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台灣陸委會修訂兩岸條例 嚴控關鍵技術人員前往大陸

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星期三(9月29日)舉行第27次委員會會議,討論通過「兩岸條例第9條、第91條修正草案」,內容主要為嚴格管控台灣核心關鍵技術人員前往大陸,防止台灣產業及技術不當外流,危及國家安全和利益。

陸委會通過的這項修法草案報請行政院核准後,還將轉往立法院審議。

陸委會星期三發表的書面公告指出,由於近年來中國大陸企圖竊取台灣產業技術案例頻發,為了維護台灣整體經濟及產業優勢,防範台灣產業及技術不當外流,危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確有必要以整體國家安全的角度,對產業技術進行保護。

陸委會表示,這次修法主要針對「受政府機關(構)委託或補助達到一定標準」,並從事涉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業務的個人、民間團體、法人、機構成員前往中國大陸實施管制。除非獲得特別許可,上述人員或團體不得私自前往大陸。違者可處200萬元新台幣(約合7.2萬美元)以上、1000元新台幣(約合36萬美元)以下罰鍰。

不過陸委會也指出,前往大陸的產業界或其他人士如果未受政府機關(構)委託或補助,或受委託及補助未達到一定的標準,則不在受管控之列。

台海兩岸之間雖然人員交流密集、貿易往來頻繁,官方關係卻陷入冰點。自從蔡英文總統2016年主政以來,北京因為認定她奉行台獨路線,切斷了兩岸之間所有的官方聯繫。北京還常常出動軍機軍艦侵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或海域,實施演習或施加對台灣的武力恫嚇與威脅。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來,兩岸一直分離分治,北京始終認為台灣是中國領土主權的一部分,而且即使動用武力也要實現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統一。

台灣雖然領土和人口有限,但是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高科技重鎮。台灣的台積電更是全球半導體晶片製造生產的龍頭老大,其生產的晶片廣泛用於從戰機到汽車的各行各業。

在美中戰略競爭中常常被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卡脖子」的北京往往會想方設法從台灣高科技產業尋求、收買或竊取關鍵技術。台灣近年來爆發的多起中國間諜案,除了涉及軍事機密,就是事關產業或科技機密。

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的水平目前與台灣相比相差好幾代,但是台灣擔心北京為了縮短產業代差而高薪挖台灣的人才或高價收買台灣的產業機密。

陸委會在星期三發表的公告中並沒有談及受到管控的具體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內容,但是表示會授權科技部牽頭會商有關機關,研擬訂定高度專業性的核心關鍵技術標準,政府也將以嚴謹的態度審慎評估,並進行妥實的規範。

陸委會表示,修訂兩岸條例,強化涉及政府委託或補助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人員的赴陸規範,可以保障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穩定發展。

陸委會強調,高科技產業是台灣重要經濟發展基礎。如果遭竊取或不當泄漏,恐將造成台灣國家安全危害。而從國家法益的立場出發,政府確有必要以整體國家安全的角度,在法治層面對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進行保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韻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