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問責!美金融制裁中共多狠?中港高官海外存款面臨清空 中國外貿難題比後金融危機更糟

中共大舉購買美農產品仍不達標 澳與中國經濟正脫鈎 世界成2大陣營 諾基亞向美國指控聯想集團侵權 騙國資70億 賽麟汽車被查封

最近美國參眾兩院相繼通過《香港自治法案》,此法案制裁級別分為兩級,其中二級金融制裁,令中港高官海外存款面臨清空的風險。中國外貿依舊毫無起色,中共總理李克強專門召開會議「穩外貿」,但面臨四大困境,比08年金融危機時還糟糕。中國大陸造假詐騙成風,近日江蘇賽麟汽車被曝,幾乎是空手套白狼,騙了近70億國資。歐洲巨頭諾基亞向美國指控,聯想集團侵權;中共大舉購買美國大豆小麥等農產品,但仍不達標;中澳脫鈎勢不可擋,世界走向2大陣營。

美國的二級金融制裁夠狠!中港高官海外存款面臨清空

港版國安法公佈之前,美國眾議院對《香港自治法案》略做修改後旋即通過,7月2日,參議院再次一致通過眾議院版本《香港自治法案》。川普總統幾乎篤定會簽署該法案。

兩院一致通過的最新法律,較之於之前涉港法律和其他長臂管轄法律更具體、更寬廣和更具可操作性。

法案制裁級別分為兩級,對破壞香港自治與自由的中國大陸和香港官員施加一級制裁,對所有與之有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施加二級制裁。違反制裁令者,最高判囚20年,罰款100萬美元。

對相關個人的制裁與之前實施過的並無差別,凍結其在美資產,禁止本人及其家屬赴美,而且這類制裁經常會擴大到美國盟邦。

金融學者賀江兵表示,美國國務卿要在90天內提供被制裁個人名單,包括提供解釋並指明與相關人員有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被制裁的金融機構將面臨禁止向美國金融機構借貸、禁止銀行交易、禁止外滙交易、限制商品或技術出口等一系列制裁。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被列入制裁的港府高官和中共高層官員,一旦被美國查實在瑞士銀行、花旗銀行和滙豐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有存款,這些國際金融機構就將進入美國的制裁範圍。

 

香港有評論員被問及哪家金融機構,會遭到美國即將實施的《香港自治法案》制裁時說,」滙豐一定是首當其衝,滙豐銀行在過去不論是『星火事件』,還是英國外相批評其支持國安法,這些行為在外國眼中可以被視為破壞《中英聯合聲明》與一國兩制。「

中銀香港、滙豐和渣打是港幣的三大發鈔行,如果真如輿論判斷,美國對發鈔行一家、最悲觀的是三家都制裁。

賀江兵認為,美國是否能如同制裁伊朗朝鮮等敵對國家那樣,對中共實施全國性制裁,主要取決於中美關係走向:如果有所改善與緩和,就不會對中國全面封鎖,雖然轉好可能性不大;但是,不走向全面敵對可能性一絲尚存。

中國外貿面臨四大難題,比08年金融危機後更糟

上周日,中共總理李克強專門召開會議「穩外貿」。中國5月的外貿數據依然受到多種因素拖累——出口由升轉降,進口則繼續受量價雙重打擊刷新逾四年最低。

BBC中文網7月5日文章直言,中國外貿面臨四大難題,中共束手無策。

困難一:歐美危機回馬槍,外需疲軟

5月,美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等一批中國主要貿易夥伴,逐步放開限制措施,經濟進入復甦通道。這對中國提振外貿而言,無疑是好消息。

但6月中旬,這些國家大多迎來危機的強烈反彈。

以美國為例,最近一周內總體病例數增加了25%,6月24日一天新增病例就超過36000例,與4月24日的最高單日紀錄36426例旗鼓相當。

歐洲每周確診病例數錄得幾個月來的首次增加。德國的一家肉類加工廠就確診1500例新冠病例。

新一輪限制措施,使這些國家的消費需求繼續疲弱,對短期的中國外貿出口將產生不利影響。

困難二:與印度、澳大利亞雙邊關係不佳阻礙貿易

不久前,中印兩國發生邊境衝突,20名印度士兵死亡。事件使印度國內掀起抵制中國貨的呼聲。

上周,路透社援引三名消息人士稱,印度主要港口欽奈的海關扣押來自中國的船貨進行額外檢查。

印度每年對中國的貿易額超過880億美元,逆差超過530億美元。中國是印度保有最大逆差的國家。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澳大利亞。由於後者呼籲中共病毒源頭進行國際調查,中澳之間的外交關係持續惡化。中共作為報復禁止進口部分澳洲牛肉,並對澳洲大麥課徵高關稅。

困難三:與美國「科技冷戰」阻礙中國科技企業出口

美國工業與安全部5月15日宣佈,要求廠商將使用了美國的技術或設計的半導體晶片出口給華為時,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即使是在美國以外生產的廠商也不例外。

美國除了對華為持續發力,也在擴大對中國公司的打壓範圍。

6月24日,路透社稱,美國政府準備將20家中國企業認定為由中國解放軍支持並控制。

名單上除了風口浪尖上的華為,和已登上美國實體清單的海康威視外,還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美國媒體Axios的報道指,中國鐵道建築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熊貓電子集團等公司亦榜上有名。

美國近來積極遊說盟國禁用華為5G設備,導致該公司在歐美諸多市場節節敗退。

這些科技企業大多在中國生產,打擊它們將使外貿數據直接承壓,此外,也將影響中國經濟向高端製造業轉型的努力。

困難四:北京危機再起衝擊農產品貿易

中國在危機逐漸平息、經濟逐步恢復之時,也迎來反彈。自6月11日以來,北京發生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事件,報告本地確診病例超過200例。

此外,中國還要求外國出口商對出口到中國的貨物,簽署未受污染保證書。

[page]

騙國資近70億人民幣,賽麟汽車上海分公司被查封

一年前高調在北京鳥巢舉行「賽麟之夜猛獸來巢」品牌盛典的賽麟汽車,今年6月被曝資金鍊條斷裂,被指賣了九部車,騙了國家幾十億。

圖:賽麟汽車上海分公司收到的查封公告

2014年,原為法律從業者的王曉麟憑藉旗下公司收購了美國賽麟,並於2016年成立江蘇賽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江蘇賽麟),自任董事長和CEO。

江蘇賽麟是一家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唯一國有股東為南通嘉禾,而另外的四家非國有股東,實際控制人都是王曉麟。南通嘉禾以貨幣及借款形式入股,而王曉麟則以技術作價出資入股。

「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南通嘉禾在江蘇賽麟公司占股33.42%,其餘66.58%皆為王曉麟實際控制的四家企業股東所有。

說王曉麟一方是「騙」得賽麟股份,主要包括了兩部分:一是王曉麟將2015年評估基準日已經存在卻到2018年底才具備量產能力的低速電動車技術,作價11億元作為技術出資;二是作價55億元卻「幾近虛無」的三款SUV車型詳細技術。

舉報者喬宇東表示,國資拿出了真金白銀,王曉麟卻用不存在或作價嚴重虛高的技術出資,結果賽麟公司的實際控制權落在了王曉麟手上。

上述消息引發網民熱議:「國家的錢怎麼這麼好騙?」「你都認為是騙子,難道領導看不出來?人家大智如愚,合夥分錢。」「怎麼不說一夥的?」「歸根到底騙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

澳洲警醒與中國經濟部分脫鈎 世界形成2大陣營

南華早報》7月3日報導,澳洲是全球最依賴中國的經濟體,對中國的出口額佔總出口的33%,2019年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出口,達到創紀錄的2350億澳幣。

澳洲90%的藥品依賴進口。澳洲藥物技術研究所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共製造的這種危機證明了藥物的可靠供應關乎國家安危;由於澳洲位於全球貿易路線的末端,難以承受供應鏈的損失或中斷,因此,澳洲需要積極使用本國的供應商、研發設施以及高技能勞動力,才能完善自主控制的供應鏈。

澳洲地緣政治風險顧問機構Cognoscenti集團執行長杜邦(Alan Dupont)認為,儘管澳洲仍然希望與中國共處,但脫鈎是未來的大概率事件;杜邦解釋稱,與中國脫鈎不是孤立中國,而是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建立可持續關係,貿易方面或許能維持與中國的關係,但國防安全方面則必須靠美國。

杜邦認為,全球可能分裂成「中共集團」,包括俄羅斯、多數東南亞地區、中東、非洲、部分拉美國家,以及「美國集團」,包括多數歐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部分亞洲國家,澳洲只有站在美國這邊,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全和長期經濟發展。

中共大舉購買美國農產品 但仍不達標

美媒彭博社周四(7月2日)報道說,美國的貿易商在5月份向中國港口發送了大量的小麥,玉米,棉花,豬肉和其他農產品訂單,其中小麥與玉米的單月出貨量達到一年以來的最高點。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截至5月,美國出口商還向中國出口了340萬噸美國大豆,交易額約為12.5億美元。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北京當局在2020年的1-5月份期間實際採購了60.5億美金價值的農產品。在8月31日結束的當季以及從9月1日開始的下一個季度前,已經訂購了近700萬噸大豆。

根據中美今年初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北京年內農產品採購金額高達300多億美金。

諾基亞向美國指控聯想集團侵權

國際知名通訊設備製造商諾基亞(Nokia)日前,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申訴,指控聯想(Lenovo)集團侵犯該公司專利。

彭博消息,諾基亞向ITC申訴,聯想旗下包括ThinkPad、IdeaPad和Flex系列電腦都侵犯了與H.264影像壓縮產業標準有關的5項專利。

2018年,聯想電腦曾因硬盤設有「後門」和存在晶片漏洞,被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五個國家禁止使用。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