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苦日子要來 習近平要六穩六保;中國印鈔高管自首上熱搜;廣東台商都跑光了;

中國車廠被曝偷偷降級晶片;中國新屋成交量創10年新低;恆大首款電動車生產未獲准;退出中國?沃爾瑪1天關4店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都坐不住了。繼李克強之後,習近平在周一的政治局會議上強調,做好經濟「六穩、六保」工作。下面來看一組中國經濟形勢的新聞。

台灣學者表示,珠三角地區很多工業區都關門,台商「全部都跑光了」。中國房地產進入寒冬,新屋成交量創10年新低。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日前關閉了四家中國門店,累計關閉了80家門店。恆大接連爆出債券違約,雪上加霜的是首款電動車未獲工信部批准。

分析指出,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成長速度可能比其他新興市場更慢,中國經濟感冒,世界不再打噴嚏。

中國人不騙中國人?晶片慌席捲全球,中國有車廠謊稱使用八核心晶片,交車時卻是四核心晶片,遭車主實測後抓包。

日前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董事投案落馬,消息登上熱搜榜。

習近平要經濟六穩六保,專家:人民苦日子要來了

據中共黨媒《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本周一(12月6日)召開會議,討論2022年經濟工作,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中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除提到擴大內需戰略外,還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2018年7月,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六穩」,意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2020年4月提出「六保」,意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至於房地產相關方面,會議強調,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會議中也討論了「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及「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等民生政策。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中共御用經濟學者、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12月6日參加「新浪財經2021年會」時提到,中國經濟未來的運行發展,可能是比較困難的,從整體五年來看,這可能是過去40多年來,最困難的一個時期。李稻葵還分析了,中國國內經濟不太樂觀,其中一個重大問題是「內需不足」,現在「雙11」的買氣增長速度,已降至20%以下;另一重要原因是工資的上漲沒有跟上,百姓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跟 GDP基本上是同步的,並沒有超出多少。

中共有意透過體制內經濟學家之口,來對仍生活在「厲害我的國」的蟻民打預防針,告訴他們苦日子要來了,別再醉生夢死,要勒緊褲帶,面對未來割韭菜,要有心理準備。

中國人不騙中國人?中國車廠被曝偷偷降級晶片

車用晶片短缺是全球車廠近兩年的痛,造不出車也導致交車期大幅延後,讓車廠與車主苦不堪言。中國卻有車廠謊稱使用八核心晶片,交車時卻是四核心晶片,遭車主實測後抓包。

中國歐拉汽車先前販售一輛「好貓」的新車,宣稱使用了高通的八核心晶片,擁有8個 Kryo CPU處理核心,可規劃高效率 AI、自動駕駛,而且是全車系標配,結果車主交車發現軟體無法升級,也無法安裝軟體,經過實測後才知道,車上的晶片根本是2016年舊款英特爾的四核心晶片,核心數直接硬生生少了一半,遭車主直接抓包,引發車迷一片譁然,認為這根本是虛假宣傳,明顯是消費詐欺的行為。

對此歐拉汽車表示,原先規劃是要將高通八核心晶片用在未來的車型,但陰錯陽差地出現在規配表上,因此造成車主的困擾。歐拉汽車第一時間,試圖贈送7200元人民幣的權益包作為補償,內含免費延長兩年娛樂流量包、免費升級 Carplay與 HiCar功能,事實上卻是後兩者功能仍在研發中,車主仍無法使用。

圖:在宣傳 DM上寫的是高通8核心晶片,但車友實測卻發現是5年前的英特爾4核心晶片。

車主們卻對此補償不買單,更直批 Carplay與 HiCar本來就是標配功能,歐拉汽車卻拿原本的權益搪塞車主。而流量包則因為晶片後續開發跟不上,導致無法升級導航也無法安裝音樂 App,就算有流量也沒地方用。

歐拉好貓的車主群組更發起的一份問券調查,其中一題是「你還有什麼想對歐拉說的話」,1099位車主中,有815位車主回答了「中國人不騙中國人」的答案。歐拉汽車總經理董玉東也出面向車主道歉,表示會認真調查來龍去脈,給車主滿意答覆。

由於歐拉汽車一向以主打女性為主,號稱「最懂女人的品牌」,中國媒體就認為,這是否意味着女性用戶更容易上當?而且經過中國媒體調查,發現很多歐拉汽車的女性車主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車用晶片被調包,認為歐拉汽車必須好好的檢討。

廣東台商現況,學者:都跑光了

台灣台中科技大學財金系兼任教師、資深評論員許維智透露,台商正撤離中國,東莞樟木頭鎮、珠三角沿岸、深圳中山順德等台商聚落,很多工業區都關門,「全部都跑光了」。

許維智5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早已不是台商首選的投資基地。他引述台灣金管會資料,2011年,台灣對外投資總額180億美金,其中對大陸投資143.8億,佔比將近79.5%;但到2020年,台灣對外投資總額177億美金,其中對大陸投資降到59.06億,佔比僅33.3%。

許維智表示,數據顯示這十年來台商投資佔比已迅速消退,砍了超過一半以上。他特別提到,台灣電子科技世界聞名,但高技術台商早已不再投入資源到中國,因為一去全都被割韭菜

另外,許維智表示,美中貿易戰造成中國對台灣擴大採購「拉貨」,反而證明,台灣對中國出口增加,是因為中國需要台灣,而不是台灣對中國的依賴加深。

[page]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董事投案落馬,消息即登熱搜榜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黨委董事陳耀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8日官方通報稱他已「主動投案」。

現年57歲的陳耀明在2001年8月至2021年1月,擔任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2021年1月起任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黨委委員、董事。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是中共央行直屬的國家法定貨幣印製企業。主要從事人民幣印製與鑄造、鈔票紙、銀行信用卡的研製生產、印鈔造幣專用機械和銀行機具製造等業務,還負責印製增值稅專用發票、有價證券等。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下轄23家大中型企業,包括7家印鈔公司、3家造幣公司、2家鈔票紙生產企業,3家特種防偽、特種油墨、雕刻製版等專業公司和7家市場型企業。據該報道說,陳耀明落馬引發關注,相關事件登上百度熱搜榜。

網友說:「這個嚴重了,直接往家裏拿幣了。」、「這幫人錢賺夠了,子女親戚都賺錢當官飛升了,然後投案自首,過幾年放出來養老,不錯啊。」

中國房市寒冬:新屋成交量創10年新低

中國研究機構近日發佈11月40個城市的新屋住宅成交報告,成交量創下近10年的同期新低。

這40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4個一線城市,蘇州、福州、南京和青島等18個二線城市,以及揚州、東莞、溫州和岳陽等18個三到四線城市。

報告顯示,11月40個城市的新成屋成交是近10年來表現最差的。從成交增速來看,11月成交量較前一個月下降4.3%,較去年同期暴跌39.4%。

專家預期,短期內還會繼續向下探底。專家表示,新屋成交量下降與官方政策有關,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三穩目標」,即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並不會改變,而開發商已被允許在銀行間市場註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不能解讀房地產調控出現鬆動。官媒也指出,房地產狂漲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整治業務擴張「不良資產」的時候。

退出中國?沃爾瑪一天關4店,4年已關80店

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日前關閉了四家中國門店,另外,其位於上海核心商圈的「旗艦店」也將停業。據統計,沃爾瑪四年內已在中國大陸關閉了80家門店。

12月7日,沃爾瑪關閉了四家大陸的門店,這四家門店分別是深圳洪湖店、無錫太湖店、重慶北城天街店、太原三牆路分店。上述四家門店此前已陸續發佈了「停業公告」。其中,沃爾瑪深圳洪湖店於1996年開設,是沃爾瑪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

沃爾瑪中國2019財年和2020財年的淨銷售額均為下滑狀態,2021財年前9個月,沃爾瑪中國87.35億美元的銷售額僅占沃爾瑪國際整體銷售額的2.16%。

報道說,對於關店原因,沃爾瑪解釋為租期已滿。但業界的觀點認為,一方面,租金、人力等成本持續上漲;另一方面是,電商、社區團購等到家業務的興起,以沃爾瑪為首的傳統賣場失去競爭優勢。除了沃爾瑪,家樂福、歐尚集團等多家跨國零售商在中國也經營慘澹。

首款電動車生產未獲准,恆大想翻身更難了

中國恆大集團旗下電動車部門正在研發的兩款車型未列入中國工信部的批准名單內,這也引發質疑,恆大汽車是否能依照承諾如期實現量產、並交付電動車。

彭博報導,恆大汽車上(11)月初向工信部提出申請,準備生產首款純電動車恆馳2車型,根據中國工信部今(8)日公佈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獲准名單中,未見恆大汽車。

恆大汽車報告指出,今年前6個月的現金消耗約為1.3億美元,虧損7.42億美元(約新台幣207.7億),現金流困境使得這家曾發下豪語要超越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汽車製造商,愈來愈不可能如期在明年開始大規模交車。

當中國倒下時,世界不會再隨之倒下

隨著中國經濟級數成長的趨勢即將結束,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策略師 Ruchir Sharma指出,過去大多數經濟體都與中國經濟同步成長,但近年來,這些聯繫減弱了,而且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崩潰。

數位革命、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和商業新冷戰很可能持續更久,並可能預示著新興世界新崛起的時代。過去新興市場國家的繁榮主要靠向中國供應零件或原物料,藉由中國工廠走向世界,但現在,新興國家有更多的選擇。

如果為了減少巨額企業債務,尤其是房地產行業的債務最後崩潰告終,其影響力將是全球性的,但較小幅的震動可能就不再那麼重要了。當中國跌倒時,世界不再隨它倒下。

首先,中國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內生產總值成長間的相關性,自2015年以來從近乎完美的超過0.9數值,下降到幾乎沒影響力的低於0.2。今年第2季,中國經濟成長速度為30年來首次明顯低於其他新興市場,這或許是經濟大國衰退的前兆。

此外,北京鎖國遏制疫情大流行,並以其他政府都無法比擬的侵略性策略打擊經濟關鍵產業和民間企業,更削弱其國際影響力。

第二,中國正進行一場新的商業冷戰,中國持續轉向內部經濟治理,將外貿驅動的成長模式轉變為國內消費者驅動模式。統計數據來看,出口佔中國GDP的比重從2010年之前的35%以上,下降到目前的不到20%。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中國約佔全球GDP成長的35%,但這一比例在2020年大幅下降,現在約為25%。

此外,Ruchir Sharma提醒,中國目前面對人口萎縮和企業巨額債務的拖累下,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成長速度可能比其他新興市場更慢。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