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澳投7億美元加強軍備抗中共擴張 莫理森發展多元市場

圖為澳大利亞與美軍於去年4月在南海舉行聯合演習。

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倡議「印太戰略」,抗衡中共在區內擴張,澳大利亞與日本、印度等均為戰略的參與國。澳大利亞政府周一(25日)宣佈,將動用超過7億美元,加強海軍武備。然而,澳大利亞財長費登伯格接受美國傳媒專訪時指,期望與中國在貿易上保持互惠互利。有學者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澳大利亞加強軍力是作長期打算,拜登上任總統,澳大利亞在印太地區的角色,反而更加重要。至於中共對澳大利亞的貿易制肘,莫里森政府會以發展多元市場應對。

澳大利亞政府發表聲明,宣佈這次動用的軍費,屬於早前對未來10年軍費的增加撥備。軍費用於研發新型海軍武備,包括長程導彈和魚雷,又計劃讓海軍配備更先進的長程反艦導彈,射程遠至1500公里;又增加地對空飛彈的射程,擴大範圍至超過370公里;研發輕型魚雷等,加強軍隊的海陸攻擊能力。坎培拉政府表示,連串軍事部署是要「展現和維持海洋控制權」,強調保護國家海洋資源和加強邊境防衛。

澳海軍加強南太地區震懾力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雷諾茲(Linda Reynolds)在聲明中指出:「新戰力給予對手強大而且可靠的震懾作用,能夠確保區域穩定與安全。」聲明又提到,增強海軍武備要「令對手在更遠的距離感到澳軍的威懾力。」

近月澳大利亞與中國關係緊張,總理莫里森政府將戰略重心放在印太地區,可說是配合了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不過,澳大利亞財長費登伯格接受美國傳媒專訪時表示,「中國是澳大利亞非常重要的市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向來是國家重要的收入來源,創造就業。」

貿易爭議澳與北京談判向世貿申訴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澳大利亞就病毒源頭向中共問責,兩國關係惡化,北京在貿易上對坎培拉施加壓力,包括限制澳大利亞煤炭入口、向澳國紅酒、大麥徵收懲罰性關稅,又阻延當地龍蝦、牛肉、棉花和木材入口中國,打擊澳大利亞經濟。莫里森政府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尋求調解,讓大麥和煤炭可以進口。早前莫里森政府已向世貿申訴,指中共禁止澳大利亞煤炭入口,違反世貿協議。

莫里森早前要求與北京對話解決貿易爭議,但遭北京拒絕。澳大利亞新任貿易部長特漢(Dan Tehan)去信中國,促請兩國就貿易問題調解,《環球時報》引述中國學者指澳國「做戲、搏支持」。

蔡榮峰:澳不太可能因北京施壓改變「印太戰略」

熟悉澳大利亞事務的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政策研究員蔡榮峰,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澳大利亞發展軍力是作長期打算,準備戰力,已將軍事規劃由5年延長至10年,可見一斑。

蔡榮峰不認為澳大利亞會因為受中共的經濟壓力而改變印太戰略。他認為中共軍力擴張,必然朝向第二島鏈發展,澳大利亞則將印尼、東帝汶一帶視為防衛底線,而且澳大利亞超過一半GDP依賴海上貿易,必須經過南海,這些都不是能夠「叫價」、退讓。

蔡榮峰說:國防方面該做的事情是長期戰力的維持。該做的就要做,因為澳大利亞也要維持部分的戰力,每個國家的國防都要自己顧,會朝這個方向解釋,澳大利亞的軍力都是針對中共解放軍海軍的戰力規劃。

他分析指,澳大利亞短期內可能受中共的經濟壓力影響,但國內已經以發展多元市場應對。莫里森政府只要清楚實質上中共的底線,適當以貿易商品之間互補不足、分散市場策略,大抵可以降低北京的貿易干擾帶來的總體衝擊。蔡榮峰又認為,相比其他美國盟友,澳大利亞擅長多邊主義外交,可以與美國總統拜登的外交政策配合。

蔡榮峰說:與美國其他盟國比起來,澳大利亞比較擅長做的事情是原物料的貿易跟情報,還有南太地區的多邊主義建構,澳大利亞非常擅長以外交打團體戰。拜登上場可澳大利亞的特長可能變得更重要,澳大利亞的參與反而加深,只是名字可能不會是「印太戰略」。

蔡榮峰續指,現時的澳中關係矛盾,是兩國國家利益發展路線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難以在短期內實質回到2020年之前的狀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