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中央下令養老金全國均攤,誰慘了?全球跳水,俄烏如何影響各類資產;

中國汽車晶片飆升,這款甚至漲140倍;中共財援普京;中共央行持續大印人民幣 刺激中國經濟收效甚微;怕被中共卡脖子 美國終於開始重視

日前中共宣佈,從今年1月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消息引發外界關注。

美國總統拜登周二宣佈向稀土加工企業提供3500萬美元,防止在電動車電池上被中共「」卡脖子。

俄羅斯烏克蘭的衝突導致全球投資市場受到劇烈影響,股市全面下跌,各類資產又受到哪些影響?與此同時,全球國家債務升至303萬億美元。

在西方多國對俄羅斯祭出制裁措施之際,中國海關總署24日突然公告,將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中共與西方國家背道而馳的做法引發關注。

央行持續「放水」刺激中國經濟,但收效甚微,中國經濟的出路在哪裏?

北京下令:養老金全國「均攤」這些人可慘了

中共政府2月22日發佈決策,宣佈從今年1月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制度,實施後將在全國範圍之內對地區養老保險進行調劑發放,保障養老金按時支出。這一消息引發了外界的關注,民眾擔心,80後可能沒有足夠的養老金。

根據北京政府官員的說法,因為各地的養老金支出壓力不同,需要均衡各種負擔,因此當局推出了這個政策。但是,這樣的做法受到了社會的質疑,有民眾表示,這個做法是在變相證實養老金可能出現嚴重虧空。

此前,有媒體在網上報道說,根據社科院養老金精算報告提供的數據,全國養老金會在2035年左右被耗盡,80後可能會面對沒有養老金的問題。對這個消息,中共人社部緊急闢謠,說當局已經致力進行保障措施,足以應對養老金系統的穩定。但是這場風波沒有因此被平息。

大陸業界指出,現在北京政府實施的養老金制度是使用當前年輕人所交納的養老保險,供應老年人領取的養老金。但是,由於人口結構問題,年輕人數量正在不斷的減少,可能會導致養老金的收入不足。

早在2020年,80後可能會沒有足夠養老金認領的話題已經引發社會關注。當時,中共人民網宣稱,北京的措施將給大眾吃下定心丸。

而在今年,人社部卻推出了要求全國調劑養老保險發放支出的方案。有擔憂認為,這一做法實際上是證實了許多地區已經出現養老金短缺。而這樣的政策可能會導致較富裕地區勞動群體繳納的養老保險不斷向短缺區域流動的局面,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導致地區性危機擴散到全國範圍,無法化解長期風險。

怕被中國「卡脖子」美國終於開始重視這個了

美國總統拜登周二強調了他為抗衡中國在蓄電池市場主導地位所做的努力,加大對美國國內相關稀有金屬開採和加工的支持。他表示,這「不是反華」,「而是撐美」。

拜登宣佈,其政府將向MP材料公司提供3500萬美元資金,該公司在南加州靠近內華達邊境附近開採稀土。這筆資金將提高MP公司在美國國內加工原材料的能力,以服務於美國製造業。

這位美國總統說:「如果我們依賴中國的材料供應,來為今天和明天的產品提供動力,我們就無法建立一個『美國製造』的未來。這不是反華,也不是反任何其他什麼,而是支持美國。」

總部設在拉斯維加斯的MP材料公司經營著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礦及其加工設施。這是美國唯一的一個此類設施。它提取稀土並生產精礦,出口到其他國家使用。這些金屬用於生產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磁體等產品。

MP公司的行政總裁在電話中對拜登表示,其團隊將致力於把這條供應鏈帶回美國。

在周二(2月22日),拜登還重點提到了從加州索爾頓湖周圍發現的地熱鹽水中提取鋰的努力。拜登說,在未來幾十年裏,美國對鋰的需求將增長400%至600%。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幾家致力於從索爾頓湖泊周圍發現的地熱鹽水中提取鋰的公司之一。這家公司在該湖周圍經營地熱廠已有幾十年,但迄今,鋰在用於發電後一直與鹽水一起被抽回地下。

全球市場跳水,俄烏危機如何影響各類資產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導致全球投資市場受到劇烈影響。2月22日,歐洲所有的主要股指全線下跌,德、法國等國股市承受損失,俄羅斯國內市場遭遇股債匯三重打擊。俄羅斯股市一度下跌17%,同時,十年期俄債收益率最高觸及10.64%,盧布兌美元下跌超過3%。亞洲方面,中港股市也因為地緣危機升級全面收跌。

證券公司國泰君安表示,近期的市場認為,地緣政治給原油的價格造成大量的風險,導致油價繼續提升。但是,如果烏克蘭危機在兩到四周內沒有繼續惡化的話,那麼油價可能會回穩,並吐出部分漲幅。

第一財經指出,在原油市場方面,業界預計,由於俄羅斯是主要產油國,在形勢惡化的局面下,油價可能會出現大幅度的上行趨勢。

中金公司預計,如果本次衝突導致俄羅斯的石油供應減少200萬桶每天,那麼油價可能會最高達到120美金一桶,油價上行會大幅度加劇美聯儲抑制通脹的壓力,可能會導致當局釋放出更加鷹派的政策。

在黃金方面,避險需求將會造成黃金價格上升。業界認為,如果烏克蘭的局面沒有繼續惡化,黃金價格的強勁上漲局勢可能會消退,轉為價格回穩。作為世界流通的硬通貨,黃金是資金的避風港,而地緣政治衝突對金價的影響往往取決於投資者的情緒變化。

央行持續「放水」刺激中國經濟收效甚微

中共央行於2月10日發佈今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1月末,中國流通中貨幣(M0)餘額為10.62萬億元(約合1.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8.5%。M1餘額為61.39萬億元(約合9.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1.9%。M2餘額為243.1萬億元(約合38.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8%。

M1在1月份走低的同時,M2繼續走高,M2在1月份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出0.8個和0.4個百分點。

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博士李松筠對大紀元表示,「如果M1的增速高於M2的增速,說明企業活期存款多,流動資金多,投資意願強,經濟擴張速度快。但是從去年2月開始,中國的M1的增速就一直低於M2的增速,而且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

1月17日起,央行連續數日推出和利好政策或釋放利好的信息,如調降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和常備借貸便利利率(SLF),以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帶動信貸和社融。

MLF和SLF都是央行設立的貨幣政策工具,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借款期限的長短。央行讓市場上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流動,即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就是俗稱的央行「放水」。

央行去年就運用了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來提供流動性,如7月和12月兩次降准各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2.2萬億元(約合3520億美元)。此外,央行減低了綜合的融資成本,如去年12月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從去年12月以來,1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分別下行15個和5個基點,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

但中國央行一連串動作並未收到預期效果。央行發佈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承認: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是中國四十多年來最低水平。

李松筠對此分析說:「這顯示在實體經濟中,可賺錢的投資機會在減少,錢不願意流入到實體循環中,大家更願意把錢定存在銀行里,堆積在金融體系內,反映出經濟的不景氣。」

[page]

全球國家債務升至303萬億美元,新興市場尤其嚴重

國際金融協會(IIF)表示,在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帶動下,全球國家債務去年底升至創紀錄的303萬億美元,但由於發達國家經濟反彈,全球債務對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得到改善。

根據IIF周三(2月23日)公佈的年度債務報告,2021年全球國家債務增加了10萬億元,升幅低於2020年的33萬億元;但是,2021年新增的逾八成債務來自新興市場國家,新興市場的債務總額升至近100萬億元。

出乎意料的是,全球債務對GDP比率2021年降至351%,稍好於2020年的360%,主要是受惠於發達國家經濟復甦強勁。

如果央行長期縱容通脹,無疑會給高債務率政府提供「便利」,但存款利率與通脹率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銀行儲蓄開始加速流失時,銀行就會出現流動性危機,這是非常典型的經濟災難。

由此可見,在美國以至環球經濟面對增長明顯放緩,甚至陷入衰退的風險下,尤其若供應鏈瓶頸未得到有效緩解,通脹維持高企,假如美聯儲等主要央行不斷加息,對全球經濟帶來多大的傷害可以想像。

大陸千億市值養豬大戶溫氏股份虧損133億

2月23日晚,大陸市值千億的養豬企業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了2021年業績快報,報告顯示2021年總營收同比下降13.31%,實現淨利潤-133.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279.61%,相當於日均虧損3650萬元。

據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溫氏股份的股東戶數為15.8萬,即每戶需要承擔8.5萬元的虧損。

據紅星新聞2月19日消息,以成都為例,目前豬肉價格比黃曆新年之前每500克下降了1~2元。部分攤販表示現在「肉太多了」,賣不上價去。

公告在解釋虧損的原因時表示因生豬價格大跌,毛豬銷售均價為17.39元/公斤,同比下降48.18%;同時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推高養豬成本,導致肉豬養殖業務利潤大降,從而出現深度虧損。

大陸汽車晶片價格上漲,一款由20元漲至2800元

大陸汽車晶片短缺導致價格飛漲,價格一般上漲了幾倍至幾十倍,有一款晶片甚至由20元人民幣漲至2800元人民幣。有業界人士認為汽車晶片短缺還會持續。

大陸央視財經2月24日報導,ST L9369晶片是由意法半導體生產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核心晶片。由於汽車所使用的晶片比普通晶片在適用溫度等各項指標上要求更為嚴格,基本沒有替代產品。

此前一年裏,由於東南亞等地受疫情影響,晶片廠的產量大幅減少,這塊原價僅為2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的晶片價格大幅上漲。一上海市黃浦區賽格電子市場商戶表示該晶片現在炒到2800元,還不含稅。

澎湃新聞23日表示德國功率晶片大廠英飛凌對市場預期非常樂觀,英飛凌表示汽車行業電氣化和數碼化的持續加速,其中半導體解決方案的需求仍處於峰值水平。大多數半導體,尤其是代工廠生產的產品繼續處於供應緊張狀態,預計行業供需關係的不平衡將在整個2022年持續,尤其是汽車領域。

突發:中國突然解除俄羅斯小麥進口禁令,開放全境小麥進口。

中國海關總署24日發佈公告稱,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國海關總署與俄羅斯農業部關於《俄羅斯輸華小麥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補充條款的規定,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由於穀物污染問題,中國在1990年代開始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穀物。

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元首本月初在北京會晤並簽署一系列合作文件,其中包括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俄羅斯聯邦農業部關於俄羅斯輸華小麥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補充條款》。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