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海的中小製造企業 難哭了;經濟衰退 ,中國電動車交付量腰斬;預測美聯儲6月加息

印度成德國的新中國?美歐經濟齊放緩,通脹率飆漲;歐盟拒以盧布付俄天然氣;全球降低依賴中國供應鏈;中國「3個動作」助長全球通脹

世界銀行指出,全球各國正致力將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德國正在身體力行。德國總理日前訪問了日本和印度,卻冷落了中國,而且在對外經濟政策中,中國排在了後面。

馬雲被抓?一條對「馬某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消息,令阿里股價大跌9%,京東、小米全嚇癱!

對於中國防疫的「動態清零」政策,最受傷的還是中小企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歐元區第一季GDP按季增長率放緩至0.2%;美國一季度GDP年化增速為-1.4%,而且通脹居高不下。分析指出,除了俄烏戰爭之外,中國的「3個動作」助長了全球通脹。市場預測美聯儲6月加息0.75厘。

上海的中小製造企業,難哭了

中共國家統計4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7.4,較3月回落2.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錄得41.9,下降6.5個百分點;兩大行業PMI同時回落,拖累綜合PMI下降6.1個百分點至42.7。4月三個PMI均創2020年3月以來新低。由此可見,國內製造業收縮得厲害,中小微企業更是艱難。

首先是成本上升的快。疫情之下,工資還是要照常發放,一是工人維權意識高,一旦進入仲裁或者司法程序,企業大概率是要輸的;二是萬一工人跑掉後面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替代,也只能挺一天算一天。

其次付款環境越來越惡劣。一般都是三個月賬期加商票銀票,拿到錢也要半年後了。這半年就要靠企業的自有資金周轉,連續生產銷售還好,一旦停下就意味着未來幾個月沒有現金流,這是企業最怕的事。

所以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一般都走融資租賃,以前成本更高要達到10%以上,現在降低了點也有6%-7%,貸款什麼的,中小企業是很難拿的。

現金流是企業的命根子,疫情停一個月,再啟動至少一個月以上,這就意味着未來兩到三個月現金流處於危險的邊緣。

中小企業在設備這一塊,能湊合就湊合,目前生產合格產品就行了。由於對先進裝備需求很小,國內的大型重裝備企業找不到市場,升級自然也慢,產業鏈是個整體,中小企業的困境,也會影響到高端重型製造業。

在上面幾個問題的制約下,管理嘛就只好是老闆什麼都管,骨幹一個當幾個用,能省則省,沒有心氣和力量開發新的工藝技術。

最後就是管理了,最多就是在原有的技術上搞一點小革新,小發明就是到頂了。這次疫情,他們首要任務是活下來,至於技術升級,等活穩當再說吧。

有小企業主表示,減稅作用不大,因為沒有銷售收入也就沒稅,或許直接發錢or無息貸款,以及減免點社保費用才有幫扶作用。

美歐經濟齊放緩,通脹率飆漲

歐盟統計局周五公佈了最新經濟數據,歐元區第一季GDP按季增長率放緩至0.2%,4月通脹率則升至7.5%,連續第6個月創新高。

歐洲動態3.0報導,歐盟統計局另外發佈的通脹數據方面,通脹率由去年年底的5%升至最新4月7.5%,較3月再升0.1個百分點。去年4月通脹率只有1.6%。撇除能源和新鮮食物的通脹率為3.9%。

數據顯示,歐洲滯脹(stagflation)風險增加。今年以來大流行病和烏克蘭戰爭,都打擊歐洲經濟,同時令物資短缺問題惡化,推高通脹。

另外,美國CNBC28日報道,美國商務部28日報告稱,美國2022年一季度GDP年化增速為-1.4%,這標誌着美國經濟自1984年以來的上升趨勢突然出現逆轉。分析稱,2022年前三個月,有眾多因素影響美國經濟增長,包括不斷激增的大流行病病例,通脹率飆升至198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俄烏衝突等等。

旅美經濟學者何清漣發推文表示,美歐經濟增長哥倆好。歐盟GDP增長放緩至0.2%,通脹連續6個月創新高。歐盟比美國略爭氣一點:美國是負1.4%。

世銀:全球正在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今天(4月12日)表示,全球各國正致力將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這可能對大家都有好處。

路透社引述馬爾帕斯稱,跨境貿易對全球經濟仍將十分重要,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無論在產品消費或是在產品生產方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全球貿易體系中,中國需要與其他國家一道成為價值共享系統的一分子,但他很懷疑北京當局能夠這樣做;在被問到中國會否因中共病毒(新冠)疫情封鎖和房地產債務問題而導致危機時,馬爾帕斯認為中國正面臨挫折,而且是不同領域的重大挫折,世銀已向下修正了對中國的成長預測。

根據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統計,截至4月7日,共有161家台灣上市公司報告說,它們在上海和崑山的運營已經暫停,其中41家生產電子產品;由此可見,中國的中共病毒疫情封控已經嚴重影響了全球的供應鏈,歐美的跨國企業不得不考慮分散供應鏈的配置,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page]

歐盟拒絕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並準備應對供應中斷

法新社消息,歐盟成員國的能源部長周一在布魯塞爾舉行緊急會議,就俄羅斯要求歐洲買家以盧布支付天然氣費用及面臨供應中斷的要求,做出統一的回應。

歐盟能源專員卡德里·西姆森(Kadri Simson)表示,莫斯科要求以盧布支付購買天然氣費用是「單方面對合約進行不合理的修改,拒絕俄羅斯的要求合理合法。」

西姆森並表示,「由歐洲公司簽訂的97%的合約確定了付款貨幣,要麼以歐元結算,要麼以美元付款」。她說,大多數公司將遵守合同規則在5月中旬預定期間付款。"

路透社引述2名歐盟官員報導,歐盟委員會考慮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正在規劃將購買俄油禁令將兩國排除在外。

歐盟委員會預料周二完成歐盟對俄羅斯新一波制裁措施規劃。新制裁可能包括禁購俄羅斯石油,因為石油出口是莫斯科一大收入來源。

另據路透社報道,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一表示,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之前,歐盟不會取消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措施。

印度:德國的新中國?

據德國電視一台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周一訪問柏林,雙方舉行了印德政府磋商會議。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會議後宣佈,德國將提供100億歐元用於未來數年和印度進行更密切的合作。朔爾茨稱印度為德國在亞洲的中央合作夥伴,其中包括在全球氣候保護上的合作。

圖:2022年5月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右)和訪德的印度總理莫迪(左)在合同簽署儀式後握手。

德國《經濟周刊》發現,朔爾茨倡議的時代轉折現在也體現在外交上。他才剛訪問了日本。周一又對印度總理莫迪表示了歡迎。朔爾茨近來把價值夥伴一詞吊在嘴上,對中國是隻字不提。在德國新的對外經濟政策里,中國排到了後頭。

《奧格斯堡匯報》發現,印德雙方加強了合作。儘管在烏克蘭問題上有分歧,但雙方還是進一步靠近了。德印雙邊經貿往來儘管於2011年政府磋商會議時定為200億歐元,但到現在,這一目標還是沒有達到。而德中貿易則是德印貿易的十多倍。

雙方現在加強了森林,能源和環保合作,並放寬了技工在對方市場上的就業。印度年輕技工前來德國就業,將減輕德國社會老齡化問題。德國希望印度能成為增長市場,成為德國的新中國。

不止俄羅斯,中國「3個動作」助長全球通

根據總部在華府的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除俄烏戰爭導致糧食安全危機和能源價格上漲外,中國在三個領域採取的行動,也加劇全球通膨。

他們聲稱,中國禁化肥出口、調整豬肉關稅、對鋼材設限,雖嘉惠中國民眾,卻導致其他地區的價格上漲。

兩位分析師說:「中國的問題是,行事仍像一個小國。它的政策經常能在國內產生預期效果,例如降低產業或一群中國農民的投入成本,或增加其他人的報酬。但可能以鄰為壑,他們的政策解決了國內問題,卻將成本轉嫁給其他地區。」

全球化肥價格去年開始上漲,俄烏戰爭後進一步飆高,北京當局去年7月已下令主要公司暫停出口化肥,要「確保國內化肥市場的供應」,10月又要求對出口進行額外審查。

分析師說:「非關稅壁壘的作為導致中國的化肥出口急劇下降。隨著國內產量增加,中國化肥價格趨於平穩,甚至開始下跌。」這與全球化肥價格飆升到一年前的兩倍多,形成鮮明對比。

在豬肉價格方面,漲勢始於2018年,當時中國爆發非洲豬瘟、40%的豬只遭撲殺,生豬數量大減。2019年底,豬肉價格大漲一倍以上。根據PIIE,中國進口更多豬肉,全球豬肉價格隨之上漲25%。北京2020年降低豬肉進口關稅,其他地區消費者因供應下降,必須承受更高的價格。

在鋼價方面,過去兩年,隨中國宣佈,降低國內鋼鐵產量以實現脫碳目標,全球鋼價的漲勢加速。為壓低國內鋼價,當局去年取消廢鋼進口禁令,又實施了好幾輪的出口限制,並增加五種鋼鐵產品的出口稅。到今年3月,中國的鋼材價格比限制實施之前低5%。

PIIE分析師說,很擔心自2021年1月以來,世界和中國的鋼價差距日益擴大。

市場預測美聯儲6月加息0.75厘

據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交易數據顯示,大批交易商押注美聯儲6月大幅加息0.75厘,市場憂慮利率或會大幅飆升,但美聯儲官員強調局方將有序(methodical)地加息。

動態清零致經濟衰退,中國電動車交付量腰斬

上海鐵腕清零波及供應鏈,當地3家電動車廠蔚來、理想與小鵬的4月交車量分別銳減逾4成,其中理想的交車量銳減幅度更超過腰斬,達62.3%。中國乘用車協會表示,零售交付量同比下降39%。此前官方公佈數據顯示,4月份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連續。

電動車龍頭老大特斯拉(Tesla)尚未公佈4月的交車數據,不過3月在中國交車6萬5,814輛,比去年同期成長85%。

上海封城之前,電動汽車的銷售一直在蓬勃發展。特斯拉第一季度在中國的銷量增長了56%,而其在中國的較大競爭對手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五倍。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