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兩現象突顯中國百姓真沒錢了;中共黔驢技窮推國內版一帶一路;中共在WTO又被歐盟訴

民調:東南亞人選與美結盟、七成人憂中共政經影響力;被圍剿,美團崩了;6萬億來了!人民幣會貶多少

中國1月份社會融資增量達到6.17萬億元,我們手裏的錢會貶值多少?

2022年1月份,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高達243.1萬億元,但老百姓手裏的錢卻減少了,錢去哪裏了?

日前中共再度推動大型基建工程,命名為「東數西算」,分析認為可能成為南水北調的翻版,最終勞民傷財卻達不到預期目的。

美團市值崩了!中共14單位發文圍剿外賣平台,美團又哪裏惹中共不高興了?

周五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共提起訴訟,指控北京利用國內法院破壞知識產權法,並允許華為、小米等中國電信巨頭獲得低價技術許可。

日前中共四部門聯合宣佈,有權查詢個人股票基金賬戶,侵犯個人私隱連遮羞布都不要了。

新加坡智庫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半東南亞民眾選擇與美國結盟,七成人對中共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感到擔憂。

中國6萬億來了!普通人手裏的錢會貶值多少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1月份信貸社融增長實現「開門紅」。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98萬億元,為單月統計高點,同比多增3944億元;社融增量達到6.17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比上年同期多了9842億元,同樣創單月歷史最高。

社融就是社會融資,是指金融體系向實體企業發放貸款的金額。比如我們的房地產貸款、企業向銀行借的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這些都屬於社會融資。

這麼多的錢流到市場當中去,人們手裏有錢了,會不會防止財富貶值繼續購買房子,房地產是不是就又迎來春天了?

我們先來看看這6萬億到底都流到哪裏了?

根據數據顯示,在6萬億社融當中,企業部門新增貸款規模佔全部新增的84.4%,創去年2月份以來的新高。其中,短期貸款同比多增4345億元,票據融資同比多增3193億元,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近600億元。而住戶部門無論是短期貸款還是中長期貸款的增速都弱於去年同期。今年1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7424億元,同比少增2024億元。

由此看來,同比多增的信貸主要來自企業部門,個人融資借貸並不多。說白了,就是企業有錢了,但是老百姓手裏未必有錢!

老百姓手裏沒有多餘的錢,又怎麼能夠促進他們去買房呢?這6萬億社融資金是流不進房地產市場當中去的。

根據相關數據預測,由於受到輸入性通脹的影響、國內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2022年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作用,預計全年CPI上漲幅度應該在4%左右,接近5%的中度通貨膨脹警示線。

過年期間兩現象表明老百姓真沒錢了,也不敢花錢

中共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廣義貨幣M2餘額243.1萬億元,同比暴漲9.8%;同時,狹義貨幣iconM1餘額61.39萬億元,同比卻下降了1.9%,即使剔除過年因素,也只增長了2%。

所謂M1,是指企業、個人所擁有的現金和活期存款總和;而所謂M2,則是指企業、個人所擁有的定期存款總和+M1。

M2是企業或個人擁有的總財富,M1則是企業、個人願意近期拿來消費、投資的財富;畢竟,一個人的定期存款,非特殊理由,不會輕易取出來消費。

既然一個人的總財富(M2)增加了9.8%;按照一般規律,那他應該更願意消費才是,M1和M2應該同比例增加。

但我們看到的結果是:M1同比還減少了,這真是咄咄怪事。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一,大眾對2022年的經濟增長前景並不太樂觀,以至於企業不敢輕易投資,寧願把錢放在銀行里吃利息;老百姓也因為對未來收入的擔憂,不敢大肆消費。

二,疫情以來的貨幣放水,加重了財富分化。

貨幣放水的結果,就是導致M2暴漲,但放水的貨幣,先流經企業和富豪,然後才會流到員工身邊,這就導致企業和富豪可以先截留大部分放水貨幣,只留給員工一小部分。

而企業和富豪,尤其是富豪,因為人數少,消費規模有限,他們更多的是選擇把貨幣儲蓄起來,而不是消費;老百姓人數佔99%,有消費欲望,但因為得到的放水貨幣少,沒消費能力,不敢消費,因此M1出現了負增長。

所以,在經濟前景和財富分化兩個因素的作用下,導致了M1和M2出現倒掛的咄咄怪事。

中共啟動新基建工程「東數西算」引關注

在中共二十大前,北京再度推動大型基建工程,命名為「東數西算」。2月18日,多家中共官方媒體報道發改委等部門的通知,宣佈將在京津冀、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成都重慶以及大灣區等8地投資建設,規劃出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以實現大數據中心的重新佈局。

根據中共發改委的說法,這一基建工程將會平衡東西部的大數據運算失衡問題,「東數西算」主要希望在西部省份建立運算中心,解決東部土地成本增加,能源使用負荷過高的問題。

在今年,「東數西算」這個大工程火線上馬。有分析認為,東數西算這個工程,可能是北京模仿一帶一路與南水北調,創造出來的類似計劃。

評論人士何旭認為,北京政府推出東數西算,實際上和一帶一路是差不多的用意,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基建投資過剩問題。

在2000年初,中共政府大力推動所謂南水北調工程。這個工程最早先始於前黨魁毛澤東的從南方調水到北方的說法,但是經過幾年的建設,耗資巨大的南水北調工程被證實是一個完全失敗的工程,不僅造成了大量生態環境的損失,調水量也完全無法達標。水質高度污染,導致中國多地乾旱問題加劇。

何旭認為,東數西算可能也要走模仿前幾年中共搞出來的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大工程。現在,由於中共政府的國際形象下滑,東歐也爆發俄烏危機,一帶一路的發展已經出現瓶頸,東數西算可能是北京想出來的最新替代品,也是在二十大前搞出來的面子工程。中共政府想來喜歡搞大型運動,最後結果都是一地雞毛,花重金投資出來的東西,大多數不能用。

[page]

中共14單位發文圍剿外賣平台,美團市值崩了

為了拯救餐飲業,中國發改會等14個單位聯手整治外送平台,要求業者調降佣金抽成,導致股價跳水,美團昨(18日)應聲暴跌近15%,一天之內市值噴掉260億美元。

為降低餐飲業經營成本,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14單位針對餐飲、零售、民航、旅遊業等服務業18日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通知,引導外賣等互聯網平台對受疫情重創的餐飲業,提供服務費折扣。

消息一出,控制中國約70%外賣市場的美團在香港的股價立刻閃崩,重挫近14.86%,市值縮水260億美元;其主要競爭對手餓了麼的大股東阿里巴巴股價也跟着下跌2.9%。

民調:過半東南亞民眾選擇與美國結盟七成人擔憂中國政、經影響力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1年多,中美兩國仍然摩擦不斷,在經濟貿易、軍事科技、台灣問題、東南亞地緣政治等方面仍存矛盾。就東南亞地區的政經環境,新加坡智庫東南亞研究所(ISEAS)周三(16日)發表新一份年度調查報告。調查訪問東盟10國共1677人,當中以菲律賓人最多(23.9%),其次為緬甸人(20.9%)及新加坡人(13.2%)。

被問到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結果顯示,57%受訪者傾向與美國結盟,較上年調查提升0.8%,而選擇中國的則有43%。同時,有76.7%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在東南亞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國家,排第二的美國只有9.8%;也有54.4%受訪者認為,中國在政治戰略上最具影響力,而美國有29.7%。

值得留意的是,縱使東南亞民眾大多認同中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及經濟影響力,但有64.4%人對其經濟影響力感到擔憂,而對其政治影響力感到擔憂的,則有76.4%。同時,有超過一半人表示,對於中國會做「正確的事」,為全球和平、安全、繁榮及治理作出貢獻,並沒有信心。其中有49.6%人解釋指,憂慮「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或會被用來威脅自己國家的利益和主權。」

反之,就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及經濟影響力,大多受訪者表示歡迎,分別有62.6%及68.1%。東南亞民眾對於美國國際領導能力同樣有信心,分別有30.1%及36.6%人認為美國最能促進全球自由貿易,以及維持國際秩序。

毫無私隱中共四部門官宣:有權查詢個人股票基金賬戶

近日,中共四部門發佈新規稱,審計機關可以向金融機構查詢個人存款、股票基金等賬戶的一切信息,引發業界關注。

中國銀行保險報發佈公眾號文章稱,中共審計署、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根據最新修訂的《審計法》,要求自今年1月1日起,審計部門經批准,有權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的賬戶;審計機關有證據證明,如果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經有關部門批准,有權查詢有關單位、個人在金融機構與審計事項相關的存款。

雖然聲明顯示,將公款轉入其他單位、個人在金融機構賬戶的被審計者,將成為被審計機關調查的對象。但是,對於普通個人的賬戶私隱問題能否得到保證,許多民眾同樣表示質疑。

大陸麥當勞漲價,民眾嘆快吃不起了

近來,大陸麥當勞的漢堡、炸薯條等食品紛紛漲價。

北京繁華地段的一家麥當勞門店的店員稱,「豬扒、火腿扒昨天都漲了1元(人民幣,下同)」。近兩年裏,麥當勞已進行多輪調價,各款餐品價格已上漲0.5元~3元不等。

麥當勞一門店負責人表示:「麥當勞在中國地區的售賣價格都是統一的,調價也都是內部統一定,部分人流量較小的門店可能會稍晚一些。」

此前,麥當勞的脆雞扒麥超值早餐組合已從6元漲到7元,雙層吉士及麥香魚超值午餐從15元漲到16元。如今,火腿扒蛋可頌漲到了17元。同時,麥當勞還增加了多個如OH麥卡等綁定消費。

麥當勞漲價引發網友議論。有網民抱怨:「又漲了?再漲快吃不起了!」網民「Suyn」說:「一個漢堡十多二十塊的,我真是不捨得吃了。」

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於2017年10月12日正式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麥當勞金色拱門形狀的標誌在西方有個著名的暱稱——Golden Arch,直譯是「金拱門」。

中共用禁訴令遏制外企,歐盟在WTO提訴

周五(2月18日),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共提起訴訟,指控北京利用國內法院破壞知識產權法,並允許華為、小米等中國電信巨頭獲得低價技術許可。

自2020年以來,中共控制的中國法院在至少四宗重大案件中發佈了所謂「禁訴令」,阻止外國公司在全球任何地方通過提起法律訴訟來保護其商業秘密。

根據歐盟的說法,提出投訴的公司包括夏普、愛立信和諾基亞,他們已經受到每天13萬歐元(14.8萬美元)的罰款威脅或刑事指控的威脅,這意味着這些公司的高管可能因「不遵守規定」而在中國被監禁。

歐盟的這一WTO訴訟由歐盟委員會代表歐盟27個成員國提出。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