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悄悄砸30億!習近平新佈局;俄要發展晶片技術自救 年底目標令人爆笑;

樓市低迷 中國百餘城市行動了;中國首季GDP出爐:未來經濟只會更糟;公然反習!中共前高官:數位人民幣不能當武器;大午集團「廢品價」拍賣背後浮現中共前法官劉玉婷;俄是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國

公然反習?最近前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直言,數位人民幣不能當軍事武器。

因樓市低迷,中國百餘城市的多家銀行主動降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這能救的了中國樓市嗎?

日前資產百億的大午集團被以「廢品價」拍賣,中共前法官劉玉婷浮現,佐證了中共強搶大午集團的猜測。

面對西方對半導體技術的封鎖,俄羅斯也陷入了中國同樣的困境。最近俄羅斯開始自救,要求年底前推90奈米製程的晶片。

中國統計局即將在18日公佈中國第一季經濟增長成果,外媒指出,不管第一季數據有多糟,未來數月只會更糟。

中國政府已悄悄動員多家軍事相關國營企業籌組「國家隊」,砸下約30億人民幣成立創投基金,想藉此滲透新創市場,繞過美國制裁取得高科技作戰技術。

公然反習?他直言:數位人民幣不能當軍事武器

俄羅斯遭到國際金融制裁後,中國心生警惕,不斷釋出人民幣取代美元的訊號。

中媒《財新網》報導,周小川出席16日舉行的「2022年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開幕式時稱,目前數位人民幣就是替代M0(流通中的貨幣),這表明應用的重點放在消金環節,要注重實際應用,「不能強制某類交易必須用某種貨幣」,最終要看到老百姓願意把這種貨幣放在錢包里,今天用也行,明天用也行,收了錢並不着急送還給銀行,「這才是考驗」。

周小川說,儘管不排除數位人民幣未來可能有跨境支付的前景,也是注重於跨境零售的應用,不是輕易當做軍事武器使用。

周小川強調,貨幣穩不穩定不是「自稱的」,要看後面是什麼東西支持。「你說你有100%的準備金,是不是真的有?你放在誰那兒了,有沒有人證明,有沒有人審計過?」「流動性怎麼樣?出了錯是否有透明度?」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

至於俄烏戰爭後,俄國銀行遭逐出SWIFT,中國希望透過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取代SWIFT。周小川也打臉,他說,SWIFT的參與金融機構數量大,自身訊息加密方面做得較好,很多訊息都是自動化處理,「沒有人為干預」,因此在國際貿易上使用廣泛。

CIPS在設計上是為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和清算設計的,這個系統也允許其他少數幾種主流幣種使用,但目前為止其他幣種支付量很少,系統里也融入了通訊功能,但用得也不多。周小川說,「這是現狀,不能指着它能幹這件事或者那件事。」

樓市低迷,中國百餘城市主動降房貸利率

因樓市低迷,中國多個城市的多家銀行主動降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4月14日,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金融統計數據時稱,近期的房貸利率下調主要發生在銀行層面,除一百多個城市銀行在3月份主動下調房貸利率外,部分城市還下調了房貸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

自3月份以來,因樓市低迷,中國已有一百多個城市的銀行主動下調房貸利率,平均降幅為20至60個基點。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3月初曾提示,若放鬆按揭貸款政策進一步擴大,會對居民槓桿水平及中資銀行的資產質量帶來潛在風險。

中國地方銀行下調房貸利率的現象從去年已經開始。《中國經營報》今年1月報導稱,河南省鄭州市房貸利率在2021年一度超過6%,有的銀行2021年首套房利率最高時達到6.62%,二套房利率至6.76%;2022年1月份,部分銀行已降至5.39%,並且放款周期也明顯縮短。

中國家庭負債高,房貸是主因。中國的家庭槓桿率在2021年末時已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12%。惠譽預期,儘管下調房貸利率有助緩解部分還貸壓力,但寬鬆的按揭發放標準可能會進一步考驗借款者的還款能力。

截至目前,全國法拍房的拍賣總量已超過170萬套。鄭州一名長期與銀行合作、代理當地銀行起訴購房者斷供案件的律師說,2021年的斷供案件數量要比2020年同比增加40%~50%。

3月末,中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8.8萬億元(約合6.21萬美元),同比增長8.9%,餘額的同比增速比去年末下降了2.3個百分點。

大午集團「廢品價」拍賣背後,浮現中共前法官劉玉婷

據海外維權網16日披露,日前,資產價值百億(其中有形資產51億)的河北大午集團,被中共高碑店法院以6.861億元「廢品價」拍賣給保定芮溪科技有限公司。據孫大午兒媳馬曉晨在微信朋友圈披露,「競拍」中標拍賣的保定芮溪科技有限公司監事劉玉婷,此前曾任保定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百度百科顯示,劉玉婷在今年2月25日才被免去保定中院副院長職務,在不到兩個月後,劉玉婷所屬公司就「競拍」成功大午集團的拍賣。而其所屬的保定芮溪科技有限公司,在拍賣前3天成立。種種跡象表明,對大午集團的「拍賣」就是當局一手操盤的巧取豪奪。

大午集團有數千名員工,購買大午集團所建商品住宅的業主也有數百家,這些住宅被法院指定的評估公司以70元每平米的「廢品價」評估。可以想見,在剝奪了孫大午家族對公司的所有權之後,下一步就是對大午集團的住宅業主和其他債權人的掠奪。

俄羅斯要發展半導體技術自救,年底前推90奈米製程

根據tomshardware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戰爭,面臨歐美國家大規模製裁,不少企業也暫停在俄羅斯營運,為了自救,俄羅斯正擬定計劃以提振其陷入困境的國產半導體製造,因為它無法從供應商獲得晶片。

IT之家報導,俄羅斯政府已經規劃新的微電子發展初步版本,到2030年需要投資約3.19兆盧布(約1.11兆台幣)。這筆資金將用於開發國產半導體生產技術、國內晶片開發、資料中心基礎設施開發、國產人才的聚集以及自製晶片和解決方案的行銷。

在半導體製造方面,俄羅斯計劃砸約50億美元用於新的製造技術及其提升,短期目標之一是2022年底前使用90奈米製造技術提高國產晶片產量,一個更長期的目標是到2030年建立使用28奈米節點的製造,台積電在2011年已達到此水準。

該國計劃在今年底前建立一個「外國解決方案」的逆向工程計劃,將其製造轉移到俄羅斯,到2024年,所有數位產品都應在國內生產。

雖然俄羅斯的計劃似乎包含很多項目並設定一些目標,但無法使用美國、英國或歐洲開發的技術,俄羅斯能否在2024年或2030年之前實現目標,還是充滿難度,該計劃預計今年4月22日敲定並送交俄羅斯總理正式批准。

[page]

俄羅斯是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國,中俄切得了依存關係?

中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有多大。2021年中國與俄羅斯貿易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在今年1月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至10月,中國自俄羅斯進口能源產品2623.2億元,增長36.6%,俄羅斯是中國能源產品第一大進口來源國。資料指出,「自俄羅斯進口原油佔中國原油進口總量的15.5%。」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滕昕雲分析,俄羅斯專挑國際油價最高出手,因為賺得多、籌碼多。對於俄羅斯而言,能源輸出是他很大的資產,甚至可以變成戰略武器來用。目前雖然很多重磅制裁出台,很多國家不敢碰能源這一塊,拜登開第一槍,但是許多國家還有其他盤算。

但是台灣國家政策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分析認為,中共對美國、西歐等許多西方國經貿依賴量遠遠超過他跟俄羅斯經貿關係。

包括2020年中國與美國之間有3102億美元順差,2021年高達3553億美元;此外,2021年中國佔比10.2%,是歐盟第三大出口國,僅次於美國佔比18.3%與英國佔比13.0%,中國也是歐盟最大進口國占進口總額22.4%,兩者相加中國是歐盟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首季GDP出爐:未來經濟只會更糟

中國統計局即將在18日公佈中國第一季經濟增長成果,金融時報報導,該數據不能反映3月底上海封城引發的經濟震盪,之前大規模的干擾主要集中在西安以及重要的農產兼汽車生產重鎮吉林省。上海封城的衝擊效應遠大於西安或吉林,因此不管第一季數據有多糟,未來數月只會更糟。

當中共總理李克強在3月5日中國人大會議上宣佈該增長目標時,多數的分析師認為目標過於激進,特別是他重申「不搞大水漫灌」的刺激措施,以及「維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中國2021第4季經濟產值較去年同期增長4%,較前一季的4.9%下滑。如今不僅李克強,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最信賴的經濟幕僚、副總理劉鶴也對中國的經濟狀況感到憂心,他在3月間進行罕見的干預,以提振投資人對中國經濟與市場的信心。

封鎖措施使人們無法出門購買消費性商品、汽車,甚至房屋。在上海3月26日宣佈局部封城前,中國的汽車銷售已欠佳,3月汽車銷售較去年同期下跌近12%,鑑於上海與吉林的封鎖,4月的反彈前景不樂觀。同時,在3月各地實施封鎖措施前,中國的房地產銷售已停滯,儘管各地政府採取措施刺激銷售,但2月的房價仍較1月下滑。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近日警告,中共當局對疫情的應對正「侵蝕外國投資任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調查顯示,在中國的德商約一半指稱其供應鏈完全或嚴重受干擾,三分之一說,其生產運作也遭類似衝擊。

悄悄砸了30億!中共釋出新佈局

中國近日頻繁對台文攻武嚇,台國防部智庫學者撰文警示,中國政府已悄悄動員多家軍事相關國營企業籌組「國家隊」,合資砸下約30億人民幣成立創投基金,恐藉此滲透新創市場,繞過美國制裁取得高科技作戰技術。

據中央社16日消息,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一逵,日前發表「中共海格通訊參與投資基金之觀察」文章指出,專替中國各軍種供應通訊、導航設備的「海格通訊集團」4月7日公告,將與中共軍備進出口公司「保利集團」及其他8家公司,合資成立人民幣30億元的「新格局海河濱海股權投資基金」,用以投資相關產業鏈並開拓市場。

海格通訊前身是中共國營軍工750廠,主要客戶是中共海陸空軍與武警,並長期參與中共軍方主導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

楊一逵分析,「新格局基金」不僅所有合資企業都可追溯到中共官方,其中兩個最大控股者是「保利集團」與「國家(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保利集團旗下的「保利科技」(PolyTech)是中共最大軍備、飛彈技術、可掛載飛彈無人機輸出之國營企業。

楊一逵認為,新格局基金也可能被用以建設「軍用無人資訊產業基地」,海格通訊去年11月與廣州市府簽署協議,讓海格通訊與保利科技在廣州增城區建設可培訓模擬的海陸空無人系統產業基地。

楊一逵表示,中國政府動員軍事相關國家企業組成「國家隊」的另一目的,是拉抬中共低迷的創投市場。烏俄戰爭讓亞洲創投趨勢放緩,加上疫情衝擊及美國對中共的科技制裁,導致中國創投熱退燒、外資因中共對科技產業的監管而撤資;中共斥資組成國家隊,或許是為中共國內資通科技產業開闢新市場,增加內需。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