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沒看過石庫門 都不敢說你去過上海

  你心中的上海,是什麼味道的?

  也許是小資、腔調、繁華、老洋房,或是一句「儂曉得伐?」「阿拉上海寧」……

  在本地人心中,有一個名詞能代表了整個上海的味道,它既是海派文化所蘊涵的根,也是上海弄堂文化的源。

  王安憶在《長恨歌》裏寫,它是壯觀的景象,就像是城市背景一樣的東西。

  仔細一看,木框窗扇是細雕細作的,屋頂上的瓦也是細工細排的,水泥有些脫落了,露出了裏頭鏽紅色的磚。

  而在這之下的弄堂里,又是形形種種,聲色各異的。

  它們帶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遺傳,還有一副官邪的臉面。

  它又是感性的。

  這裏有積着油垢的廚房後窗,地上的水漂着魚鱗片和老菜葉,屋子裏滿是灶間的油煙氣。而不遠處的後弄,飛着夕陽里的一些塵埃。

  這裏很日常,一條條一排排的里巷,有煙火和人氣,也有滿是人世間的情理。它們瑣瑣碎碎,卻又能聚沙成塔。

  它一直臥虎藏龍於上海的各個角落。

  佇立於在上海鬧市區之中難得的閒靜之地,見證了上海的十里洋場和百年風華。

  它,就是上海的石庫門建築。

  01

  石庫門,老上海人長大的地方

  每個老上海人,心裏都有弄堂情節。

  作為上海本地最大的群居建築,老上海人的童年,幾乎都是從石庫門老房子裏頭過來的。

  畢竟,這些自己打小長大的地方,有着最為地道的上海味道,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你走在上海的大街上,有可能會在拐角處看到一個個區別於旁邊新式建築的「老社區」。

  如果抬頭看,門楣上還寫着"某某里"。

  那它就一定是"石庫門裏弄"了,也就是上海人口中的弄堂。

  「里」,指的是群居、聚集的地方,「弄」,指的是建築物間狹窄的通道。

  兩個字連起來,就是由一條條小弄組成起來的住宅群。

  石庫門的蹤影,遍佈在上海的中心城區各處。

  在中國的建築史上是難以複製的奇蹟,它是上海的標誌,也是上海骨子裏的「底色」。

  無數老上海人的生活記憶,就曾留在這一條條弄堂之中。

  當走進石庫門裏,仿佛在時光倒流,如置身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

  仿佛能看見幾十年前人們生活的蹤影。

  石庫門的弄堂口,基本都會有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老式煙酒店。

  老闆大多數是個爺叔,店裏開着個收音機,能不能聽得清不重要,開着就對了。

  平時不忙的話,就悠閒地坐在躺椅上看看報紙,抽抽紙煙,眼角偶爾瞄一下進進出出的每個人。

  煙酒店裏售賣的東西,和居民的日常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只要是生活裏頭會用到的,這裏應有盡有。

  小到小朋友最愛的零食、縫衣服用的針線、家裏做飯用到的油鹽醬醋,大到裝修、修家電這些事,都能找爺叔來幫個忙。

  那時候爺叔的角色,像極了現在的小區物業管理處主任。

  再往弄堂裏頭走幾步。

  左邊是正在洗衣服、洗菜的主婦;晚飯過後,在門口,坐着竹椅在乘涼的一家老小;在家門口望着巷口丈夫歸家身影的女子。

  右邊的房子裏,正在散發着正在做紅燒肉的氣味;新鮮水果和蔬菜切開的味道;洗好的被褥,晾好後散發的陣陣香氣……

  與平日紙醉金迷的上海不同,這裏有一個個熟悉的、真切的生活場景和日常味道。

  對老上海人來說,石庫門是他們生活里離不開的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之中的安心之處。

  石庫門的氣質,有些像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遵循着市井文化的觀念,每個人都把握着適當的分寸感,中規中矩的過日子。牆外市井,牆內靜謐。

  無論外頭發生了什麼事,裏頭的人依舊悠然自得的過着自己的生活。

  城城還想說的是,金宇澄以上海為背景的小說《繁花》,近期已經由王家衛導演在上海開機拍攝了。

  講了幾十年前,曾經在上海石庫門裏那些生活、打拼的渺小的人們發生的故事。故事裏,每個人都像是一簇花,上海就是由在這些小花,組成了如今繁花似錦的大都市。

  金宇澄還說,「王家衛給我看100張石庫門照片,讓我挑選出5張。我眼睛也看花了,這個好看,那個也好看。」

  而王家衛卻說,「只能選出5張。」

  真酷。至於成片如何,咱們拭目以待吧。

[page]

  作家陳丹燕在《上海的弄堂》裏寫道:

  「去過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別處去,會看得懂更多的東西。

  因為,上海的弄堂,是整個上海最真實和開放的空間,人們在這裏實實在在地生活着。」

  因為,這裏和平日裏光鮮亮麗、身處鋼筋水泥之下的上海不同。

  在一條條老舊的弄堂之內,才是外人難以一窺的上海味道。

  02

  在上海,有隨處可見的石庫門

  上海原先是國外的殖民地,後來被外國人以租界的方式,劃分成了許多塊區域。

  早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期,戰亂使得江浙一帶的人開始往上海的各個租界逃跑、尋求庇護之地。

  在租界的外國人開始建造一棟、一排這種排列方式的數百棟房子。

  以租或者賣的方式,給這些逃難的人居住。

  這樣建造的房子,會有一個區域把建築包圍起來,走在裏頭交通四通八達。

  想走出去只能走弄口,而弄口通常會設置一扇鐵門,頂替門的作用。

  那時候建起來的這數百棟房子,就是如今石庫門最開始的模樣。

  不誇張地說,在當時的上海,每一幢龐大的石庫門群居建築,都可以稱為一座城中之城。

  當年石庫門建築的規劃。圖/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

  而且,因為石庫門設計封閉的緣故,「城內」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生活商鋪。

  比如,雜貨店、小吃店、理髮店、裁縫店……甚至是當鋪,應有盡有。

  老式石庫門裏面的商鋪。圖/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

  這些商鋪,在數十年或數百年後的今天,或多或少都有被保留下來。

  不過,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還是門口那間老式煙酒店吧。

  弄堂,是上海本地人對石庫門建築的俗稱。

  石庫門是典型的弄堂建築,是上海最有代表的群居建築,在上海隨處可見。

  早在1840年,石庫門建築的數量就已經多達8740幢。

  老式石庫門典型風格。圖/上海新里洋房

  雖然人人把這些建築喊作石庫門,但具體"石庫門"一詞的來源,至今說法不一。

  不過最可信的說法是,最初在石庫門裏,每幢房子都會裝着一扇黑色木漆以石料箍着的大門。

  在上海的吳語體系里,「箍」和「庫」的發音非常像。於是,這種建築就被人們稱為「石庫門」了。

  有意思的,石庫門裏的「門」,幾乎都是有一圈石頭的門框,門扇為烏漆實心厚木,再安上銅環一副。

  雖身居鬧市,這扇門一關起來,裏頭就能自成一統。

  直到1872年,瑪意巴才在上海建起第一座真正的石庫門建築"興仁里"。

  這時,在人們才真正接觸並接受這種海派風格的建築,開始了自己的弄堂生活。

  1872年,興仁里。圖/網絡

  隨着時間推移,石庫門建築開始有中西式的元素碰撞,風格也慢慢開始大放異彩。

  既有中式的精美,也有西式的簡約。

  更是發展出新式弄堂、新式石庫門建築等風格。

  雖然,外表依舊像西方那種聯排式住宅,但內里的建築元素更偏向中式,也更適合中式生活了。

  新式建築里,多了中國傳統住房樣式的結構。

  包括天井、客堂、廂房、灶間、曬台等一些適合中國人的生活元素。

  這種中西文化的碰撞,形成了石庫門建築群獨一無二的風格。

  下圖,建於1929年的靜安別墅,較有代表性的新式石庫門建築。圖/網絡

  估計連外國人也不知道,這種原本只是便於管理而統一建造的集體式住宅,如今卻變成了上海的地方特色弄堂吧。

  1936年,南京路鳥瞰城市面貌,里弄構成城市基底。圖/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

  雖然石庫門建築風格新舊交加,但它們之間依舊有個共通之處。

  在石庫門老建築的名字裏,基本都會帶着個「里」字,如寶慶里、慶余里、新巷裏……

  而19世紀20年代後期建設的新式建築,名字中使用較多的「坊」和「邨」字,如淮海坊、大德邨、四明邨等。

  如果你在上海看到一幢或一排的老建築。

  並且它以"某某里"或者"某某坊"命名,那麼在你面前的建築,就是見證過上海發展的石庫門。

  福康里。圖/上海新里洋房

  上海有數千幢石庫門建築,每幢石庫門建築,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其中,就有一些石庫門建築,因為特色或在裏面居住過的名人而名聲在外。

  步高里,位於陝西南路和建國西路交界處。

  它是最原始的石庫門風格建築,也最具有生活氣息的石庫門建築之一。

  入口牌樓上還有個法文名「CitéBourgogne」,中文為 「勃艮第之城」。

  磚面屋脊,紅瓦如鱗,窗上的綠植藤蔓纏繞是給人的第一印象。

  每當傍晚燒飯時,樓宇之間的煙氣氤氳就是這裏的最大的特色。

  承興里,位於黃河路281弄。

  上海最寬敞、整潔、具有生活氣息的石庫門建築之一。

  裏面風格多樣,幾乎上海所有的石庫門建築風格,在承興里都可以找到蹤跡。

  淮海坊,位於淮海中路927弄。

  它屬於新式石庫門建築,總體的規劃非常規整。

  新式石庫門的建築,特點就是每條弄之間的結構明確,樣式和規格統一,給人一種非常「整齊」的感覺。

  並且都以大面積的雙坡屋面結構和清水紅磚的牆面為主。

  田子坊,位於泰康路210弄。

  田子坊是大名鼎鼎的上海必去景點之一。

[page]

  裏面開着許多工藝品商店、工作室、設計室,吸引了非常多人前去參觀。

  走在裏面,略顯狹窄的道路會讓你體會到當年最早的石庫門建築的風采。

  張園,位於威海路590弄。

  張園,由原籍江蘇無錫富商張叔和所建,最開始取名「張氏味蓴園」,後來改成了張園。

  它是上海向社會開放的最早、最大的私家花園,裏頭滿是石庫門建築群,所有的風格都可以在裏面見到。

  它曾是上海石庫門建築的里的頭牌「道場」。

  張園在上海人心裏,似乎代表着上海最後的石庫門時代,當它拆遷改造時,不少人都曾經唏噓。

  ……

  上海的石庫門建築實在太多。

  與其悉數舉例,城城倒建議不如親身在上海走一場,更能領略石庫門建築的風采和歷史面貌。

  石庫門雖然起源於外國租界。

  隨着城市的發展,連當時未被佔領區域的地方,也出現了同樣的石庫門建築,數量上不輸外國租界。

  據記載,在新中國成立前,上海當時的420萬居民中。

  絕大多數的本地人,都居住在各種不同風格的石庫門建築里。那時候的上海,一眼望去,遍是櫛比鱗次的石庫門建築。

  王安憶在《長恨歌》裏說,「上海的石庫門是壯觀的景象,它是這座城市居民不可磨滅的記憶寶庫。」

  當年石庫門建築的規劃。圖/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

  同樣是大型群居建築群,石庫門與北京四合院結構不同,風格也不同。

  北京四合院建築,雍容大度;上海石庫門,則體現了居民的市井精神。

  雖然更加喧鬧,但裏頭個個人都懂得精打細算,會過生活。

  03

  石庫門裏的文學「傳奇」

  石庫門建築有着百年歷史。

  對於上海來說,它不僅僅是一種建築形式,更是承載着了上海海派文化的底蘊。

  即使魚龍混雜,居住着不同行業、不同時期的人,但他們也能在這小小一方天地里互相和平共處。

  在石庫門裏,上演着一幕幕軌跡與眾不同的人生戲劇。

  江陰街的老式石庫門建築。圖/郭博

  除了平民百姓外,還曾有不少作家、文人都短暫在石庫門裏逗留、居住。

  在他們在作品的一字一行間,可以看到他們在石庫門生活的影子。

  在歷史上,中共一大,在上海興業路的聯排石庫門內召開會議,開啟了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第一步;

  聶耳、田漢,在石庫門創作出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在文學作品上,茅盾的《子夜》《蝕》《春蠶》《林家鋪子》誕生於此;

  王安憶的《長恨歌》寫出了"上海小姐"命運殊途的一生;

  張愛玲在上海出生,在這裏成長,在這裏熱戀,她留在上海的二十多年裏,寫出來的作品常以石庫門作為故事的背景。

  如果說茅盾寫出了上海的「史詩」。

  那王安憶和張愛玲,則是寫出了那個年代的上海灘「傳奇」。

  也曾長期居住在弄堂的魯迅,在《弄堂生意古今談》裏寫石庫門裏的「世情」。

  「弄堂里的那些叫賣零食的聲音既漂亮又具藝術性,使人"一聽到就有饞涎欲滴之慨"。

  除了有叫賣零食點心的,還有叫賣青菜、豆腐、瓜果、雞蛋的,時而還有活雞活鴨。

  每隔幾天還有修理棕棚、補皮鞋和彈棉花之類的人上門服務。他們各行有各自的叫賣腔調,讓人一聽便知道是什麼行業的人來了。」

  王安憶在《長恨歌》裏寫故事前,就先對石庫門建築特色有二十多頁的描寫,還有着異於常人的視角:

  「上海東區的新式里弄是放下架子的,門是鏤空雕花的矮鐵門,樓上有探身的窗還不夠,還要做出站腳的陽台,為的是好看街市的風景。

  但骨子裏頭卻還是防範的,後門的鎖是德國造的彈簧鎖,底樓的窗是有鐵柵欄的,矮鐵門上有着尖銳的角,天井是圍在房中央,一副進得來出不去的樣子。

  西區的公寓弄堂,是嚴加防範的。

  房間都是成套,一扇門關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牆是隔音的牆,雞犬聲不相聞的。」

  除了他們,在石庫門裏寫作的文人還有瞿秋白、茅盾、郭沫若、葉聖陶……

  他們寫了不少現代文學史的精華之作。其中,大部分都濃縮和誕生在石庫門建築的亭子間裏。

  在石庫門裏居住,少不了提到亭子間。亭子間,大多數是樓上的一個房間,面積不大,多數佈置為一張書桌、一張木板床。

  魯迅就曾將自己的一些生活雜文編為《且介亭雜文》。

  從租界兩字各取了一半,名為且介;亭,則指的是亭子間。意思是:這是我在租界石門庫里的亭子間寫的。

  這批文人作者,在亭子間裏寫出來的作品,還產生了近代文學史上的特殊文學派別 ——"亭子間文學"。

  周旋、陳雲、郁達夫等名人曾尚賢坊居住,位於淮海中路358弄。

  尚賢坊。圖/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

  茅盾、葉聖陶、周建人、馮雪峰、柔石先後居住在景雲里。

  1933年3月,瞿秋白在上海避難時,租住在山陰路133弄東照里12號二樓的亭子間。

  後來,魯迅住在到了對面的山陰路大陸新村1弄9號的亭子間裏,進行文學創作。

  上海每幢石庫門建築,其實都有說不完故事……

  讓時間回到幾十年後的今天。

  2011年,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里,「石庫門裏弄建築營造技藝」名列其中。

  如今往石庫門往裏望一下,裏頭蜿蜒的里弄道路,是曾經大部分居民和文人生活在這裏的軌跡和倒影。

  當時具體的生活場景,後人只能進行猜測了。

  04

  新舊交融的石庫門文化

  海派文化的莊嚴洋氣、市井的傳統,中西文化的碰撞註定了上海的風情萬種。

  石庫門作為上海人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元素,記錄着上海數十年甚至百年來的變化。

  當我們在談論石庫門的花樣年華時,卻不得不面對實際狀況。

  東區的石庫門建築風格。圖/蓬蓬的博客

  起初石庫門設計時,設定的使用年限在30年左右。如果按照人的年齡,那麼石庫門建築已經是百歲老人。

  因受到常年累積的風吹雨打,加上保護不當,已經逐漸威脅到居民的安全。

  不少石庫門建築,都被監管部門定為「二級危里」,準備對這些石庫門建築拆除或加以改造。

  如今隨着上海的發展,不少原先佇立於城區的傳統老石庫門建築漸漸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或許會變成商業廣場、樓盤……

  甚至,變成「新的石庫門建築」。其中,最知名的就要屬「新天地」地區了。

  大肆翻新過後,外表依舊保持石庫門建築的原有風格,但裏面就變成主要供遊客欣賞的設計了。

  即便如此,也不妨礙它成為上海欣賞石庫門建築的最佳地之一。因為,還有多數不知名的石庫門建築,正在面臨着被拆除的命運。

  有,總比無好。這些上海人打心裏喜歡的老建築,正在以不同的色彩、結構被改造。

  這種措施,對上海而言,既好,也壞。

  也許,十年之後,傳統的石庫門建築就會消失。

  趁在它們消失之前,帶上相機,踏入上海,走進街頭巷尾里,感受一下,這數十年甚至百年來海派文化的精華。

  陳丹燕還在《上海的弄堂》一文里寫道:

  「要是一個人到了上海,而沒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應該要覺得很遺憾。」

  對啊,如果在上海沒去看石庫門的話,等於只看到了一半的上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那一座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