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對外依賴度高 中共公佈半導體進口免徵關稅新規

中共海關統計,2020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5435億塊,進口金額3500億美元,為第一大進口商品。由於對外依賴度高,周一,中共財政部等三個部門發佈半導體進口免徵進口關稅新規。

周一(3月29日),中共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佈支持半導體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進口關稅公告,主要符合規定條件的半導體相關進口產品,自2020年7月27日~2030年12月31日期間均可免徵進口關稅。

根據公告,對於集成電路線寬小於65納米的邏輯電路、存儲器生產企業以及線寬小於0.25微米的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生產企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需求的自用生產性原材料、消耗品,無塵室專用建築材料、配套系統和集成電路生產設備(包括進口設備和國產設備)零配件等,免徵進口關稅。

此外,對於集成電路產業的關鍵原材料、零配件(即靶材、光刻膠、掩模版、封裝載板、拋光墊、拋光液、8英寸及以上矽單晶、8英寸及以上矽片)生產企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需求的自用生產性原材料、消耗品,亦免徵進口關稅。

公告稱,自2020年7月27日,至第一批免稅進口企業清單印發後30天內,已徵收的免課關稅稅款均將退還。

中國晶片對外依賴度依然很高。

據中共海關統計,2020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5435億塊,同比增長22.1%;進口金額3500.4億美元,同比增長14.6%;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21世紀財經》3月29日報導,據清華大學微納電子學系主任、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介紹,中國採購了全球2/3的晶片,其中約一半隨着整機出口至國外,中國本土使用了全球34%的晶片。中國進口的集成電路產值從2013年開始超過2000美元,超過了石油進口額,後來其進口額相繼超過了石油+鋼鐵,石油+鋼鐵+糧食,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

他介紹,中國自己生產的半導體大概佔全球7.9%,這意味着還有26%、近1200億美元的市場依賴純進口。

魏少軍認為,這部分對外依賴有一部分是戰略性的。目前,中國進口最多的是CPU處理器(包括DSP數碼訊號處理器)以及存儲器,這兩類產品在中國使用的集成電路中的佔比超過了70%。其中,處理器主要由美國的英特爾、IBM、AMD生產;全球存儲器主要廠商是4家,其中一家是美國的,一家日本的,另外兩家是韓國的。

為解決晶片短缺、關鍵技術被國外控制等問題,中共多個政府部門近期連續推出半導體新政。

中共科技部部長王志曾在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未來主要聚焦IC、軟件、高階晶片、新一代半導體技術等領域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和前緣基礎研究上,利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給予支持。

而中共工信部稱,將對半導體產業在國家層面上給予大力支持。

2000年、2011年和2014年,中共先後出台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