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穆迪:天津或有負債率超600% 重慶山西緊隨其後

穆迪近日一份統計報告顯示,天津市地方國企總負債和當地財政收入之比已經超過600%;緊隨其後的是重慶、山西,負債率分別超過了500%和400%。

若地方國企負債規模龐大,則意味着地方政府進行救助干預的可能性和成本較高,會對地方政府的信用實力產生壓力。隨着政策環境變化,中國地方國企的風險逐步浮現。

多省份因地方國企負債承壓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諸蜀寧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一數字是地方國有企業的總負債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之比,代表地方政府或有債務率。統計來源於中國財政部及各地方財政部的公開數據,時間截至2014年。

這項統計包括兩個維度:一個是地方國企負債規模,另一個是代表資產質量的淨資產回報率。結果可以看出,天津、山西、遼寧、重慶等來自當地國企負債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統計結果顯示,或有債務率最高的為天津市,超過600%;其次是重慶的和山西,分別超過500%和400%。

而最近因為國企債務違約而被推上輿論風口的遼寧省或有債務率並不在第一梯隊,而是中等水平,沒有超過200%。

不過,從淨資產回報率來看,以上各省都不容樂觀。天津、山西均低於3%;重慶、遼寧低於4%。而全國大部分地區國有企業的淨資產回報率在3%~5%。

諸蜀寧認為,這些地區的國有企業債務為當地政府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根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截至2016年6月末,國有企業負債總額83.5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中央企業負債總額45.5萬億元,同比增長23.6%;地方國有企業負債總額38萬億元,同比增長11.4%。

穆迪稱,全國地方國企的負債目前已超過35萬億元,對多數地方政府而言,上述或有負債相當於其年收入的100%以上。截至2015年底,地方國企總負債是地方政府直接債務總額的兩倍以上。

諸蜀寧告訴本報記者,儘管我國目前對國有企業債務的相關政策發生變化,地方政府用財政收入為國企兜底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地方政府和國企之間存在着一種隱性的擔保,當地方國企出現債務危機,地方政府還是會有選擇性的進行救助。

「若地方國企負債規模龐大,則意味着地方政府進行救助干預的可能性和成本較高,會對地方政府的信用實力產生壓力。」諸蜀寧稱。

地方政府對國企有選擇性救助

隨着政策環境變化,中國地方國企的風險逐步浮現。

穆迪認為,中央政府全面支持國有企業的政策和立場正在轉變。首先,對國有企業的支持是差異化的,這取決於國有企業的主營業務是否符合中央政府政策目標,並對國家戰略利益具有重要影響。

第二,容忍國內債券市場更多違約,包括國企的違約。這反映出中央政府在處理國企債務重組方面更趨市場化。

第三,「43號文」的出台明確規定,禁止地方政府通過平台公司舉債。限制地方政府支持那些與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無關,2014年底之後發生的國有企業債務。

「可以預見的是,政府對地方國企的支持也可能漸弱。一方面,政府和銀行體系將更加有選擇性地依照各實體在國家戰略政策目標中的相對重要性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政策仍將傾向於限制地方政府向下屬國企提供直接財政支持。」穆迪副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信用研究分析主管鍾汶權稱。

鍾汶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不管是天津的渤海鋼鐵,還是遼寧的東北特鋼,其共同特點都是產能過剩的行業。相反,在天津有一些城投尤其是幾家大城投所發的債券的收益率非常低。所以,具體到每一個企業,行業分類很重要。

在他看來,目前政策層面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要從行業和政府兩個層面去看。假如是提供國家戰略重要性的行業,儘管是地方正層面有一些償債壓力,但是由於能夠拿到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個別公司的情況反而會比較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一財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