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真熄火了;脫鈎中國,彎道超車不靈了,美又出新殺招;政治局會議新招能奏效?

大陸4成小微企現金流不足維持1個月;中國缺少農業「晶片」 ;疫情未清零財政先清零;央行干預人民幣跌勢未遂

「動態」清零政策重創中國經濟,四成小微企現金流不足維持1個月,瀕臨消亡。蘇州疫情沒有清零,但財政已經清零,上海也懸了。

中國30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出爐!中國經濟引擎的四大推手真的熄火了。連習近平都急了,接連喊話,先是要求擴大基建投資,隨後又要求穩外貿穩外資基本盤。但外界普遍看衰今年中國經濟。

在疫情復燃及烏克蘭的戰爭導致糧食不安全的背景下,中國農業種子嚴重依賴進口問題越發突出,中共短期內能解決嗎?

彎道超車不靈了!北汽福田買下德國寶沃汽車曾風光一時,但現在正申請破產。

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四連跌,中共央行出手干預仍無效。

脫鈎中國/中共政治局會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中共中央政治局周五召開會議,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要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回應外資企業來華營商便利等訴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因為政治和商業風險增加,以及其他地方的利率上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外資脫鈎中國的速度有加快的跡象。中國3月外資流失額達17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3月份海外投資者加快拋售中國政府債券,創下520億元人民幣(81億美元)的新高。

與此同時,今年首季中國基金吸金僅14億美元,較上季下降七成;本月早些時候,中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12年來首次低於美國國債收益率,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下了六個月的新低。今年3月份,滬深港通項下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出近451億元人民幣;截至3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較2月底下降258億美元。

對於中共中央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中國網民多抱懷疑態度。有網民表示,必須「察言觀行」;亦有網民以「上層喊口號,中層沒政策,下層搞盤剝」來形容當今大局;也有網民認為:「嘴炮一萬遍,只看防疫政策變不變」;也有網民藉機抱怨當今的鎖國政策,指出「護照不開放,都是假開放」。

與此同時,英國《金融時報》周三(27日)報道,中國領導層就整頓地產市場問題出現意見不合的情況。對此,習近平在這次會議上「一錘定音」,容許「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

蘇州疫情未清零財政先清零

中國的防疫措施亦重創地方政府經濟,有些城市的財政收入出現負數。有網民發帖寫道:「昨天蘇州市委常委決定,蘇州快撐不下去了,每天核酸檢測費用加醫護、志願者、保安員的費用近兩億,最近企業退稅約七十億元,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所以不再等上海清不清零了,在自己財政清零前,決定五一後,各行業陸續恢復正常,已報江蘇省審批。」

有網民粗略計算,上海過去一個月,大建方艙花了60億元人民幣,為全市居民做梳酸檢測用了55.34億,抗原測試20.75億。另外上海市政府稅費少收了40.28億,國營資產租金收入少收100億。有網民說,當前疫情沒有清零,反倒是政府的荷包已經清零。

彎道超車不靈了,傳中國買下的德國一名車廠破產

曾與奔馳齊名的德國寶沃汽車,歷經多次易手,近幾年已成中資北汽品牌,但始終無法再次重返榮光,近期已經正式申請破產清算,成為另一個中資收購失敗的汽車品牌。

寶沃汽車(Borgward)在上個世紀曾與奔馳車 Mercedes-Benz齊名。該車廠在1961年破產後,2015年被中國北汽福田收購,但依然沒逃過再破產命運。

時隔50多年,中國北汽福田收購寶沃汽車,在後來的日內瓦車展、法蘭克福車展重出江湖,在中國曾經有4.5萬輛銷售業績。但2020年之後,連續兩年銷量都不到1萬輛。該報道稱,寶沃汽車的中國母公司北汽福田,前些時間向北京法院提交破產清算申請,北京法院已裁定受理。從2015年福田收購到破產申請,僅短短7年時間。

中國媒體毫不客氣批評說,中國車廠想透過這種收購海外汽車品牌走捷徑的路線,並不可取。

皮尤最新民調出爐:九成美國人憂中俄關係八成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4月28日發佈一份關於美國人對中國看法的民調,發現約有82%的美國受訪者對中國持有負面的看法,其中40%感到非常負面,這項數據結果比2021年增加了6%。若與近二十年皮尤的電話調查相比,這個民調結果也是近年新高。

圖:82%的美國人對中國抱持負面觀感(皮尤研究報告截圖)

此外,皮尤的最新民調也顯示,約有66%的美國人認為中國近年在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與2020年的結果相比上升了五個百分點,自從皮尤在2013年開始詢問相關問題,認為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與實力是主要威脅的美國人上升了23%。

俄烏戰爭爆發至今,中國尚未公開譴責俄羅斯入侵,皮尤研究中心也就此調查美國民眾看法,發現多數美國人對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夥伴關係深感憂慮,有92%的受訪的美國人表示,他們認為中俄夥伴關係對美國來說是個有點嚴重的問題,其中62%的人說中俄夥伴關係對美國來說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圖:62%的美國人認為中俄關係對美國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皮尤研究報告截圖)

此外,有47%的美國受訪者對中國影響美國政策感到擔憂、43%的美國人擔憂中國軍事力量,還有42%的美國人擔憂中國的人權政策。而對中國經濟競爭以及對台海關係緊張感到擔憂的則各為35%。

[page]

北大調查:大陸4成小微企現金流不足維持1個月

據北大、螞蟻集團研究所及網商銀行共同調查指,近4成小微經營者的現金流僅能維持不足一個月。

約80%的受訪者預計,將在三個月或更短時間內出現現金流問題。報告指,小微企業處於「步履維艱的困難境地」,「在疫情影響地區,如果疫情持續超過一個月,大量的小微經營者將面臨倒閉風險」。

報告稱,持續困擾小微經營者的主要因素仍是市場需求疲弱、成本高及突發疫情。

雖然大陸當局一再承諾為小企業提供支持,但三分之二的受訪者未受惠政策,主要因為約83%的小微經營者沒有繳納社保,約6成無需繳稅,約37%沒有融資需求,社保緩繳、減稅降費、普惠金融支持等政策都無法有效惠及該群體。

中共央行干預未能止住人民幣跌勢

人民幣匯率連跌5天後,中共央行於4月25日晚發佈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的公告,即從5月15日起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9%降至8%。

中共央行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的影響力只維繫了兩天,4月28日人民幣匯率突破了6.6,即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回到了2020年11月份時的水平。

糧食安全:中國缺少農業「晶片」

在疫情復燃及烏克蘭的戰爭導致糧食不安全的背景下,中國擴大種籽基地,旨在減少對進口種籽的依賴。

法廣«原材料»專欄(Chronique des Matières Premières)的這篇報道指出,種籽是中國食品鏈中的一個薄弱環節。中國的決策者和專家們都認為,發展國產種籽是穀物增產的一項重要因素,和實現自給自足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初在海南省強調: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

中國的眾多蔬菜嚴重依賴外國進口種子,尤其是菠菜、花菜、胡蘿蔔,以及玉米。這就是中國決定擴大種子基地的原因。

這一消息是中國農業農村部近九年來首次。中國中央政府希望,擴大後的種子基地到2025年時將可以提供中國農業生產所需的、至少80%的種子量。此前這一比率為70%。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這名專家還表示,中國農業資源有限,可以自行發展的唯一領域就是種籽。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一名專家表示,三葉草新品種的培育需要十年之久,而牲畜飼料的另一兩大主要成分之一燕麥則需7到8年時間。中國目前每年進口的三葉草量超過130萬噸。

中國農業大學的一名教授近日強調,種子與製造業里的晶片一樣重要。

美新殺招:將嚴格限制美國廠商投巨資在中國設立晶片廠

美國國會正在商議一項大規模補助案,要扶助美國的晶片商擴大產能,增強發展。但根據路透檢視的國會草案文件顯示,這項立法將嚴格限制美國廠商不得投入巨資在中國設立晶片廠。

根據眾議院的草案版本之一,這項法案將向晶片製造商提供520億美元以擴大業務,但與此同時,也將成立專門委員會,嚴格評估受到補貼的晶片廠對中國的投資是否危害美國國家安全,此舉可能讓晶片廠必須在獲得美國政府補貼以及赴中國投資二選一。

路透報導,一些晶片廠業界人士認為,既然要拿美國政府的補貼,還要肆意把這些錢拿去投資中國,的確說不過去,畢竟這項立法的宗旨就是要厚植美國晶片產業的競爭力與自給自足能力。

另一方面,包括美國商會在內的商業團體對這項規定強烈反對,根據榮鼎諮詢(Rhodium)的一項研究顯示,依照這項審查規定的範圍,過去20年中美國對中國的FDI投資,有43%都必須受到審查。

中國30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出爐!中國經濟引擎熄火了

近期各省份陸續發佈一季度GDP數據。吉林一季度GDP同比下降7.9%,是唯一負增長的省份。新疆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領跑全國。最重要的廣東、江蘇、上海、北京和天津這些工業重地,GDP增速排名吊尾。

上海、廣東這兩大經濟重鎮經濟運行亦遭受疫情擾動,一季度GDP增速明顯下滑,分別為3.1%和3.3%。而天津市經濟的增幅僅為0.1%,形勢較好的北京也僅與全國增長率持平。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中國各地GDP增速數據水分很大,經常出現中央和地方統計數據打架的現象。真實的經濟增長數據比這還要差。

由於北京當局仍然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不少分析人士對中國實現全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表示懷疑。

傳中美正磋商審計底稿現場檢查等,避免中概股退市

中美在審計底稿的授權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東方日報援引外媒報道,據知情人士指出,兩國監管機構據悉正就落實中概股審計底稿現場檢查等相關事宜,進行積極溝通以避免退市,同時為儘快恢復中資企業在美上市進程打下基礎。

知情人士稱,雙方正就如何讓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到訪中國等細節進行磋商,包括入境是否需要隔離等具體安排,但兩國尚未就推進檢查達成最終協議。現場檢查實施或將為自去年中以來暫停的中資企業赴美上市重啟鋪平道路。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