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雖嚴打加密幣 投資者熱情不減

在過去6個月裏,比特幣和其他代幣價格瘋狂飆升,中共擔心個人投資者可能出現欺詐、洗錢和交易損失,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展開嚴打行動。

中國政府近日開展了一項自2017年以來最大的加密幣嚴打行動,但中國投資者對政府嚴打幾乎置若罔聞。中國政府試圖為數碼資產投機熱潮降溫,但這次似乎遇到挑戰。(方德豪報道)

彭博》報道,中國政府自2017年開始禁止在國內交易所加密貨幣,但中國加密貨幣交易商所使用的場外交易平台上近月已漸漸回復舊觀。據加密貨幣數據平台「非小號」(相當於中國的CoinMarketCap)稱,在中國政府就加密幣發出警示後,衡量投資者情緒的一個關鍵指標--中國人民幣與泰達幣(Tether)的匯率--在本月早些時候一度下跌了4.4%,但此後已經收回了超過一半的失地。

在過去6個月裏,比特幣和其他代幣價格瘋狂飆升,中共擔心個人投資者可能出現欺詐、洗錢和交易損失,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展開嚴打行動。然而,本地場外交易平台和點對點網絡上的交易難以追蹤,這意味着當局極難執行全面禁令。

近日市場一度擔心中國購買力暴跌,數碼資產價值亦從5月中旬的紀錄高點下挫近1萬億美元,但近日加密幣價值回穩,全球加密貨幣愛好者均鬆一口氣。

35歲的上海房地產顧問查爾斯說:「我不在乎損失和政府嚴打。」他要求只用他的英文名字。他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購買加密貨幣,並聲稱在最近的回調中三天內損失了1100萬美元。但查爾斯說:「對我來說,這只是把我在過去幾個月里所賺的利潤拿回去,我看的是10到20年的前景。」

據中共官媒報道,在中國於2017年取締加密貨幣交易之前,本地投資者估計擁有全球7%的比特幣,並佔到了約80%的交易。交易禁令出台後,這些數字無從獲得,但人們仍然普遍認為,中國投資者仍活躍於國內場外交易平台以及離岸場所,他們在加密貨幣世界中依然佔有重要地位。

中國政府很難追蹤涉及人民幣和數碼貨幣的國內交易,因為它們通常分兩步進行。

第一種情況發生在由火幣網(Huobi)和歐易(OKEx)等公司運營的場外交易平台上,這些平台允許交易者發佈出價和報價。一旦雙方就價格達成一致,買方將使用一個單獨的支付平台--由其銀行或螞蟻金服等金融科技公司運營--向賣方發送人民幣。這些數碼貨幣通常由場外交易平台託管,直到人民幣支付清算為止,然後再轉給買方。中國監管機構通常無法將交易的一個步驟與另一個步驟聯繫起來。

由於交易的人民幣部分完全在中國國內金融系統內進行,大規模資本外流的風險很低。但中國政府對加密幣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仍嚴加防範。

監管機構本月提醒中國銀行和支付公司,要注意識別和阻止可疑交易的要求,並指出為加密貨幣交易提供便利會違反了銀行規則。中國國務院呼籲取締比特幣交易和挖礦,發誓要「堅決」防範金融風險。

分析認為,相關政策是要避免在7月1日執政的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紀念日前後出現任何重大的市場混亂。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