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陸獨立大數據權威解密中國經濟3關鍵數據;六成中國白領今年無年終獎金;

澳煤,中共搬石頭砸自己腳;陸房企巨頭擬售800億資產還債;庫存只夠5天 美警告;美光核心技術團隊撤離中國還要發綠卡;中共吹噓經濟數據,難掩內需消費低迷不振

長期以來中國人普遍愛儲蓄,不過時過境遷,現在中國人越來越敢借債了,但問題是疫情、人權等多重因素疊加,外界普遍認為2022年中國經濟低迷不振。

年關將至,百姓日子不好過,近六成中國白領今年無年終獎金。

日前美國商務部長直言,半導體庫存只能支撐5天,震驚業界。

美光科技正在解散150人左右規模的上海研發中心,並為核心研發人員「發」綠卡。

搬石頭砸自己腳!2021年第四季中共放行超千萬噸澳煤。

解密中國經濟的三個關鍵數據

大數據專家蠻族勇士為大家分享了2021年中國經濟的三個關鍵數據,揭示了中國城鎮居民從愛儲蓄到敢借債的轉變。

2021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收支結餘17105元,較2020年的16827元,增幅1.7%,乃是1990年至今的次低值。其原因在於2021年收入增幅8.2%,顯著低於支出的增幅12.2%。掙錢的速度開始比不上花錢的速度。

按照官方數據,2021年中國總人口141260萬人,較2020年的141210萬,總算是還增加了50萬人。

這是什麼概念呢?2016年是中國階段性的人口增長峰值年份,當年度增加906萬人。到2021年,短短5年時間,人口增量減少了94.5%。同時,我相信,到2022年,人口增量會變成負值。

人口增量背後,其實是大量的就業。教育醫療食品服裝等等等等,現在這些就業瑟瑟發抖中。

圖:1990年以來中國人口數據的演變情況

第三個關鍵數據,是老鄉們的負債能力數據:當年度居民部門新增貸款規模。

2015年,居民新增貸款3.89萬億,這還算是一個正常的數據,此前的歷年基本上也都在每年遞增2-3萬億的區間浮動。

2015年,居民新增貸款3.89萬億,這還算是一個正常的數據,此前的歷年基本上也都在每年遞增2-3萬億的區間浮動。

巨變發生在2016年,當年度居民新增貸款6.34萬億,較2015年足足翻了63.0%。居民勇於負債的精神讓房價十分感動,於是一二線城市房價在一年內統統翻了兩到三番,以示敬意。三四五六七八線城市的房價也集體翻番。中國自此進入全民買房時代。還沒有買房的95後和00後被集體群嘲。

2017年,居民新增貸款7.14萬億。

2018年,居民新增貸款7.38萬億。

2019年,居民新增貸款7.43萬億。

2020年,居民新增貸款7.86萬億。

2021年,居民新增貸款7.92萬億,貸款餘額超過71萬億。

2021年中國城鎮居民的總收支結餘,是15.64萬億。也就是說,如果把全國的城鎮居民比擬成一個人的話,這個人的年淨收入約16萬,但是他每年敢新借8萬的債。這裏還沒算他之前借的債,也都是要還本付息的,都要從他的淨收入里拿錢出來付。

所以,說到這裏,我有一個疑問:中國國民這種借債的勇氣,到底是從哪裏來的?不是一直都說中國人愛儲蓄不愛借債嗎?怎麼從2016年之後,就這麼愛借債了呢?

日子不好過,近六成中國白領今年無年終獎金

年關將近,許多人最關心的莫過於年終獎。中國人力資源平台「智聯招聘」近日發佈的《2021年白領年終獎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今年能拿到年終獎金的白領僅36.6%。而能拿到年終獎的白領中,逾4成年終獎超過人民幣1萬元(約1577.5美元)。

這份報告的數據顯示,2021年能拿到年終獎的白領佔36.6%,雖然比2020年的27.6%、2019年的33.3%有所上升,但仍低於2018年的55.2%、2017年的66.1%。

就企業性質來看,54.9%的國企白領可以拿到年終獎,在不同性質企業中排名第一,外商/港澳台獨資企業有51%、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有47.9%、合資企業為46.2%。相比之下,只有29.5%的私營/民營企業白領能拿到年終獎,比例約為國企的一半。

美光核心技術團隊,將撤離中國還要「發」綠卡

1月25日,網媒集微網消息,美光科技正在解散150人左右規模的上海研發中心,並挑選了40多位核心研發人員提供技術移民美國的資格。美光此次並非解散整個上海研發中心,而是僅僅解散了DRAM設計部門,該部門總人數超過100人。

某半導體行業高管評論稱,美光解散DRAM設計團隊很有可能是出於防止技術外泄的考慮,雖然目前國內的DRAM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但未來幾年內或有可能湧現出新的幾家DRAM製造商,而且現有的DRAM企業也正求賢若渴,美光此舉或是想將產品的設計和研發收攏至中國大陸以外地區。

據美國Business Journal援引消息人士報道,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的美光科技正考慮在美國德州中部投資,推進一項1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39.25億元,近萬億)的計劃,擴大晶片製造能力。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光去年10月已宣佈未來十年投資超過1500億美元,解決全球晶片短缺問題,並促進美國國內半導體生產。美光行政總裁Sanjay Mehrotra表示,公司將擴大現有的晶片製造設施,利用這筆資金建造新工廠。

[page]

中共吹噓經濟數據,難掩內需消費低迷不振

2021年中國經濟年報出爐後,中共針對相關數據開展大內宣,如黨媒人民日報1月18日刊文炫耀稱,「十四五」中國經濟開局良好,2021年全年經濟增速為8.1%,高於6%以上的預期目標;經濟總量超11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突破了1.2萬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準。

大紀元評論員陳思敏撰文說,所謂全年8.1%的GDP成長率,未按兩年平均計算。如果按兩年平均增速,2020年(最終核實為2.2%)與2021兩年的平均增長其實為5.1%,不僅沒有「保6」,而且低於2016-2019年平均增速。

這次備受官方官媒吹捧的2021年最終消費率65.4%,也激活了輿論場的相關討論,中國消費率不僅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甚至比同等人均GDP國家要低20個百分點以上。

如2021年5月7日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中國居民消費率不到40%,明顯低於國際上發展水準相近的國家,更低於發達國家。」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中國曆年社消總額逐年上升,隨着銷售總量的增加,銷售增速卻逐漸放緩,以近10年統計為例,其實際增速從2012年的12.1%下滑到2019年的6%。更有說服力的數據,從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看,其實際增速從2014年的7.5%下滑至2019年的5.5%,接近該指標公佈以來的最低值。

也就是說,在2020年之前,中國國內消費就已經進入了快速下降通道,直接從以往的雙位數增速驟降至個位數,並直接跌破了8%的歷史低位。2020年疫情暴發後的消費疲弱狀況並不是疫情衝擊下的意外下滑,而是原有趨勢在外部衝擊下的加速下滑。

從統計規律來看,居民消費支出的變化與居民收入在趨勢上高度相關。公開可查數據顯示,中國居民部門收入佔GDP比重,從2000年的67.5%降為2018年的42.7%,遠低於發達國家居民收入佔比(60%以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實際也已連續多年呈持續下滑狀態,自2012年的10.6%下降到2015年的7.4%及2019年的5.8%。

中共老是自鳴得意有14億人口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但是中國居民消費率卻「未富先衰」。GDP經濟數據也和歷史一樣,是一個可以被中共隨意粉飾的東西。如今中國百姓也不看官方數字的繁榮,因為冷暖自知。

世茂擬售近800億資產還債,包括多地核心資產及地標

「澎湃新聞」周二(25日)報道,陷入財困的中國地產商世茂集團在加快處置資產。該公司將36個項目做成推介資料進行推廣,以推進銷售,合計報價超過771億元人民幣。

在世茂的出售項目中,包括位處上海核心地段的甲級寫字樓、廣州已經處於利潤分配階段的住宅項目、深圳地標項目世茂龍崗國際中心等核心資產。

「庫存只夠用5天」美商務部發警告

拜登政府得出結論認為,全球晶片缺貨至少將延續到今年下半年,將對汽車製造商和消費電子產業在內的眾多美國企業造成長期壓力。

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25日表示,計劃對一些指控展開調查,調查汽車和醫療設備製造商所用的晶片是否存在價格詐欺。

這份報告調查了與晶片供應鏈有關的150多家公司,報告說:「晶片供需出現嚴重、持續的不協調情況,受訪企業預估,這些問題在未來六個月內不會消失。」

報告也說,儘管拜登政府為緩解晶片供應短缺努力了好幾個月,但半導體供應鏈仍然脆弱。報告說:「需求繼續遠遠超過供應。」

雷蒙多說,晶片庫存中值從40天下降至不到5天,她說:「對我來說,這個數據顯示供應鏈有多脆弱:庫存只夠用五天,沒有出錯的餘地。」

搬石頭砸自己腳,去年第四季中共放行超千萬噸澳煤

據中國智庫披露,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放行的澳煤高達1170萬噸。有媒體指,中共單方面禁止澳煤進口,未損害澳洲煤炭出口,自己卻發生能源短缺,完美演繹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據中國智庫披露,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放行的澳煤高達1170萬噸。有媒體指,中共單方面禁止澳煤進口,未損害澳洲煤炭出口,自己卻發生能源短缺,完美演繹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台媒《自由時報》1月24日引述彭博報導,中國智庫豐光煤炭物流(Fengkuang Coal Logistics)稱,中共海關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最終放行進口620萬噸澳洲焦煤,以及550萬噸動力煤,總計1170萬噸。

由於澳洲堅持追溯中共病毒來源,惹惱中共,北京在2020年底叫停澳洲煤炭進口後,中國在去年夏秋之際爆發電力短缺危機,一些積壓在港口的澳洲動力煤可能被中共悄悄放行。

彭博報導稱,北京當局這場離奇的禁令,中共當局完全沒贏,反而讓其不喜歡的加拿大與美國彌補了煤炭缺口。

台媒《自由時報》1月24日引述彭博報導,中國智庫豐光煤炭物流(Fengkuang Coal Logistics)稱,中共海關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最終放行進口620萬噸澳洲焦煤,以及550萬噸動力煤,總計1170萬噸。

由於澳洲堅持追溯中共病毒來源,惹惱中共,北京在2020年底叫停澳洲煤炭進口後,中國在去年夏秋之際爆發電力短缺危機,一些積壓在港口的澳洲動力煤可能被中共悄悄放行。

彭博報導稱,北京當局這場離奇的禁令,中共當局完全沒贏,反而讓其不喜歡的加拿大與美國彌補了煤炭缺口。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