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砸了自己的鍋 經濟綁架全球憤怒 加速產業鏈外移 或令出口減少 最大規模軍機侵台

經濟學人智庫:中國人均GDP至少50年趕不上美國;全是差評!澳駐北京大使看中共;李克強唱反調?抵制浪潮中,視察外企;官媒延遲報習近平在福建視察武警

暗藏玄機還是不知所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3月22日至25日在福建視察武警,但中共黨媒卻延遲報導,十分罕見。在此期間,中共派出20架軍機侵犯台灣領空,是近年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令台海局勢驟然升溫。

近期中共頻頻與全世界交惡,引發眾怒,最後可能是即失了面子也失了里子!西方媒體和政要批評中共抵制外國品牌的做法,是將市場「武器化」,搞「經濟綁架」。同時,這或令中國出口減少,加速產業鏈外移。

人口紅利消失,經濟學家稱中國人均GDP至少50年趕不上美國,中共執政合法性不保。

北京對台不知所措?黨媒媒延遲報習近平在福建視察武警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赴福建考察,外界一直關注他是否視察軍隊,但直至25日結束行程,官方並未透露相關消息,26日晚,新華社才報導。

據中共新華社報導,習近平3月22日至25日在福建考察,赴南平、三明、福州等地,並於24日上午在福州視察武警第二機動總隊訓練情況,接着透過視訊系統聽取總隊執行有關任務情況匯報。

習近平接着要求全面貫徹軍委軍事訓練會議精神,堅持聚焦備戰打仗,深入推進實戰實訓等。

25日的中共官媒新華社通稿顯示,針對兩岸議題,習近平在25日上午聽取中共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則要求「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推進兩岸融合發展。

習近平在福建提所謂兩岸融合,被外媒認為是「放軟話」,與備戰打仗的調子不同。

美印太司令25日警告,中共可能在6年內嘗試佔領台灣,中共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25日在記者會上也表示,美方警告說中共可能會在未來6年內侵犯台灣,這是在渲染中共軍事威脅。中方對此表示反對。

隸屬中共外交部的智庫「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旗下學者崔磊也曾投書澳洲研究刊物《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強調中國不可能在短期內以武力完成統一。

據美國之音引述多位區域安全、國防與國際關係學者觀察指出,中共是否會動武、何時動武,莫衷一是。不過對台戰略模糊,一方面令北京得以享有一定的政策空間,但於此同時也顯示出北京在對台問題上,不知所措。

台海局勢驟升,最大規模中共軍機侵台含10戰機

就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與駐美代表處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的今天,中共軍方共派出20架軍機擾台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及東南方,為中華民國國防部公佈統計以來最多架次的一次。

台灣國防部表示,周五擾台的中共軍機中,有四架具有核能的H-6K轟炸機和10架J-16戰鬥機,這很不尋常。這是中共軍機最大規模入侵行動,標誌着台灣海峽緊張局勢急劇升級。

總理李克強唱反調?抵制浪潮中,視察外企,消息被封殺

 

最近全中國掀起抵制洋貨風暴,唯獨中共總理卻走到聚集了不少外資企業的江蘇省視察,他在26日到訪了中、德合資的巴斯夫BASF合資化工廠。

這家企業有為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等品牌提供化工原料。

李克強25日開始到訪江蘇,但中央媒體沒有詳道報道他的行程,只有國務院的中國政府網報道。李克強主要是巡視江蘇高科技企業,他在其中一家企業向員工說,要「踏踏實實地工作」。

中共經濟綁架引發全球憤怒 美媒:中共全球性取消文化

本周一,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盟,就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共實施制裁之後,本周內,由中共共青團對瑞典公司H&M的指責肇端,引發了中國民眾抵制西方零售商的風潮。

由於中共政府認可了這些抵制行動,H&M、NIKE等公司股價大跌,中國各界名人們也紛紛表態與阿迪達斯、New Balance和日本優衣庫等品牌做切割。

這次遭抵制的品牌至少來自5個國家——瑞典、西班牙、美國、德國、日本,是過去中國抵制國別數中最多的一次。

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Jen Psaki)周五對記者說:「美國的消費者和各地的消費者都應該知道,他們獲得或想購買的商品不是在強迫勞動下製造的,許多公司都在捍衛消費者權益。」

「我們認為,國際社會應反對中(共)國將私人公司對其市場的依賴武器化,以此手段實施扼殺自由言論並壓制商業道德的行為」。

圖: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Jen Psaki)

《德國之聲》26日報導,人權觀察的中國研究員王亞秋表示,她有點驚訝過去幾年,不少國際企業都容易受到中共的經濟威脅,這也顯示中共「經濟綁票」的作法,在企業圈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王亞秋說,「這次這麼多歐洲品牌都被迫表態,這肯定讓歐洲民眾跟政府對中國(中共)政府更反感。」

金融大亨巴斯25日接受《福斯新聞》節目「早安瑪莉」(Mornings with Maria)訪問時表示,中共幾十年來一直在破壞世界,但企業卻願意去中國開店,從國家安全角度和道德角度來看,美國政府必須避免與犯下「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的國家發展商業關係。

巴斯說,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1月指責中共在新疆對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現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同月也在聽證會上認為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威脅。

中共將市場武器化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在2019年因一名球隊高管在推特上支持香港人的民主抗議後在中國被禁。在坎培拉去年呼籲調查COVID-19的起源後,中共對澳洲葡萄酒和大麥等產品實施報復性關稅和抵制。

《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北京的全球性取消文化》的社論稱,中共的策略是以中國的市場力量為籌碼,來扼殺世界任何地方的批評者。這包括公司、大學學者、記者和政府。中共將繼續這些商業性的打壓,直到它們不再奏效。

[page]全是差評!澳駐北京大使看中共

澳洲駐北京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25日在一場與澳中商業團體進行的視訊報告中說,中共是「報復性的不可靠」貿易夥伴,然而中共耀武揚威的貿易懲罰模式引發全球對澳洲的同情,他說:「我們聽到全球許多國家默默的同情與支持」。

圖:澳洲駐北京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

他表示,其實全球都看到中共的行為,而且「我們不想活在中國如此我行我素以及有能力制定議程的世界」。

美聯社報導指出,中共因不滿澳洲敦促對武漢肺炎的起源展開獨立調查,過去一年對澳洲煤炭、紅酒、大麥、棉花、龍蝦、原木等實施杯葛,致使除鐵礦石外,澳洲對中共出口下滑40%,而因鐵礦石價格上漲,澳洲對中出口額僅減少2%。

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智庫「珀斯美國亞洲中心」(Perth USAsia Centre)研究主任威爾森(Jeffrey Wilson)表示:「澳中貿易議題不再僅是澳洲問題,隨著中共對其他國家—包括歐盟與英國實施各樣制裁,顯然『制裁外交』已成其全球外交工具的一部分」。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共抵制洋貨終或令出口減少,加速產業鏈外移

由中共黨媒吹起的抵制洋貨之風,在國內外掀起巨浪。不少中國民眾也紛紛「表達愛國情懷」,有女主播網絡直播剪爛Nike衣服的過程,有民眾舉起標語到H&M門店前抗議,高呼「這就是我愛國的方式」。然而在這場抵制浪潮當中,受害的真的只有外企嗎?

有身在外國的微博大V這樣評論:「抵制一件商品,可能不是單純抵制一個外國企業這麼簡單,目前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抵制這個外國企業可能影響到這家公司背後的供應鏈,且供應鏈上的每一環可能都有中國企業的影子,影響到別人同時甚至可能影響到自己。」

有分析人士就算了一筆帳,中國的棉花和紗線等原材料,主要被用於三個領域,包括服裝、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

在服裝領域,中國國內每年的零售額約為1萬億人民幣,出口額約為1200億美元,折約8400億人民幣,即出口佔中國服裝總產量46%。

在家用紡織品領域,中國國內每年零售額約2000億人民幣,出口額約420億美元,折合約3000億人民幣,即出口佔中國家用紡織品總產量60%。

在產業用紡織品上,中國國內每年的零售額約800億人民幣,出口約270億美元,折合1900億人民幣,即出口佔比達到70%。

把三大紡織成品行業加起來計算,總出口規模接近1900億美元,折合約13300億人民幣,即出口佔中國紡織業總產量超過一半。

這意味着中國生產出的棉花、紡出的紗、織出的布,有一半賣給外國。如果外資企業跟從歐美國家的規定,全面抵制佔中國棉花產量九成的新疆棉花,以及以新疆棉花作為原材料的產品,將會重創中國高度依賴出口的紡織業。

新疆農業大學畢業的學者於先生認為,這些拍腦袋做出的決定,受損失最大的應該是中國企業和員工家庭,中國政府應該三思而行。

香港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也表示,假如發生上述情況,則香港廠家的產品若要出口到歐美,就要轉用巴基斯坦或印度棉花。

由於目前大宗商品價格已經很高,且疫情影響全球棉花需求減少,再疊加西方制裁影響中國紡織業棉花需求,市場研判近期棉花貿易商恐會拋售,導致棉價進一步下挫。

因為新疆棉禁令的影響,去年開始紡織產業加速向越南轉移,同時市場研判耐克、阿迪達斯不會鬆口認輸,對他們來說更有利的可能是轉移產業鏈。

人口紅利消失,專家:中國人均GDP至少50年趕不上美國

周五,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學家指出,中國不大可能追上美國,在未來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美國將仍比中國富有。

台灣《自由財經》26日報導,經濟學人智庫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巴普特斯(Simon Baptist)接受美國《CNBC》採訪指出,「人均GDP作為我們衡量財富的標準,我認為中國不太可能追上美國,至少在未來50年不可能。」

人口學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資深科學家、人口學家易富賢博士3月5日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認為,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

美國之音報導稱,易富賢「中國經濟永遠不會超過美國」的判斷來自於一個基本事實,也就是說,社會經濟的主體是人口,有了人口才有生產、消費和創新等一系列經濟活動。

近年來,中國少子及老齡化、男女比例失衡等計劃生育造成的人口問題嚴重。儘管政府推出新政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但效果微乎其微。

據中國人社部統計,中國未來五年的老年人口將超過三億人。除了社會「越來越老」外,2020年的出生率、結婚率和離婚率都不容樂觀。

去年,中國新生兒數量為1003.5萬,是1949年以來的新低;全國結婚登記813.1萬對,比上年下降12.2%;離婚登記則是從1987年的58萬對暴漲至2020年的373萬對。

美聯社近日的報道認為,早婚早育的觀念、激烈的競爭、飛漲的房價、昂貴的育兒支出,這些來自職場、生活和家庭的巨大壓力正考驗着年輕一代對婚姻的信心,同時報道引述一位離婚人士表示,由於當代年輕人優先考慮個人自由,他們不再將離婚看作「失敗」,而是「解脫」。

英國《柳葉刀》雜誌去年發文預測,到了2100年,中國人口將減半,落後於印度和尼日利亞。

上海的婚姻諮詢師朱身勇(Zhu Shenyong)告訴美聯社,在中國做婚姻諮詢就像治療晚期癌症一樣。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