晶片搶人大戰:漲薪50%起,工程師比老闆貴

互聯網大廠縮減招聘需求,考公考研競爭激烈,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加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集成電路專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還沒出校門,手中就已經攥着各大公司的高薪offer。一位集成電路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告訴深途,他們完全不愁找工作。

有研究報告預測,到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人才仍存在超20萬的缺口。如果將產業技術工人、各個產業鏈上游的材料領域以及設備領域都納入統計範疇,人才缺口遠不止於此。

小曹是一名SoC晶片設計工程師,他剛入職一家晶片公司半年,工作經驗不多。即便如此,他平均每個星期能接到四五個來自獵頭的電話。薪資還不低,初創公司起步就是漲薪50%,大公司相對少一點,但也能漲薪20%-30%。

Andy是一家晶片公司的HR,他近幾年一直在發愁能從哪裏挖人。「大小公司都在搶人,晶片行業的招聘堪稱地獄難度。」

即便是獵頭,也面臨着挖不到人的難題。Leo是一家獵頭公司的合伙人,他是這樣形容今年的招聘行情:「現在還是坑多於人的情況,一個『蘿蔔』N個『坑』,競爭依舊非常激烈。」

至於有着3-5年工作經驗的晶片工程師,更是整個行業熱捧的對象。Leo透露:「現在這類人才,在初創企業甚至能拿到年薪70萬-100萬。晶片行業年薪百萬儘管不是普遍現象,但是確實是存在的。「

Leo說,「行業里漲薪幅度太大,甚至出現了嚴重的薪資倒掛。有些晶片創業公司的老闆,不算上期權和股票的話,年薪也到不了百萬,但是手底下的工程師要價已經達到年薪百萬。」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