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三重壓力,中共加快發地方債;美司法部告中資盜竊;制衡中共,美要推新經濟架構 ;

烏克蘭危機嚴重威脅穀物市場;螞蟻銀行被罰;制裁中共!白宮擴大黑名單;同心對中共,美日達新協議

周一美商務部將33家中企列入「未經核實清單」(Unverified List),限制他們從美國進口產品。同日,美司法部告中國海能達公司,竊取摩托羅拉的21項指控通信技術。

日前拜登政府準備推出「印太經濟架構」以制衡中共,而且歐盟之外,美日也達成了鋼鐵關稅協議,形成美歐日共同應對中共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

中國經濟近期持續下行,財新1月中國服務業PMI創五個月新低,疫情導致出口業務指數降至15個月最低。

在「三重壓力」下,中共地方財政捉襟見肘,1月份地方發債規模比去年同期增長約93%。

烏克蘭俄羅斯,佔全球小麥貿易的30%,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的軍事對峙,正威脅全球的小麥安全。

美商務部將33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美國商務部周一將33家中國公司列入了「未經核實清單」(Unverified List),限制他們從美國進口產品,並要求美企在與這些公司進行交易時更加謹慎,因為美國官員無法對他們進行例行檢查,以便了解這些美國產品在中國的最終用途。

商務部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上發佈聲明說,此舉將幫助美國出口商進行盡職調查、評估交易風險,並向中國政府傳遞一個信號,那就是配合美國進行最終用戶檢查(end-use check)非常重要。

商務部的行動意味着美國出口商必須獲得許可,才能向這些中國公司發貨,而這些中企必須證明他們是合法的,並且願意遵守美國法規,才能繼續收貨。

記者注意到,被列入這份清單的中國企業包括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德陽萬航模鍛有限責任公司、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美日宣佈達成鋼鐵關稅協議,共同應對中國

美國和日本星期一(2月7日)宣佈達成協議,減免川普時期對日本進口鋼材徵收的關稅。協議將允許每年大約125萬噸的日本進口鋼材免徵關稅。去年,華盛頓與歐盟達成了類似的鋼鋁關稅協議。美國官員表示,這些協議是美國與盟友聯手打擊華盛頓所說的中國的「不公平做法」努力的一部分。

這項美日協議在日本要求下排除了鋁產品。協議將在4月1日生效。美國官員說,協議要求日本採取「具體步驟」打擊全球鋼鐵產能過剩,這種產能過剩只要集中在中國。

這項協議與美國去年10月與歐盟達成的鋼鋁協議類似,規定由日本進口美國的鋼材必須完全在日本國內「熔鑄」才能享受免關稅待遇,以減少中國鋼鐵繞道日本躲避美國關稅的風險。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星期一發表聲明中說:「這項協議,加上去年與歐洲聯盟達成的解決方案,將幫助我們與日本一道努力打擊中國在鋼鐵領域的反競爭、非市場貿易行為,同時幫助我們實現拜登總統雄心勃勃的全球氣候議程。」

財新1月中國服務業PMI創五個月新低,疫情導致新出口業務指數降至15個月最低

財新1月中國服務業PMI降至五個月低位,國內新冠疫情散發頻發導致防控措施加碼,抑制服務業增長;新業務指數環比下降,尤其是海外市場疫情激增導致新出口業務指數大幅降至15個月最低水平。

財新/Markit周一聯合公佈,1月經季節性調整的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1.4,為去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上月為53.1。

1月新業務指數環比下降1.4個點,尤其是新接出口業務指數未能延續去年四季度的擴張態勢,再度跌破50滑落至萎縮區域為48.2,創2020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稱,「受近期多地局部疫情影響,服務業景氣度有所回落。」

外需相對疲軟,加上員工自願離職後沒有填補空缺,1月服務業就業指數亦跌破50,並觸及五個月低點。

對未來12個月經營活動的預期指數也降至16個月最低,與疫情相關的不確定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的主要憂慮。

價格方面,投入價格指數環比微升,調查樣本企業報告顯示,用工與原料成本增加,是導致經營費用上揚的主要因素。還有企業提到增加了支出,用於防疫。

收費價格指數亦「水漲船高」,觸及三個月高點。

受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雙雙放緩影響,財新1月中國綜合PMI亦降至五個月低點50.1,上月為53.0。

此前公佈的財新1月中國製造業PMI降至23個月低點,因出口訂單急減、疫情防控加劇延誤等。

美國準備推出「印太經濟架構」以制衡中國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拜登政府正準備發佈他們的首個亞太地區總體經濟戰略,以便在這個地區制衡中國。

報道指出,美國副貿易代表比安奇(Sarah Bianchi)在近期的一場貿易會議上說,新的架構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公佈。

通過「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美國希望與友邦在數字貿易、供應鏈等問題上展開更密切的合作,並填補美國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在亞洲留下的戰略漏洞。

報道還說,儘管這項架構的細節尚未公佈,但它預計不會試圖讓美國重返上述協定,而美國總統拜登也不會對貿易夥伴削減關稅。一些外交官和經濟學家擔心,如果沒有市場准入措施,這項框架可能會成為美國及其富裕盟友的又一個「俱樂部」。

中國1月末外匯儲備3.22萬億美元,環比減少285億美元

中國央行周一公佈,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2216萬億美元,較去年12月末減少285億美元;去年12月末外匯儲備規模為3.250萬億美元。

央行網站刊登數據詳情並顯示,1月末官方儲備資產中黃金儲備1,124.61億美元,去年12月末為1,131.25億美元。

以盎司計,1月末黃金儲備6,264萬盎司,為連續29個月保持不變。

[page]

「三重壓力」下中共加快發行地方政府債

中國經濟近期持續下行,在「三重壓力」下,當局發債節奏明顯加快。今年1月,中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共計發行近七千億元。而在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券額度中,僅專項債就高達1.46萬億元。

據中泰證券研究所數據,1月地方政府債券共計發行6,989億元,其中新增債券5,837億元,再融資債券1,152億元。

在財政收支矛盾日益緊張的當下,地方政府投資十分依賴發債籌資。今年1月份地方發債規模比去年同期增長約93%。

第一財經報導,為了避免推高價格水平和導致經濟過熱,去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曾一度明顯放緩,但到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經濟下行壓力開始加大,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今年發債節奏明顯加快。

中共財政部去年底下達的2022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券額度中,僅專項債就高達1.46萬億元。

大陸地方債一直受到經濟界關注。前廣州交通銀行理財師施華偉認為,大陸房地產變冷會令地方當局財政出現問題。因為地方政府很大的一部分財政收入是賣地。現在這塊收入沒有了,其它的經濟又不行了,地方沒錢了。

大陸經濟學教授、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辜勝阻5年前就發文示警,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當前重點領域的金融風險和財政風險,主要問題包括增長過快,債務率高、部分省市超過或逼近100%警戒線。地方政府債務規模過大且增長過快,可能引起經濟波動、引發系統性財政金融風險。

美司法部告中國海能達公司,竊取通信技術,多達21項指控

伊利諾伊州北區的聯邦法庭星期一(2月7日)公佈了一項聯邦起訴書,指控一家中國電信公司串謀盜竊商業秘密。起訴書稱,一家電信公司與總部位於芝加哥的摩托羅拉系統公司(Motorola Solutions Inc.)的前僱員合謀竊取摩托羅拉開發的數字移動無線電(DMR)技術。

圖:摩托羅拉標識。

法庭文件顯示,這份起訴書指控總部位於深圳的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招募和僱傭了摩托羅拉的員工,並指示他們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從摩托羅拉獲取該公司經過多年研發出來的數字移動無線電技術這個專有的和商業秘密信息。

美國司法部在星期一的新聞稿中說,芝加哥的聯邦地區法院根據法院命令公佈了這個包含有21項罪名的起訴書的部分內容。海能達和其他同案被告還被控擁有或試圖擁有竊取的商業秘密。沒有在聯邦地區法院出庭的其他被告的名字被遮蓋起來了。

如果罪名成立,海能達可能面臨刑事罰款,金額是被竊取的商業秘密給該公司帶來的價值的三倍,包括研究、設計費用,以及該公司避免的其他成本。

路透社援引海能達律師的聲明說,該公司對這些指控感到「失望」。

螞蟻旗下銀行被罰兩千萬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近日披露,螞蟻集團旗下網商銀行因違反金融統計、賬戶和支付結算等相關管理規定,被監管部門警告並處罰款2,236.5萬元人民幣。

刊登在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官網上的公告顯示,網商銀行此次受罰的原因包括:違反徵信管理相關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而且未按規定報告可疑交易,也未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

此外,浙商銀行的9名高管,也因違反相應管理規定而受到警告並被罰款,9人合計被罰49萬元。

烏克蘭危機嚴重威脅穀物市場

烏克蘭和俄羅斯,佔全球小麥貿易的30%。尤其是因烏克蘭今年小麥大豐收,可能造成的衝擊也將更劇烈。此外,還有油籽和玉米,業內人士擔心,俄羅斯與烏克蘭當前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導致市場大動盪。如果危機持續,還可能會打亂今後的農業生產。

法廣援引一名農業專家的話稱,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後果可能對穀物和油籽市場造成「巨大」影響。理由是,黑海小麥幾乎佔了全球貿易的三分之一。

如果俄羅斯發起軍事干預,對出口的衝擊可能首先來自後勤方面。因為,絕大部分的貨物發送,是通過黑海的船運。烏克蘭國家和港口遭封鎖,可能迫使市場不得不去其它地方尋找貨源,導致類似埃及這樣的買家,交貨期延長。黑海小麥可在4天至5天運送至埃及,阿根廷小麥則需22天。

玉米貿易也可能會受到影響。烏克蘭現已變得比幾年前更加重要,如今已是世界的第四大出口國,每年的出口量超過6500萬噸,佔全球貿易量16%。葵花油的買家也將同樣感到不安,烏克蘭為全球最大出口國。

另一個風險是打亂農田裏的工作。這會影響向日葵和玉米的春季播種。之後,如果危機持續,還可能影響夏季小麥的收成。產量減少必然會衝擊到全球市場,包括了穀類和油籽。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