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震驚!中國人口恐大減一半;突發!暴跌9成,千億房企富豪老闆被爆倉還債,多樓盤停工

限電危機,天然氣漲5倍,中共再加價搶貨;能源漲價通脹席捲全球,接下來會發生這些事情

中國西安交通大學一份研究指出,之前有關中國人口的研究,或許低估了人口減少的速度,這份新研究警告,中國人口將在未來45年內減少多達一半。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下周一將公佈人們期待已久的拜登政府應對問題重重的美中貿易關係的戰略,不過她本周四接受採訪時已經透露了不少信息。

又一家房企爆出債務危機,新力地產前不久股價暴跌9成,現在又傳出債務違約,而且多個樓盤停工。

中國不僅鬧電荒,而且氣荒恐怕也已迫在眉睫。中國正開出高價在國際市場搶購現價天然氣。事實上,全球能源都在漲價,通貨膨脹正在席捲全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中共「一帶一路」項目又踢到鐵板,今年以來捷克、英國和羅馬尼亞等多國,因安全原因排除中廣核參與核建設。

委內瑞拉為擺脫長年的惡性通膨,貨幣玻利瓦面額將從10月1日起砍掉6個零,自2008年以來已砍掉14個零。

中國人口減幅被低估,研究:恐在45年內大減一半

南華早報」9月30日報導,這份預測是根據中共官方統計的出生率:去年平均每名婦女生育子女數為1.3人,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人,也比先前所預測的更大幅度降低。

中國目前人口逾14億人,2019年聯合國預測,到2065年中國人口仍將有約13億人;華盛頓大學去年發表的另一份報告估計,中國人口會在2100年萎縮一半。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的這份研究警告,中國人口衰減速度被嚴重低估。以聯合國的預測來說,是根據推測中國出生率會維持在平均每名婦女生育1.7人,然而,去年中國新生兒1200萬人,比聯合國預估的還低25%。

研究人員指出,最新的人口統計資訊儘管未全部公開,但是這些有限的資訊已經透露出中國人口變化和未來發展趨勢;疫情或許影響了去年的出生率,但是出生率反彈的機率低,比較有可能的情況是,由於生育年齡婦女人口降低,整體人口會很快開始迅速減少。報告說,「若生育率降低到1,我國人口就會在29年內減少一半。」

根據這份新的人口統計數據,孩童佔中國人口的17%,60歲以上人口所佔比率升高到18%。研究人員說,這是中國首次出現老年人口多於年輕人口。

儘管中國政府今年開放生三胎,但是許多研究已經指出,高房價等經濟因素,是驅使出生率降低的一大主因。中國科學院9月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長江三角洲迅速飆漲的房價,已經導致這塊中國開發程度最高的區域,反而成了全國出生率最低的其中一區。

8月發表的另一份研究認為,每平方米房價增加1000人民幣,生1名小孩的可能性就減少2%、生2個的可能性降低5%,而且,政府推出一系列控制房價、降低教育費用、提高幼稚園數量等措施仍不足以抑制這種效應。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陳功近日在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一篇文章中預測,中國人口會從2025年開始減少。

戴琪將發表對華貿易戰略重要講話,對抗是基調?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9月30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領導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幾乎完成了拜登政府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審查。

戴琪說,拜登政府計劃在現有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行動(「build on」),並因北京未能履行在川普執政時期達成的貿易協議規定的義務而直面中國。

據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戴琪最新這番發言是在拜登政府與北京的激烈經濟關係進入關鍵時期時發表的。美國總統拜登必須儘快制定在其執政下與中國的貿易方針,因為美國的商業團體正在推動白宮減免關稅,而且在川普時期雙方達成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即將到期。

她在採訪中說,審查將「很快」完成,但沒有說明具體時間。報道提及,拜登政府在上台後的頭八個月里一直在召集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包括歐盟、澳大利亞和日本等方共同對抗北京的經濟行為。

戴琪說,「與歐盟的關係在這方面極其重要,我確實認為,由於我們的共同利益,我們完全有理由建立我們之間的關係」。

川普政府去年1月與中方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在今年年底到期。報道指,數據顯示,中國沒有履行其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的承諾。拜登政府將需要決定如何解決中方未能履行承諾的問題,以及是否就後續協議進行談判。

拜登政府迄今抵制了美國企業和華爾街要求取消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的壓力。川普政府徵收了這些關稅,隨後又將某些商品排除在外,但這些排除措施在去年年底到期,拜登沒有採取行動延長其中的大部分關稅。

戴琪談到,川普政府當時通過美國《1974年貿易法》的301調查採取的關稅措施,「起到了引起很多人注意的效果」。她指出,這包括美國公司、美國工人、美國的貿易夥伴,顯然還有中國。

戴琪說,「在這個意義上,我想說301關稅是創造有效政策的工具,(是)我們在全力捍衛美國經濟、美國工人和美國企業以及我們農民的利益方面可以借鑑和利用的東西。」她還對這些關稅造成的代價最終由美國消費者埋單的說法提出質疑,並指這是一個比許多人建議的分析更為複雜的計算。

戴琪還說,她仍然對向中國施加壓力以改革其做法的新方法持開放態度。

另外,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的辦公室說,她將於周一(10月4日)在華盛頓一家智庫發表演講,公佈人們期待已久的拜登政府應對問題重重的美中貿易關係的戰略。

突發!暴跌90%,千億房企富豪老闆,被"爆倉"還債,多個樓盤停工!

還記得前不久港股有家地產公司股價一天暴跌90%的新力控股嗎?10月1日夜公司發了公告,大股東爆倉了。

另外,據央視報道,新力控股股價暴跌、不斷傳出資金鍊斷裂的消息,新力禧園、琥珀園、象湖灣等多個樓盤均出現認籌金不退款、施工停工、拖欠房產證等問題。

9月30日深夜,新力控股發佈公告稱,受宏觀經濟狀況影響,公司近期面臨不曾預期的流動資金問題,新力控股若干附屬公司未能於相關到期日或之前,安排於2021年9月18日支付兩項境內融資的應付利息,利息合計約3874萬元,因此發生逾期付款。

9月20日,新力控股某債權人要求償還其與包括該債權人在內的各方之間的融資協議項下未償還本金及應計利息,金額為7541萬美元,這是由於逾期付款導致的技術理由所致。

董事長、執行董事及控股股東張園林所擁有的約1.49億股股份已作抵押,並由其相關債權人出售,以清償應付該等債權人的款項。這意味着,張園林有約4.17%的新力股份之前被強制平倉。

[page]

9月18日,該公司人事部門口頭通知集團總部員工全員降薪,其中副總裁級別降70%,總經理級別降60%,總監級降50%。

江西南昌新力城業主稱,我們怕它爛尾,加上利息總價250萬元左右。每天我們從一樓跑到頂樓去看人員施工情況,其實看不到人,我們就到售樓部問怎麼沒有人,他們裏面的人員說我們眼神不好。

目前出問題的遠不止新力城一個小區,新力禧園、琥珀園、象湖灣等多個樓盤均出現認籌金不退款、施工停工、拖欠房產證等問題。

此外,首創置業9月30日上午發佈公告稱,無條件撤銷其H股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並從當日上午正式撤銷。與此同時,早前要約人北京首創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起的私有化收購,已經達成所有實施條件,無條件實施合併已經生效。

能源漲價,通脹席捲全球,接下來會發生這些事情

本周,國際基準的布倫特原油首次突破80元每桶的大關,而美國的天然氣期貨價格漲幅已經創下了歷史記錄,在今年冬季之前,能源的價格已經上漲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現在,能源不足已經影響到全球範圍的工業生產,一些歐洲的農業化肥加工商,與食品加工企業也因能源漲價,被迫減少產量,導致工廠加價問題更加嚴重。同時,能源漲價的問題也直接影響到大陸,可能會導致多地限電的情況在冬季仍會對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在這種形勢下,長期淡化通脹威脅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證實,預期未來數月的通脹問題不會很快得到緩解。

獨立投資研究公司「鳳凰資本研究」評論說,任何去過雜貨店的人和關注市場實際情況的人,都會認為通貨膨脹已經來了。「如果你關掉新聞,只關注圖表,很明顯市場正在尖叫着『通貨膨脹』!」

根據公開的美國市場數據,今年表現最好的投資資產類別是能源類,同比上漲了43%、其次是金融股,上漲了33%,再次是房地產類,這個板塊上漲了26%。而這些都是通脹發生的表現。

英、捷、羅多國因安全原因排除中廣核參與核建設

中國的全球核工業雄心正在歐洲面臨挑戰。出於國家安全等原因,英國最近正重新考慮與中國的核工業合作;捷克本周也批准了一項排除中國國有核能公司廣核集團(CGN)參與核建設的計劃;而羅馬尼亞更早於去年就停止與中國簽訂的核電站建設協議。歐洲三國的舉動,猶如中國「一帶一路」在歐洲的佈局踢到鐵板。

羅馬尼亞在美中關係惡化,且中國與俄羅斯愈走愈近的國際背景下,不歡迎中國的敏感投資;2021年4月,還立法禁止了中國和華為參與該國的5G網絡建設。加上其它「一帶一路」國家負債纍纍的前例,讓羅馬尼亞擔心陷入債務陷阱,過度依賴北京。羅馬尼亞不僅將中企趕出核能和電信設施領域,面對中國的外交威脅,羅馬尼亞國家元首也不出席中東歐的「17+1峰會」。

委內瑞拉百萬紙鈔砍6個零,一夜間變成僅1玻利瓦

南美洲國家委內瑞拉為擺脫長年的惡性通膨,貨幣玻利瓦面額將從10月1日起砍掉6個零,這是委國政府13年來第3次刪零,總計2008年以來已砍掉14個零。

法新社報導,拿掉6個零之後,百萬面額的玻利瓦(bolivar)一夜間就變成1玻利瓦,兌換美元仍相當於25美分。

若是以現金在委國購物,7張面額100萬的玻利瓦紙鈔,只夠買一條麵包。

過去數十年間,由於接連由社會主義掌權的政府錯誤投資及不當管理,加上油價重挫及石油輸出銳減,自從2013年以來,委內瑞拉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大幅縮水80%。

限電危機下,中國開出高價收購天然氣拼庫存

儘管液化天然氣(LNG)的現貨價飆到歷史新高,中國國企仍開出高於市價的價格大量收購LNG,力拼增加庫存,以防冬季能源保供出問題。

亞洲LNG現貨價格9月30日已飆升至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34.47美元的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上漲5倍以上。

據報導,通常情況下,當現貨價格飆升時,對價格敏感的中國買家會迴避從現貨市場購買。但交易員說,上周,中國石化旗下貿易部門「聯合石化」為冬季尋求11批LNG船貨,而且購買數量可能超過其要求。

一些貿易消息人士說,包括中國海洋石油和中國石油在內的其他中國國有巨頭也在尋求冬季交貨的船貨。

一名貿易商引述民間行業數據說,中國一些終端的天然氣庫存處於平均水準以下,這也激起了人們對中國國內供應進一步趨緊的擔憂。

報導引述一名新加坡貿易商說:「中國肯定沒有足夠的天然氣來過冬。問題是這是否會以進一步限電的形式造成需求破壞。」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